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哪一次北伐最接近胜利?
诸葛亮哪一次北伐都没有接近胜利的希望。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没有多少军事指挥经验,又不用老将,不听任何建议,按照自己和马谡等纸上谈兵的人制定的计划行事。最后惨败而回。
第二次北伐打陈仓是为了配合东吴,只带了一个月粮食,自己的攻坚能力又差,再次撤回。这次就算是打下陈仓也没有什么用,看不出来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第三次是打下武都阴平两郡,这两个郡人口稀少,离曹魏控制区远,是曹魏的弃子。但打下也起了改善蜀汉态势的作用。
第四次还是出祁山。这次利用了司马懿将帅不和的缺点,在野战中打败了司马懿,但司马懿固守不出,诸葛亮没有办法,后因粮运困难,被迫撤军。
第五次诸葛亮全力出击,还有东吴的配合。曹魏采取西防东攻的策略,司马懿固守关中拖住诸葛亮,主力在江淮打退东吴的进攻。诸葛亮军队实力不如曹魏,又没有攻坚能力,又不能迫使曹军交战,最后耗死在五丈原。
我们可以看出,按照诸葛亮的打法,根本没有北伐胜利的希望。他的军队只是野战能力突出,但其他能力尤其是攻坚能力低下。这样他根本没有打破僵局的希望。北伐根本不可能胜利。
诸葛亮哪一次北伐最接近胜利?
诸葛亮一生当共有5次北伐,综合来看,只有第一次最接近胜利,因为打到了关中腹地,直接威胁到了曹魏政权。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当魏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东吴方面,没料到蜀国会突然出兵,对蜀毫无防备,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投降,魏国朝野震惊,魏明帝曹睿亲临长安坐镇,派大将张郃阻击诸葛亮。
双方在街亭进行争夺,街亭位于陇山隘口,占据咽喉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马谡不听诸葛亮部署,将军队部署在山上,于是张郃利用地形将马谡军队包围,切断了水源,蜀军大乱,马谡弃军而逃,张郃趁势攻占了街亭。就这样,到手的胜利因诸葛亮用人失误,蜀军前期取得的优势尽丧,诸葛亮被迫退守汉中,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复归曹魏。
这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最可惜的一次,一步之遥,前功尽弃。自此之后,曹魏将防御重心由东吴转移到蜀汉,各个战略要地皆派精兵把守,使得诸葛亮之后的几次北伐基本上没有大的成绩。
而第二次出兵陈仓,由于曹真早有防备,僵持数十日不下,遂退军;第三次攻占武都、阴平,并成功击溃魏军进攻,可算小胜;第四次由于李严运粮不济,刘禅下令撤军,遂退回;到第五次的时候,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因积劳成疾,于五丈原病逝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诸葛亮哪一次北伐最接近胜利?
哪一次都没有机会。
战争比的是综合实力,人口、军队、钱粮、装备、训练,不管哪一条,蜀汉都没有优势。
第一次北伐看起来不错,曹军准备不足也没把弱小的蜀汉当做敌人看待,才吃了亏。立即调集兵马反扑,诸葛亮只能退走,哪怕没有所谓马谡丢失街亭,也无法阻挡曹军。
因为,曹魏始终把占领南郡的江东当做主要对手,对蜀汉主要采取防御态势,诸葛亮才有机会五伐曹魏,但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曹军以逸待劳,诸葛亮没有获得胜利的可能。
诸葛亮哪一次北伐最接近胜利?
中原一直被曹魏占领着,蜀汉一直处于下风头
诸葛亮哪一次北伐最接近胜利?
第一次北伐 魏国对于蜀国防备不足,诸葛亮携兵北上 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诸葛亮哪一次北伐最接近胜利?
从后面几次的北伐效果来看,也就第一次有战果,如果真的要说哪一次最接近胜利,那只有第一次吧。
战果上来说,占领了凉州三郡,撸了一部分人口和资源回到汉中,赵云那只疑军成功牵制住了一部分魏军兵力,丞相出兵有点偷袭的味道,魏军被打的有点小懵,整体战局是有利于蜀汉的。
战略上来说,如果没有马谡丢街亭,也许就可能达到巩固已经占领的三郡,再图下一步。
但是总的来说,北伐还于旧都,兴复汉室是不可能完全的任务,孔明的北伐是以攻为守,类似于买张彩票求希望,而且兴复汉室的这面大旗已经残破不堪,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张大旗会慢慢从政治正确变成政治包袱,越来越重,最后压垮了丞相,压垮了蜀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