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严颜的武艺才能如何?
在《三国演义》中,义释严颜是张飞最为大家赞许的桥段之一。有人评价张飞义释严颜之举,有国士之风,这也佐证了史书上对张飞性格的评价,礼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以脾气暴躁闻名的猛将,他是用什么办法收服了老将严颜的呢?
一、 严颜何许人也。严颜是益州军阀刘璋手下的大将,虽然他年事已高,但是依然被刘璋委以重任,担任巴郡太守。他镇守的巴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蜀中的水陆交通的汇合点。在刘备率领军队进入益州,并起兵攻打成都后,巴郡就成为隔绝刘备与荆州交通的关键。
刘备在攻打成都的过程中并不顺利,遭到了刘璋的顽强抵抗。在攻打雒城的时候,连他倚重的军师庞统也中箭丧生。刘备因此派人调荆州的军队前来增援,于是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等人开始了入川之战。张飞率领一万精兵以巴郡为目标发起了进攻。
如果要与刘备会合,打破益州外围的封锁是关键。而巴郡作为连接各方的交通枢纽,更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严颜作为蜀中名将,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可以从书中对他的描述中看到,严颜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他深得部下的爱戴,是张飞强劲的对手。
我们从严颜的平时的举止,也能感到严颜的见识不凡。他对于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之举的评价,精辟地指出是“独坐穷山,引虎自卫”。在和张飞的交手中,他有勇有谋,表现得机智果敢。他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让张飞无懈可击。最终严颜的失败被擒,是因为他对张飞的轻视,以为张飞有勇无谋,却恰恰中了张飞的计谋而落败被擒。
二、 张飞是如何收服严颜的。张飞要收服严颜,仅仅依靠言语是不可能的。他一到巴郡城下,就派人劝降,却被严颜把使者的耳鼻割下放回,遭到了拒绝。想要让严颜这样的强者投降,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打败他,让他从心里感到佩服。
张飞在随后的战斗中做到了这一点。面对严颜坚守不出的策略,张飞采取了各种手段。从亲自连番骂战,到亲自登山侦察。从故意露出破绽诱敌,到派小部队挑战。可是严颜都不为所动。最终张飞用从小路偷过巴郡的信息,将严颜引出城来,一举擒获。
从张飞的这一系列的战术使用来看,严颜确实落入了下风。他虽然老当益壮,有万夫不当之勇,还在战斗中射中张飞的头盔,给了张飞一定的教训。可是他把张飞当做有勇无谋之辈,让张飞利用他的这个心理,反制打败了他。从这一点来说,严颜败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这显示出严颜不是张飞的对手,即便是双方再次交手,他依然会被张飞所擒。
而整个桥段到了严颜被擒之后,才发展到了高潮。张飞虽然将严颜擒住,如果他对此事处理不当,严颜是不可能被他收服的。因为严颜是蜀中知名的将领,深孚众望,对于他个人来说,他的威望脸面要比生命还要重要。
因此,在张飞怒叱他为何不早降,竟然敢抗拒自己的时候,严颜不但毫无惧色,还对张飞还以颜色。他也怒叱张飞说他们侵夺益州的行为是不义的行为,并且说只有断头将军,没有降敌的将军。这使得张飞大怒,喝令左右斩了严颜。
如果事情仅仅发展到这一步,那就不会再有义释严颜的事情发生了。可是严颜的一句话,让事情发生了转机。严颜不但没有屈服,还怒喝张飞,骂他贼匹夫,可后面的那句话却让人感到回味,那就是“砍头便砍,何怒也!”正是这句话,让张飞采取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都说张飞脾气暴躁,但是我们看张飞的行为,可以发现他胆大包天,心细如发。正是从这句耐人寻味的话里,让他发现了收服严颜的契机。因为我们从这句话中,并不能感到严颜对张飞的仇恨,相反却能够感到一种长辈对小辈的揶揄。
严颜对生死并没有一点在意,相反他却对张飞的举止感到好笑。他用教育的口吻对张飞说话,对张飞发怒的行为给予了指点。自己不过一死而已,张飞又何必发怒呢?从严颜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严颜对张飞个人的欣赏。这是出自双方的惺惺相惜,脾气相投。只是双方处在敌对的阵营,才使得两人不得不兵戎相见。严颜的死,是出于对双方阵营的公义,并不涉及两人之间的私怨,这才是严颜取笑张飞的原因。
