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最后为什么放弃攻占中途岛?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美国依靠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对日本海军实行了伏击。
而日本海军由于麻痹轻敌,在战役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误。尤其是由于侦察措施不力,失去了及时发现美军舰队的时机。造成了日本航母舰队上一片混乱。最终,日本航母舰队在美军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下,损失了四艘精锐的航空母舰。山本五十六知道战况后,下令全军撤退。中途岛战役以日本海军的失败而告终。
那么,1942年6月4日,当日本南云舰队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沉入海底的时候,日本还有没有可能占领中途岛呢?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的那些参谋们并没有放弃战役,他们拼凑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集中中途岛方向上的日本海军主力,在两艘小型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在6月5日炮轰中途岛,中途岛实施登陆作战。同时,取消阿留申群岛方向上的作战,把这个方向上的两艘航空母舰调往中途岛方向加入作战。
但是,最终山本五十六否决了这样方案,取消了攻占中途岛的作战任务,承认了失败。那么,这个作战计划的可行性有多高呢?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日本集中兵力,调阿留申方向的“龙骧”号和“隼鹰”号参战的话,又如何呢?“龙骧”号载有战斗机16架,鱼雷机21架,“隼鹰”号载有战斗机21架,鱼雷机21架。这两艘航空母舰如果可以赶到,那么有它们的70多架飞机加入,日本海军还有一战的能力。
但是,调阿留申群岛的两艘航空母舰参战是不现实的。这两艘航空母舰已经到达阿留申群岛海域,在6月8日前是不可能赶到中途岛方向上来的。偌大的日本舰队不可能在汪洋大海上等待它们三四天时间。
那么,依靠中途岛方向上的日本舰队呢?在主力战队中还有“凤翔”号轻型航空母舰,在攻略部队中还有“瑞凤”号轻型航空母舰。但是,这两艘航空母舰十分老旧,载机量比较小。“凤翔”号载有8架轰炸机,而“瑞凤”号载有战斗机12架,鱼雷机12架。这两艘航空母舰加起来才32架飞机,但是它们现在是整个中途岛方向上日本舰队空中力量的主力。
还有一支水上飞机母舰部队,分别是载有水上战斗机16架、水上侦察机4架的“千岁”号和载有水上战斗机8架和水上侦察机4架的“神川丸”号,但是这支部队在建立基地前也难以投入战斗。
而其他各型战舰携带的水上飞机倒有上百架,但是这些水上飞机大多都是些执行侦察任务的飞机,没有多少战斗力。
这样,日本舰队只有依靠它的舰炮和少数有战斗力的飞机了。日本舰队对美军的损失并不清楚,连美军舰队有几艘航空母舰都不清楚。不过,如果日军对美军的实际有所了解的话,他们会发现,其实美军在一天的战斗中也损失惨重,根本难以抵挡日本舰队主力的攻击了。
美军在一天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147架飞机。美国的航空母舰上,战斗机、鱼雷机已经损失殆尽,在最后攻击“飞龙”号的时候,只剩下24架俯冲轰炸机可以出动。而中途岛的空中力量主要来自陆军。这些飞机没有受过对舰攻击的训练,对日本舰队的威胁几乎是零。那么,如果日本舰队真的孤注一掷的对中途岛发动攻击,它会发现,美军的空中力量会给它造成一定的麻烦,但是,是阻止不了它占领中途岛的行动的,日本舰队是可以占领中途岛的。
可是,即便是占领了中途岛又能怎么样呢?日本这次攻击中途岛的目标一项也达成不了。一个是在中途岛建立航空基地,对珍珠港方向进行警戒。二是诱出美国舰队,在海战中予以歼灭。这两个目标都随着南云的四艘航空母舰一起沉入了海底。
第一个目标,原定入驻中途岛的36架战斗机的航空队,飞机随着航空母舰沉入大海,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遭受了损失。即便是占领了中途岛,也只是两手空空的,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在等待后方补充的时候,中途岛就是美军砧板上的肉。珍珠港近在眼前,随时可以对中途岛进行轰炸袭击,日军只能在美军的压制下生活。这样一来,日本占领中途岛的第一项目标就落空了。
第二个目标,是在日本航空母舰战队完好的前提下设定的。它的本意是美军收复中途岛时,日本出动航母战队予以反击,消灭美军舰队。可是现在,南云的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沉,虽然日本还有八艘航空母舰,但是,可以称得上主力的只有“翔鹤”、“瑞鹤”两艘航空母舰。实际上,日本的空中实力已经下降到和美太平洋舰队相当的程度。
这样,在远离自己的后方基地,在美军珍珠港舰队基地的大门口作战,日本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第二个目标也无法达成。
这样,中途岛战役的本来战役目标,即便是占领中途岛也无法达成。而且,对敌人的实力毫无所知。只是知道敌人还剩两艘航空母舰,但是不知道航空母舰上没有了多少飞机。只是知道中途岛上还有美军的航空基地,可是不知道那里的陆军飞机根本不会对舰攻击。
虽然自己的舰队里面有战列舰的大炮,可是强调舰队不能和陆地进行炮战的教条,还强调空中的威胁,宝贝自己的这几条战列舰怕受损失。
因此,山本五十六在进行了一系列的通盘考虑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行中途岛战役,全体撤退,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从此,日本海军走上了下坡路,直到最终灭亡。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
《决战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最后为什么放弃攻占中途岛?
