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为何值得美国花大力暗杀?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在视察前线的途中,被美国战机在半道伏击。在战斗中,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飞机被击落,山本五十六也中弹身亡。这个事件是太平洋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之一,也严重的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美军是在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后,截获了山本五十六要到前线视察的情报后,决定截击山本五十六的。据说当时下属将拟定的计划向尼米兹汇报的时候,尼米兹还在签字时犹豫不绝。当时,美军中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不是战争,这是暗杀。
后来,计划的拟定者说,消灭山本五十六,就消灭了一个日本无法替代的人物。这样会给日本以沉重的打击,会缩短战争的进程。这样,尼米兹才在截击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上签了字。经过精心准备,美军终于取得了击杀山本五十六的战果。
我们事后看看,击杀山本五十六真的是有计划拟定者说的有那么重大的作用吗?实际上,根本不见得。山本五十六对战争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巨大。山本五十六对战争的影响,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走向。
在战争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山本五十六有什么出色的表现。有人说,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是巨大的成功。但是,从作用上来说,这次偷袭,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失败。这次偷袭的成功,还不如不偷袭对日本来得好。
当时,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唯一的王牌就是拥有一支精锐的海军航空兵。这支海军航空兵的精锐程度,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一流水平。当时,日本制订了七段击计划迎击美军,而美军制订了橙色计划准备战争发生后攻击日本。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不出意外的话,战争开始后,美国海军将要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而山本五十六改变了作战计划,采取了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这次作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对美国来说,只是擦破了点皮。美国的战列舰除了报废的以外,全部捞起修好,投入了后续的作战。而正缺少水手的军舰,得到了沉舰水手的补充。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航空母舰没有遭受损失,马上采取了新的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作战模式。在随后的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给了日本海军以重创。
山本五十六虽然号称是开创以航空兵为中心作战的将领,实际上他并不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的。他只是把海军航空兵作为消耗品,认为以飞机去换取对方的军舰是划算的买卖。这样,他把自己的王牌随意挥霍,在这些王牌飞行员消耗一空后,日本海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日本联合舰队内部对山本五十六也颇有微词。在山本五十六死后,接任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将山本五十六的所有幕僚,从参谋长以下全部撤换。并且,日本联合舰队下了严令,不允许海军内部有赌博活动。这明显是对山本五十六酷爱的赌博活动的清除。
我们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到,杀不杀死山本五十六实际上对战争的影响不大。所以说,上面所说的美军的那些争论只是些托词罢了。那是美军自己给自己留点脸面,实际上,美军截杀山本五十六,就是暗杀!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珍珠港之战报仇!
我们如果看看美国苏联等西方大国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有一种共性,那就是有仇必报。苏联在苏芬战争中,被俘的红军将士被芬兰杀死大半,在二战开始时,苏联就以牙还牙,杀死了几万芬军军官。
而美国也一样。在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海军最后一次出击,日本的“大和”号载着日本第2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出击冲绳。在半途,“大和”号被美国飞机击沉,伊藤整一也跟着“大和”号葬身海底。
其实,当时伊藤整一是可以不死的,但是他执意要率队出征,并随舰同沉。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伊藤整一知道自己就算是战争结束也是死路一条。这是因为,伊藤整一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日本军令部次长。可以说,就是他和山本五十六合谋,策划了偷袭珍珠港的行动。
美国当然不会放过伊藤整一。美国专门找到了伊藤整一在乡下的房子,派飞机炸毁了它。看着自己被炸毁的房子,伊藤整一知道美国人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他最后决定,随着自杀舰队出击,战死沙场。
从伊藤整一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美国人发现能够干掉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山本五十六的时候,唯一涌上心头的念头。那就是报仇!报仇!报仇!所以说,美军暗杀山本五十六的唯一目的就是报偷袭珍珠港之仇,其他的一切都是借口罢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为何值得美国花大力暗杀?
