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贡献西川地图,为刘备创立蜀国大业奠定了什么?
张松献图,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关键一环。可以说,是张松让刘备成为了蜀汉的皇帝,开辟了刘备、刘禅的帝王基业。
一、收取荆益是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
我们知道,在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向他献上了《隆中对》。刘备首肯了《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把《隆中对》作为以后刘备集团的战略方针。在《隆中对》中,收取荆益是刘备战略步骤的第一步。
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便赶紧先取了荆州的江南四郡作为立脚点,然后,又和孙权借了南郡。可是,刘备在荆州并不得意。在《三国志》中,诸葛亮是这样评价刘备在荆州的处境的: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因此,刘备在荆州的处境是很不乐观的。所以,刘备更加迫切的想要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西川的环境正是合适的选择。因此,当孙权想要讨取西川时,刘备才会以宗亲相联的借口予以强烈的反对。实际上,刘备是想要把这块地盘留给自己。因此,夺取西川是刘备当时最迫切的需要,也是他战略计划的需要。
二、张松献图正好迎合了刘备的需要。
张松献图是《三国演义》里有名的桥段。在《三国演义》里,张松见刘璋暗弱,想另找出路。他准备把西川献给他人,因此预先画了西川的地理图本。他最初的本意是要把西川献给曹操,因此假借出使到了曹操那里。
但是,由于张松其人相貌丑陋,又孤傲不逊。曹操对他并不喜欢。虽然在杨修的推荐下和他见了面,可是在张松试探下,曹操没有经受住考验。他最后是被曹操冷遇气走的。后人评价说,曹操偶一自矜,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实在可惜。
张松灰溜溜的回来,却在半路上被刘备派赵云拦住。刘备亲自迎接,欢宴三日,但是绝口不提西川之事。张松把刘备和曹操做了对比,觉得刘备是更适合自己的主公。因此,在最后离别的时候,他向刘备挑明了目的,劝刘备取西川。刘备也欣然同意,但以不知川中虚实为难。于是,便有了张松献图之举。《三国演义》书中写道:
松于袖中取出一图,递与玄德曰:“深感明公盛德,敢献此图。但看此图,便知蜀中道路矣。”玄德略展视之,上面尽写着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一一俱载明白。
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可以在《隆中对》的一章里看到,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也给刘备看过一张地图,那张地图正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那张地图又和张松的地图有什么异同呢?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都是地图,诸葛亮的只不过是个粗略的地图,而张松的地图,如果用现代的术语来说,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军事地形图。在张松的地图上,有着诸葛亮地图上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等等。在这张图上,西川可谓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因此,张松献图,实质上是把整个西川都献给了刘备。这正合刘备心意,也为刘备进军西川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张松献出的不仅仅是一张图,他献出的是一个团体。
我们可以看到,张松在献图的同时,给刘备推荐了他的朋友法正和孟达。这两个人,后来都投奔了刘备,成为了刘备的班底。
这两个人,都为刘备的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孟达先是驻守荆州,后是攻取房陵,夺取上庸。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
而法正更是功绩卓著。在庞统死后,他接替了庞统的位置,成为刘备的谋主。在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在他的出谋划策下,刘备击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当时曹操听说后问是谁为刘备出计谋的,当听说是法正后说,“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到后来刘备的夷陵之战失败后,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陈寿后来评价说,法正是曹操阵营里面郭嘉程昱一流的人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法正的重要性。而这些人才,正是张松推荐给刘备的。
四、张松在献图的同时,也成为刘备的内应。
张松在献图的同时,便把自己的主公变成了刘备。虽然他当时还是刘璋的臣子,但他已经成为了刘备的内应。他起到了别人起不到的作用。他回到西川后,先后做了几件事。
一是劝刘璋请刘备入川,抵抗张鲁。这样,使得刘备长驱直入,来到西川,广收人心,获得了取西川的优势。
二是让刘璋派法正、孟达去迎接刘备,直接为刘备送去了他急需的幕僚人才和部下。后来法正在刘备身边屡建功勋,成为刘备不可或缺的人才。这一切,都是张松一手促成的。
三是在刘璋的身边,为刘备通风报信,暗送情报。使得刘备对刘璋的内部情况了如指掌。后来张松也是因为暗送消息被刘璋察觉而被杀。
结语:
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使得张松献图成为了刘备事业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他的所作所为成为刘备事业的助推剂。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松的协助,刘备入主西川会更加困难。
我们从后来刘备夺取西川的进程中看到,刘备为了拿下西川,居然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张松的帮助,刘备要想拿下西川会更困难。这个时候,曹操的势力已经从关中向汉中方面发展。如果拖延时日,那么刘备很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情况。
因此张松献图对于刘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张松献图使得刘备开创了自己的基业,最终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张松贡献西川地图,为刘备创立蜀国大业奠定了什么?