谢邀,
在中途岛战役损失4艘航母之后,日本的主力战舰还有4艘航母(含轻母)和11艘战列舰;
而美国仅剩下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两艘航母。
为什么山本五十六不指挥继续作战,攻占中途岛呢?
因为他输不起!
(山本五十六)
要弄清为何山本在损失四艘航母后选择撤退,而不是夺岛,首先我们要知道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和战略部署。
一、战役部署- 日本:围点打援
战略目的:以进攻中途岛,吸引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救援,迫使美国太平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决战,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剩余主力(主要指航母),以此逼迫美国与日本谈判。
日本为了达成其战略目的,制定了庞大的作战计划,集结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日本海军力量欲毕其功于一役,其中包括8艘航空母舰(含轻母)和11艘战列舰等。
(1)主力编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辖
1艘航空母舰:凤翔号,2艘水上飞机母舰:千代田号、日进号,7艘战列舰等,其中旗舰为刚服役不到半年的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
主攻方向:中途岛
(2)机动编队:由南云忠一中将率领4艘航母+2艘战列舰等,其中
南云忠一兼第一航空舰队司令辖两艘航母:赤城号、加贺号;
山口多闻少将任第二航空舰队司令辖两艘航母:苍龙号、飞龙号。
(3)两栖登陆编队:由近藤信竹中将率领轻型航空母舰:瑞凤号+2艘水上飞机母舰:千岁号、神川丸号+2艘战列舰+运兵船等。
佯攻方向:阿留申群岛
(4)北方编队:由细萱戊子郎中将率领两艘航空母舰:龙骧号、隼鹰号+运兵船等
(太平洋)
为应对突发情况,山本设置了两项预警措施。
第一项是派出海军重型水上飞机川崎二式大艇对珍珠港进行远程空中侦察,确保美军航母停泊在珍珠港内,称为“K作战”;
第二项是设置潜艇防线,以便在美军航母前往中途岛时尽早向第一突击编队、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通报敌方的行动。
但实际上,空中侦察因为美军提前在相关海域展开警备导致日本潜艇无法给二式大艇加油而中止,而日本潜艇部队也因为被抽调进行“K作战”等各种原因减员导致数量不足,潜艇防线就位晚于美军航母通过。
2. 美国:将计就计
战略目的:保卫中途岛,在中途岛东方方向隐蔽待机,伏击进攻中途岛的日军,消耗日本海军的航母。
美国主要作战力量为企业号、大黄蜂号,以及快速抢修好的约克城号共三艘航母和一个中途岛上机场的航空兵。
美国太平洋舰队及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派遣
(1)第16特混舰队:由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辖企业号航母(CV-6)和大黄蜂号航母(CV-8)等。
(2)第17特混舰队:由弗兰克.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辖约克城号航空母舰(CV-5)等。
(3)中途岛基地的飞机、潜艇等。
二、撤退原因- 兵力不足
从日军的战役部署来看,在南云的四艘航母被消灭后,山本当时在中途岛附近能调用的只有凤翔号和瑞凤号两艘2万吨以下的航母;而斯普鲁恩斯手下还有两艘2万吨以上的约克城级航母(企业号、大黄蜂号),更何况中途岛上的美军机场并未被南云舰队的第一波轰炸破坏。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
因此在南云的机动编队被消灭后,日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的兵力并不占优,继续进行作战,未必能占到便宜。
2. 日军被打怕了
由于与美军情报上的不对称,日军直到南云的四艘航母被消灭,都还不知道美军在中途岛战役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也不清楚美军的战役部署,以及美军还有多少兵力。
美军是看着日军的明牌在出牌,而日本则是打完之后还是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的战役部署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到底输在哪。
这个时候,日军已经怕了,之前,日军军力占优的情况下,尚且遭遇惨败,现在这样的战况,就能够打赢了吗?