严颜的一句揶揄,使得张飞的暴跳如雷变成了一场闹剧。张飞立刻就冷静了下来,明白了严颜的心意。于是他采取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亲自解开严颜的绑缚,并且取来衣服给严颜穿上,还扶着严颜正中高坐,自己却低头便拜。还向严颜赔礼道歉,并说自己一直知道老将军是豪杰之士。
这让严颜有了台阶可下,同时也被张飞的举动所感动。本身严颜对于刘璋的愚蠢就有所不满,自然不愿意和暗弱的刘璋同归于尽。有了张飞的劝降,严颜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投降张飞。可以说,正是张飞的明察分毫,并且还能够折节赔礼,才使得严颜倾心投降。
在张飞夺取巴郡后,打开了荆州军入川的大门。严颜为了报答张飞的恩义,亲自率军担任前锋。挡路的蜀军都被严颜唤出投降。有对投降犹豫的蜀将,严颜便说老夫尚降,何况你呢?于是张飞得以一路长驱直入,在关键的时刻赶到雒城,与刘备会师。刘备因为严颜的功劳,解下身上穿的黄金锁子甲赏赐给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张飞义释严颜,收服严颜为助,对益州之战的影响之大。
三、 张飞与关羽的对比。如果对张飞义释严颜行为的意义估计不足,那可以用关羽的行为做一个比较。张飞擒拿并收服严颜,使得他兵不血刃地夺取了沿途的敌人关隘,及时赶到雒城解救了刘备。而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擒拿了庞德,却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了一场灾难。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他和庞德有过一场大战。在这场战斗中,两人交手上百合不分胜负。最后还是庞德采取诈败计,用暗箭射伤了关羽。在两人交手中,都对对方的武艺十分欣赏。在关羽水淹七军时,他动用水军生俘了曹军三万人马,擒拿了于禁和庞德。
关羽对庞德的态度并不是想杀他,而是想将他收为部下。其实,在旁人眼中,庞德也有投靠关羽的可能。他并不是曹操的宿将,他的故主马超已经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再加上他的兄长也在蜀中效力,因此庞德投降关羽也无可厚非。连曹操都没有对庞德的忠心有信心,在事后他还说于禁和自己相知很久,没想到在生死关头表现还不如庞德。
可是,本来很有希望的事情,却被关羽给搞砸了。生性傲慢的关羽,根本就不顾及庞德的心理。他对庞德的身世、性格根本就懒得调查,说出的话盛气凌人,让庞德难以接受。原本庞德就是抬棺出战,有着必死之心。如果投降关羽,自己就会名声扫地。再加上庞德的家眷都在曹操手中,自己如果投降,家人必然会受到牵连。在面对关羽的轻慢对待,庞德选择了一死了之。
如果关羽能够收服庞德,自然对他有很大的益处。他不但手下有了一员能干的将领,还可以挑选部分投降的曹军由庞德率领,增强自己的实力。关羽没有必要怕庞德会诈降,因为他本身就没有得到曹操的百分之百的信任。这样,整个襄樊前线的形势将会有所改观,即便是没有刘封、孟达的支援,关羽也可以在襄樊前线支持下去。
可惜关羽的自傲的脾气,将庞德送上了死路。他不但没有得到降军的助力,在蜀汉灭亡的时候,庞德的儿子为了报仇,还将关羽的后人灭了门。从关羽和张飞的真实遭遇,就可以看出张飞收服严颜的难能可贵。如果关羽有张飞那种折节下人的姿态,庞德也许就会投降了。
结语:严颜是刘璋手下的名将,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深孚众望。他是刘璋军中的一面旗帜,被刘璋委以重任,镇守战略军事重镇巴郡。如果他能够保证巴郡不失,就可以隔绝荆州和刘备的联系,给益州的坚守带来希望。
但是张飞的到来打破了益州的希望,他和严颜斗智斗勇,终于夺取巴郡,活捉了严颜。在活捉严颜后,老将军言辞不屈,赢得了张飞的尊重。在察觉到严颜的心思后,张飞顺水推舟,用自己折节下人的姿态,给足了严颜面子。严颜也同样被张飞的举动所感动,投降了张飞,造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相比张飞,关羽在这方面就做得远远不如了。在襄樊之战中,他本意是想收服被擒的庞德。可是关羽并没有给庞德什么面子,而是傲慢的对待他。这使得庞德暴跳如雷,一心求死。这使得关羽没有得到应有的益处。假如是张飞的话,庞德的去向还未可知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张飞的所作所为的难能可贵。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国演义》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严颜的武艺才能如何?
