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厉害的用戟名将都有哪些人?其中吕布最厉害,其他人都是谁?
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兵器。由于它制造工艺复杂,使用难度大,使得这种兵器逐渐退出战场,成为一种仪仗兵器。不过在三国时期,这种兵器还没有完全淘汰,在很多场合还能看到它的身影。那么,在《三国演义》中,都有哪些武将使用这种兵器呢?
一、吕布。吕布是当时公认的第一强将,他使用的是一支方天画戟,从未在单挑中战败过。他在虎牢关前与刘关张三人交手,虽然战败,却虽败犹荣。刘关张三人因为这一战,也获得了强将的殊荣。大家并没有因为他们以多欺少而鄙视他们,可见吕布的武力之高。
在濮阳之战和定陶之战中,曹操与吕布交战。他手下最强的将领许褚和吕布仅仅交手二十合,曹操就看出许褚不是吕布对手。他以“吕布非一人可敌”的理由,派出手下五员大将,和许褚一起打败了吕布。定陶之战中,曹操又是故技重施,以六敌一,打败了吕布。
在下邳之战中,吕布手下背叛了他。他们先偷走吕布的赤兔马,让他难以逃走。然后在城市攻防战中,趁吕布休息之机,把吕布绑了起来。当他们向城下喊叫,让曹军入城时,曹军却不敢进城。在他们把吕布的方天画戟投下城后,曹军才敢进城。
从这个细节,我们就可以看出曹军对吕布的惧怕程度。吕布失去了方天画戟,如同老虎失去了爪牙,曹军方敢近前。由此也可以看出,吕布的方天画戟确实是一柄神兵利器,在吕布手中尽显神威,让敌人胆寒。
二、典韦。典韦也是使戟的高手,他的武器与吕布不同,是双铁戟。这对铁戟比吕布的方天画戟短,重达八十斤。典韦挟之上马,运使如飞。典韦力大无穷,再加上双铁戟的威力,使他成为曹军中最强的武将。除了许褚之外,军中没有对手。
但是,典韦的武力过于依赖他的双铁戟,造成了他的缺陷。当敌人窥破了他的缺陷,他的末日也就到了。在宛城之战时,张绣准备谋叛,杀死曹操。在商议如何除掉曹操的贴身护卫典韦时,他的部下胡车儿就指出典韦的武艺全靠双铁戟,一旦没有了双铁戟,典韦不足为虑。
于是张绣设计,让胡车儿把典韦的双铁戟偷走。在叛乱发起时,典韦没有了双铁戟,果然武力大减。他先是用腰刀抵敌,腰刀砍缺不能用后,他又弃掉腰刀,手提两名军士迎敌。最终典韦因为兵器不凑手,再加上寡不敌众而战死。如果典韦有双铁戟在手,也许不会这么轻易战死了。
典韦除了善使双铁戟外,还有一门飞戟绝技。在曹操和吕布交手时,战败而逃,吕布的追兵很急。曹操吓得大喊谁人救我?此时典韦便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几枝。当吕布的追兵追到五步的时候,典韦飞戟刺之,一戟一人,戟不虚发,立杀十几人。吕布军队因而败走,典韦救出曹操的性命。
三、曹彰。曹彰原本是曹操的次子,在曹昂战死后,就成为曹操最年长的儿子。在曹操问儿子们的志向时,曹彰回答说自己想做一名将领。曹操问他为将之道时,他回答说“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这让曹操十分欣慰。
在建安二十三年时,北方的代郡乌桓造反。曹操让曹彰率领五万人马前去平叛。曹彰在战场上实践了他的为将之道,大败乌桓,追亡逐北,一举平定了叛乱。因为曹彰脸长黄色的胡须,因此曹操称他为“黄须儿”。
在汉中之战里,曹彰率军支援曹操。他和刘封交手,只用三合就把刘封打得大败。在与马超的军队作战时,他和吴兰交手,不数合,就一戟刺吴兰于马下。刘封、吴兰虽然不是一流将领,但是在曹彰手下走不了数合,可见曹彰的武艺出众。
四、太史慈。太史慈的武艺是东吴将领的天花板,他和小霸王孙策的决斗,是东吴将领最高的水准。太史慈原本是东莱黄县人士,他为了解救被黄巾军围困的北海孔融,单枪匹马杀出重围,请刘备兄弟前来解围。后来他辗转来到江东,投入刘繇手下。