3. 日本国力远不如美国导致山本五十六输不起
(1)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一共有10艘航母,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瑞凤号、大鹰号;
太平洋战争期间开始服役的航母共有15艘,分别为祥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云龙号、天城号(最后一艘战损航母)、葛城号、信浓号(最短命航母)、云鹰号、飞鹰号、隼鹰号、冲鹰号、神鹰号、海鹰号;
其中标准排水量两万吨以上的航母只有10艘,分别是赤城号、加贺号、瑞鹤号、翔鹤号、大凤号、云龙号、天城号、信浓号、飞鹰号、隼鹰号。
(2)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一共有8艘航母,分别为兰利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游骑兵号、约克城号、企业号、黄蜂号、大黄蜂号。
太平洋战争期间开始服役的航母共有107艘,其中埃塞克斯级航母17艘,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博格级护航航母11艘(其余交付英国),桑加蒙级护航航母4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50艘(全部建造于1943年-1944年间),科芒斯曼特湾级护航航母16艘(统计到1945年);
其中标准排水量两万吨以上的航母共有22艘,分别是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约克城号、企业号、大黄蜂号,和埃塞克斯级航母17艘。
可以看出,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在航母的对比上,日本海军相比美国海军是具有优势的,不过到了1943年以后,当美国新建造/改造的航空母舰像下饺子似的一批批服役后,日本海军已经被彻底碾压了。
(埃塞克斯级航母CV-18胡蜂号)
美国建航母可以一级建造几十艘的,而日本则只能一级建两三艘,如果与美国面对同样数量的航母的损失,日本承受不起。
所以在中途岛战役中,当南云机动编队的4艘主力航母被美军消灭掉后,山本怕了,他不敢把他剩下的家底全部拿来和太平洋舰队拼。
4. 战略目的已经无法达成,日军只能撤退调整
夺下中途岛,并不是日军的战略重点,他们只是想选择中途岛这一美军重要基地逼迫美军决战,并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剩余主力。
而在南云的四艘航母被消灭,剩余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其战略目的已经无法完成,继续作战意义不大,反而会承担更大风险,只能撤退。
5. 日军将失败包装成胜利
中途岛战役结束后,山本五十六命令日军的北方编队继续进攻阿留申群岛,并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
日军以此在国内宣扬中途岛战役日军获得了胜利,击毁了美军两艘航母(日军把两次轰炸约克城号,当成了击毁两艘航母),并占领了美国国土。
有此借口,山本已足以向日本国内交代,无需冒更大的风险继续作战。
《决战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最后为什么放弃攻占中途岛?
因为山本五十六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他从前方传来的电报中已经意识到中途岛之战已告失败,现在要继续坚持攻占中途岛,会有更多的人死去,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还有许多南云舰队的幸存者需要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而耗时的工作,许多伤员被严重烧伤,血肉模糊,据战后日军参战人员回忆,因为爆炸冲击气浪的原因,撤下来的幸存者们几乎都感到膝部和手腕莫名其妙的疼痛。最关键的是中途岛战役南云舰队失败后日军他们剩下在中途岛海域的战力已经严重不足。我看了二战结束后根据参战双方的资料和对相关人员的采访写成的相关书籍《中途岛奇迹》中文译本,里面有提到由于当时日本国内政治因素的原因,日本军令部和三本五十六的海军达成共识,联合舰队在攻打中途岛的同时进攻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山本五十六的参谋渡边非常喜欢兵分两路的方法,对阿留申群岛进行攻击,也是海军对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一个贡献。日本军舰比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多,但是由于南云舰队进攻珍珠港时的6艘航母里面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还在南太平洋作战,按照计划,只能指望“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投入中途岛作战,而山本的主力部队在南云舰队西面300海里处,还有一支队伍在进攻阿留申群岛,兵力比较分散,南云舰队在中途岛战争中被击沉3辆,其余人有不能及时支援,所以山本最后还是放弃了攻占中途岛。
而且即使继续攻占了中途岛,日军舰队已经元气大伤,联合舰队如何给中途岛提供后勤保障,既然如此此时中途岛对于日本来说食之无味,而且美军在太平洋还有两艘完好无损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如果还在中途岛胶着,很有可能和美军主力进行交锋战,对于当时的情况,日本舰队赌不起,所以在参谋建议山本轰炸中途岛,山本说不能把棋下太多了,他们不能为了荣耀,把仅存的舰队也堵上!
