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取得荆州时,为什么不先攻取西川而是攻打江东?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军队讨伐荆州。恰值刘表病死,继位的刘琮听从部下的建议,投降了曹操。在荆州北方抵御曹操的刘备,被迫南撤,在当阳长坂被曹操的铁骑追上,大败而逃,败往江夏。在这个时候,曹操轻易获取荆州,接收了刘表留下的水陆军,一时声威大盛。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在西有西川,东有江东的情况下,选择了顺江东下的策略。结果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于孙刘联军之手,结果将到手的荆州的战果损失大半。尤其是丧失了大批的水军,对日后的作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曹操夺取荆州后,为什么没有西上拿下西川,反而要去攻打东吴呢?按理说,西川的刘璋暗弱天下皆知,夺取西川要比夺取东吴容易的多。如果夺取了西川,那么顺流而下,会更容易夺取江东。这样天下岂不更容易统一吗?
其实,在曹操夺取荆州之后,整个中国的南方都受到了震动。西川的刘璋是受到震撼最严重的。刘璋赶快派人给曹操送兵送粮,表示臣服,曹操也收下了刘璋的人马物资,表示接纳。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去攻打刘璋有点不太合适。而且西上的道路崎岖难行,要攻下西川并非易事。
刘备攻打西川,是刘璋受了张松等人的蛊惑,引狼入室所致。即便如此,刘备还是用了三年时间才打下西川。如果曹操去攻打西川,也是需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难度比刘备夺取西川的战争还要大。在东南还有刘备、孙权的情况下,把主力陷入西川,不顾自己的根本重地,是不明智的。
而利用收编的荆州的水陆军,顺流而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曹操利用优势的兵力,水陆并进,加上占据上游的地势,刘备和孙权是很难抵御的。而且刘璋已经臣服。曹操东下的话,没有刘璋袭扰后方的后顾之忧。从各个方面来说,曹操率领主力东下,先解决东南问题,然后再攻打西川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但是,曹操采取了这个方案,怎么在赤壁之战中打了败仗呢?这主要是曹操在采取这个方案时,没有考虑到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孙权的因素。曹操仅仅将刘备当作了自己的主要对手,他在当阳击败刘备的主力后,认为刘备剩下的兵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是自己的对手。所以想要趁刘备没有恢复元气前,趁热打铁,消灭或者驱逐刘备的势力。
至于孙权,曹操是过于轻视了。曹操认为孙权年轻,接过江东的职位的日子很短,根基还不稳固。而且在此之前,曹操在外交上也做出了努力,和孙权家结有姻亲关系。所以说,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软硬兼施的信,想要得到荆州那样不战而胜的结果。
当时,曹操和他的大部分手下都认为,孙权在接到信件后,很可能会臣服。甚至有人还预测,孙权会派兵讨伐刘备,来向曹操表示效忠。正是因为这种轻敌而不合实际的预测,使得曹操没有进行休整,就仓促发动了向江夏方向的进攻,引发了赤壁之战。
在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共抗曹操后,措手不及的曹操虽然在兵力上还占有优势。可是,在战略上,曹操已经陷入不利的地位。再加上周瑜军事能力出众,战术运用得当,最终曹操在赤壁惨败,被迫退回北方,三国鼎立的基础就此形成。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曹操在取得荆州时,为什么不先攻取西川而是攻打江东?
曹操从镇压黄巾军开始起兵,逐渐发展壮大。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一下子获得这么大的政治资源,从此大权在握,号令四方。从各诸侯中脱颖而出,一步登天。之后曹操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随后曹操率军南征荆州。还没杀过来,刘表就死了。即位的刘琮直接投降曹操。只有刘备逃到夏口。曹操轻而易举的就获得了荆州。
这时候天下只剩下凉州马超,辽东公孙康,江东孙权,西川刘璋,汉中张鲁和夏口的刘备。那么这时候曹操为什么不攻取西川而打江东呢?