在神亭岭之战中,太史慈只带一员小将,就敢挑战孙策和他的十三员骁将。在这场战斗中,太史慈和孙策前后大战两场,总共超过了一百合。到最后,双方撕扯落马,贴身肉搏。孙策从太史慈背上掣下短戟,太史慈夺了孙策的兜鍪,两人厮打不休。直到双方的援军到达混战一场,两人方才分开。
此后太史慈又加入了孙策阵营,成为江东的将领。由于他骁勇善战,名声甚至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给太史慈送去一封信,信中没有文字,只是裹了一味中药“当归”,表达了自己的招揽之意。不过太史慈没有理会曹操的招揽,依然留在了东吴阵营。
我们看太史慈的作战经历,会发现他的武器主要是长枪。他身上的短戟,应该是用来近身作战之用,而不是真正用来冲锋陷阵的武器。不过太史慈既然随身携带这种武器,应该对它的使用有自己的心得,只不过没有施展的机会罢了。
五、其他武力较低的使戟将领。除了以上四位一流和超一流的武将外,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几位使戟的将领。只不过他们的武力较低,在书中不是跑龙套的角色,就是凑数的人物。但是他们因为使用的兵器也是戟,那么在这里把他们也一一罗列如下。
鄂焕。在余下的使戟的将领中,他算是武力最强的将领。他在《三国演义》中,有幸名列“万夫不当之勇”的将领之间。他是南中叛将高定的将领,使一柄方天戟。在和诸葛亮交战中,中了魏延的诈败计,被魏延、张翼、王平三人擒获。
此后诸葛亮使用计谋,招降高定和鄂焕,驱使他们消灭另外两路叛军。在叛乱平定后,诸葛亮命高定为益州太守,鄂焕为牙将。在这场战斗中,鄂焕表现出色,最后得以投降诸葛亮,也算是得了善终。
而其他的那些跑龙套的使戟将领的下场都很可悲。曹营中有钟绅、韩琼、成济三人。钟绅是夏侯惇的部下,他和哥哥钟缙在长坂坡中堵截赵云,哥哥被赵云所杀。他在追击赵云时,被赵云用枪隔开画戟,用青釭剑砍去半个头颅而死。
韩琼也是死于赵云的手下,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作为蜀军先锋,与韩德父子五人交手,用箭射死韩琼。成济则是个地地道道的替死鬼,在魏帝曹髦率领手下讨伐司马昭时,他听从贾充的指挥,用戟刺死曹髦。谁知道在事后,司马昭下令处死成济,以塞天下之口。
东吴中两位使方天画戟的将领是宋谦和贾华,这两人都是孙权的护卫。在合肥之战中,乐进单枪匹马直冲东吴阵中,刀劈孙权。宋谦和贾华两人用戟阻拦,被乐进一刀砍断两条画戟。在乐进退走时,追赶的宋谦被李典一箭射死。
六、另类使用戟的将领。在东吴的将领中,甘宁也曾用过戟。在攻下皖城的庆功宴上,凌统为了报杀父之仇,要求在酒宴上舞剑表演,想要寻机刺杀甘宁。甘宁十分机警,立刻两手取两枝戟挟定,要求表演使戟。我们看甘宁作战从来没有使用过戟,这两枝戟应该是孙权帐中陈列的仪仗武器。
和甘宁一样,在危急关头使用戟的将领还有孙权。在合肥之战中,张辽曾经使用长戟率领敢死队杀入孙权大营。孙权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赶快孤身跑到高冢之上,用戟自卫。除了张辽使用的武器戟外,孙权的戟也应该是帐中陈列的依仗武器。
除了长戟外,当时的武将手中还有一种短戟名为手戟。史书记载曹操曾经私自进入中常侍张让的内室,被张让发觉。曹操在张让的庭院中挥舞手戟,越墙而走,没人能够阻拦。刘备在长坂坡时,当听到有人报告赵云叛逃时,也勃然大怒用手戟投掷那个报告者。
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戟的使用还很普遍。不但在依仗队列中,在战场和日常生活中,各自样式的戟还在发挥着作用。不过戟的制作十分复杂,一般人又不能发挥它的威力,最终它还是被更容易制造、使用的兵器所替代,只能在依仗的队列中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国厉害的用戟名将都有哪些人?其中吕布最厉害,其他人都是谁?