事实是美国击毙山本五十六不要太简单。日本的神操作可以是将山本五十六送货上门到美军手中,而美军还有点不想接。
鉴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颓势,山本五十六离开大本营前往南太平洋去鼓舞前线的士气。作为统帅到前线,就这个姿态是可以肯定的,其确实能在一定程度鼓舞前线士气。只不过山本的戏有点过,到达前线后每当有战机的出征起飞,山本就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挥动手臂为他们加油鼓劲,而当回来时山本还在山岗原位置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回来。
在山本戏精附体的演出下,每次出征的航空队不得不顾及面子,更不好让满腔热情的山本失望,只得虚报战果。关键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以其中一次出击的谎报战果是来说。
日军出动两百架飞机,击毁了美军战机两百余架还顺带击沉了数艘军舰,而自身损失不过十几架飞机。
作为一个指挥官能够在来到战斗激烈一线一来可以鼓舞士气,二来可以在前线更准确的了解到最真实的战争状况,从而更好的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就是俗话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的必备素质。
但是山本好像在此心里没点数,陶醉于谎报的战果之中。
在虚假战果的迷惑下,山本更加相信自己的到来真正改变战场形势,并因此决定前往看似已经安全实际更为危险的前方。
这种错误的判读,给了美军有机会对他实施斩首行动。
当美军破译了山本的飞行路线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对是否实施斩首行动有两个顾虑。一是但是的战争规则还没有斩首行动一说,因此击毙山本违背当时的战争规则。
但是汇报情报的情报官员解释到,这是在前线击落敌机,不算是故意击毙地方统帅,更不算违背战争规则,毕竟在前线的敌机对方不管是谁都有权将其击落。
第一个顾虑由此打消。
二是害怕把山本击落了日本会安排个更厉害的将领接任,使得大好的战场形势发生改变。
着句话,用网上一个段子说更为形象。
二战中两军对垒,一方安排了一个狙击手在前线射杀敌军,但是几个月都没能击杀一个人。当对方将领来前线视察时,敌方士兵汇报了这一情况,将军即刻训斥并命令将这个狙击手击毙,然而敌方士兵大叫:“将军,你疯了吗。”
在美军的眼里山本不算是个优秀的将领,留着他比杀了他的作用更大。
事实也是山本除了在不宣而战取得偷袭珍珠港胜利外,其他的不管是他遥控或亲自指挥的战斗中日军都是战败。
同样这个顾虑也被情报官员给打消了,在他们的情报收集中日军没有比山本跟厉害的角色,因此不用担心,并更可以借此惩罚他偷袭珍珠港之仇。
在得到了情报官员的解释和保证后尼米兹才下定决心将击毙,并将这个决定汇报了罗斯福总统。在获得同意后实施。
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为何值得美国花大力暗杀?
你好,很感兴趣来回答个问题。
对于日本,小可和大多数友友一样,也是位愤青,每当翻看近代这段历史,总是有千言万语道不尽,有时细细思来,却又不得不说二战中日本确实有些人物。山本五十六作为日本二战时海军扛把子,直接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参战,让美国佬始料不及,不惜花大力气暗杀山本五十六,至于原因,分析如下。
1.有能力的赌徒是可怕的山本五十六被认为是二战时日本海军中最有能力的指挥官之一,历任日本海军的重要职位,对日本海军做了很多的改进,亲自组建了日本海军海空兵部队。
曾就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并长年担任日本驻美使馆武官,对美国的认识比一般的日本人认识要深入,思想活跃而且颇具勇气,同时也是一个赌徒,喜欢赌博且逢赌必赢。这样一个有能力又喜欢赌博的人,作为一个将领来说,危害是很大的,他会在你意想不到之处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壮举,他们对于发动战争总会带有赌的心态。
偷袭珍珠港,就是山本五十六赌上国运,赌上自己的一场战争。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二战中日本急需要大量的石油等资源,而当时美国对日本实行禁运石油的政策,没有了石油,日本的战争机器就会严重受阻,这不是日本希望的。
为了得到石油,日本将眼光瞄向了东南亚,可是当时的东南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只有除掉美国这个眼中钉,才会得到日本所需要的大量石油资源。这让刚开始反对对美作战的山本五十六转变思想,在分析了美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之后,决定发动偷袭珍珠港。
