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中锋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中国人口众多,为诞生篮球大个中锋球员提供了优良的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先天条件。上世纪70—80年代的穆铁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68年,当山东体委在东明县选拔体育人才时,当初教练还在为发掘篮球人才愁眉不展,突然在一个农村集市遇到了身高228厘米的穆铁柱,有趣的是,农村家孩子的穆铁柱当时正在集市上卖鸡。教练们看到这个卖鸡的大个子由惊变喜,穆铁柱随之被作为专项体育人才,迅速被推荐到山东体委。

穆铁柱当时已经19岁,长期在农村生活,从没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加之当时封闭落后的现状,穆铁柱对篮球知识及篮球规则几乎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在国家体委有关人士的关照下,经过教练的悉心调教,穆铁柱后来进入了八一队,并迅速成长为中国男篮第一代出色的中锋,之后为中国男篮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以美国国家队的名义,来中国进行访问比赛,在北京与八一队进行了两场比赛,穆铁柱所在的八一队两场比赛均战胜了对手,当时轰动了国际篮坛。当时穆铁柱所在的八一队,打遍全国无对手,即使韩国、日本国家队,八一队也能赢对手三四十分,可见当时的八一队在亚洲篮球的统治力有多么突出。1981年八一男篮还获得亚洲俱乐部冠军,并参加了世界俱乐部的比赛。能够战胜美国大学生篮球联队,说明中锋穆铁柱已经迈过了NBA球队的门槛。

穆铁柱不仅有出色的内线单打功夫,还有非常不错的传球能力。出众的身高让穆铁柱在内线鹤立鸡群,在篮下对手腹地具有强大的威胁,他还善于同外线队员做策应配合,为外线进攻创造投篮时机,同时还具有单手握球远传和传球能力,并能做出传球假动作。篮球在穆铁柱手里,基本上是随心所欲的。

篮球名宿张卫平评价他说:穆铁柱是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队员,是中国男篮的第一代中锋,为我们称霸亚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我觉得他是世界篮坛最好的中锋。按照张卫平指导的说法,穆铁柱在当时的篮球中锋中,综合实力在世界篮坛的排名应该是靠前的,NBA主流球队也应该有穆铁柱的一席之地。姚明评价穆铁柱说:如果提到真正的大中锋,首先自己会想到他。我对他是一种仰视、一种仰慕,但从来没说过话,因为当时,我还不够资格跟他说话。在NBA打过球的姚明如此评价穆铁柱,想必NBA注定会有穆铁柱的发挥空间。

穆铁柱出道虽晚,但是职业生涯不算短,19岁开始打球,直到38岁退役,职业生涯长达19年。穆铁柱退役后还经常坚持训练,对自己严格要求,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运动员。

那个年代,穆铁柱凭借出众的身高优势,在篮下有着爆炸般的威胁性。他的护筐能力和篮下统治力,加上其他队员如吴忻水、郭永林等“小快灵”的特点,成就了八一男子篮球队当时的辉煌。80年代初,八一男篮战胜美国队,在国内轰动效应很大,比赛被制成出一部电影,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穆铁柱是中国篮球第一个超级中锋,也是让人尊敬的篮球老前辈。2000年穆铁柱从八一队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2008年9月因心脏病去世。

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负于八一队后,当时的NBA冠军华盛顿子弹队(奇才队前身)又接着来华挑战比赛,就为了报一箭之仇。在与内线昂塞尔德的较量中,穆铁柱并没有被完全压制,只是因为其他位置的球员与美国职业男篮的差距较大,最后八一队惜败。

当年美国多次派篮球队来中国比赛,前两次击败美国大学生联队,说明穆铁柱已经有进入NBA的实力,因为NBA的许多球员都来自各个大学球队。八一队与华盛顿子弹队的比赛,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没有太多可追溯的细节,但是八一队穆铁柱与华盛顿子弹队的中锋,比赛数据差别并不大,只是双方在力量上有明显差距。

毕竟华盛顿子弹队代表NBA当时的最高水平,中国队的训练条件、训练设施、后勤生活保障等跟他们都不是一个级别,失利也就在所难免。但穆铁柱的实力绝对值得肯定,NBA球队当时也一定会有他的主力位置。

传奇中锋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穆铁柱当年到底什么水平,不用神话也不容小觑,副师级待遇不是白来的