张飞收严颜那是以恩义感动对方,而严颜的武艺相当不错,放开手的话遇到张郃这个档次的也能打一打。
张飞义释严颜也是《三国演义》里一个经典的故事:庞统死在落凤坡以后,张飞和诸葛亮分兵入川。张飞兵至巴郡以后被守将严颜所挡,一时无法前进。后来张飞用计活捉了严颜,严颜坚决不降,说川中只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要砍头便砍。
张飞见他为人豪迈,深感佩服,于是亲自为他解绑穿衣,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向他致歉。张飞如此放低身段,让严颜大为感动,最后归降了张飞,还协助他一路收服路上守将,顺利和刘备会师。
严颜虽然年纪大了,在演义中出场时间也不长,战斗机会也不多,仅有两次单挑记录,不过他实战中的表现证明,他的武艺还是非常出色的。
严颜第一次单挑是和张飞,这一次虽然战不十合严颜就被活捉,看上去表现不怎么样。不过当时他是中了张飞之计,被围之时心慌意乱,举手无措的情况下和张飞交手,并非公平交手。
我们可以对比一个类似的战役,在雒城之战时魏延曾经两战泠苞,第一次两人打了三十合不分胜败,第二次泠苞掘堤时被魏延伏击,战不数合就被活捉。泠苞在两次不同的状态下面对同一个对手表现差异如此巨大,可以想见严颜如果是在公平条件下和张飞交手的话,表现也不会太差。即使不像泠苞这么明显,起码来说打上二三十个回合没问题,这个水平已经接近张郃等一流武将了。
严颜第二次单挑是和黄忠一起攻打天荡山,一刀斩杀了守将夏侯德,又和黄忠一起击败张郃、夏侯尚。夏侯德虽然没有什么战绩,可能只是一个杂鱼级的货色,但是严颜这么大年纪能一刀杀死,这个出手也是很迅捷的。
所以综合看,严颜的武艺非常不错,而且从他守巴郡和后来配合黄忠取天荡山的表现看,他也善于用计,可以说智勇双全了。可惜严颜年纪太大,不然刘备又可以得到一个得力武将了。
《三国演义》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严颜的武艺才能如何?
严颜被称为“万夫不当之勇”。在《三国演义》中,有十个人被冠以“万夫不当之勇”的称号,分别是:赵云、黄忠、张郃、严颜、李异、谢旌,鄂焕,韩德,王双和文鸯,还有一个“力敌万人”的零陵上将邢道荣。当然,虽然都被称为“万夫不当”,但实际上有些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有些则是水货。比如赵云、黄忠、张郃、文鸯都名符其实,武艺高强,鄂焕、王双也勉强说得过去,而李异、谢旌、韩德和邢道荣就有些名不符实了。
那么老严颜的武艺如何,是否对得起“万夫不当”这个称号呢?咱们来分析一下。老严颜展示自己武艺总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巴郡城上箭射张飞头盔。
刘备率兵入川,庞统殒命落凤坡,刘备西取川蜀的的战略计划遭到严重挫折。紧急向荆州求援,张飞奉命独领一军,与诸葛亮分路入川,取道汉川,兵至巴郡。张飞的的探马回报,说是巴郡守将严颜,“乃蜀中名将”,虽然上了年纪,但大名远扬,不可轻敌,“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张飞到城前搦战,张嘴骂阵,严颜在城头上望四,开弓放箭,“一箭射中张飞头盔”。这可以看出,探马说严颜“善开硬弓”还是有道理的。
严颜第二次展现武力是与张飞的对战。张飞屡次在城下挑战,但严颜闭城固守,拒战不出,张飞就琢磨了个办法,他放出风去,说要绕道而行,从山路上穿过去。严颜再派人打探,发现张飞的辎重粮草车辆都在队伍的后部。严颜就悄悄领兵杀出城来,打算趁机劫了张飞的粮草辎重。没想到这是张飞的诡计,早就张网以待,设下埋伏,等着严颜上钩。严颜不察,陷入重围,张飞来战,两人交锋,“交马战不十合”,张飞卖个破绽,放严颜一刀砍入,张飞闪过刀锋,逼到近前揪住了严颜的勒甲绦,生擒活拿。严颜第三次厮杀是在天荡山之战。张郃攻打葭萌关,守将孟达被打得大败,向刘备求救,诸葛亮就派黄忠和严颜去支援。两员老将打跑了张郃以后,乘胜追击,兵至天荡山,与守将夏侯德对峙。黄忠诈败数场,将敌军诱出。天荡山守将夏侯德率兵追击,半道上见本方营寨燃起了大火,慌忙回援,途中正遇老将严颜,被严颜“手起刀落,斩夏侯德于马下”。按照这样的表现,严颜的武艺只能算是很普通,即使在蜀汉阵营中,他也得往后面排。