《决战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最后为什么放弃攻占中途岛?
偷袭珍珠港后,日本舰队为什么不在返航途中占领中途岛?
1941年底,中途岛上的美军确实防卫力量薄弱。如果说,日军非要占领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注意日军这次偷袭珍珠港的目的是全歼或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战果大家都知道,航母漏掉了,而且瓦胡岛的设施也没破坏。这时,山本已经担心被美国航母反击,所以电令撤退,前线的南云更是放弃对港内第三四次攻击,赶紧跑。他们怕什么?就是怕美国航母和潜艇。要知道日本那时的反潜很烂的,所以继续留下风险会大增,更别说在回来路上如攻占中途岛。
第二,从日本战前准备来看,它只是准备偷袭,没准备占领,所以整个舰队带的登陆所用一切需要是很少的,不足以支持登陆。跨洋上千公里的登陆是很费事的,而且影响隐蔽性。所以压根没想去登陆中途岛。
第三,日海军战争思路,是打掉美国机动舰队,没有舰队的美国海军,整个太平洋上的岛屿那就是日本想占哪就占哪。所以消灭美国航母才是正事,如果当初偷袭珍珠港能全歼美国海军,那么日本下一步登陆目标就没必要取中途岛了,直接拿下夏威夷岂不更好。1942年6月的中途岛作战,日本海军其目的还是通过摆出占岛的架势来诱出美国航母出动,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消灭美国航母,根还是打航母。最后补充,太平洋战争就是争夺海空权,而当时航母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选择,不管是1943的马里亚那还是1944的莱特湾,日本都是以消灭美国航母主力来挽回败局,可惜一次比一次惨,所以日本海空权丧失,每个岛屿上的守军成了瓮中之鳖,眼睁睁看着被美军一个个拔掉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后,日军侵占了东南亚,推进到美英的传统势力范围,引起了两国特别是美国的强烈反应,美国随后对日实行战略物资禁运,进一步刺激了日本。日国内对美一战的呼声很高,但有些人如山本五十六却十分清醒,他清楚知道美国不能打,否则美国强大的战争潜力激发起来,日本必败无疑。
二战的结果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但山本是个军人,在日本最高决策层要求对美开战的前提下,他不得不策划了珍珠港事件,企图最大限度地打击美太平洋海军,并迫使美坐下来谈判。这次偷袭在战术上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战略上完全失败。美国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不但没有被灭,主要的航母一艘也没抓到,日本的愿望落空了。
中途岛作为珍珠港与日本本土的中转站,对美国意义重大,对日本却不那么重要。因为日本的战略目的并非要进攻美国本土,而只想消灭美太平洋舰队有生力量,所以在珍珠港偷袭成功后,并没有攻占中途岛的紧迫性。此后,山本发现珍珠港作战意图并没有达成,就策划了中途岛海战,企图以中途岛为诱饵达到与美太平洋舰队决战的目的,一举消灭美海军,结果因为情报泄露和指挥失当而适得其反。
《决战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最后为什么放弃攻占中途岛?
因为,日本当时的兵力准备,没有能力攻占中途岛。中途岛去掉地勤还有3000-4500的守军,岸防炮有4门7寸炮,5门5寸炮,4门3寸炮,防空炮有24门3寸炮,还有一堆37/20口径的防空炮,水雷地雷埋了上千个,5辆M3,剩下的大量轻武器,日军准备的登陆队只有2500人+2500工程队,航母第一波空袭连机场跑道都没破坏,更没有功夫打击防空阵地和岸防火力,整体来说第一波打击没有成效,现在4条正航没了,短时间能凋来的仅有两艘轻母,两艘水上飞机母舰,剩下的两艘正航在吴港佐世堡,两艘轻母在阿留申,美军的CⅤ3萨拉托加带着108架飞机马上就能赶到中途岛,兵力对比三正航比两轻母,鬼子拿头去打。论海战,ijn拿不下制空制海权,论陆战,ija登陆打不下中途岛,拿什么攻占?作为赌徒,只能说山本的直觉非常敏锐
《决战中途岛》山本五十六最后为什么放弃攻占中途岛?
电影里山本56的原话:
不能把棋子下太多了
吾等不能为了面子
就赌上整个帝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