曹操统一北方,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取得荆州后,势力进一步扩张。在连续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内心开始膨胀,天下其他势力他都不放在眼里。他只想尽快一统天下。
下一个征讨目标只有刘备,刘璋,孙权。
这时曹操的手下第一军师郭嘉已经死了,其他谋士的话他也听不进去。占领荆州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就继续对刘备,孙权发动战争。
东吴周瑜明确指出,凉州有马超,韩遂,曹操后方不稳。北方士兵不善水战,弃长用短。天气寒冷,曹军缺乏马草,士兵水土不服,容易生病等问题。曹操及他手下的谋士未必想不到这一点。但是这时候双方实力太悬殊,曹操可能压根就没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周瑜说这话时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当时只是为了说服主公对抗曹操。
在膨胀后的曹操眼里,打刘璋和打孙权是没有区别的。
刘璋是特别会装孙子,听说曹操拿下荆州,刘璋立即派出使者致以敬意。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一下子就成了自己人。
而另一方,曹操是绝对不会放过刘备的,绝对要干死他。搞不好赤壁之战的主要目标就是刘备。但是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忽悠孙权参战,孙权手下的周瑜,鲁肃又特别有危机感,知道唇亡齿寒。于是两家一拍即合,组成联军,对抗曹操。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曹操没道理放着两个敌人不打,跑去打给自己当孙子的刘璋。收拾完孙权,拿下江东,刘璋也不在话下。
当时膨胀的曹操打死都不会想到,打了这么多年的胜仗,成了天下最大的诸侯,用有天下最强的实力,居然会败在赤壁。之后退回北方,连拿下益州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弱点,取得一些列成就,就容易膨胀,只要膨胀,就忘乎所以。曹操是如此,刘备也是如此。实际上世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假如曹操能够保持清醒,有点耐心,派以上将在荆州多准备两年,光荆州投降的荆州水军就够孙刘联军喝一壶的。
曹操在取得荆州时,为什么不先攻取西川而是攻打江东?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曹操打败刘表取得荆州后,下一步就计划消灭刘备和孙权并夺取江东地区。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从这个结果来看,似乎曹操取得荆州后不再攻打江东,而是去攻打西川结果可能会更好一些,那为什么曹操没有这样做呢?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
一、荆州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曹操占据了荆州这个有利位置,无论是攻取江东还是夺取西川都是很便利的。同时荆州物产丰富,资源充足,人才众多,这让曹操的实力大增,先打实力更强的江东是有把握取胜的。
二、曹操发动对刘表的进攻前,当时天下主要的割据势力大部分已经被曹操消灭了。在曹操看来,剩下的势力里对自己有威胁的只有依附于刘表的刘备,还有江东的孙权,其余的诸侯都不值一提。相对于还不成气候的刘备,显然江东的孙权才是曹操的主要目标。所以曹操的计划就是消灭刘表的过程中顺便把刘备也收拾了,然后集中力量再消灭孙权夺取江东。这样把刘备和孙权都消灭了,剩下的割据势力就会不战而降,即使不降再去讨伐也是相对容易的。
三、曹操在占据荆州后,就算和东吴共有了长江这个天险,这样从荆州出兵顺江而下攻击东吴就会很有优势,这比去攻打西川要省时省力的多,后勤运输也会很方便,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选择攻取江东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四、曹操消灭刘表,击败刘备,气势如虹,这种情况下,对东吴集团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东吴迅速分成了投降派和主战派两个阵营。其实相当于分裂了,这个时候夺取江东形势上对曹操是有利的。只是曹操原本计划是先稳定荆州的局势,收服荆州的民心,训练好水军然后再进行攻打东吴的行动,但是孙权联合刘备提前发动了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夺取了大部分荆州,曹操的计划落空了。
由此可知,曹操占据荆州后,无论从实力上还是地利条件,军事行动的便利性,后勤的保障能力还是东吴内部发生的问题来说,先打江东都要远强于先打西川,只是曹操的准备还略显不足,孙权和刘备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提前发动攻击打败了曹操,让曹操统一天下的愿望落空了。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曹操在取得荆州时,为什么不先攻取西川而是攻打江东?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大举南征。
曹操此征的目的是荆州,结果出乎预料的是荆州之主刘表病逝,其子刘琮在荆州士族的撺掇下也直接投降了。
曹操兵不血刃就拿下荆州,难免有点膨胀,便持续向刘备和孙权施压。
在曹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孙刘选择结盟,共同抗曹!
