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史上天赋最高的选手有哪些?

乒乓球历史上最有天赋的运动员,中国有很多,例如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郗恩庭、郭跃华、蔡振华、江嘉良、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樊振东、林慧卿、葛新爱、曹燕华、王楠、张怡宁等。

国外有天赋的乒乓球运动员,我选择瓦尔德内尔、刘南奎两位奥运会冠军。

下面,对以上运动员逐一点评一下,仅供广大乒乓球迷参考。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言论,相互探讨,共同切磋。

容国团: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名言,激励了几代中国年轻人奋发向上,1959年容国团还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容国团世乒赛夺冠和新中国十年国庆,被列为1959年中国国内的两大喜事。可惜的是,1968年这位世界冠军选择了歪脖子树上上吊自尽。

庄则栋:中国第一位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运动员,世界乒坛历史上首位男子单打“圣.勃莱德杯”复制品的拥有者。庄则栋凭着迅猛的打法,在国内曾经创下了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连续获胜100场的纪录。庄则栋是“乒乓外交”的男主角,造就了“小球转动大球”中美正常外交的传奇。2013年庄则栋病逝,享年73岁。

李富荣:“美男子加轰炸机”,是乒坛人士对他的最好评价。遥想当年,李富荣的“狠”、徐寅生的“巧”、庄则栋的“快”、周兰荪的“凶”,一起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而“美男子”的称谓,活脱脱传达出当年李富荣“偶像明星”的魅力、实力与影响力。李富荣参加过5届世乒赛,是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直握球拍左推右攻型打法,主要靠正手和侧身进攻得分,并练就了“正手打回头”的绝招。

徐寅生: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他与日本选手星野的“12大板”佳话,就是留在老一代球迷心中的永恒的美好回忆。徐寅生属于直拍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战术灵活,素有乒坛“智多星”美誉。徐寅生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打球善于思考,悟性极高,平时仔细观摩各路高手的特点,形成了自己速度快、球路活、发球变化多的技术风格。

郗恩庭:郗恩庭是继容国团、庄则栋以后,中国第三位男子单打乒乓球世界冠军。在第32届世乒赛,郗恩庭是男单8强中唯一一个中国乃至亚洲运动员,但他最后战胜所有欧洲劲敌,勇夺冠军。郗恩庭属于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推挡技术精湛,速度快,击球落点刁钻。郗恩庭后来改打反胶,通过努力练就了“发球”、“推挡”、“弧圈球”三大杀手锏,从而威震乒坛。郗恩庭因病于2019年10月27日去世,享年73岁。

郭跃华:郭跃华是中国传统的直握球拍,直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他打球速度快、球路活,发球旋转强、变化多。上世纪70年代中期,庄则栋离去后,郭跃华迅速填补了中国乒乓球空缺。郭跃华是1980年首届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也是两届世乒赛单打冠军获得者。在1975--1983年代,郭跃华几乎是成绩最好、最稳定的乒乓球选手,成为那个时代的乒坛统领者。与其他弧圈球打法选手相比,郭跃华站位偏近台,拉弧圈时候,身体平衡能力强,反手大力推挡也时常令对手胆颤。

蔡振华:蔡振华被称为“国家乒乓球教父”。论中国乒坛的历史地位,蔡振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是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人。蔡振华左手横握球拍,两面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正手弧圈球旋转强、速度快、变化多、威胁大,抢攻积极凶猛,步伐好,作风顽强,勇于拼搏,常常能在比分落后情况下奋起直追,反败为胜,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品质。蔡振华是第一个在国外邮票上出现的中国运动员。

江嘉良:郭跃华、蔡振华、谢赛克以后,中国男子乒乓球的核心球员,与瓦尔德内尔交锋的第一代乒乓球运动员。20世纪80年代,世界乒坛成为“江嘉良时代”。江嘉良颜值与实力俱佳,是6次世界冠军获得者,被誉为“乒乓王子”。江嘉良右手直握球拍,连续进攻能力强,技术风格集快、准、狠于一体,是中国传统直拍正胶打法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乒乓球界巅峰的存在。1987年江嘉良与瓦尔德内尔的世乒赛男单决赛,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在那个年代,江嘉良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男乒乓的巅峰期拉长了几年。

刘国梁:中国乒乓球第一个大满贯获得者。刘国梁对乒乓球的理解很深,把控能力很强,球商也很高。刘国梁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3岁进入国青队,15岁进入国家队,是首位正式比赛中采用横拍直打技术并获得成功的乒乓球运动员。刘国梁现任中国乒协主席,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

