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偷袭珍珠港,南云不轰炸油库,是因为日本根本没有把轰炸油库列为目标。而没有轰炸后勤设施则是南云没有这个胆量。

在总结偷袭珍珠港的经验时,美军和日本的一些人员,都对日本航母舰队没有对珍珠港继续发动攻击做出了批评。虽然双方的立场不同。

美军的批评是从它的方面做出的一厢情愿。攻击后勤设施,估计它也不会那么容易做出。它的指责似乎有挽回一些颜面的味道。

日本是出于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要求南云攻击攻击再攻击。可是攻击目标是什么却没有说明。袭击维修厂等后勤设施是渊田美津雄的建议,不是日军指挥部的要求。

因此,日本本部对南云的要求还是加重对美舰队的打击。可是在南云看来,日军已经达到了袭击目的,再进攻是多此一举,所以就收兵回营了。

而在司令部准备下命令督促南云时,山本五十六制止了这个举动。虽然他说南云是小偷,但是从他默许南云的行动来看,他还是赞同南云的决定的。

我们今天看来,发动第三次进攻的难度要大于第一次的袭击。美军已经从空袭中惊醒过来,放空炮火和剩下的空军力量已经复活。第二次攻击的飞机大部分中弹负伤。

而最重要的是,三艘不知去向的美国航空母舰。它们对日本舰队威胁大大超过珍珠港的威胁。渊田美津雄提出过一个计划,将舰队逼近珍珠港,可因为燃料问题无法实现。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弹药问题。航空母舰所携带的弹药是有限的。如果对珍珠港攻击把弹药用光,遇到美国航空母舰该怎么办?更何况情况不明,向珍珠港的浓烟烈火中投鱼雷吗?

这样,如果进行第三次进攻,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南云取消了攻击,撤退回来也无可厚非。

这个问题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的责任,他们的计划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方面的预案。所以不能怪罪南云。

最后,我说说最根本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根本就没有把美军的油库列为攻击目标!这是因为日本在站前潜入珍珠港的著名谍报员吉川明确送回了情报,珍珠港露天的重油罐是空的!

这是战争结束后,吉川接受美方审讯时供述的。他当时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珍珠港的油库,到重油罐旁查证了这个信息。

这就解释了,南云是不会向空的重油罐扔炸弹的。至于轰炸珍珠港的地下油库,这个问题不是扔两颗炸弹就能够做到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其实南云中一不是胆怯,不是傻,他很聪明,炸掉油库不是明智的选择。第一,美国的后勤能力,这一个油库,其实美国资源储备和后勤工业实力,最多半年,足额补充,最多美国攻击日本晚半年,但是,我们可以注意一个细节,对珍珠港攻击,第一波,其实日本对进攻时间,计算的很精准,正好是美国周末,当时美国没有参战,珍珠港美国大兵,正在休假,港口只有少数值班人员,所以第一波攻击,日本飞机基本零伤亡。而第二波攻击,我们必须佩服美国兵的专业素质,第一波攻击后,在没有命令状态下,美国兵马上就近进入战斗岗位进行回击,日本开始有伤亡。如果再来第三波攻击,日本损失将会急剧上升。最让南云担心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有两个航母编队不在港口,到底在哪,他不知道,如果那两个航母离这不远,突然出现,对南云的舰队将是个灭顶之灾,作为这次战役总指挥,他有义务把他带出来的这批,几百名飞行员安全带回去,毕竟,这是日本最优秀的全部飞行员,

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南云一波才一百多架飞机,第二波损失29架,第三波攻击,除去护航战斗机,能用做轰炸的,不过七十架左右,最多能携带140颗250磅炸弹,靠这点东西,就想摧毁珍珠港?炸炸空油罐,就差不多没了,想炸地下油料库,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更别说美国人已经组织起防空火力和战斗机。知道南云的军舰离珍珠港多远吗?500公里,知道为什么离那么远吗?一但被美军发现位置,就要全军覆没,美军的潜水艇和飞机,你以为是假的?大黄蜂号已经起飞飞机,只是没找到日本舰队而已。而且,第三波攻击,注定是自杀性攻击,第二波攻击结束,都已经下午一点半了,第三波结束,天就黑了,要回收飞机,只能开灯,就是自寻死路!