作为一个赌徒,他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以及美国如果参战对日本的影响,只想到了自己会赢得胜利,这样的决定既是堵上了国运,也是赌上了自己,因为他相信自己会赢得这项决定的赌注。偷袭珍珠港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美国被打蒙圈了,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在战术上赌赢了。
2.暗杀成功可以打击士气在美国对日宣战后,美日双方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了交锋,由于偷袭珍珠港的胜利以及在日本海军中的能力体现,在太平洋战场早期,山本五十六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并且在之后策划并指挥了数次美日海军作战。这让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真正的成为了扛把子,威信很高。
1943年4月18日,为了鼓舞因瓜岛战役失败而失落的士气,山本五十六不顾当地指挥官的劝告,决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而这一次,山本五十六却赌上了自己的性命。
由于美军提前获取了相关情报,在山本五十六飞往前线图中派出战机,最终击毁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山本五十六也机毁人亡。
当日本政府将山本五十六死亡的消息拖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公布后,日本朝野震惊,民众更是难以相信,士兵士气大受打击。他们不愿也不肯相信他们心中常胜的者会死掉。士气的打击,让日本在之后的战争中再也没有之前的勇气和信心了。战争也在1945年宣告结束。
3.有仇不报不是老美个性山本五十六这个名字,对于当时的美国各方来说,都是一个让其咬牙切齿,急于除之而后快的名字。
一场偷袭珍珠港事件,不仅让美国损失大量战舰,死亡约2000多人,受伤1000多人,更是让美国被迫放弃之前观望之态,而卷入战争当中。这让美国始料不及的同时,也使得美国大伤脸面。之后双方在太平洋战场的交锋,美国所花费的金钱及人员伤亡,都让美国对发动这场战争的山本五十六恨之入骨。
当情报部门破译了山本五十六的动向,报送到总统罗斯福桌面上时,这位美国著名的大总统是毫不犹豫的就批准了,并且下令美国海军部长“干掉山本”。美国佬想除掉山本五十六的急切可见一斑。
对于美国暗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这场行动,日本方面将其称为“复仇行动”,因为这就是一场美国针对山本五十六的复仇行动,而这样的狙杀计划美国在二战中可不多见,有仇不报可不是老美个性哦!
以上一点拙见,欢迎指正,谢谢!
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为何值得美国花大力暗杀?
受邀作答,不胜荣幸!
美军暗杀山本五十六是出于多方面考量的,既因为其能力,也由于其罪行,还有偶然因素,即山本前往前线视察,却不慎暴露行踪,给了美军绝好的机会。
首先,山本五十六的战争罪行是美国不能忘记的。作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在日本对美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正是他策划了突袭珍珠港。尽管事实证明,山本五十六并不赞成与美国开战,但既然军部已经决定,恪守军人服从之德的山本遂制订计划。自此,山本五十六成为了日军对美战争的总指挥。
在日本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日军轰炸了瓦胡岛上所有的美军机场以及在珍珠港内停泊的美军舰艇。岛上战机大部分毁于轰炸,只有极少数仍能起飞和还击。珍珠港事件中共有十二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损坏或击沉,共损失188架飞机,另损坏飞机155架,造成多达2403名美国人丧亡。
突袭珍珠港使美军受到了一定损失,尤其是造成了人员伤亡。出于这个原因,美国一定不会放过他,不仅是为了打击日军,也为了告慰牺牲者和给全国军民一个交代。
其次,刺杀山本五十六是出于其军事才能。山本五十六在突袭珍珠港之后的表现确实不算好。此后的中途岛战役日军大败,退为守势,在美军的持续消耗中走向失败。
日军的失败从局部战役上看是指挥官的失误,但从长远上看是军部狂妄决策,轻启战端的必然结果。与美国相比,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短缺,工业制造能力也远逊于美国,并且中国军民的抗战也牵制了日军的很大力量。美国则不同,其本土无战争威胁,工业发达,装备恢复快,珍珠港一次突袭是不能伤及美军元气。
也就是说,日军后期的惨败不能完全归咎于山本五十六,山本论才能并不平庸。