孔令辉:中国第二个乒乓球“大满贯”获得者。孔令辉属于右手横握球拍狐圈结合快攻的打法,两面拉狐圈,稳中见狠,正手抽杀稳健,连续性好,球感好,球速快,善打多回合,能够在相持中偷袭变线,整体技术全面。

张继科:刘国梁评价说,张继科非常有个性,胆子大,靠内心的强大带动技术,压力越大,反弹越高,抗压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张继科缺少马龙身上的低调、谦虚和谨慎,但他身上的棱角和血性也是马龙不具备的。他有野性,比赛过程一般很酷,不叫,没什么表情,闷的时候很闷,但如果他赢了比赛,喊出来的话,是从胸口发出的声音,就像藏獒一样,这时候,他就要攻击对手了,这才是他最好的时候。

马龙:中国队的“定海神针”,中国乒乓球队公认的最努力、最具天赋的运动员,马龙是战术大师, 几乎把乒乓球玩到极致。马龙目前的体育成就堪称“前无古人”:超级大满贯、双圈大满贯,职业生涯获得25个世界冠军,其中男子世界杯单打冠军9个。马龙打法与张继科相同,发球以正手位小三角区的侧上、下旋球为主,落点变化多,正手位突出“快”字,近台上手积极,击球点早,弧线控制好,反手位能够有效结合弹击和快撕,利用节奏的变化弥补力量的不足。马龙打球没有明显漏洞,技术全面,攻守平衡,长球、短球、上旋、下旋都不错。马龙打球可谓是行云流水,人球合一。

林慧卿:中国第一代削球手,削球步伐灵活,擅长削中反攻,转守为攻。1980年代以前,因为没有世界杯和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能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的冠军,也被称为“大满贯”,林慧卿是唯一一位获得这个成就的乒乓球运动员。

葛新爱:直拍削球打法,削球低而旋转,手中有发球变化多,落点好。上世纪70年代,葛新爱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带着眼镜,使用削球打法的球员,凭借手中的“魔拍”,削倒了一众乒坛豪杰。这在现在,削球手有如此成就,真的不敢想象。

曹燕华:上世纪中国女乒的“一姐”,连续两届世界锦标赛女单冠军获得者。曹燕华开创了女子直板全台单面拉的全新打法,直板弧圈球结合快攻,擅长发球尤其是高抛发球堪称一绝。曹燕华职业生涯获得重大比赛59块金牌,7次荣获世界冠军。

王楠:王楠是邓亚萍之后中国女乒的又一代领军人物。1994年,16岁的王楠就夺得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从1997年获得第二届世界杯女子单打冠军开始,就进入“王楠时代”,一直持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楠属于左手横卧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前三板突出,善于掌控比赛节奏,落点好,进攻有章法,先后获得24次世界冠军。

张怡宁:号称乒坛“大魔王”。张怡宁6岁学打乒乓球,12岁进入国家队,16岁就在全运会击败乔红、李菊、杨影、齐宝华等国内名将。张怡宁是奥运会历史上夺取乒乓球冠军最多的选手,职业生涯19个世界冠军,超越了邓亚萍。有人说,与张怡宁一起比赛是个悲剧。张怡宁属于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相持阶段处理球能力极强,对手很难突破她的全方位防御。

刘南奎:乒乓球首位奥运会冠军。刘南奎16岁就入选韩国国家队,属于左手直握球拍,既能近台打,也能中远台打,能拉善攻,以拉为主,拉攻结合。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比赛,刘南奎先后战胜佩尔森、林德等一众高手,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他有当时直拍选手中最好的相持能力和稳健的正手弧圈,步伐好,有“飞毛腿”绰号,还有放高球的一手绝活。

瓦尔德内尔:世界乒坛第一个“大满贯”获得者。6岁开始打乒乓球,在瑞典被誉为“乒乓神童”,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19次夺得大赛冠军,一人挑战中国六代国手,被誉为“乒坛常青树”。在他的带领下,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比赛横扫中国5:0,使中国队陷入了多年的低谷期。老瓦打球极具艺术性和多变性,所以又被称为“乒坛莫扎特”和“游击队长”。他对世界乒坛的贡献是巨大的,一是将中国的近台快攻和欧洲中远台两面拉弧圈的打法有机融为一体;二是创造性使用了“横拍直握”的发球方法,发球技术在世界乒坛首屈一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乒坛史上天赋最高的选手有哪些?