二战美国供应给其他国家的油料,起码十个珍珠港里的那么多,光中国就几千万吨,就珍珠港那丁点油(百万吨),山姆大叔根本不在乎。而南云发动第三波攻击,第一没能力摧毁珍珠港 ,第二必须是自杀性攻击,因为,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已经攻击到下午一点半,不跑就会被美军发现位置,潜水艇,和岛上飞机,加大黄蜂号上的飞机,完全有能力摧毁整个日本舰队。

如果,知道美国一年最少生产石油2万万吨左右的话,也说不出炸了珍珠港那几百万吨油,会让美国瘫痪五六年,这种白痴的想法。

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日本人就不懂后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油库和港口设施意味着啥,如果他们知道毁掉那些后勤保障设施可以让太平洋舰队多瘫痪至少6-12个月,他们一定会去炸的。包括山本让舰队返航时伺机偷袭中途岛,南云也没干,偷偷摸摸的就回来了。顺手掏了中途岛一样可以从后勤上打击太平洋舰队,日本人还是没干

看日本军舰那个损管和陆军那个惨不忍睹的后勤保障就能看出,日本压根就不知道后勤俩字咋写,更不要说后勤的意义了。

别说什么珍珠港的美军还有一半的飞机可以作战或者航母不知所踪又或者损失太大,如果日本能意识到那几百万加仑燃油比太平洋舰队还值钱,冒多大险他也得去偷一把。日本这个民族不就这样么,甲午和对马连国运都拿出来赌了,几条航母算什么。赌徒是不会在乎输的,他眼里只盯着赢

究其原因还是日本就没意识到那些油库和后勤设施能有多值钱,而美国人那可是氪金的后勤啊,谢尔曼都没美国玩出花了,用谢尔曼改造的各种特种车辆和辅助车辆一点也不比当坦克的谢尔曼作用小,军舰更不用说了,一边淌着焊花一边赶路。游戏还没开始,意识上先输了

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1941年1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4万吨级的“长门号”战舰上,给海军大臣吉川起草了一份作战计划,由此拉开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序幕。

11月26日,集结在日本单冠湾的战舰全部按时到达,由南云忠一指挥,南云忠一以“赤城号”等六艘航空母舰为主(舰载机400余架),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十一艘驱逐舰、三艘潜艇、八艘油船组成,这支几乎囊括了日本海军全部实力的攻击舰队拔锚起航,成环形队形,杀向远在1500海里外的珍珠港。

12月1日下午4时,天皇下令开战,经过12天的秘密航行,12月8日,舰队停泊在瓦胡岛以北230海里的海域,东京时间凌晨1时45分,随着“起飞”的命令,180架日本战机腾空而起,组成第一轮攻击波,扑向珍珠港,正在享受周末的96艘美国军舰正在港口休息,很多士兵还没起床,日军飞机对珍珠港狂轰乱炸,半天才反应过来的美军仓皇应战,只有32架高射炮开火,8时55分,岛崎海军少佐率领的171架飞机组成第二波次攻击开始了。

这次袭击,击沉击伤太平洋舰队舰艇40余艘,击毁飞机450架,18座机库炸毁,死亡2409人,伤1178人,太平洋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仅损失飞机29架,飞行员55人,特种潜艇5艘。南云忠一带着胜利的美好心情扬长而去。

尽管南云把太平洋舰队炸个四分五裂,但是,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却并不是很开心,这位精于战略突袭的海军大将仔细分析了整个过程,有两个不满意,一是没有找到一艘美军航母,二是没有把船坞和油库炸掉,珍珠港巨大的油库储存了450万吨原油竟然毫发无损,究竟是坚固还是南云忠一疏忽大意呢?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为此展开争论,莫终于是。

其实,小编认为南云忠一没有对油库进行轰炸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战术优先原则,这次偷袭珍珠港的目标非常明确,直指港内的舰船,能炸毁多少就炸毁多少,只要把太平洋舰队的舰船彻底给打到海底,让美国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日本在占领区才能过得安稳,所以,根据战术优先的原则,舰船和飞机这些战斗武器才是南云忠一的第一选择。