中国篮球有出产高大内线的传统,穆铁柱就是是先驱者。1949的穆铁柱72年进入济南军区男篮,次年他便上调至八一男子篮球队。身高2米28的大块头使得他在篮球场上显得鹤立鸡群,身体上带来的巨大优势让穆铁柱仅仅是在篮下就拥有着爆炸的威胁性。

1977年,穆铁柱入选了男篮国家队,很快就确立了主力中锋的位置。1978年他随队征战亚运会,中国队因此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亚运会冠军。此后,穆铁柱又连续代表中国队参加男篮亚锦赛和世锦赛,1979-1983年完成了亚锦赛的3连冠军,连续多年的国家第一中锋的位置也显示着穆铁柱对中国队带来的巨大作用。

而最能够体现穆铁柱和NBA中锋的实力对比的是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访华对战八一男篮,利用在篮下的护框能力和统治力,其他球员发挥“小灵快”的特点,两次击败美国队。同年八月,刚刚夺得NBA总冠军的华盛顿子弹队(奇才队前身)又来挑战,在于内线昂塞尔德(NBA生涯场均10.8分14.0篮板3.9助攻)的较量中,穆铁柱并没有被压制击败,最后惜败当年的冠军球队。

就当年美国多次派遣球队来与中国国家队进行交锋,但是在之前的额两次较量中竟然都被穆铁柱率领的国家队击败,可以看出当时的穆铁柱是有踏入NBA门槛的能力的。但是在华盛顿子弹队来了之后,虽然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没有太多细节,但是大多的说法都是虽然数据上差距不大,在力量上却有着明显的差距。

这也可以理解,子弹队是当时代表着NBA最高水平,缺乏系统训练的中国队确实无法和已经长久发展一段时间的NBA相比。而穆铁柱在2000年5月从八一体工大队正式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后在北京养病,2008年9月14日因心脏病逝世于北京,他是让人尊敬的篮球前辈,他的实力绝对值得肯定!

传奇中锋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姚明曾经说过:“对穆铁柱是一种仰视,一种仰慕,那个时候还不够资格跟他说话”。从姚明对穆铁柱的评价就可以看出,穆铁柱绝对具备NBA球员的水准,甚至是NBA球星的水准。穆铁柱在巅峰时可以带领八一队击败当时的美国大学生联队,也能与华盛顿子弹队打的有来有回,虽然最后败给对手,但是在场面上也是不落下风,这可以看出穆铁柱在赛场上的作用,如果当时可以进入NBA,穆铁柱有望入选全明星。穆铁柱绝对是当时的篮坛巨星,可惜由于练球时间晚,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由于穆铁柱在20多岁后才练习篮球,所以他在25岁才成为职业球员,虽然凭借天赋和努力让自己成为八一男篮的核心,但是毕竟错过了最好的练球时间段,这也让很多球迷感到惋惜。虽成为职业球员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穆铁柱的职业生涯是比较长的,直到38岁才选择退役,这也让他的职业生涯达到13个赛季。穆铁柱之所以能够在38岁高龄才退役,与他常年坚持训练有关。即使退役后,穆铁柱依然坚持训练,可见他对自己的高要求,也能看出他的自律。

穆铁柱作为作为中国篮球史上第一个出色的中锋,他的大手可以帮助他完成各种投篮假动作,也可以完成各种传球动作,再加上他超过2.2米的身高,可以说穆铁柱是中国篮坛上第一个超级中锋,就连姚明都仰慕他,可见穆铁柱的个人能力绝对达到了NBA球员的水准。

传奇中锋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94黄金一代是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强的一届,先后战胜巴西和西班牙,历史上第一次打进世锦赛(世界杯的前身)的8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男篮在世界杯取得的最好成绩。

之后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了中锋的选拔和培养,先后涌现出王治郅、姚明和巴特尔三大中锋,并称为移动长城。他们先后登陆NBA, 尤其是姚明打出了自己的实力,退役后的大姚还入选了篮球名人堂!

