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求科普?

在中国传统体育优势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举重等方面,男女队成绩可谓平分秋色,互不相让。

在部分体育项目,女队成绩比男队突出很多。比如足球、排球、曲棍球,男女队都不是一个等级。

纵观中国体育界各运动项目,男队成绩比女队优秀的不多。小编细想,总结出如下几个项目,仅供广大体育迷参考。

首先是围棋项目,男子九段选手比女子多出很多。

中国围棋九段选手现有55人,女子九段只有两人,分别是芮乃伟和丰云。目前中国已经22年没有新的女子九段诞生,最接近的是常昊的夫人张璇八段。

由于现在高段位选手很少参加段位赛升段,想晋升九段只能通过世界大赛来争取。中国棋院规定,凡是在世界职业围棋大赛获得一次冠军或两次亚军可以直升九段,女子选手在女子围棋世界大赛中获得冠军只能升到五段。这就是为什么22年过去中国再没有出现新的女子九段选手的原因。

体育迷熟知的体操项目,男队比女队成绩突出很多。1984年奥运会到2020年,中国共培养体操奥运冠军25人,其中男子16人,女子9人。自1979年以来,中国共培养体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76人,其中男子48人,女子28人。在体操项目上,男队成绩一直领先于女队。

台球斯诺克项目。丁俊晖坐拥13个排名赛冠军、三次英国锦标赛冠军。2014年丁俊晖曾经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2018年入选世界斯诺克名人堂,2020年入选世界斯诺克委员会。男子选手赵心童2021年获得英锦赛冠军、德国大师赛冠军;颜丙涛曾获得斯诺克大师赛冠军。女子选手比如潘晓婷,体育成就只是体现在台球九球赛制上。在台球斯诺克领域,目前国内女子运动员乏善可陈。

拳击项目,男子有邹市明,2008年及2012年两届奥运会冠军。在职业拳击界,邹市明曾获得WBO国际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反观女子拳击选手,没有人能与邹市明的体育成就比肩。

请问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求科普?

大部分的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的,中国女队一般也不会太差,但是中国女队厉害的,中国男队有一大部分是烂泥扶不上墙,我就不一一点名了,行情大家都懂。

像一些男队厉害的项目。例如体操、游泳和乒乓球等,女队同样也不弱。如果非要说一个,那便是电竞项目。虽然现在电子竞技还未入选奥运会项目,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未来打入奥运会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而这一方面可以说女子战队显然不如男子战队,且不说2018年亚运会的金牌,电子竞技本身就存在的性别天生的差距,并不是诋毁女性,而是男性在游戏方面的天赋的确要强于女性。

除了电子竞技项目,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些团体项目,阳盛阴衰的。如今中国体育的国情就是阴盛阳衰,我个人认为是有原因的。

  • 第一点:就目前全世界的女子体育项目而言,整体的状况并不佳,没有男子项目那么大的竞争力。

  • 第二点:中国男子的身体天赋并没有优势,在各项体育项目的竞争中会突出得更为明显,而女子并不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 第三点:中国女子项目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是领先的,像足球和排球这样的运动大项,国内都有联赛,更加的职业化。
  • 第四点:中国体育的环境非常复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迷失其中,铿锵玫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总之,无论我找再多的借口,也难以改变现在中国体育女性更加强盛的事实,所有希望大家多给予中国女运动更多的关注,别天天的男足男篮,那是真的下饭。

单纯热爱篮球,纯属个人观点

欢迎大家点评,我是右手边的上帝

请问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求科普?

技巧类-男对女队差不多:

大球类,篮球-女队成绩好些感觉

足球-女足一直很顶,男足 唉……

排球-女排精神 那个飒!

小球类,男兵女兵差不多,男羽女羽毛貌似也差不多,只是这两个项目的男子单打项目关注度比较高 网球,出了李娜

重点来了 田径类,貌似男队稍微比较好一些 110米栏啊 百米啊 跳高啊 接力啊 貌似男队在世界赛还是有点成绩的

请问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求科普?

中国体育各大项目一直被认为是女队在撑门面,唯独竞技体操项目除外。用奥运动冠军杨威的话说,体操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不是“阴盛阳衰”的体育项目,男队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女队。

116块世锦赛和奥运会金牌,男队贡献了88枚

对于中国体育来说,不管是世锦赛这样的国际大赛,还是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最高级别的赛事,其他项目几乎都是女运动员唱主角,每次拿奖牌拿到手软,男运动员却鲜有亮眼的成绩,沦为了配角,被外界形象地称为“阴盛阳衰”。

但是,竞技体操却是一个例外,女队的成绩和男队完全在一个档次上,男队的成绩对女队来说,更是碾压式的存在。

在中国体操队成立69年的时间里,男队和女队一共获得了87块世锦赛金牌和29块奥运金牌,共116块金牌。

可是,这116块金牌里面,女队获得的金牌数只有28块(包括7块奥运金牌,21块世锦赛金牌),其他的全部都是男队获得的,仅数量上女队也是望尘莫及。

男队是世界和亚洲双顶尖队伍,女队只是在亚洲拔尖

除了金牌数量之外,中国体操男队还一直是世界顶尖和亚洲顶尖队伍,几乎每一次世锦赛和奥运会,中国男队都是很多项目的夺冠热门,是当之无愧的荣誉之师。

男队的实力有多强,像双杠、鞍马和吊环这样的优势项目,只要男队出场,极少有金牌旁落的情况,往往都能以巨大的优势,毫无悬念地拿下金牌;女队恰恰相反,有时候能否拿到金牌或者奖牌,还要看竞争对手的发挥和自己的临场发挥,不像男队这么稳!

