元太宗窝阔台是不是弑父篡位?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国在成吉思汗之后的统治者是忽必烈。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间,还有三位统治者,他们分别是元太宗窝阔台、元定宗贵由、元宪宗蒙哥。

在这三位中,争议最大的当属窝阔台,毕竟是巨人之后的继承者,他的一举一动都受人瞩目,所以也就有了弑父篡位的说法。

那么在历史上,窝阔台真的有弑父篡位之实吗?

这就要先从成吉思汗如何身亡开始说起。

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曾经先后五次攻打西夏,因为双方实力的悬殊,西夏不得不尊蒙古为宗主国,接受成吉思汗的统治。

公元1223年,西夏内部发生巨大的变动,身体尚且健康的西夏神宗急不可耐地举行了禅让大典,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李德旺,自己安心做起了太上皇。

李德旺即位后一改往日的对外政策,他认为多年以来蒙古人欺压西夏太甚,决心联合其他民族共同对抗,于是和金国达成协定共同抗击蒙古。闻讯后的成吉思汗立即调动二十多万大军前来征讨,在敦煌一带展开一场大战,最终擒获西夏军元帅塔海。

走头无路的李德旺只好派使臣求和,除赔付了大量钱物之外,还许诺将儿子作为人质送到蒙古国。可最终成吉思汗也没有见到西夏送来的人质,一气之下决心再次发兵讨伐。

然而在讨伐完西夏的归途中,成吉思汗旧疾复发,便驻军在六盘山休养,奈何年老体衰他终究敌不过岁月,在此地安详离世。

成吉思汗在临终前曾指认窝阔台为自己的接班人,他心中明白,蒙古国在将来还有很长的征战之路要走,而窝阔台在战场上的表现和超凡的定力注定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时的蒙古国中亲王和大臣的权力很大,任何国家大事都要经过议事会的决断才能进行,汗位继承也是如此。

窝阔台虽然受到成吉思汗的青睐,但该走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在1229年的秋天新大汗的推选大会正式开始,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托雷。

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窝阔台终于战胜了弟弟托雷成为蒙古国新的大汗。

由此可见窝阔台弑父篡位是不存在的,且不说成吉思汗的本意就是让他做接班人,何必再铤而走险呢?再者说就算是他杀害了父亲,可汗的位置也不一定是他的,因为还要经过部落议事会才能敲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