其实在三大中锋登陆NBA之前,有一个内线中锋在场上也是威风八面,他就是传奇中锋穆铁柱。那么问题来了,以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穆铁柱的篮球生涯:

穆铁柱,1949年6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场上司职中锋,身高2.20米的穆铁柱于1972年加入济南军区篮球队,1973年被选入八一体工大队篮球队,1977年被选入国家队,曾在与苏州市队的比赛中,单场砍下80分,创造中国篮球史的单场得分纪录

身高2米28的大块头使得他在篮球场上显得鹤立鸡群,身体上带来的巨大优势让穆铁柱仅仅是在篮下就拥有着爆炸的威胁性。他只要轻微一点,篮球就稳稳入筐。每场比赛,他得个30-40分那是家常便饭。

1977年,穆铁柱入选了男篮国家队,在78年的亚运会,中国队因此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亚运会冠军。此后,穆铁柱又连续代表中国队参加男篮亚锦赛和世锦赛,1979-1983年完成了亚锦赛的3连冠军,连续多年的国家第一中锋的位置也显示着穆铁柱对中国队带来的巨大作用。

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打着美国国家队的旗号,来中国进行友谊赛。结果,在北京被穆铁柱领衔的八一队两度击败,轰动了篮坛.

而同年八月,刚刚夺得NBA总冠军的华盛顿子弹队(奇才队前身)又来挑战,在和内线昂塞尔德的对抗中,穆铁柱并不吃亏,只是其他位置上的球员和华盛顿子弹队球员相比,处于劣势。最后仅以3分惜败当年的冠军球队。

不幸的是穆铁柱在2000年5月从八一体工大队正式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后在北京养病,2008年9月14日因心脏病逝世于北京,他是让人尊敬的篮球前辈,他的实力绝对值得肯定!

萨搏尼斯和穆铁柱很像,都是站桩型中锋,萨搏尼斯能进入,我想穆铁柱也没有问题。穆在篮下防守面积犹如一扇大门板,除了速度慢之外,防守、站位,强打,篮板、补篮在亚洲乃至世界属一流水平,当时的NBA,最缺少这样的强力中锋,但由于政治原因,那个时期,中国篮球不能参加世界大赛,穆也肯定无缘美职篮!

但是我们客观地讲,现在的NBA已经发展成了5小阵容,勇士和火箭就是靠着5小阵容打天下的,场上可以没有中锋,但是不能没有会突破的分位和有一手中远距离命中率的小前锋。以当时穆铁柱站桩式打法,很难在当今小球为主的NBA立足的。但是在NBA早期,凭借穆铁柱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在NBA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姚明对于前辈的评价较为客观:穆铁柱和我是中国篮坛的两代大中锋。以前,如果提起真正的大中锋,自己首先就会想到他。对他是一种仰视、一种仰慕,有过接触,但从来没有和他说过话,因为那时毕竟,我还不够格和他说话。

传奇中锋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篮球巨星姚明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对穆铁柱是一种仰视,一种仰慕...,那时候我还不够格和他说话。如果提到真正的大中锋,首先就会想到他。

如果纵览中国篮球发展史,是很容易发现一个特点的:中国男篮在任何一个称霸亚洲篮坛,亦或者成为世界强队的阶段,其基本核心几乎都是以“大中锋、强内线”为基点。

本着这种“特点鲜明”的发展模式,几十年里中国篮球运动员在亚洲,乃至在全球范围内打出名堂几乎也全是内线球员。

亚洲篮球第一人姚明不必多说,是世界级的顶级中锋;巩晓彬当年被称作“亚洲最好二中锋”;包括后来的王治郅、易建联,哪怕是当下男篮第一人周琦,都是内线球员。

但如果要问你,在这种“以中锋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下,谁是最早的成功者?谁是第一位在亚洲篮坛打出名堂的中国大中锋?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穆铁柱。

作为当年称霸亚洲篮坛的内线巨人,穆铁柱实力究竟如何?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打NBA?我们今天一探究竟。

“半个篮筐”——穆铁柱

1949年,穆铁柱出生于山东菏泽东明县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

之所以说极度贫困,是因为穆铁柱的童年、少年时期,全家几乎一直都是流浪乞讨的状态。因为黄河水灾,一家人从山东流浪到山西住快要倒塌的窑洞;后来在山西找不到生存之机,又一路流浪到新疆才算最终扎下根来。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从小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穆铁柱却长得极为高大,16岁身高就超过两米。

自己父母个头都算不上太高,从小穷的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摄入丰富的营养,所以究竟为啥能长这么高,穆铁柱也只能在后来的采访中笑言:不知道小时候错吃了什么药,结果长了这么高。

那个年头老百姓吃饱饭是最大的事情,所以哪怕身高异于常人,穆铁柱也从来没能接触过篮球,更别提后来的为国争光。

1968年,19岁的穆铁柱在老家东明县的街头卖鸡,结果刚好遇到了前往东明县进行体育人才选拔的山东省体委工作人员。

如此鹤立鸡群的穆铁柱立马吸引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一番交谈后赶紧将其作为“体育专项人才”报给了山东省体委。