蜀汉五虎将要比严颜高出两个层次。在张飞马前,“战不十合”即被擒拿,严颜的武力值差距还是蛮大的。李严、魏延、关平、姜维的武艺也比严颜强很多。李严曾经与黄忠四五十合战平,魏延和关平都能和曹军猛将庞德硬磕,而姜维的武艺也远在严颜之上。
葭萌关之战,马岱曾与张飞对阵,“战不十合”,诈败而走,企图施放暗箭,他的武艺也比严颜要高。街亭之战,王平对阵张郃,“战有数十余合”,力尽而退,武艺也高于严颜。严颜的真实武力值大约接近于那个“力敌万人”的零陵上将邢道荣,而邢道荣还最起码从张飞矛下逃走了,没有被擒住。严颜的武艺在蜀汉阵营中恐怕要排到10名开外了,也就是张翼、张嶷的水平,比廖化都不如。
看来,严颜这个“万夫不当”也是个水货。
《三国演义》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严颜的武艺才能如何?
《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是粗鲁暴躁的形象,但他在巴郡设计捉严颜,又用义收服严颜,给人以全新的形象。
军师庞统死在落凤坡,刘备进攻西川遭遇了挫折,为挽回局面,刘备派关平回荆州搬救兵,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亲率大军入川增援刘备,他兵分两路,派赵云走水路,张飞走旱路,临行前告诉二将,谁先到雒城谁就是头功。张飞急脾气,催军急进,来到了巴郡。
巴郡守将是西川名将严颜,使一口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西川那是老资格了,岁数比黄忠还大,这一路到雒城的关隘守将,都是老将严颜的徒弟和部下,严颜早就探听到张飞要去雒城,自己镇守的巴郡是必经之路,严颜下了决心,要让张飞一世英名毁在巴郡,他事先做了十几辆囚车,第一辆大号囚车就是给张飞准备的。
张飞安营扎寨后,亲自来到巴郡城下探听虚实,有一个小校对张飞说“三将军,城门口排列的囚车,那个特大号的上边,写的就是你的名字,”张飞这个气,扭头瞪了那个军校一眼,把军校吓得差点坐地上,心想:又要挨鞭子了。张飞却出人意料的笑了,用鞭子指着巴郡城说:“明天我就活捉了严颜,把他装到那个大囚车里,”说完回营了。
第二天,张飞披挂整齐,来到巴郡城下叫阵,但不论怎么叫阵,严颜闭门不出,张飞下令攻城,城上一顿乱箭,严颜在城头上一箭射中张飞的头盔,把张飞气得火冒三丈,手指着严颜骂道:“等我捉了你这个老匹夫,就把你煮着吃了。”但人家不出来只能干着急。
原来老将严颜早就听说张飞勇猛,要先避其锋芒。他坚守不战出于两点考虑:
1:张飞远路而来,粮草供应不便,坚守一个月,张飞断了粮草就不战自乱了,
2:张飞的脾气十分暴躁,如果连续多天打不下巴郡,肯定会兽性大发,把气撒在军卒身上,张飞有鞭打士卒的毛病,这样时间长了,张飞的军心必变,到时在乘机发动攻击,就能生擒张飞。
老严颜认为张飞有勇无谋,给张飞下了个套,如果张飞按照严颜的思路走下去,必败无疑,可这次张飞给了严颜一个惊喜。
张飞见严颜不出战,也动上脑筋了,既然骂阵没有作用,那只能用诱敌之法了,他也想出一计,不在去城下讨战,派了一些军士四处去砍柴,打探道路。严颜见张飞多日不来叫阵,心里也纳闷,这张飞想干什么呢?必须要了解情况,于是派了十来个军卒,穿上张飞军卒的服装,混到了砍柴的队伍里,这一切早在张飞的预料之中,他见严颜中计了,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自思道:“谁说你家三将军不会用计,只要我想用计就准能成功。”想到这,自己都笑了。