问题来了!曹操取荆州之后为什么不打西川而打江东?西川难打!
西川群山环绕,属于易守难攻之地。强行攻打的话,耗时、耗粮、耗钱,还不一定有成效。
西川不用打!
刘璋意在偏安,见曹操大军尽处,早已抛出橄榄枝,并且还发兵增援曹操以助军威。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
连刘璋都归附朝廷了,那汉中张鲁也定不能久持。
然后就只剩下西北马超了,那也不过是一群莽夫而已,一战可定矣!
所以说,只要拿下江东,曹操离一统天下也就不远了。
然后,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
那就是整个赤壁之战分为陆战和水战两个阶段。
陆战是刘备对阵曹操;水战是周瑜对阵曹操。
而战场都摆在了荆州,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曹操南下,刘备南逃至夏口与孙权结盟,之后便集结各方兵力开始反扑!曹军陆战失利后便退回江北,继而水战再败。
也就是说曹操在还没有完全控制荆州的情况下,孙刘联军就已经开始反扑了。
照这样看的话,就由不得曹操是想打西川还是江东了。
曹操在取得荆州时,为什么不先攻取西川而是攻打江东?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经过刺杀董卓,袁绍,袁术,之战等战争几乎一统北方,成为最大的诸侯了。当时他的内心已经膨胀了,根本就没有吧东吴的孙权和刘备放在眼里。
最最最关键的是,他不知道自己会败啊,当时无论是兵力还是实力粮草,曹操综合实力都远胜刘孙联盟,当时曹操刚轻松拿下荆州 ,几乎没有伤一兵一卒,这时益州的刘璋又是送这又是送难,又是俯首称臣的,曹操也不好意思打他啊。
其实,当时的曹操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刘备和孙吴,当时在曹操的心里,这也不算啥障碍,本以为是顺手的事,还有一个因素,他想睡大小乔了,只是他没想到,本来应该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最后竟然差点丢了姓名。
当时的刘备已经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逃窜了,孙吴也太年轻,内部也是主站主和的争个不休,其实,这些因素在曹操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事,最后输了,是真的大意了。
孙吴最主要也是知道曹操的秉性的,他和周瑜真的都不想带绿帽子。最后被诸葛亮一点火,麻蛋,拼了,干他丫的。
在这里,赤壁过程我们就不描述了,本来曹操是占优势的,只是遇上了周瑜这个拼死要保自己老婆的家伙,最后还把曹操打败了。
历史就是这样,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官渡之战袁绍不会败,赤壁之战曹操不会败,夷陵之战,刘备不会败,败就败了,一切都没有如果。
曹操在取得荆州时,为什么不先攻取西川而是攻打江东?
其一,曹操当时计划是南下攻打刘表,但没想到刘表病死,其子不战投降,荆襄九郡兵不血刃,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能与江东战力媲美的水军,方方面面均已齐备,自然会挥师东进战孙权,没必要调整部署远征西川。其二当年许昌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到当今英雄为使君与操耳,曹操南下主要目标是灭刘备,顺道灭孙氏,至于西川安抚即可,刘章会归降曹操的。其三江东孙氏已经经历三代,是一块硬骨头,曹操已经上了岁数,他梦想有生之年一统华夏,曹操了解其所有儿子里边,没有一个才能比得上孙权,所以他必须在有生之年灭掉江东,这件事要是让下一代人做,那将遥遥无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