《三国演义》中,张松先去见曹操,曹操先是见他外表矮小、猥琐,又出言不逊,觉得他太猖了,就被乱棍打出,虽后来杨修以张松过目不忘之才告知曹操,曹操又重新接见,去因此烧毁《孟德新书》,在曹操陪同下教场视察军容,张松又出言讥讽,曹操不悦。杨松觉得曹操心胸狭隘,因此打消献西川地图的心思。
在回西蜀途中诸葛亮派赵云迎接,来到了刘备那儿,有卧龙凤雏接待,在刘备那儿住了几天,感觉刘备礼贤下士,想在临走时在考验下刘备,最后刘备用帮张送牵马的行动感动了张松,就把西川地理图献给了刘备,并推荐法正、孟达等为内应。
张松献图,加快了刘备集团占据西川的进程,奠定了刘备集团的基础,促进了三国鼎立的形成。张松还说服刘璋引刘备入川,可以说蜀汉的建立,张松为第一功臣,功不可没!
张松贡献西川地图,为刘备创立蜀国大业奠定了什么?
张松献图是《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的故事。张松本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换取曹操出兵攻击张鲁以解西川刘障之危。因受曹操怠慢不满转而献给了刘备。
此图意义非凡,是刘备求之不得的东西。“刘备略展视之,上面尽写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库府钱粮,一一俱载明白。”整个西川内貌尽现面前。
刘备的战略意图是占踞荆襄,谋取西川,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汉室。第一步占踞荆襄,目的己经实现。进取西川是非常之难,用刘备话说:“备闻蜀道崎岖,千山万水,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连辔,虽欲取之,用何良策?”张松献的地图正能解决刘备难题。
在建安十九年,刘备攻自成都城下,刘障献城投降。刘备完成了谋占西川的策略,有了物产富饶的西蜀大地,为蜀汉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张松贡献西川地图给刘备,不仅为刘备实现了战略目标起到了非常的作用,也造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张松贡献西川地图,为刘备创立蜀国大业奠定了什么?
张松献图,是刘备直下川中最为宝贵的联络图,为刘备快速丶准确丶一击中的的获取西川,起到了最大作用。
军机稍纵既逝,特别对一无大军丶二无钱粮丶三无根据地的流荡半生的刘皇叔,只有抓住每一个宝贵战机,并且能战必胜丶攻必克的神速,才能实现早日立足川中建立根据地,从而进取中原丶退保川中,真正跻身于夺取天下的一流战团。
刘备幸得诸葛军师神机妙算,隆中对就是立足四川,效刘邦之道,等时机成熟,派一大将从荆州出发,北伐直趋宛丶洛。大军尽出益州,遥相呼应,如光武之功。
而刘备在最需要之时,幸得川图。张松本来想献与曹操,但曹操奸诈寒了张松心,转而献给仁义的刘皇叔。不经意地竟打破曹操一统天下之心,成全了蜀汉和三国鼎立。
刘备得了四川,才具备了与曹抗衡丶与曹孙并列的一大势力。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后又病亡,曹丕逼汉帝禪让,刘丶孙便也立刻先后称皇了。
张松贡献西川地图,为刘备创立蜀国大业奠定了什么?