男队除了经常在世锦赛上拿金牌到手软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男队在男子团体,全能,跳马,自由操,鞍马,吊环,单杠和双杠8个项目中拿下了7块金牌,唯一旁落的跳马金牌,则是因为没有中国队员参加,创下了一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最多的纪录。

反观体操女队,虽然在亚洲范围内属于顶尖队伍,但是整体实力跟欧美等国家的女子体操相比,实力只能算一般。

女队最辉煌的战绩,只有两次。

一次是2006年丹麦奥胡斯世锦赛,女队在取得团体金牌零的突破之际,程菲还拿下了跳马和自由操的金牌,以3块金牌领选于其他队伍,创下了历史。

另一次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队拿下了团体和高低杠两块金牌,成为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最多的一次,这样的情况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次。

体操队共诞生了84个世界冠军,男队占了59个席位

后来的中国女队,在世锦赛和奥运会这样重大的比赛上,便很难再现辉煌。别说拿金牌了,甚至有时候想争夺奖牌,也变得困难重重。实力跟欧美国家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顶多算是一支二流队伍。当男队屡屡为中国队贡献金牌时,女队有时候能够拿到一块金牌,已经算是上佳表现了。

除了运动成绩和整体实力女队不如男队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能够证明男队强于女队,那就是世界冠军人数。

从1953年体操队创立到现在,中国体操队共诞生了84位世界冠军。84位世界冠军中男队占了59人,女队只有25个人,男队的占比高达70%。这样的比例,足以说明在争金夺银方面,体操男队绝对是主力,女队纵使有好的表现,相对于男队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因此,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别的体育项目都是女队唱主角,唯独体操是男队唱主角,是中国体育界唯一一支“阳盛阴衰”的队伍。

请问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求科普?

中国男子足球队,抗失败,击打能力超强,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女子足球队与之相比是晧月与灯火。

请问有什么体育项目,中国男队很厉害,中国女队却很一般的?求科普?

这个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体育界,女队确实顶起了大半边天。

像三大球之类的集体项目,女队都早早拿到了奥运会的入场券,男队却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笑柄。乒乓球,跳水,短道速滑之类的项目,我们的强势是整体性的,不论男队女队,都是金牌之师。

男强女弱的项目不多,但也确实是存在的。

一,中国男子体操队

如果说中国男子项目,有哪一只队伍拿不到金牌就会被骂上热搜,中国男子体操队绝对位列其中。这也就看出了这支队伍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中国男子体操队,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队伍,中国精神冠军血统是他们不变的口号。

三届奥运会团体冠军,六枚世锦赛团体金牌。书写过两次世界大赛团体三连冠的传奇,建立过属于🇨🇳红的王朝。队伍里诞生了李小双,杨威,肖若腾等多位全能世界冠军以及数不清的单项世界冠军。

19年的斯图加特世锦赛上,小伙子们因为自身发挥不佳,以不到一分的劣势输给了俄罗斯队,收获一枚银牌。领奖台上的他们是这样的,从他们失落的表情里就可以知道,以及赛后采访中“忍辱负重,从负开始”的表态,都证明这支队伍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冠军。

东京奥运,我们要在最强对手日本队的家门口作战,希望小伙子们能像2018年世锦赛一样,为我们带来一场东京大捷

相比中国男队,女队逊色不少,至今为止,我们只拿到过一次奥运会团体冠军,在19年的世锦赛上,甚至由于刘婷婷的多次重大失误,没有能够登上团体比赛的领奖台。不过也希望小花们能够好好努力,我们是时候打一个翻身仗了。

二,中国男子游泳

进入到2012年之后,中国游泳开始呈现了男队将与女队的趋势。

提到中国男子游泳,孙杨是避不开的名字,尽管他风波之中但却不能抹掉他曾经在男子自由泳项目上的地位。

孙杨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男子游泳的发展,他的身后曾经站着宁泽涛,如今站着徐嘉余,汪顺,闫子贝。子游泳终于看到了一点集体崛起的希望。

提起中国女子游泳,估计现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个表情极其丰富的洪荒少女傅园慧吧。

希望中华体坛健儿们都奋发努力,让我们真正变成体育强国。当然,男子汉们要更加努力改变一下中国体育大多数项目阴盛阳衰的情况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