讨论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三国演义》中一共有多少人用戟,水平如何。
吕布说到用画戟的,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吕布。虽说在演义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武将排行榜,不过一般都认为吕布是演义中的第一高手。
吕布胯下赤兔马,手中一杆方天画戟,鲜有敌手。两次战败,一次是被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围攻,一次是被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群殴。从这两次为了击败吕布出动的阵容看,就可以知道他有多厉害。
所以吕布肯定是顶尖级别的超一流武将。
典韦典韦在演义中也是用戟高手,不过他比较特殊,是使用两枝八十斤重的铁戟。典韦力大无穷,曾经单手扶旗杆,战平许褚,单挑击败过高顺、侯成,以一敌四击败了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武艺高强。
综合看,典韦也可以跻身超一流之列。
钟绅钟绅和兄弟钟缙都是夏侯惇手下的部将。长坂坡赵云带着阿斗奋力杀出曹军包围以后,又迎头撞上了钟绅、钟缙二人。钟缙首先挥斧上来战赵云,结果只三合就被赵云挑于马下。
赵云杀了钟缙以后不敢恋战,夺路而走。钟绅见了拍马来追,却被赵云一枪隔过画戟,右手顺势抽出青釭宝剑,当头砍去。钟绅带盔连脑被砍去一半,死于马下。
钟绅面对赵云连一个回合都没走到,显然武艺稀松平常,根本不入流。
宋谦、贾华宋谦、贾华两人是同时出场的,所以放在一起写。孙权率军一打合肥时,左边宋谦,右手贾华,二人拿着方天画戟在两边守护。
结果当张辽和太史慈厮杀正酣时,曹将乐进却突然飞马冲到孙权身前,一刀砍落。宋谦、贾华慌忙持戟来挡,却被乐进一刀将两枝戟全部砍断。
宋谦、贾华护着孙权,不敢后退,于是拿着戟杆去打乐进的马头。乐进偷袭失败,不敢久留,拨马而走。宋谦从士兵手里拿了一杆枪前来追赶,却被李典一箭射中心窝,落马而死。
宋谦、贾华两人联手对乐进,尚且如此狼狈,武艺自然也不咋地,同样是杂鱼两条。
曹彰曹彰是曹操的次子,从小就善于骑射,而且膂力过人,可以徒手和猛兽格斗。曹彰也是善使画戟。汉中之战中,曹彰先是三合击败刘封,接着遇到吴兰,又数合将吴兰一戟刺于马下。
刘封此前和徐晃打过一场,也是战了几个回合。而吴兰是川中名将,当年和雷铜一起与刘备交战时,颇有表现。曹彰可以在短时间内击败刘封,杀死吴兰,他的武艺应该说非常不错,至少有一流水平。
鄂焕鄂焕是越嶲郡太守高定手下的大将,身高九尺,面貌丑恶,善用一杆方天画戟,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
刘备死后,建宁太守雍闿勾结孟获起兵作乱,高定和牂牁郡太守朱褒也跟着起兵。诸葛亮南征时,高定命鄂焕为先锋迎战。于是鄂焕带兵来战蜀军,不想却中了埋伏,被魏延、张翼、王平三将围攻,最终被擒。
之后高定、鄂焕归降了诸葛亮,鄂焕亲自杀了雍闿、朱褒二人,为诸葛亮平定南中立下大功。
鄂焕虽然首战就被活捉,不过魏延、张翼、王平都是蜀汉后期的骨干。魏延不用多少,足以和张郃匹敌,而张翼、王平曾经联手击败姜维,武艺也非常不错。而且鄂焕是在中计的情况下被魏延、张翼、王平活捉,并不丢人。而且他还连杀雍闿、朱褒二将,武艺应该算不错了。
韩琼韩琼是西凉大将韩德的三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夏侯楙命韩德为先锋迎击蜀军。韩琼和兄弟韩瑛、韩瑶、韩班一起随父出征,不想首战就遇到了赵云。
韩瑛首先出马,只战了三合就被赵云杀死。随即韩琼、韩琪、韩瑶联手来战赵云,不多久赵云枪挑韩琪,箭射韩琼,生擒韩瑶,兄弟四人全军覆没。
韩琼兄弟三人联手战赵云,还不是对手,显然韩琼的武艺也不怎么样。
成济成济是司马昭的部将。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到司马昭的时候,皇帝曹髦已经彻底成了傀儡。曹髦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命护卫焦伯召集宫中宿卫、苍头、官僮等三百多人,亲自带着去讨伐司马昭。
司马昭心腹贾充带着成倅、成济兄弟和数千禁兵前来拦截,手下军士见了曹髦不敢动手。最后还是成济上前杀死曹髦,才化解了危机。不过事后司马昭为了平息非议,于是将成济灭族,成济也是倒霉至极。
结语所以在演义中,不算短暂使用过戟的甘宁、太史慈、孙策等人,用戟的武将共有九人,其中以吕布武艺最强,典韦次之,曹彰第三,鄂焕第四,其他五人则武艺低微,不值一提。
三国厉害的用戟名将都有哪些人?其中吕布最厉害,其他人都是谁?