谁是天赋最高的乒乓球选手?可谓众人有众解;笔者个人认为,突出的成绩是一方面,但又不能单以“成败论英雄”;根据以上的观点;试列举几位乒坛的代表人物,概述如下:

(一)、庄则栋

从成绩上,他取得过世乒赛“三连冠”、全国乒乓球赛“三连冠”和国家队内部比赛“连胜一百场”的骄人记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在技术上,庄则栋创立了直板正反两面攻的打法;特别是在反手位,他能充分利用手腕的力量快速弹击对手,比推挡更有突然性,所以极具威胁;从而弥补了直板在反手的薄弱环节;

但是,他在反手这种“加速制动”的创新,需要对来球速度、旋转、力量进行精确的判断,加之手腕的爆发力需要瞬间完成,所以,只适用于庄则栋这种天赋极高的优秀运动员;

其他直拍选手只能模仿庄则栋,但始终无法达到其技术高度,这就是天赋的制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所以,乒乓“江湖”上才有那句话:“庄则栋之后再无庄则栋”!

(二)、谢赛克

也许很多人不熟悉谢赛克,但作为第36届世乒赛我男团夺冠的“头号功臣”;他一人独得三分,震动了世界乒坛;

谢赛克的正手盖打弧圈技术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也就是以快制转,针对欧洲弧圈球旋转强、冲劲足的特点,他依靠压打来球的上升期,快速回击对方,让其一筹莫展,望球兴叹;

但是,拥有如此天赋的杰出运动员却心态不稳定,直接导致他以后的团体及单打成绩均不尽如人意;对此,许绍发评价道:“谢赛克如果有江嘉良那样的心理素质,就可以打败天下无敌手”;

在多特蒙德举行的第40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国乒男队仅于沈潼一人进入了四强,随即便被欧洲弧圈高手“横扫”出局;于沈潼赛后叹息道:正反手让人家完全压制,这球实在没法打;但许绍发教练却意味深长的说:“如果你反手推挡有谢赛克的手感,正手进攻有谢赛克击打弧圈球的威力,这球就有很大的胜机”;

但是 ,谢赛克已在第38届世乒赛后就淡出国家队,挂拍执教了;一代天才运动员从此谢幕。

(三)、王涛

他是国家男乒“低谷”转“高峰”时期的功勋人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和吕林配合默契,勇夺乒乓球的男双金牌;一举提振了整个中国乒乓界的士气;1995年天津世乒赛男团决战,在中瑞两队战成2:2平局时,王涛击败了佩尔森,为中国男队取得致胜一分;得以翻身道情,重捧斯韦思林杯!

王涛是横板两面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他的反手生胶快弹是一大特色;既快速又凶狠,角度刁、线路活;让对手防不胜防;无人能够超越;依靠这种“独步天下”的快弹技术,他连续获得了三届世乒赛的混双冠军,并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比赛上和刘国梁会师决赛;确保了这块份量最重的单打金牌为我所有;

综上所述,我国乒坛“虎将”王涛对国乒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四)、王皓

他和王励勤、马琳共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二王一马”时代;个人乒乓生涯共获得了18项世界冠军;称得上傲视乒坛,功勋卓著;

王皓的最大贡献在于技术上的创新,那就是反手位的横打;以往我们传统推挡在欧洲弧圈球的巨大冲击下,显得非常的被动;

而王皓的反手不采取推挡,全部将球拉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板的最大缺陷;再辅之正手的快速进攻,就成为全台无死角的最先进打法,代表了直板未来的希望和发展潮流;

就直拍横打而言,至今尚无一人能够达到王皓的技术高度;他已成为乒乓世界里一座令人敬仰的“巅峰”!

(五)、张怡宁

她是傲视群芳的“大满贯”选手和“大魔王”之一;共取得了19项世界冠军;综合禀赋能力也在女子乒坛的发展历史上名列前茅:

张怡宁是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比赛气质极为出众,防守上固若金汤;尤其是在转入相持阶段的时候,能充分利用旋转、线路、落点的不断变化去战胜对手;

她的手感细腻,特别是摆短、搓长、直挑、横撇控制上佳;针对每一板的衔接都非常出色,配之以假动作和节奏的调整;显得全台均衡无漏洞;整体水平十分的强大;

毫不夸张的说:在其运动的最巅峰时期,基本上达到了“寂寞无敌,独孤求败”的境界;是女子乒乓“银河”里最亮的那颗“星”!以上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乒坛史上天赋最高的选手有哪些?

