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杀得曹军七进七出?
吕布和赵云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三国时期排名第一第二的武将。如果按照个人武勇而论,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但是,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显示了自己过人的武勇,在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可是吕布却无法冲出重围,成为曹操的阶下囚,这是为什么呢?
一、双方被围的情况不同。吕布在下邳之战中被曹军围困,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原本陈宫向他献策,让他率领精兵驻扎在城外,与下邳成掎角之势。这样下邳就不会被曹军包围。可是吕布听信妻妾的话,没有采纳陈宫的建议,使得自己困守孤城。
在曹操用水围困下邳的时候,吕布依然不以为意。他认为自己拥有赤兔马,渡水如平地,因此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他坐视曹军用洪水包围了下邳,没有采取任何破坏措施。殊不知,洪水虽然无法阻止吕布的赤兔马渡水,却可以迟滞吕布的行动。
在洪水的屏障下,曹军对下邳的包围圈变得更加牢固起来。吕布就算是想要突围,在渡水时就会被曹军发现,提前做好准备。吕布虽然勇猛,也难以抵挡以逸待劳的优势对敌人围攻。因此,吕布放弃了突围,在下邳死守到底。
赵云在长坂坡面对的曹军则完全不同。长坂坡之战中,曹军是曹操亲自挑选的精兵,但是已经连续急行军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的路程。在追到长坂坡后,又和刘备的军队进行了一场激战,打败了刘备军。这些曹军虽然精锐,到此时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在这种情况下,仓促之间的曹军不可能组成牢固的包围圈。再加上在战区里还有着十几万刘备携带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乱作一团。曹军的五千人马,在这些百姓中,就如同滴入湖泊中的墨滴,根本就看不到了。
这就给赵云突围造成了可乘之机。由于处处都是漏洞,就算是曹军想要阻拦赵云,也鞭长莫及。而遇到赵云的那些曹军下层将领和兵士,根本不是赵云的对手,赵云轻而易举就能够杀死他们。这使得赵云在曹军之中,在军队的缝隙中往来,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就杀了个七进七出。
二、吕布和赵云的心态不同。吕布在下邳之战时,是完全有机会突围的。因为他武勇过人,曹军无人敢单独面对他。在白门楼上被擒的时候,曹军也是看到扔下的方天画戟,才敢进城。再加上他的赤兔马渡水如走平地,只要吕布想要突围,还是有很大几率能够成功的。
但是吕布主动放弃了突围,这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位将领,更是一个军事集团的首领。他如果突围而走,他的妻妾、部下都会落入曹操手中。作为一个光杆司令,天下之大也没有吕布的容身之地。因此吕布只能硬着头皮,和部下一起与曹操死扛到底。
吕布在护送他的女儿出城的时候,就清楚地看出了这一切。在那次战斗中,吕布将自己女儿以绵缠身,以甲包裹,负在背上。可是在突围的战斗中,吕布怕女儿受伤,表现得束手束脚,使得突围未能成功。
在那一次突围中,曹军尚没有用洪水围困下邳,到后期下邳被洪水包围,吕布携带家小突围势比登天还难。既然无法解救自己的部下和家小,吕布单枪匹马突围就失去了意义。这也就是吕布没有突围的根本原因。既然吕布不想突围,那么他就不可能突围成功了。
相比吕布患得患失的心态,赵云的心态则简单得多。赵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拼死冲出重围,把怀抱中的刘禅解救出去。由于赵云决心明确,意志坚定,才使得赵云不畏艰难,在曹军阵中奋勇冲杀。
和吕布护送他的女儿突围不同,赵云怀抱刘禅突围则简单得多。吕布背负女儿突围,是为了护送她冲出包围,去袁术那里完婚。这就要求吕布要保护女儿不受一点伤害,完完整整地到达袁术那里。在混战中刀枪无眼,就算是吕布武艺再高,他也不敢保证能做到这一点。
再加上他的女儿是拉拢袁术的最后一张底牌,吕布更是不敢冒险。在这种种压力之下,吕布眼看战斗过于激烈,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只得承认突围失败,退回了城中。虽然吕布保证了女儿的安全,可也放弃了突围的机会。
赵云则完全不同,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孤注一掷去拼死一搏。赵云如果不保护刘禅突围,刘禅必死无疑。只有突围成功,刘禅才有活下来的希望。所以赵云在把刘禅抱入怀中的时候,就没有了其他的顾虑,只顾拼死冲杀。
在激烈的战斗中,赵云根本就无暇顾及刘禅的死活。原本就是必死无疑的局面,就算是刘禅死了,刘备也无法苛责赵云。在赵云突出重围的时候,把刘禅交给刘备,还因为没有听到刘禅的声息,害怕刘禅死掉。刘备看出了这一点,为了慰藉赵云之心,才会使出了丢孩子这一手。
结语:吕布的武勇要超过赵云,但是吕布在下邳之战中无法突出重围,最终只能束手就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赵云单枪匹马,在长坂坡之战中在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还救出了刘备的嫡子刘禅。形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双方面对的包围圈的不同。由于吕布的消极应对,使得曹军顺利的水攻下邳。在洪水包围中,增强了曹军包围圈的强度,让吕布突围困难。在长坂坡时,曹军在仓促之间无法组成严密的包围圈,使得赵云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
其次,是双方的心态不同。吕布对于突围患得患失,不敢丢下自己的妻妾、部下,独自逃生,主动放弃了突围的机会。而赵云为了保住刘备的嫡子刘禅,只能孤注一掷,拼死突围。在突围的激战中,赵云连刘禅的死活都无法顾及,结果死中求生,反而冲出了重围。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杀得曹军七进七出?