就在大家以为穆铁柱能开启篮球生涯的时候,刚去没几天的穆铁柱就被山东省体委退了回来,理由是: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无法代表球队出战。

但当时的中国能有穆铁柱这个身高的人真的太少,随后国家体委考虑培养穆铁柱,就用了20个篮球从东明县体委换走了这位后来的篮球巨星。

穆铁柱被山东省体委退回的原因很直接,就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连最基本的运动体能都没有。所以在去到国家体委后的半年时间里,穆铁柱都是跟着以为田径教练锻炼体能,一次篮球都没摸过。

后来的穆铁柱又被分配到了湖北黄石体委,也遇到了自己篮球生涯真正意义的“贵人”余邦基,才正式开启专业篮球训练,且进入了八一队。

进入到职业赛场后,穆铁柱的优势极为明显,2米20的身高让他成为篮下巨无霸般的存在,很多时候稍微一垫脚就能把球送进球框,一场比赛拿个二三十分简直太简单。

在那个技战术执行不多,篮球规则还不是那么完善的年代,穆铁柱这种远超常人的静态天赋优势简直不要太明显,压根没人防得住。

这样的穆铁柱很快就成为八一队和中国男篮的绝对核心,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那个时代中国男篮的内线,也成为中国男篮称霸亚洲篮坛的关键球员之一。

在其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曾有过单场80分的得分纪录,带领中国男篮四次夺得亚洲冠军,1999年入选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更是被誉为那个年代“中国的半个篮筐”。

穆铁柱技术特点分析

那这样一位当时在亚洲赛场绝对是“统治级的中锋”,为什么没去打NBA呢?我们就得来看看穆铁柱的技术特点了。

1、进攻手段单一,有不俗的策应、助攻能力

由于穆铁柱接触篮球、进入职业赛场的时间太晚,所以其篮球底子是很差的。当时国家体委包括后来的黄石体委之所以愿意培养,就是因为不想浪费这个罕见的身高天赋。

一个从小流浪乞讨的孩子,在他成年之前可能连篮球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能奢望他篮球技艺在短期内有多大提升?

结合穆铁柱的身体条件情况,余邦基当时给她制定的训练计划很简单:

“我们就教他几手。一个是接球能力,你拿到球以后不拿下来,转身就到那里投了。然后是脚步动作,接到以后就能磨进去,因为篮球这个脚步动作很重要,中锋就更重要。再一个练罚球,防守把手扬起来,就先简简单单让他练几手,能在场上用上。”(余邦基在采访中的发言)

所以穆铁柱后来在职业赛场的主要得分手段就是禁区内篮下扣框和移步侧身勾手,很典型的站桩式中锋。

不过由于身高优势明显,处于禁区内外的穆铁成有着场上最好的视野,所以他经常能有效地配合队友完成策应,创造有效助攻,传球能力还是不错的。(其队友张卫平一直认为穆铁柱是中国篮坛最会传球的中锋)

2、移动缓慢

移动缓慢这个特点在任何一位高大型中锋身上都有体现,只是程度强弱不同。

穆铁柱由于从小就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综合协调性肯定要弱于专项运动员,再加之巨大的身高,让其在场上的移动能力明显不足。

3、体能很差,对抗能力不足

体能差这个问题,其实也怨不得穆铁柱,的确是从小就没有啥营养摄入,又没有锻炼,巨大的身高甚至是他的负担,很难具备什么体能。

刚开始进入篮球场的穆铁柱,在教练的要求下半个场地(13米)跑个来回,都能出现呕吐现象。等后来再打比赛的时候,也曾出现过好几次体能严重消耗伴随呕吐的现象。(为补充这个短板,穆铁柱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每天跑十公里的习惯)

至于对抗能力不足,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国际赛场,或者说跟欧美球员交手时。当年八一男篮曾经跟NBA华盛顿子弹队有过交手,身高2米20的穆铁柱在与对方2.01米内线昂塞尔德的对位中就明显处于下风,速度、力量、弹跳,进攻能力等几乎都被压制住。

穆铁柱国际赛事实战情况

单纯从亚洲赛场来看,穆铁柱肯定是第一档的内线球员,但到底能不能打NBA,我们可以来看看他在国际赛事或者对阵高水平欧美球员时的表现。

跟NBA球员有直接交手纪录的就是前文提到的八一队跟华盛顿子弹队的比赛。整场比赛由于双方个体与整体实力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穆铁柱的表现只能说一般,毕竟客观差距在那,就是放到今天我们依旧打不过NBA级别的球队。

