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速亡,是因为司马家族的气数在曹魏时代用完了吗?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公元280年,晋灭吴,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是,仅仅只过了几十年,公元316年,西晋就被匈奴人建立的刘汉所灭。西晋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短暂,有人就认为是西晋得国的手段低劣,是气数的问题。

但是,西晋的迅速灭亡,更大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如果用一句现代的话说,就是不作不死。

曹魏建国后,为了防止宗亲作乱,监视宗亲甚严。对待那些有可能竞争皇位的亲属,比囚犯都不如。因此,在晋朝代魏的时候,皇帝大权旁落给了司马家族,而其他宗室没有任何权力。以至于皇帝成为司马氏的傀儡,就算是最后被司马氏篡位,也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因此,司马炎汲取曹魏的教训,他大封宗亲,封了十个王,给他们职权。在朝中他又封了十七个臣子为王,让他们都拥有军队。随后把他们派到地方,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这样,他想象周朝一样,有各个王室来辅佐皇帝,免得再出现曹魏被代的情况。

而他的儿子是个白痴,儿媳妇贾氏又品行低劣。他也没有下决心更换太子。结果,他死之后,各方面的矛盾积累起来,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各个王爷运用手中的军队和权力,互相残杀。在这场大乱里,使得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死亡、流离失所。

原本在三国末年,由于内地的人口大量死亡,边境的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在这场“八王之乱”的混战中,各个当权者,都争相利用这些少数民族军队为自己打仗。再加上战乱,使得原来的住民大批逃亡,这些少数民族军队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

在一些有才略的少数民族的头领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建立政权,占领地方。被战乱掏空了的西晋,再也无力抵抗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最后灭亡在刘汉的脚下。

如果没有“八王之乱”,西晋就不会灭亡那么迅速。如果没有司马炎的错误分封诸王的政策,没有留下白痴皇帝和狠毒儿媳的错误,就不会有“八王之乱。”因此,西晋的灭亡完全是人为的悲剧,和气数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西晋速亡,是因为司马家族的气数在曹魏时代用完了吗?

不受监督的权力就等于腐败,没有任何制约力量的统治集团,就会成为最不道德的统治集团。一旦这种没有制约的统治集团出现,天下必亡。

东汉光武帝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誓言与世家大族共享荣华,所以光武帝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很快平定了天下,而世家大族也因此而重新现世。

曹魏崛起于汉末乱世,曹操丶孙权丶刘备,三位人主都不是出自于士族,不是士族代表,也不代表士族利益。因此曹魏政权,有多方势力的共同制约。

司马氏出自士族,司马氏是士族的代表,司马氏取代曹魏,获得了天下士族的广泛支持。因此天下士族人心向晋,三家归晋也就顺理成章了。

晋朝统一天下后,士族势力不受制约,发展到了极致,导致天下只论血统出身,不论才能与是非。由此造成了士族穷奢极欲,百姓苦不堪言,最终诱发内迁的异族与底层汉人,一起造反,终结了西晋。

西晋是亡于士族对国家丶社会的绝对掌控,所导致的极度的阶级压迫。西晋的诞生是对华夏统治方式的极端考验。自西晋灭亡后,华夏一直动乱,直到唐朝建立,才安定了下来。个人认为是唐朝的科举制,平衡了士族势力,消除了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因此才给天下带来了安定繁荣。

个人认为,所谓气数就是指守德执度,气数已尽,就是指无度丶失度。西晋士族由于不受制约,因而对财富、权力的索取,已达到了无度的地步,也就是说,西晋已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了,所以该灭亡了。正所谓“凡事做得太绝,缘份必定早绝。”

西晋速亡,是因为司马家族的气数在曹魏时代用完了吗?

这就有点过分夸张了。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气数可不短,晋朝分为东西两晋,立国时间有155年,传递了15个皇帝。相比较于前面立国52年的曹魏,立国42年的蜀汉,立国52年的东吴,都可称得上是绝对的长寿,在魏晋以来400多年的腥风血雨里,晋朝占了差不多三分一的时间,如何能够说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气数耗尽呢?

西晋的灭亡直接诱发的原因是八王之乱,其实看八王之乱的整个过程,真正的八王之乱诱发天下大乱,诸侯王相互大战的时节是从元康九年(299年)开始到光熙元年(306年),在这七年里诸侯王为了权利斗争大打出手,虽然在历史上把贾南风批的体无完肤,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在贾南风执政下,晋朝当时除了中央发生变动外,地方是无事的,但是贾南风为了更好的控制政权,杀了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司马伦趁机杀了贾南风,而且此后还称帝,这种行为引起了大批的宗室亲王的不满,于是洛阳朝堂的政变直接演变成了天下大乱的局势。

我们日后见到的石勒,刘渊都是这样崛起的。比如刘渊就是被成都王司马颖启用的,司马颖曾经任命刘渊为代理辅国将军,负责北城防守诸事务。司马颖试图让刘渊回到当时屯居匈奴人中,召集匈奴人帮助司马颖抵抗当时的王浚和段部鲜卑首领段务勿尘,刘渊一度想要帮助司马颖抵抗,只是最后作罢。

石勒也是投靠司马颖原来的将领阳公师藩,公师藩本人在司马颖被王浚大败,逃亡洛阳时,在赵魏起兵,石勒与汲桑率领牧人数百骑苑马投奔了公师藩。之后一直打着为司马颖的复仇的旗号做事,最后才去投奔刘渊。

五胡乱华实际上是司马家自己引起来的,如果要说气数的话,也只能说司马家的后代不争气,子孙们相互自己打来打去,而且还要引来五胡为自己壮大兵力,最后成就五胡。

西晋速亡,是因为司马家族的气数在曹魏时代用完了吗?

曹操的失败,是时代的悲剧,这种失败不是军事失败,不是文化失败,而是政治失败,是东风压倒西风!是落后的腐朽的世袭贵族—世族,属于“王谢大族”,代表落后的生产力。曹操出身寒族,属于知识分子,属于士,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司马懿司马家族,篡位曹家,建立晋朝,是历史的倒退,是世族阶级的回光返照,是逆历史发展的!中国很快陷入八王之乱,南北大对抗,陷入了长期分裂!

西晋速亡,是因为司马家族的气数在曹魏时代用完了吗?

西晋灭亡根源在八王之乱、尤其是引进外族,而这一切都因那个丑陋的女人。

西晋速亡,是因为司马家族的气数在曹魏时代用完了吗?

西晋丧乱的原因是:

|司马氏错误地总结了曹魏被篡的教训,认为:没有宗室护卫!曹氏几个儿子虽有封地,但无实际统治的地域和军队,误以为宗室有军队和封地可以护卫王室,因此,把宗室都分地为王,有地盘有军队!最后形成了造反,引起八王之乱!

2:给儿子娶妇不慎,使贾南风为后!不但乱了血统,而且乱了政治!最后生了个傻子司馬衷!当皇帝,最终走向灭亡!

3:实行九品官制,官可以世代相传,杜绝了士人的入仕道路!造成政治腐败,人才贫乏!导改灾亡!

总之:晋代走了回头路,违背了秦开始的郡县制,采取了分封制,违背了汉以来的取仕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在经济上也走回头路!违背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是快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