曹军遇吕布是照死里打。曹军遇赵云按活的捉。两码事。
(你以为呢)?[捂脸][大笑]
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杀得曹军七进七出?
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赵云在曹操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突围而去,救了少主,皮肤无损,威武霸气,赵云浑身是胆,常胜将军。
吕布虽然是猛将,武功天下无敌,在下邳被曹操挖了壕沟围困下邳,最后更加是引来河水灌入城中,城门大水泱泱,吕布与貂蝉,陈宫等有羽难飞。当初吕布不听陈宫劝说,逃跑下邳城,吕布天天饮酒消愁,听妇女之言,没有弃城而逃。
吕布有勇无谋,贪酒近色,不听劝告,众将叛离,部下反对,所以被曹操擒拿了。
陈宫,吕布,高顺等等都在白门楼斩杀了。张辽和关羽是同乡有交情,刘备求情曹操,张辽降了曹操,后来当上了五子良将。吕布失败被杀,名誉扫地,输者为寇,赢者为王。
赵云在曹操乱军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是曹操令众将不许放冷箭,生擒活捉赵云,所以赵云才能有有机会逃跑救了阿斗。
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杀得曹军七进七出?
一吕二赵三典韦,按照武力值排名,吕布要高于赵云,那为什么在冲阵方面吕布表现的不如赵云呢?有以下原因。
一:赵云心里素质比吕布强,属于无所畏惧的类型。吕布在虎牢关大展神威,十八路诸侯无人能敌,这时候张飞大叫三姓家奴,截住吕布厮杀,战五十回合没分胜败,关羽助战又打了三十回合,刘备前来三人战吕布才把吕布打败,吕布的武艺比张飞要高。但吕布对张飞的不要命也是心有余悸,在徐州张飞几次骂吕布,要大战三百回合,吕布都忍气吞声,张飞守徐州,因为喝酒打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丈人,约吕布取了徐州,当时张飞酒还没有醒,碰上吕布不能和吕布硬碰,带十八骑燕将夺路而走,吕布怕张飞勇猛,也不敢相逼,吕布错过了斩杀张飞的机会,因为他对张飞有点顾及,证明吕布心里素质的确不是很好。
赵云是个勇者无惧的人,长坂坡之战,他为救阿斗,在曹操大军里杀了个七进七出,赵云为达目的,把生死置之度外,也成就了赵云的威名,汉中之战,赵云为救黄忠,把一条枪使绝了,徐晃,张郃那样的猛将看见赵云竟然吓得不敢上前,曹操有点不服气,率大军追到赵云营寨前,赵云面对曹操大军和许褚张郃等那么多曹将,匹马单枪立在营寨门口,面无惧色,反到把曹操吓败了,兵马自相践踏,赵云随后追杀,取得大胜,刘备来看赵云和曹军交战的战场,夸子龙一身是胆。可见赵云的胆气比吕布要强多了,
二:赵云耐力超强,而且一直都是巅峰状态,赵云从出世大战文丑,到力斩韩家五虎,几十年的时间,武力值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很能打持久战,穰山之战先和许褚,于禁,李典大战,又一枪刺死高览,三十回合打败张郃,一天一夜时间好像不知疲倦。长坂坡之战需要多大耐力,换别人累不死也打不动了,吕布没有样厮杀的记录,主要战绩都是单挑,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武力值是有下降的,第一次战张飞,五十回合张飞就有点危险,关羽不得已前去助战,到小沛第二次和张飞开战,就打了一百回合,还不能胜张飞,这一方面是张飞武艺比虎牢关之战要高,另一方面就是吕布贪恋酒色,武力值下降,
吕布的徐州小沛被陈登献给曹操,吕布要生擒陈登攻打小沛,张飞率一队人马杀来,吕布手下大将高顺不是张飞对手,吕布亲自上阵去战张飞,这时候曹操也领大军杀过来,吕布只好向东逃跑,演义中说吕布走得人困马乏,说明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一天一夜已经消耗的没力气了,耐力显然是不如赵云的。又碰上关羽拦路,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夺路逃往下邳城去了。自此困守下邳,在也杀不出重围了 。被曹操活捉。殒命白门楼。
以上两点就是赵云能够在曹营杀得七进七出,吕布确不能突围的原因。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杀得曹军七进七出?