军事地图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准确的地理方位,以及重要的城邑堡塞的位置、关隘险要的所在、道路桥梁的险隘阔狭,从而便利于己方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军事行动。
张松为刘备献上的西川地图,就是发挥了上述重要作用。这份地图使刘备能清晰的了解到西川的虚实,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刘璋防守薄弱处发起攻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刘备还可以通过这份地图,直观的了解到西川的实力,以及依其山川险阻进可伐中原,退可自保于一隅的有利条件。从而起到坚定其夺取西川,做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的信心!
尤其是在刘备对西川内部形势尚无清晰认识,还做不到知己而不知彼,或者说尚未完全知彼的情况下,张松献上的这份地图可谓是及时之雨。有了这份地图刘备入川的图谋,便等同于成功了一半儿。而如果没有这份地图,即便是西川内部有人呼应刘备,也会令刘备如同暗夜无烛而行,将会遭遇到额外的阻力和困难。
更为关键的是张松献上的地图,为刘备清除了刘璋势力后,有重点、有步骤的经营西川提供了重要帮助——当然西川地图不会只有这一份,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因为张松的才智过人,所以他绘制的地图更为详细也更为全面!
张松贡献西川地图,为刘备创立蜀国大业奠定了什么?
贡献巨大。
张松心眼小、不开心,又怀才不遇,这与法正感同身受,性情相投,心心相印,所以共谋新主。起初打算投靠曹操,结果曹操以貌取人,怠慢张松,张松一气之下把益州献给刘备。如果没有张松,刘备很难轻易得到益州。《三国志》裴注引用东晋著名文学家习凿齿的话:“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
刘备得益州的最佳时机是赤壁之战,如果刘备置身度外,坐山观虎斗,就可抽身先拿下张鲁,落脚后南可取四川,北可收陇西。若是刘备能先行控制西北,就能建立起强大骑兵,统一天下的目标便有可能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耽误了这一战略契机。刘备已经把局面走成死局,是张松又把刘备的“死局”走成“活棋”。
可以说是,曹操有机会获得益州而统一天下,一念之差而便宜了刘备;张松为刘备获得益州开张剪彩,法正替刘备把生意做大。
曹操拿下荆州,据守蜀地的益州牧刘璋惶惶不安,派“别驾”张松担任特使,去向曹操交好。张松见识通达,可惜其貌不扬。曹操对他的态度极为冷淡,张松愤恨不已。可见,张松自尊心极强,曹操得罪他了;以此推之,昏弱的刘璋也不会太让欲有所为的张松开心。由是,张松便力劝刘璋和曹操绝交,和刘备结盟。
扶风法正为刘璋军议校尉,璋不能用,又为其州里俱侨客者所鄙,正邑邑不得志。张松与法正关系密切,自负其才,掂量着刘璋成不了气候,不足为之卖命,经常私下叹息。
张松劝璋结刘备,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法正。璋使正往,正辞谢,佯为不得已而行。回来后,对张松说刘备有雄才大略,私下承诺拥戴刘备为益州主人。
正好赶上曹操遣钟繇进军汉中,璋闻之,内怀恐惧。张松顺势劝说刘璋:“曹公兵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刘豫州刘备是皇叔又与曹公有仇,善用兵;若使之讨伐张鲁,鲁必破矣。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今州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刘璋感觉很好,于是派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备。主簿黄权进谏:“刘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不若闭境以待时清。”刘璋不听,黄权把自己倒悬于州门死谏刘璋而自杀。
法正至荆州,私下给刘备献策:“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响应于内;以取益州,犹反掌也。”备疑未决。庞统说服了刘备。乃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领留营司马,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建安十六年)。
从事后结果来看,此举无异于开门揖盗。但一来刘璋拎不清,二来手下谋臣张松力荐,因而引进刘备势力。
张松引狼入室,还手绘地图,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一一报告给刘备。刘备不嫌张松丑陋,接纳了他,后来反客为主,并吞益州,取得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的资本。张松做事不密,被兄长张肃发现并告发,被杀。法正侥幸逃脱。
蔡东藩:但张松法正并为璋臣,璋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去之;必卖主而求荣,殊非人臣之道,松之受诛宜也!法正特幸而脱祸耳,是可为后世之不忠者戒焉。
诗云:
食禄应思勉效忠,如何卖主妄邀功?
西川未去头先落,奸猾由来少善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