等砍柴的士兵回营后,张飞故意跺着脚大骂:“严颜匹夫,气死我了。”这时候有几个打柴的士卒来安慰张飞说:“将军不要生气,我们出去砍柴打听到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巴郡,”张飞故意装作很高兴的样子,说道:“今天晚上我在前边开路,各营将士随后,偷过巴郡,不可走露消息。”张飞的样子让混在砍柴队伍里的几个巴郡士兵差点笑出声来,他们找机会回到巴郡,把张飞的计策报告给严颜。
严颜知道后十分高兴,心想:“张飞无谋之辈,果然奈不住性子了,我今晚先去小路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严颜把张飞当成有勇无谋之辈,这次要吃大亏了。
晚上,严颜亲自埋伏在小路旁的树林里,一直等到半夜,就见张飞手拿丈八蛇矛,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边,严颜看见张飞的粮草辎重出现,带领伏兵杀了出来,正这时,就听背后锣声响亮,张飞哇哇暴叫着杀上前来,严颜明白中计了,刚才看见的张飞原来是个赝品。
严颜回过头来大战张飞,但局势对他太不利了,严颜手足无措,不到十个回合,张飞卖个破绽,让过严颜的大刀,伸手把严颜生擒过来,扔到地上,捆绑手过来把严颜捆了起来。严颜已经六十多岁了,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还能抵挡张飞几个回合,武艺还是不错的,如果出在年轻,武艺应该和魏延等人不相上下。
经过这次交战,严颜也对张飞刮目相看了,以前严颜认为,张飞有勇无谋,不足为惧,现在看来自己单挑打不过张飞,论谋略也甘拜下风,严颜输的心服口服。
张飞来到巴郡后,下令不要惊扰百姓,然后出榜安民,局势很快稳定下来。张飞早有收服严颜的心,只要严颜归降,这一路上就能不费刀枪,长驱直入杀到雒城,但张飞也有意看看严颜是英雄还是狗熊,张飞对英雄好汉十分尊重,瞧不起没有本领的人。
刀斧手把严颜推到张飞的大帐,严颜面无惧色,立而不跪,张飞看严颜这个架势心里就有几分钦佩,故意圆睁环眼,大喝道:“张飞到此,你为什么不早来投降,还敢据敌天兵,”严颜把眼一瞪,怒斥张飞道:
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一听心想:这老将军行啊!让我在试他一试。张飞环眼一瞪,装出大怒的样子,喝令刀斧手:“把严颜匹夫推出去斩首,”严颜听了说道:“要杀便杀,发什么火,”说完昂首挺胸就要往外走,张飞见火候差不多了,马上给严颜赔上一副笑脸,走过来拦住严颜,亲自解开严颜的绑绳,把严颜扶到正坐上,倒头下拜,说道:“张飞多有冒犯,望你见谅,老将军真豪杰也。”
关键时刻,张飞真有拿手的,严颜是他的俘虏,他把严颜让到上坐,还给严颜下跪,把老严颜也弄蒙了,赶紧把张飞扶了起来,真心归顺了张飞。《三国志》评价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
张飞得到严颜鼎立相助,一路上兵不血刃,先赵云一步来到了雒城。
《三国演义》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严颜的武艺才能如何?
我们先说说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这个典故一般都是这样说的,“张飞义释严颜”。而重点就在这一“义”字。
张飞收服严颜一事发生在刘备攻打刘璋,即诸葛亮和赵云扫荡西川之时。
本来刘备是刘璋在内外交逼之际请来协助他抵抗曹操的,此计是手下人张松、法正二人献上的。当时任巴郡太守的严颜便道刘璋的这个行为是“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十分的愚蠢!
