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骑兵弱,打不赢辽、金,那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北宋是有名的骑兵弱,因此,北宋发展出一支强有力的步兵为主的军队。这种步兵为主的军队,穿重甲,持硬弓强弩,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如果真的去盘点一下,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宋军的胜率还是很高的。

这是因为,宋军如果大败,马上就会亡国。所以,宋军以自己的胜利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辽军、金军乃至蒙古军,宋军都能够战斗到最后。所以说,宋军不是整体弱,而是在某一个方面弱。这个弱点就是在骑兵上。

宋军骑兵弱,不是弱在技术和战术上。在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宋军骑兵的风采。宋军骑兵的弱点,是在战马的数量和质量上。这一点是宋朝无法克服的障碍。

中国的两大良马产地,西北河套地区和东北地区,一直就没有能够控制在宋朝手中。西北地区由西夏控制。而由于燕云十六州被辽国控制,东北的军马产地也被辽国控制。

因此,宋朝没有良马的产地,只有用金钱去靠贸易购买军马。但是,军马是军事战略物资,辽国和西夏又与宋朝是敌国,当然不可能将良马卖给宋朝。这样,宋朝的军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一直无法和辽、金相提并论。

北宋为了提高骑兵的素质,想尽了办法来扩大马匹的来源。它到处收罗马匹,除了向辽国和西夏购买马匹,它还通过海上去东北购马,到大理购马。虽然质量和数量都低,可聊胜于无。

宋朝还想办法实行马政。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专门规定了保马法、户马法,企图解决马匹问题。可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这些马政也跟着人亡政息了。

但是,在宋朝的努力下,宋朝还是努力的建立了一些大规模的马监,豢养了大批的马匹。这些马匹在战争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北宋灭亡,这些马监也落入金人之手。不过,金人对这些劣质战马不屑一顾。它将这些马监给了伪齐,让它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在岳飞北伐的时候,曾经缴获了一些马监,将这些战马收为己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北宋不是没有发展自己的骑兵,而是有着马匹不足的先天缺陷。尽管如此,北宋也想尽了办法,来扩大自己的骑兵,可惜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然,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也是使得它武力低弱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北宋骑兵弱,打不赢辽、金,那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北宋时灭了成汉和辽国达界后才有北国的地盘,可是不久西夏独立,北宋只有河南,陕西都是西夏的地方了更不要说西北了。那时河南河北都是水乡气候湿润,不是适应马的生成长地方,更不要江南水乡马更加怕蚊虫而不能生存。也就只有指挥官有马骑只有少量骑兵突击队。气候变化使原来水乡河南也干旱了,但历史上是水乡,不是牧马场

北宋骑兵弱,打不赢辽、金,那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一没地,二没种,三没钱,无可奈何啊。

北宋也想发展骑兵,可惜种种条件不允许,徒之奈何。

一没地

我们通常说的马放南山,说的就是把马放到南山晒太阳,形容思想麻痹。

可是这也侧面描述了,没有合适的场地,就无法养好马。

中原是农耕时代,有地方都要进行耕种,而养马则需要大场地种草,遛马。

而原本中原用来养马的地方,一个被石敬瑭献给了匈奴爸爸,现在还在辽国手中,一个呢正好西夏崛起堵了门,把马场圈到了人家的国中。

这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能种地的地方不适合养马,能养马的地方又不在手中。

二没种

在中原出产的马种耐力不错,但是速度不行,并不适合骑战。

为此就要从北方游牧民族手中购买上好的马种,来配种养殖。

西夏,辽和金这种有优良马种的,却不可能做资敌的行为,给北宋提供。

而从其他地方购买,就要走丝绸之路去西域,但倒霉的是,辽夏金都在北方一线。

整个丝绸之路都在人家掌控范围里,你怎么贩卖,偶尔能弄回一两匹,那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成军啊。

三没钱

历史上宋朝时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按理说商业这么发达,应该不缺钱。

可是不然,关键是宋朝还是以农税为主的时代啊,税收的大头还是从农业上收。

这就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是毕竟商业繁盛,也就反哺了农业,所以宋朝国库不会太拮据,但是架不住它不愿意投啊。