在中国古代,冷兵器被大量使用。而三国时代名将辈出,自然兵器也是多不胜数。三国作为骑兵时代,长柄武器使用最广。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以及赵云的龙胆枪都是长柄武器。虽然长枪,长刀被大量应用,但也有一些武将使用枪的变种“戟”,下面盘点三国四大用戟名将,其中吕布最厉害,看看其他人都有谁?
第一,吕布,三国时期第一猛将,手使方天画戟。“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是对吕布的高度评价,因为其英勇善战,从无敌手,堪为三国第一名将。
李肃用赤兔马说动吕布投降董卓,吕布杀死丁原投靠董卓时,董卓喜出望外,认为得到吕布,大事成矣。此后由于董卓发动政变,想行废立大事。结果得到众人反对,由此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便公开会盟,讨伐国贼。
在华雄死后,吕布率军抵达虎牢关,独自一人单挑十八路诸侯。此战几乎没有人能在吕布面前走过十个回合,吕布先后击败方悦,穆顺,武安国与公孙瓒,威震盟军,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燕人张飞出场,与吕布大战,战到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然后关羽又加入战斗,二人双战吕布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此时,刘备挥双股剑也来助战,哥三个打一个吕布,居然还是拿不下,最后吕布实在顶不住,败走关上。
《三国演义》描述: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此战后,奠定了吕布在三国名将第一名的位置。此后对战中,几乎除了张飞没人愿意和吕布单挑。在濮阳之战时,吕布大战许褚二十回合后,曹操恐许褚有失,马上派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与乐进六将对战吕布,吕布虽然不敌,但仍然能全身而退。
吕布后期因为不听众将之言,整日酒色伤身,最后被曹操擒获,却是可惜。
第二,典韦,三国中有个排名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作为顶尖战将,当然也是勇不可挡。典韦的武器是一对重八十斤的双铁戟。典韦勇力过人,骑马舞动双戟,运用如飞。帐下大旗被风吹倒,岌岌可危,众人都扶持不定,但是典韦一个手就把大旗定住,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大壮之:“古之恶来也!”
在濮阳之战时,曹操被吕布军团围困,众将都被击溃,只有典韦拼死护主。典韦护卫曹操,手持双戟,然后用短戟攻击敌军,一戟一人,毫无虚发。然后独自一人战退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杀散敌军,救出曹操。
典韦为人勇猛,被敌人所忌惮。在宛城之战中,曹操降服张绣后,却得意忘形调戏张绣婶娘,张绣恼怒,贾诩献计,命人盗取典韦双戟,又招典韦来饮酒。典韦大醉之时,张绣率军杀到,可惜典韦没有武器,只手对战张绣军团。典韦英勇战斗,击杀数十人,可惜最后寡不敌众被乱军杀害。曹操虽然逃脱,但因为自己不检点而失去一员虎将,确实不值。
第三,甘宁,东吴大将,手使双戟,与典韦的武器类似。早期甘宁曾投靠刘表,可惜刘表无识人之明,甘宁郁郁不得志。在江东攻打江夏的时候,眼看吴军就要胜利,可是甘宁一箭射杀东吴大将凌操,给吴军当头一棒,荆州军获胜。然而,江夏黄祖仍然不重用甘宁,甘宁于是投靠江东孙权。为孙权攻下江夏,杀死黄祖立了大功。
此后甘宁随周瑜在赤壁大战百万曹军,甘宁精通水战,一箭射杀蔡勳,大败曹操水军。在火烧赤壁之时,甘宁率军阻击曹操败军,斩杀马延张顗二将,让曹军胆寒。
在合肥之战中,甘宁身先士卒,亲自率军攻上皖城,斩杀太守朱光。
《三国演义》第67回: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吕蒙亲自擂鼓。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
在濡须之战中,曹操率军杀奔江东,张昭建议先挫败曹军锐气。甘宁请战,率领百骑,夜中袭击曹军,在曹营纵横驰骋,逢着便杀,无人敢挡。回到吴军,竟然无一人折损。孙权十分高兴,称赞甘宁:“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
第四,曹彰,曹操之子,手使长戟。曹彰臂力过人,武艺精熟,甚至能手格猛兽。因为胡须为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曹彰立志做大将,被曹操欣赏。公元218年,代北乌桓无臣氐(能臣氐)等造反,曹彰奉命平定叛乱,曹彰大获全场,俘虏了几千人,曹操很高兴。在汉中之战中,曹操与刘备对战,多次战败,然后曹彰奉命前来支援,曹彰手中长戟,英勇过人,大败刘封,杀死蜀将吴兰。
曹操病逝后,曹彰虽然率军而来,但被贾逵说动,交出兵权,回到了封地。
以上四人,吕布,典韦,甘宁,曹彰,都是三国中一等一的猛将,而且都用戟作为武器,所以除去第一高手吕布外,三国中用戟名将还是大有人在!