其次,南云忠一对这些油罐里究竟有多少有心里没底,虽然战前日本派出间谍对珍珠港进行侦查,摸清了舰船数量和出入规律,但是对油罐里究竟有多少油却是一头雾水,由于日本缺油,通常都将油库建在地下,防止空袭,惯性思维,南云忠一没想到美国人真的把这么多石油大摇大摆的放在地上油库,石油对于美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所以,都是以地面储油罐的形式来储存,与其浪费时间和弹药去轰炸对美国来说根本不在乎的石油,况且还不能确定里面是否有油,还不如多炸一条船来的实在。同时,为了安全起见,这些油罐都是水泥浇筑,设计建造时都考虑到有朝一日会遭到轰炸的可能性,航母舰载机上的普通炸弹对这些油罐的毁伤效果非常有限。

第三,南云忠一战术失误。经过两轮的轰炸,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是却加重了南云的担忧,从凌晨1时45分开始出发,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到8时55分第二波次开始轰炸,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一艘都没有看到(其实,企业号在赶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敦号出海执行任务,萨拉托加号去圣地亚哥维修了),这太不正常了,珍珠港这么大的港口,竟然没有一艘航母坐镇,任由自己轰炸,简直匪夷所思,南云忠一战前已经做好了损失两艘航母的准备,胜利来得太突然,让他难以接受,难道美军在布一个更大的局吗?自己可是把全日本的海军实力都带来了,一旦被包围日本就万劫不复,自己也成了千古罪人,况且经过两轮轰炸,已经损失29架飞机,55名飞行员,这都是海军航空兵的宝贝,两轮轰炸过后,这已经不是奇袭了,航母的位置已经暴露,所以,把最有价值的东西炸完后,南云忠一的第三轮轰炸也就没有发起,而是立即撤出战场。

与南云忠一的小心谨慎不同,具有战略思维和赌徒心理的山本五十六认为这个疏忽可能是致命的,他在私下里这样评价南云忠一“如小贼入室:初时,志在必得,胆大包天;一旦得手,胆小如鼠,赶紧开溜”,虽然比较粗俗,却是十分的形象。

珍珠港事件没有把美国吓怕,反而激起了美国的疯狂反击,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立即被解职,第二年退役,1941年12月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任命尼米兹为新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只对他讲了一句话“到珍珠港收拾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残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

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很多人批评南云在偷袭珍珠港时,取消了原先计划里第三波对船坞和油库的攻击,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其实这一说法并不正确。

首先,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以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为主要作战目标,在制订计划时主要作战目标是四艘航空母舰和八艘战列舰,并未考虑攻击船坞和油库。渊田美津雄所写的《袭击珍珠港》一书里,也提到第三波攻击的目标还是战列舰,以便将其彻底摧毁,然后是其他军舰,再之后,才考虑海军造船厂,破坏它的修造设备。

其次,以当时日本航母的攻击能力,攻击船坞和油库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当时海军军舰使用的燃料是重油,重油并不易燃,所以摧毁油库并不容易。船坞的话就更难破坏了,二战中美英对德国、日本的战略轰炸时间很长,很多军港都遭到几个月的攻击,但是都无法彻底破坏。以日本航母上的这点航空兵力,对于港口的破坏可以说微乎其微,不会对战局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南云并没有取消对船坞和油库的攻击,他取消的,只是继续攻击美国军舰的计划,这一决定并没有错误。

随着珍珠港防空火力的增强,日本飞机的损失也在急剧增加,在战斗中,日本共损失了29架飞机,但是还有70多架飞机受伤,大部分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出击。这些飞机大部分是在第二波攻击里损失的,继续发动第三波攻击,损失将更大。

而且等航母收容完第一波、第二波攻击群,在完成整补,再发动攻击,那么第三波攻击群返回时很可能已经天黑,降落时危险也很大。第一次空袭业已经达成预期的目的,继续攻击战果有限,得不偿失。

另外根据无线电判断,在瓦胡岛上美国还有50架重型轰炸机没有被摧毁,同时美国航母下落不明,天黑以后还要担心美国潜艇的攻击,南云决定撤退也是正常的决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