我们知道宋朝是个奇葩的朝代,以军起家,却大力的限制军队的实力,地方竟是散兵游勇不受重视。

而军队的精锐都又集中在京城,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十万禁军,在京畿重地岂会让人跑马喧闹,所以禁军也不会配多少马。

可是军需却是文臣管着的,文武相争本就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事,文臣又岂会让武将做大呢,而且武将还不管军,自然更说不上话了。

于是造成文臣不舍得出军费,武将没法讨要军费,所以军队更没钱购置马匹了。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北宋并不是不想发展骑兵,只是没有有力的条件,只能想想,却做不成事。

北宋骑兵弱,打不赢辽、金,那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北宋骑兵弱,打不过辽国、金国,甚至是打不过西夏,不是北宋不想发展骑兵,而是条件根本就不允许。

金国女真人属于渔猎民族,辽国契丹人属于游牧民族,这两个少数民族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善于骑射。金国、辽国和北宋爆发军事冲突时,凭着彪悍的骑兵战力屡次击败北宋禁军。辽国长期霸占幽云十六州,金国甚至直接灭掉了北宋,其实这些都是北宋在骑兵方面吃了亏导致的。北宋军队

既然北宋骑兵这么弱,为什么不大力发展骑兵与金国、辽国相抗衡呢?

其实,不是北宋不想,是北宋办不到。

一、中原地区缺乏优良马种。

北宋所占据的中原地区,相对于塞外边疆,要肥沃得多,非常的适合农作物耕种,这就导致了中原地区的百姓以农耕为主业,中原地区的百姓也就成为了农耕民族。而在农耕民族地区,马匹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载重货物的交通工具,这就导致了中原地区的马匹个头偏小,四肢短小,跟金国和辽国相比,中原地区的马匹骑行速度就显得非常的慢,缺乏耐力,而金国和辽国的草原马就显得高大、彪悍得多,打起仗来,骑中原马就吃亏得多。契丹骑兵

二、中原地区没有足够的马场。

金国和辽国居于我国的东北和西北部,有广袤的草原,这些地区人烟稀少,因此,草原上的水草非常的充足和优良,是良好的天然马场,为金国和辽国饲养了大批量的优质马匹。

中原地区气候良好,土地肥沃,非常的适合耕种,再加上北宋统一中原后,百姓得到一定的休养生息,人口增多,大量的荒地被开发出来进行耕种。这就导致了北宋没有足够的地方、足够的草场饲养战马。金国重骑兵

三、中原地区没有金国和辽国的骑马文化。

作为渔猎民族的金国女真人和作为游牧民族的辽国契丹人,从小就开始了骑马射箭训练,有了精湛的骑马技术和射箭技能,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羊群不被狼叼走,才能够保证充足的渔猎食物,才能够保证自己的部族自己的家室不被其他部落掳走。因此,党项人和契丹人将骑马射箭融入了生活,他们的战士具有超强的骑射技术,很容易形成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而属于农耕文明的中原地区,一般的普通百姓就很少有人练习骑马射箭了,要在平时只会种地耕田的百姓当中建立一支能够与草原民族骑兵相抗衡的骑兵队伍,那是非常的困难的。

再有,金国和辽国为了保持自己的骑兵优势,防止北宋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与自己相抗衡,在边塞地区设置关卡,严令禁止牧民同中原地区的商人进行马匹买卖,以防止草原的优良马匹流入北宋,所以,北宋想发展自己的骑兵队伍,是非常困难的

北宋骑兵弱,打不赢辽、金,那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到宋真宗时期宋朝已经走下坡路,宋朝为防止武将谋反就重文轻武,赵匡胤就是武将篡了后周的政权,所以宋朝不重视武治,将士待遇不高,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

北宋骑兵弱,打不赢辽、金,那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宋朝失去了河套地区,河套地区为西夏所占领,并无良马可用。

其二,宋朝是靠政变所得,对于武将防范极为严格,造就了宋朝武力羸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