我国的有:容国团 庄则栋 徐寅生

张燮林 李富荣 郗恩庭 李景光

蔡振华 陈新华 滕毅 丁松

马琳 马龙

女的:林慧卿 胡玉兰 张立 葛新爱

曹燕华 乔红 王楠 张怡宁

乒坛史上天赋最高的选手有哪些?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天赋,与成绩有时并无关联。天赋是指个人的身体条件,技术能力,但有时并不一定能打出好的成绩,打出成绩的未必天赋高。

这里就有那句名言了,“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有很多有天赋的运动员,能进入国乒,本身都是全国的精英,都有自身很高的天赋。

如果论天赋最高,好像没有最高,很多人天赋都很高,具体讲几个吧。

天才少女郭跃。

中国女乒,郭跃是个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小小年龄,世乒赛击败李晓霞夺得女单冠军。

2008奥运会,王楠张怡宁郭跃站在冠军领奖台,被誉为中国乒乓未来之星,未来栋梁。

可惜莫斯科世乒赛国乒女队遗憾丢冠,而郭跃却看不到身影。

郭跃在北京奥运后,职业生涯一直走下坡路。单打成绩不理想,专攻双打。双打有一定成绩了,又饱受伤病困扰。孔令辉与郭跃交流也较为吃力,教练和弟子不能真正沟通,如何能保证运动员的成绩。

孔令辉曾抱怨郭跃,“打着打着比赛,场上晕倒了,救护车从赛场直接拉到医院去,诊断颈椎问题。郭跃也说头晕,那就先养病,伤病越少越好。结果第二天又上场去打单打了,你到底是能打,还是不能打”。

后来郭跃的成绩越来越下坡,单打不如刘诗雯李晓霞丁宁,逐渐没有了主力的光环。而后的思想训练问题,又被调整回省队。再后来,郭跃就退役了。

一代天才少女,天赋极高,但是最终退役草草收场。

男队的95年天津世乒赛的功臣,丁松。

丁松受限于削球打法,天赋很高,但是一直处于陪练状态。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男乒翻身仗,丁松第三场完胜瑞典卡尔松,一举成名。

然后的丁松在爱立信公开赛,与王涛攻削大战,强悍的进攻,逼的王涛被迫削球防守,被称为倒过来的乒乓打法。可惜丁松个人思想问题,训练问题,被治军严格的蔡振华直接发回省市队,然后再无什么消息。

国乒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刘国梁时期,直板横打最好的是冯哲,吕林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直板,与王涛奥运夺冠被人知道。左手的乔云萍,与刘伟获得双打世界冠军。还有与王励勤双打的闫森,天赋高,但是流星一般的一闪而过。

天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成绩需要努力训练,抓得住机会,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最终才会成为一代名将,真正的站在乒乓的高峰。

有时,天赋并不能成功。

精彩乒乓球,关注:体育生活不分离

乒坛史上天赋最高的选手有哪些?

不要说乒坛,任何一个项目,要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都是天赋极高的选手。虽然那些运动员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辛苦的训练,负了多少次伤,没有天赋是到不了那个高度的。比姚明高的人多了,球打的好的就只有他;比刘国梁聪明的人也多了,又是世界冠军,又是冠军教练,还是乒协领导,就刘国梁能行。没有天赋是不行的。

乒坛史上天赋最高的选手有哪些?

乒坛史上天赋极高的选手非常多,我举几个我比较熟悉的球员。第一位,瓦尔德内尔。老瓦是史上最强的天才型选手,那么他的天赋多有强?据说老瓦在38岁时欠了一屁股赌债,但是他又懒得训练,所以他就在赌博之余依靠打乒乓球赚奖金还债,在39岁的时候他还进入了奥运会半决赛!当然,上面的轶事是有一些揶揄的成分,其实老瓦的天赋体现在他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横拍发球方法,那就是“瓦式发球法”。在老瓦运动生涯早期,世界乒坛是直拍的天下,郭跃华、江嘉良等直拍高手纵横天下。横拍为什么打不过直拍?主要是因为横拍握拍不灵活,手腕转动空间有限,发不出多大的旋转变化。而直拍发球不受手腕转动限制,发球灵活多变,在那个强调前三板的小球时代,发球可是大杀器。而老瓦为了解放手腕,他试着松开握拍柄的三指,仅用拇指与食指捏住拍肩,这样拍柄就不会挡住手腕,手腕可以转动到最大幅度。发完球,立马恢复到正常的横拍握法。这一发球方式革新后,横拍发球劣势迎刃而解,老瓦一度是乒坛史上发球最好的人,直到后来刘国梁的崛起。老瓦的瓦式发球法,解决了横拍发球不灵活的死穴,为横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天赋。第二位,王皓。王皓是直拍横打的集大成者,他在雅典奥运会直通赛打败孔令辉,年仅22岁就杀入奥运会决赛,他的天赋毋庸置疑。第三位,丹羽孝希。丹羽孝希是全凭天赋去打球的佛系选手,他无论赢球或者输球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一手出其不意的侧切横扫天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居然仅仅凭借手感赢过史上最强者马龙!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亚洲预选赛上,17岁的丹羽孝希以4-2的大碍比分出乎意料地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龙。丹羽孝希不仅取得了伦敦奥运的入场券,更让马龙失去了拿下奥运会单打资格的最后希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