我是梁一杂说,我来回答!
既然如此题主有心提出这个问题,那我就用心回答:为何吕布不能突出重围,而赵云却能七进七出?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小说,很多事情在三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罗贯中不敢寂寞,虚构了很多情节,也正因为有虚构的内容,才让我们普通大众在茶余饭后有了谈资,有了乐趣。若天天拿正史说事,多累的慌呀!您说,是不是?
说起三国,大家必然先想到武将排名,民间一直有个广为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即:
一吕二赵三典伟,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唯
从民意上来讲,吕布在三国是排名第一,而赵云是仅次于吕布,排名第二。按理说,吕布更应该突出曹军重围,可为何偏偏被俘,而排名第二的赵云却能在曹军七进七出呢?
我们进入话题,来回答题主的问题: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在曹军七进七出?
小编先说,勇猛的白马小王子-赵云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这是每次赵云开打要念的口号,跟张飞“燕人张翼德在此”是一样的效果,三国里面,能这样喊口号的,也就他们二人了,别人要这么喊口号,要么被杀,要么还是被杀!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上演了赵云在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的戏码,一战圈粉无数,从此成为了女士们的白马王子,男士们敬仰的对象。
背景:曹军大举追杀,刘备从荆州一路败退而来,仓皇逃往夏口。张飞负责断后,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刘备负责逃跑;
赵云为什么独自一人去杀孤军奋战,说出来进去的理由,真是让人肃然起敬,绝对是一位值得交往的朋友。
原文节选:
云自思曰:“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当赵云第一次往百万曹军阵营冲锋时,连张飞都误解了!
只见张飞横矛立马于桥上,大叫:“子龙!你如何反我哥哥?”
张飞知道理由后,也没有夸一句赵云,也没有跟着赵云一起冲锋,有点不够意思了,说好张飞断后,这都断哪里去了?
赵云只好自己上演七进七出的好戏,跟着小编一起分析七进七出:
第一次,只身冲进曹操百万大军,带着必死的决心;一己之力,冲散百万大军,出来时,碰见了张飞;
第二次杀进去,遇到淳于导正要杀糜竺,淳于导属于曹仁的部将,二级将领,起码1万兵马。赵云二话不说,挺枪变刺,只一合,杀淳于导于马下;
第三次杀进去,刚好遇到只顾烧杀抢掠的夏侯恩,这夏侯恩可了不得的人,是曹操的嫡系跟班,帮曹操背剑的人。
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
赵云一看,这是宝剑呀,上面刻有“青釭”二字,也只一合,将夏侯恩刺死,将宝剑插入腰间带走,自此,赵云成为了青釭剑的主人。
第四次遭遇曹洪的部将晏明,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
第五次,遭遇张郃,此将可不是浪得虚名,张郃无论是谋略还是武力在三国将士里面都能排上名号,特别是在中后期,成为曹魏阵营的顶梁柱,一度让诸葛亮头疼的将军。
此时的赵云头脑也是非常清醒:碰到张郃,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能顶住赵云十余合不败的人,在三国就算是一流高手了,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只要跟赵云单挑的,基本都活不过十个回合,往往都是三个回合搞定敌手。
第六次,遭遇马延、张顗、焦触、张南,这些都是张郃的部将。
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赵云第一次使用青釭剑,惊喜异常,发现此剑削铁如泥,更何况人的手臂呢?