山本五十六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从他反对与美开战可知。他曾在美国学习,又担任过驻美武官,见过世面,也了解美国。回国后,山本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严格训练舰载航空兵,使之成为日后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当然,山本五十六自身也有失误。首先,受日本大环境影响,他也轻敌,也自满,这是日军中途岛之败的重要原因。另外,他的战术观念落后于潮流。山本坚持以军舰作为海战的中心,而美军更多地将重心放在航空母舰上。
现在说回山本遇刺。山本遇刺是由于行踪泄露,电报被美方破译后,送到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手上。尼米兹对刺杀计划本来有所疑虑。
按西方惯例,交战不得暗杀敌国君主或统帅。而且,尼米兹担心山本五十六之死会使更优秀的日军将领取而代之。但有位美军指挥官说,山本对于日本海军,就像尼米兹本人对于美国海军那样重要,并评价山本是日本最出色的海军指挥官。于是,尼米兹立即请示了罗斯福总统,获其允许后击毙山本。这从侧面说明了山本五十六的军事才能,以及美国对他的重视。
最后,山本之死对日军士气是不小的打击山本五十六死于1943年4月18日,然而日本军方一直封锁消息,直到5月21日才公布。
不论山本的才能如何,功过如何,他都是海军司令。如此重要的长官殒命于美军之手,是对日本一直以来“高奏凯歌”的虚假宣传最好的打脸。日本不得不承认美军的战斗能力已迅速恢复,具有反击的能力。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通过对山本五十六的斩首行动,美国成功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极大鼓舞了所有反法西斯战士的士气。
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为何值得美国花大力暗杀?
最近正好在看《战争与回忆》,说一下我的看法。
小时候就听说过山本五十六的名字,但对这个人完全不了解,直到最近才开始慢慢知道了一些二战时候的局势变化。
日本从甲午战争时起就是一场场的all in,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赌国运,和几百年前的建州一样,次次以小博大,次次都赢了。但即使这样,日本和美国的国力差距太大了,1931年美国建好了帝国大厦,这让日本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人心中震惊万分,和美国宣战是不明智的,战胜美国更是痴人说梦。
但是,让所有中国的民众不太能接受的是,二战时对法西斯政权,欧美国家其实一直在奉行绥靖政策,他们更愿意看到德国和苏联拼个两败俱伤,日本的崛起标志着全世界范围内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那么谁要在英国倒下后开始领导世界?是美国需要自己这么做。对英国来说,全世界海洋霸权已经旁落,那么欧洲大陆就更不能出现一个布尔什维克的邻居。
而德国日本的战术就是,抓住了英美的心理,给予最大程度的震慑,逼迫他们投降。可惜的是,日本在珍珠港虽胜尤败,之后的中途岛更是演砸了;而德国在面对诺曼底的第二战场时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导致了全线的崩溃。
如果我们假设一下,偷袭珍珠港时真的干掉了美国的全部航母;诺曼底时德军相信了希特勒的直觉,派第五机动师驻防诺曼底,给予登陆的盟军一场屠杀,那么英美因不能承受那么大的损失而极有可能导致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下台,之后就是新政府的和约,这也是日本和德国的战术。
日本的偷袭珍珠港,不是为了偷袭,而是要给予美国一场他们承受不了的伤害,逼迫美国对日本妥协。制定这一战术的山本五十六非常明白美国的可怕,他希望有偷袭换取10年的发展时间。如果是这样,日本在占领了新加坡之后进军印度,试图打开与德国北非部队会师的通道,占领了中东油田,这场战争就结束了。之后就是消化胜利果实,和德国平分东欧和西亚,美国则被压缩在本土,互相不打扰。
日本的赌国运终有输的一天,珍珠港没有完全实现战略计划。这才有了后面不得不发动的中途岛。但是,美国的战争机器发动起来了,中途岛之战完全破译了日本的密码,而南云忠一又因为一些列的不走运而输掉了战争,从那一刻起,其实日本已经完了。
山本五十六作为日本太平洋战争的指挥官,是个战略高手,他的计划其实完美无缺,就是因为不走运才失败的。尼米兹不惜以暗杀的方式干掉他,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强了,如果再让他赌一次而赌赢了的话,所有的二战结局都将被改写。
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为何值得美国花大力暗杀?