从对位球员交手情况来看,穆铁柱也几乎是被压制状态,但要说打崩了也不至于。毕竟子弹队当时也是全主力阵容,我们也就输了11分,说明防守做得还是不错的,这一点穆铁柱居功至伟。而且对方中锋昂塞尔德可不是一般的NBA球员,其新秀赛季就当选常规赛MVP、入选最佳一阵,后来入选“NBA50大巨星”,入选“篮球名人堂”。

在1979年华盛顿子弹队来访之前,穆铁柱率领的八一男篮还跟当时的美国大学生联队有过交手,且两战全胜,这在当时国内体育圈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顶级美国大学生具备NBA水平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当时的那支美国联队绝对算是高水平队伍,能够两战全胜在那个年代是很具备含金量的一件事情。而作为胜者方的核心球员,穆铁柱的实力肯定还是不错的。

包括1978年马尼拉世锦赛,对阵欧美国家的穆铁柱表现也还可以。虽然得分不再像国内赛场那样轻而易举(世锦赛场均13分),但防守端威慑力依旧不小。

综合穆铁柱的技战术能力以及国际赛事实战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巅峰时期的他是具备进入NBA的实力的(门槛级)。当然,我指的是七八十年代那个“内线为王,中锋统治赛场”的NBA时期,整体球风还没那么快,站桩型中锋有一定存活空间的年代。

不过实事求是的讲,哪怕去了当时的NBA,穆铁柱的综合情况也很难让其有上好的表现,甚至成为稳定的轮换球员难度都比较大。

其次他的体能,他的对抗能力会让其在高强度对抗的NBA里难以获得较长的职业生涯,甚至一个赛季就能因为伤病原因退出。

结语

1987年穆铁柱正式退役,后续做过几年教练,2000年正式从八一体工大队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2008年因心脏病逝世。

中国男篮名宿,穆铁柱曾经的队友张卫平说:穆铁柱是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队员,他是中国男篮第一代中锋,为我们称霸亚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你认为巅峰时期的穆铁柱是否有水平进入当时的NBA,欢迎讨论分享。

传奇中锋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进NBA吗?

这个问题提得有些模糊,不知道是说穆铁柱当年的水平,能不能进现在的NBA?还是说能不能进当年的NBA?

我是看着穆铁柱那一代人打球长大的,当年中国队主教练是钱澄海,5名绝对主力,后卫吴忻水(4号)、左前锋匡鲁彬(8号)、右前锋郭永林(7号)、二中锋刘建立(12号)和中锋穆铁柱(15号)。

他们当年代表着不仅仅是中国队的最高水平,也是亚洲的最高水平,但那届国家队里面,真正最有名的并不是穆铁柱,而是控球后卫吴忻水,记得当年新体育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十佳运动员,吴忻水连续作为篮球界的代表三年入选,由此可见他的地位。

另外就是右前锋郭永林,被称为神投手,不仅仅是国内,而是在全亚洲范围内的神投手,据说可以投进移动篮筐的球。

至于穆铁柱,他主要是身高,当年宋世雄老师称他为亚洲巨人,他的作用主要是防守,和进攻时的牵制、策应。

如果以现在NBA水平来衡量,穆铁柱肯定不行,他的进攻没有侵略性,也不会扣蓝,不过当年那家国家队,基本上在比赛中都没有过扣蓝。

当年的NBA水平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太清楚,不管参加奥运会还是世界杯,美国的国家队都是大学生组成,那个时候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所以美国队和前苏联队平分秋色,而且输多胜少。

穆铁柱能不能进当年的NBA不知道,但如果当年NBA有外籍球员的话,我觉得郭永林一定可以,他在45度角投篮,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当年还没有三分制,如果有的话,估计他场场都是得分王。

吴忻水也有可能进,他身高不高,但是控球厉害,.他的控球可以不超过膝盖,基本上没有丢过球。

其实当时的篮球水平,中锋的作用不是用于进攻,更多的是防守和策应,当年穆铁柱在策应进攻的时候,用手高高举起篮球,想传给谁就传给谁,别人跳起来都够不着,所以经常有笑场的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穆铁柱代表着中国篮球球迷一代人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得上是中国篮球那一代人的形象代言人,真正厉害的,还是吴忻水和郭永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