而此时在山顶上的曹操也看见了赵云的神武,赶忙派曹洪去打听:
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因此赵云得脱此难;
第七次遭遇钟缙、钟绅,两万人左右。
其实,第七次赵云已基本离开了曹操大军中心,早已血满征袍,人困马乏了。岂料,山后又遇到钟缙、钟绅,两万人左右,也该他俩该绝。
钟缙当先挥大斧来迎。两马相交,战不三合,被云一枪刺落马下;
背后钟绅持戟赶来,那枝戟只在赵云后心内弄影。云急拨转马头,云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拔出青釭宝剑砍去,带盔连脑,砍去一半,绅落马而死。
赵云是真累了,怀中抱着刘禅,看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云大呼曰:“翼德援我!”
想想,赵云但凡还有力气,绝对不会求救于他人!
- 长板坡七进七出
- 火烧连营时救驾陆逊让人听名即退
- 大大小小所有战斗基本没有听说过打上百回合的,基本都是几回合就干掉对手,决定了胜负,能斗上几十回合的,已经是很了不得的高手了(如许褚、张合等)
所以,赵云也叫常胜将军!
看完赵云的高光时刻,你就会发现赵云能七进七出,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战斗力爆棚,心中有信仰;为了完成承诺,誓死方休的精神;
第二,武器厉害,左手青釭剑,右手龙胆亮银枪,所刺之处皆落马,所砍之处,血溅四方,无人能进;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曹操不允许己方军士放冷箭,他爱惜赵云,想收为己用;虽然这是在赵云快冲出时,曹操下的令,但此时的赵云,也慢慢变得精疲力竭了,在这很大程度上,让赵云得以逃出第六次,第七次曹军的围堵;
第四,张飞最后的驰援,为赵云逃出曹军的追杀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综上,这便是赵云能七进七出的原因;
我们在来看看吕布,为什么身困下邳,却无法冲出曹军包围圈?
第一,吕布常年以来,贪图享乐,战神的身体都交给貂蝉妹妹了;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常与妻妾痛饮美酒,因酒色过伤,形容销减;一日取镜自照,惊曰:“吾被酒色伤矣!”
男人都知道,食色性也!色字头上一把刀,如果终日饮酒,贪恋女色,再强壮的男人也扛不住呀,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耕不好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吕布三国第一战神是没有错,但常年的酒色生活已经把吕布骨子里好斗的性格磨得差不多,体力上有大不如以前了,对突围已经没什么把握了,产生了胆怯感;
第二,面对的突围对手不一样,赵云突围面对的虽然是百万曹军,但难逢一流高手,遇到张郃便赶紧规避了风险;而吕布面对的突围对手则是刘、关、张,曾经在虎牢关将吕布打跑的人;
更重要的是,张飞经过战争的洗礼,又曾经与吕布大战百余回合不败,积累了太多经验,此消彼长。换句话说,吕布想突围张飞,此时的体能都困难了,更何况还有关羽、刘备助阵;
同时,“虎痴”许褚也参加了对吕布的围堵,许褚的战斗力是可以跟张飞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的武痴,还有徐晃,战力齐平张辽的战将。
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吕布面对的突围对手,远远要强于赵云。
书上是这样描述:
放开城门,布当先出城,张辽、高顺跟着。将次到玄德寨前,一声鼓响,关、张二人拦住去路,大叫:休走!”布无心恋战,只顾夺路而行。玄德自引一军杀来,两军混战。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在身上,只恐有伤,不敢冲突重围。后面徐晃、许褚皆杀来,众军皆大叫曰:“不要走了吕布!”布见军来太急,只得仍退入城。
从书中还可以看出,赵云与吕布二人负重不同,赵云怀中只有婴儿阿斗,而吕布是背着自己的女儿,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第三,吕布优柔寡断,儿女情长,对突围机会一错再错;
严氏曰:“君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倘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之妻乎?”
布踌躇未决,三日不出。
被妻子三言两语就变得非常犹豫,没有了主意。当陈宫再次告诉吕布,如果要突围,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千万别等到曹军合围了,到时候就晚了。
结果,又去告诉妻子严氏和貂蝉,如下:
布然其言,复入内对严氏说知此事。
严氏泣曰:“将军若出,陈宫、高顺安能坚守城池?倘有差失,悔无及矣!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幸赖庞舒私藏妾身,再得与将军相聚;孰知今又弃妾而去乎?将军前程万里,请勿以妾为念!”言罢痛哭。
布闻言愁闷不决,入告貂蝉。貂蝉曰:“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
大意就是:严氏知道吕布要突围,就哭着骂着说:“你个挨千刀的,以前就把我们给丢下不管了,要不是我机灵躲起来了,早就被人侮辱了。”
而貂蝉则说:“生是吕布的人,死是吕布的鬼,你看着办吧,但老娘不希望你去突围。”
结果吕布又被两个妇女给沦陷了,真是“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呀!