1943年4月18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在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视察的途中遭到美军暗杀小组的突然袭击,他的座机在中弹后坠毁,山本五十六当场殒命,时年59岁。这是二战时期非常著名的一次刺杀事件,也是二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斗机拦截刺杀任务。
那么美国为何愿花费大力来刺杀山本五十六呢?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山本五十六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始作俑者,偷袭珍珠港致使美军损失了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和188架飞机,导致美军约2400人丧生,1000余人受伤,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从而促使美国对日宣战,开启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为纪念珍珠港战役的失败,美国将1941年12月7日定为国耻日。
中途岛海战虽以美军获胜而结束,但依然付出了一艘航母及一艘驱逐舰被击沉,98架军机被毁和307阵亡的惨痛代价。对于有仇必报的美国人来说,这两场战役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和前线指挥官南云忠一必须为此付出血的代价。诸位或许还记得2001年9·11事件的策划者本拉登,美军不惜花费十年的时间,甚至悍然发动阿富汗战争,最终于2011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境内将其击毙。
偷袭珍珠港后,山本五十六就已被美军列入死亡名单,可西方各国有一条不成文的惯例“不得暗杀敌国君主或统帅”,因为这其中牵涉到政治、外交等诸多因素的权衡。然而山本五十六却在瓜岛战役失败后飞赴南太平洋前线视察,这使得美军的刺杀计划得以成功施行。美军太平洋舰队从截获的电报中破译了山本的详细行程计划,了解到山本将于4月18日前往战斗前线布因和肖特兰群岛等基地视察。这对美军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刺杀机会,可司令官尼米兹上将却碍于西方的不成文惯例而难以做出抉择。这时南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威廉·哈尔西对尼米兹说:“山本要去的是前线,在前线,统帅和士兵一样,都是“合法”的打击目标。”威廉的话促使尼米兹做出刺杀山本的决定,在请示过总统罗斯福后,下达了“击毙山本”的命令。
随后,由12架P-38“闪电”战斗机组成的刺杀小组很快成立并制订出作战方案:分为两个袭击组,一个攻击组共6人、4架飞机;另—个掩护组共12人、8架飞机。为了避开日军雷达,两个袭击组都需以低空、绕道飞行的方式准时到达预定地点发动袭击。
1943年4月18日清晨,瓜岛亨德森机场上满载燃油和弹药的P-38战斗机陆续起飞,前往预定的布干维尔岛的雨林上空,遇到了山本乘坐的三菱一式陆攻快速运输机(1号机),日军随行护航的只有6架“零”式战斗机。整场战斗以毫无悬念的方式结束,山本的座机在三十秒内被美军打成筛子,坠毁于布干维尔岛的莫依拉角,山本五十六当场殒命,时年59岁。山本遇刺阵亡事件被日本方面称为“海军甲事件”,日本当局没有第一时间公布山本的死讯,直到1943年5月21日才公诸于众。消息公布之后引发朝野震惊,山本之死对日本海军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在精神上也给日本民众予以重创。
顺便说一下,偷袭珍珠港的前线指挥官南云忠一的下场。1944年6月,美军开始进攻南云忠一驻守的塞班岛,在绝望而疯狂的决死战斗中,一万余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员几乎全部阵亡,南云忠一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剖腹自尽,时年58岁。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