三国厉害的用戟名将都有哪些人?其中吕布最厉害,其他人都是谁?
用戟做兵器,代表了什么,可能真没几个人能知道,下面就专门来给大家普及普及。
戟,出现得很早,至少是以战车为主力作战时就有,是战车兵用的武器,以青铜铸造而成,可追溯到商,很古老了吧?
最初设计戟,是想兼具矛的刺杀功能和戈的砍杀功能,是个复合兵器。可实战中效果并不好,穿刺性因戟上的分支,不及矛。砍杀性因分支的强度不高,容易脆断而不如戈,这就很尴尬了。
还有就是,戟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也比矛和戈更高,对于大批量配备部队的制式武器,成本高是致命缺陷。
本该淘汰出去的兵器,因为造价高而找到了新的位置,啥时都总有些只要贵的,不要对的阶层,用高价的东西来彰显其地位,这个华而不实的戟,就成了王室、贵族的一个仪仗兵器,获得了新生。从出土的贵族墓葬中,经常会发现戟的身影,还可以以此来鉴定墓主的地位。
后来,铸造工艺也肯定在进步,可戟结构上的弱点,并没多少人拿着这玩意儿上战场,那可是性命相搏的事,决生死于一瞬间,那个会拿个不好使的兵刃去赌命?只要不傻,相信不会有人去用。可为了祖制和仪式,还是会用戟做军中仪仗。再由于有礼制,用戟作仪仗,也不是是个武将都能用的,得够级别。
三国演义里,吕布就使一杆方天画戟,算得上是“神兵”,给吕布的形象增色不少。罗贯中让吕布使戟,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吕布辕门射戟不是罗贯中小说编的,而是确有史载。不过吕布射的那支戟,是军中仪仗,而不是吕布平时自用的兵器。还有一点,史载董卓因为对吕布发火,也曾用手戟(短戟)掷过吕布,即然吕布与戟这么有缘,罗贯中也就顺水推舟,这也让读者有了更多的可信度。
除了吕布外,演义里还有一个使戟的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曹营猛将典韦,他使的是一对镔铁大戟,重达80斤。除此之外,还随身带有十多支小戟,可掷出杀敌。
还有一个兵器里有戟的,就是东吴名将太史慈,背插两支小戟,应该是副兵器,在与孙策扭打成一团时,倒成了孙策利用的兵刃。
吕布是演义中第一猛将,典韦是曹营的第一猛江,太史慈可以说是东吴的第一猛将,他们都使戟,戟的寓意就是“王者之兵”。而三人等级上又有差别,吕布的方天画戟最长,典韦就成了短一些的双戟,太史慈则是一对戟,这排名也是清清楚楚的,罗贯中的密码你解读出来了吗?
三国志中,还是有戟的身影,董卓、曹操、张辽等的传记中都有提及,但仔细研读下来,应该都是手戟,是一种很短小,可贴身佩带的小兵器。这种手戟的作用,一是表明身份,是有一定权势的武将,应该还属于仪仗的范畴,打仗时表明自己是指挥官的身份。二是有一定的防身作用。就象现代高级军官的防身小手枪,用于作战是不行的。
三国真的猛将,上阵时用的多是长槊,副兵器多用环首刀,这在关羽刺颜良时,表明的比较清楚,这才是当时的神兵利器。
三国厉害的用戟名将都有哪些人?其中吕布最厉害,其他人都是谁?