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备进了益州后很快就开始攻击刘璋。因为庞统的逝世,诸葛亮只得让关云长留守荆州,然后命张飞率一万大军取西川。
张飞带领的大军,一路上都无人抵抗,过程十分顺利。不料却在严颜所守的巴郡碰了硬钉子,严颜据守城池,不挂降旗,张飞自然非常恼怒。
然而张飞与严颜之间的攻守战的前半段皆以张飞败走而结束。第一次是张飞差士兵把他的话带给严颜,张飞说了什么呢?我们动动脚趾头都知道,以张飞那耿直的性子是说不出啥好话的。
张飞让士兵带的原话是:
“说与老匹夫,早早来降,饶你满城百姓性命;若不归顺,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瞧瞧,这语气,这内容,既侮辱了严颜,又刺激了严颜爱护巴郡百姓的心。
气的严颜把那传话的士兵给割了耳朵鼻子然后扔回张飞的营寨,要不是之前听了别人的建议,知道此时据守不出才是最好的办法,严颜早就背着弓箭,提着大刀去砍张飞脑袋了。
严颜怒气腾腾,不过张飞在看到自己惨兮兮的士兵,又听了士兵所转告的严颜的话后,也是勃然大怒。不过可以看出来他们二人性子倒是挺像的。
愤怒的张飞亲自带队攻打了好几次巴郡城,但都被严颜给打退了。
主要是张飞他们在城墙下,严颜他们固守在城墙上,而且严颜又是一个使用弓箭的好手,手下带领士兵自然也会比较擅长弯弓射箭。所以张飞带的军队才每次都被飞箭射跑,有一次张飞还被严颜射中了头盔,那时可是命悬一线啊,想想都心有余悸,惹得张飞对严颜放下狠话:“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食你肉!”
可能是急了,张飞这个素来勇猛居多的大汉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脑袋瓜子转的飞快。叫士兵前去巴郡城下叫骂,想引严颜出来打一仗。但严颜他忍得住呀,偏不出来。
不过严颜太过相信自己的细作了,终于被张飞给引出城来了,然后二人在马上兵刃相接,老将军严颜虽弓箭使得厉害,但大刀却敌不过张飞这个年轻人的丈八矛。最后自然便是被生擒了去。
后面张飞便带队拿下了巴郡,此时的严颜虽然被生擒了,但是心里却是对张飞极不服气,看着坐在上首的张飞,不肯下跪。在张飞怒目而叱他为何在大军来到的时候不降拒战时,严颜是说他宁愿做一个断头将军也不愿意投降的,还说张飞要砍他的头便砍,生哪门子气。
张飞见严颜面不改色,如此忠正,气节高尚,乐了!严颜和张飞二人其实可以说是性格相像,脾性相投,虽是敌人,但彼此心里还是有些惺惺相惜的。
然后张飞便把手下喝退,亲自给严颜松绑,又把自己身上的干净衣袍披在他身上,扶他坐到上首,然后他低头参拜,又是道歉,又是夸奖的,给了严颜这沙场老将一份极大的尊重。
再则,虽然之前张飞是放下狠话说要杀尽巴郡的百姓,其实不然,他在一进巴郡城后便下令不许伤害百姓,还出榜安抚百姓。这一切,自然都被严颜看在眼里。然后再加上张飞给他的尊重,严颜心里感动,才愿降了张飞那一方。
所以张飞能降服严颜,一是他们战场交手,脾气相投,颇为惺惺相惜;二则是张飞破城而不滥杀百姓,三是张飞对严颜老将军的尊重。总而言之,还是离不开那一个“义”字。
然后我们说说严颜老将军的武艺才能,就武艺来看,严颜和张飞交战不过十回便被生擒,虽是有措手不及和年纪大了之故,但是从这也可看出严颜的武力在张飞之下。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严颜老将军十分擅长弓箭,就看他箭中张飞的头盔,差点把张飞的脑袋给射下来便可得知。
所以严颜是一个擅使弓箭,武力在一流武将之列的老当益壮的沙场老将!
《三国演义》张飞是怎样收服严颜的?严颜的武艺才能如何?
张飞义释颜严,在有义字,颜严的城守已被张飞团团违梱,但捆而不攻,向城头喊话,请严将军见面,严颜即上城楼,向下一望,不看则可,一看吓了一惊,张飞只闻其名,末见过其人。既长又大,像铁宝塔一尊,声若宏钟,见了确实后怕。张飞发话:严将军你被包围啦!老张看在黎民百姓份上,等你开城,请老张痛饮三百杯,我们做亇朋发,向大哥推荐继续当官,你如执迷不悟,城破之日,是你寿终之時,限你三日给我回音。我还是一句老话,与你做个朋友,进城讨饮三百杯,颜严见老张卖相难看,到是心红量大。就在城楼上喊:张将我不用想了,也不需期限,我立即开城门请张将军进城,今天我两一醉方休。就此张飞兵马进城。关有唱酒问题,张飞考虑老严使坏,对严颜说:唱酒问题嘛我们军务烦忙,过几天再说,你先将洒赐给我士兵吧!就这样兵不血刃,拿下了城池,两人情义深重,事后颜严继续镇守本城。
。三国著名的张飞义释颜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