第四,吕布犯了大错,将希望寄托在袁术身上,希望通过与袁术联姻,让袁术起兵来援。
具言袁术先欲得妇,然后起兵救援。
袁术,是三国资本最好,可谓政治资源多的手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全国,但其本人却是能力最差,而且言而无信。
如果袁术真的想救援吕布,何必要让吕布先把女儿嫁过去,然后在起兵救援呢?这么浅显的道理,吕布都被蒙蔽了,说明吕布的情商非常低,正是因为希望袁术来救援,就没去考虑突围的事情;
综上,吕布慢慢失去了突围的最佳良机,加上对手太强大,吕布也无法独自突围。
另外,陈珪父子的背叛,直接导致吕布被俘,最终在刘备的建议下,曹操一刀砍了吕布,一代战神,就这样消失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
总结:通过对赵云七进七出综合分析与吕布下邳被俘的各种原因分析,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赵云为什么能七进七出,而吕布作为天下第一,却无法突围。
如果您同意此观点,请点个赞,以资鼓励!
若有不同的意见,请留言,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为何吕布不能突围而赵云能杀得曹军七进七出?
吕布往往被定位为《三国演义》武力第一人,而赵云最多只能作为第二的有利竞争者,那么为何在突围的表现中,吕布反而不如赵云?我觉得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历史结局注定的必然结果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与后来完全虚构的战争类小说不同,《三国演义》相对要严谨得多,在历史大方向和重要人物结局中是不会进行更改的,最多是在没有记载的过程中加以加工。
赵云在长坂坡顺利保护刘备家眷脱险是《三国志》中明确记载的,于是罗贯中为了突出赵云,加入了他七进七出,大杀四方的表现,以此来衬托常山赵子龙的英勇。
而吕布在白门楼殒命是他的历史结局,所以即便小说中的吕布再英雄无敌,也势必冲不出曹操的曹操大军的围困。
武艺突出点不同赵云是整部书中最擅于冲阵的战将,特别是长坂坡扬名之后,曹魏后来几次围困凡是见到赵云基本都不战而走,或者只是象征性的略做抵抗。
而吕布虽然勇猛,又有赤兔加成,但单论冲阵的本事和表现并不比赵云优秀。这与武艺特点有很大关系。就好像实力不下于赵云的关公逢箭必中,而其他同等级的大将就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不过这并不代表关公的实力就低于其他人。
攻击重点不同赵云大战长坂坡并非两军对阵,而是曹军一路追杀刘备,将刘备部冲散。赵云失了刘备家眷,于是随着追赶刘备的大军一路杀一路找。
换言之,曹军的重点根本就不在赵云身上,所以赵云可以往来驰骋。如果是八十万曹军围攻赵云一个人,即便是站着不动让赵云杀,也足够将他活活累死了。
而曹军围困吕布,目的就是要将吕布势力连根拔起,吕布自然就是关注的重点,甚至说唯一目标。别人都可以跑,唯独吕布不同,无论怎样都要将其剿灭。等于说几十万双眼睛盯着他一个,在他们眼中,吕布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也是升官发财的跳板,而这种诱惑力已经超出了人对生命的重视。
其实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赵云身上,老年赵云中了圈套,夏侯懋曾让军士围困赵云,在高处以旗语调动军队,赵云往哪个方向走便向哪个方向围,以至于擅于冲阵的赵云冲杀不出,险些丧命。
曹操的态度不同赵云大战长坂坡临近尾声时,被曹操发现,曹操是极为爱才的人,见到如此骁勇战将,心中生出了将其收为己用的心,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恐怕就是曹操当时的心中所想,于是下令全军不得放冷箭,也间接帮助了赵云脱困。
而围困吕布,曹操的态度是无论怎样不得让吕布走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说白了就是死活不论。即便最后生擒了吕布,在吕布的求饶下,曹操依然选择了将其斩杀,毕竟他再爱才也不能不顾人性,放一颗定时炸弹在身边。
以上便是在面对围困两员大将表现不同的原因,仅为一家之言,欢迎补充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