三国是个豪杰并起的年代,武将如云,谋臣如雨,若论武艺的话,自然是吕布做头把交椅,众所周知吕布的武器是方天画戟,那么除了吕布,用戟的猛将还有谁呢?下面就盘点几个比较厉害的。(排名不分先后)
太史慈太史慈在三国志11中的技能是“戟神”,非常好用,他弓马娴熟,手持长枪,背上有一对双戟,是一个很全能的猛将。
北海之战,太史慈单枪匹马杀人又杀出,用弓箭射翻数十人,又用枪挑翻十数人,围城的黄巾余部不敢与之交手。
孙策平定江东时,和太史慈在神亭岭有一场大战,两人从马上战到马下,大战上百合不分胜负;在合肥之战中,太史慈和曹魏名将张辽大战八十合平手。
可见太史慈是一个一流强将,能力均衡,是东吴数一数二的猛将。
典韦典韦是曹魏阵营中武勇最高的猛将之一,他的武器是一对铁戟,重达八十斤,而且典韦还有特殊武器飞戟。
第一次濮阳之战,曹操被吕布击败,吕布账下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将曹操围困,典韦奋力救援,用十余枝短戟射杀吕布骑兵,周围的骑兵一戟一人坠马,而且没有虚发,杀到曹操周围后典韦又持双铁戟杀败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
典韦属于超一流武将,曾经和曹魏阵营另一员猛将许褚大战两次,每次都数百合不分胜负;割据宛城的张绣向曹操归降,但是婶婶邹氏被曹操强纳,张绣愤怒之下再次起兵,起兵前,派他的部将胡车儿请典韦饮酒,将其灌醉,趁机偷走其双铁戟。
没了双铁戟的典韦依然神勇,英勇断后掩护曹操逃跑:
典韦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腰刀砍缺不堪用,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
典韦死得极为壮烈,曹操大为悲痛,其实典韦之死主要责任就在曹操,张绣本来已经归顺了,曹操却处置不当。
曹彰曹彰出场很短、表现不多,所以一直被低估,实际上他完全具有一流强将的水平,他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是魏文帝曹丕的弟弟、曹植的哥哥。
曹彰在弱冠前就喜搏猛虎,臂力过人,这可是在正史中有记载,在整个曹魏阵营中,曹彰是用戟的第一高手,在汉中大战中,刘备的义子刘封三合被曹彰速败,而马超的部将吴兰也被曹彰数合刺死。
刘封武艺并不赖,完全有二流强将的水平;而吴兰曾是西川刘璋部将,后归降刘备屡立战功,他也具有二流武将的水平。
曹彰数合败刘封,杀吴兰,实力很不俗,只是汉中大战后三足鼎立局势已经确立,他再难有表现的机会。
张辽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他在官渡之战中曾和张郃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合肥大战和东吴名将太史慈交手也不分胜负;白狼山之战,张辽一马当先斩杀了乌桓单于冒顿,一举扭转了不利战局;张辽镇守合肥的时候,屡破吴军,威震江东。
张辽弓术不错,武器长枪、大刀都有用过,他还是使戟的高手,三国志记载合肥之战中“辽披甲执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
历史上的张辽是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是五子良将中唯一入列的。
结语除了吕布之外,太史慈、典韦、曹彰、张辽也都是非常厉害的使戟名将,还有哪些使戟高手呢?欢迎大家补充。
三国厉害的用戟名将都有哪些人?其中吕布最厉害,其他人都是谁?
三国时期,戟这样的武器并非主战冷兵器了,武将更善于使用长矛(马槊)和长枪。如果陷阵破甲,战斧的使用也开始增多。
戟这样的兵器逐步变成仪仗兵器,持戟武将也成了君主的护卫亲随。比如典韦就是曹操的贴身护卫,手持短戟,这个是用于近距离肉搏战,以防止曹操宫中府中被暗杀或群殴。
孙权两个护卫将领都使用长戟,在张辽800威震逍遥津的时候,此二人能力一般,孙十万差一点就命丧黄泉。
而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第一高手被誉为飞将的吕布拥有方天画戟和赤兔马成为三国公认第一猛将,所以应了一句老话:怪异的兵器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
持戟的三国武将,只有吕布和典韦可以玩一玩。其他人不过是仪仗队护卫将领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