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孙权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为孙刘两家从新联盟留下转圜之地的话,放关羽一条生路似乎更为有利。这样,不会和刘备撕破脸皮,有可能和刘备从新和好,一起对抗曹操。
可我再一想,孙权拼命追杀关羽,一定要杀之而后快,正是说明了东吴对关羽的恐惧。东吴曾经评价蜀汉说,蜀小国,名将唯羽。这也说明东吴对关羽的重视。
如果放关羽逃走,就如同放虎归山。在当时,虽然荆州一军全没,但刘备在益州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很大一部分都是关羽带起来的荆州旧部。关羽带领他们来收复荆州的可能性很大。
关羽最为东吴惧怕的原因是,他久居荆州,擅长水战。如果由他指挥进攻荆州,他会水陆并进,顺流直下。东吴很难对付。
而荆州的关羽旧部不是被东吴杀死了,而是投降了东吴。这些人中,像廖化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他们再在荆州的后院放火,东吴更难对付。再加上曹魏在后虎视眈眈。这样,东吴很可能占不了便宜,很可能会失败。
因此,东吴对关羽一定要斩尽杀绝,不留活路。否则,东吴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后活着逃回西川,蜀国后期会是什么情况?
关羽丢了荆州后活着逃回西川,这实际就是当初临时去麦城暂时立足的想法。以关羽最讲义气的特点,我觉得 :
第一,关羽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出兵去救留守麦城的王甫,周仓。这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取得刘备手令,让临近的刘封,孟达施救;第二,至于恢复荆州,估计比较费事。也不能单纯靠军事手段,预计得诸葛亮费一番脑筋,派出舌辩大师甚至亲自出马,与东吴谈判甚至与曹操阵营沟通,以增大对孙权压力;第三,从后来刘备伐吴初期看,如果刘备诸葛亮有决心,还是具备对孙权施加压力的实力,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本身就是背盟违约,属于不义行为,所以若适当施加军事压力,则有利谈判进展;
第四,由于关羽人还在,张飞肯定也在世,刘备不至于丧失理智,真的去打。只是做个姿势,吓唬一下孙权。因此,必然见好就收,具体就是只要孙权答应归还荆州,或者交还几个郡,缚还糜芳,士仁,重结盟好就可以答应,不必死缠硬怼,激起军事对抗;
第五,由于荆州可能基本或大部恢复,刘备实力损失不大,且吴蜀联盟又恢复和好,荆州守备肯定会得到加强,至少不会只防范曹军而忽略孙权;第六,刘备不一定在章武元年(263)就去世,后来的北伐起码能多几位五虎上将;第七,蜀国国祚肯定会多延续至少二,三十年。不同意见的欢迎大家来喷喷!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军进攻汉中张鲁。几乎在同时,江东孙权也派人去向刘备索还荆州。
其实,说荆州是孙权的,后来借给刘备,这本就是无稽之谈。后汉朝廷所封的荆州牧本是刘表,其子刘琦彼时正做江夏太守(荆州的最东面至江夏郡),怎能说荆州是孙吴的呢?然而,在那个年代,一切都要以实力说话,赤壁之战后刘琦被刘备举荐为荆州刺史 ,孙权虽不便表示否认,但因南郡是东吴大将周瑜率军攻占的,他又怎肯退兵将其地还给刘琦呢?况且不久后刘琦也病死了。事实上,当时长江中游从南郡以下,都被孙吴的军队给占领了。刘备则屯驻在公安一带,只能向荆州南部(大体在今天的湖南省)发展,并相继攻取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然而,毕竟地盘太小,加上彼时的南荆州开发程度很低,还属蛮荒之地,刘备常有施展不开拳脚的困窘感。
荆州以北襄阳、樊城等地被曹操占据。沿江一线的重镇,又大都被孙权夺取。刘备只有觊觎僻处西南一隅的益州(今四川)了,然而益州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益州牧刘璋虽然生性暗弱,想要攻进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此时的刘备,仍然局促在荆州南四郡,还不能向西发展。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率军击张鲁。消息传到益州,刘璋部下张松献策说:“汉中是西蜀的门户。假如曹操攻占了汉中,取西川易如反掌,那咱们就危险了。蜀中虽有名将,但大都靠不住。刘备是您的同宗,骁勇善战,又是曹操的死敌,不如招他来,利用他抢先攻取汉中,如此,曹操的威胁就不足虑了”。 刘璋觉得有道理,就派法正率领四千兵马去迎接刘备。彼时,汉中张鲁本来不听刘璋号令。刘璋的意思,大概是以为把汉中送给刘备,自己是不吃亏的,而刘备和曹操嫌隙很深,他是不会降曹的,再让他替自己抗拒曹操,替自己把守益州北大门,就可以不用担心曹操觊觎益州了,他这种打算本也无可厚非。
然而刘备亦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也不是善茬,他率军进入益州后能否听命于自己呢?刘璋却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张松、法正等西川人士一
向不被刘璋重用,在其麾下一直郁郁不得志,因此都想卖主求荣,两人积极撺掇刘备夺取益州。此劝正中刘备下怀,便随法正入川。刘璋亲自到涪县(今四川绵阳)和刘备见面。他拨给刘备许多兵马,还给了许多粮饷财物,目的是让他从白水关(今四川昭化)北攻张鲁。刘备得刘璋支持,麾下已有三万人马,他驻军葭萌县(今四川昭化东南),却不立即进攻张鲁,而是大施恩惠,以收买蜀中民心。
曹操正准备西攻张鲁,西凉军阀韩遂、马超突然举兵反叛。曹操亲自西征,虽然平定了马超之乱,但却将取汉中之事给耽搁了。
张松的哥哥张肃,知道弟弟私通外敌,勾引刘备袭夺西川,怕他连累、祸及家人,便把他的阴谋向刘璋告发了。刘璋大怒,抓捕并处死了张松。他还传令给各地守将,不得再和刘备往来。
二二一年十月,曹操率军去攻孙权 。刘备麾下悍将关羽正和乐进相持,刘备向刘璋再借一万兵马,以及军资器械若干, 欲东归救援关羽。刘备佯装动怒,他采纳庞统之计,假装要率部东行,待白水关守将杨怀、高霈前来送行时,将两人抓住,再兼并其军,最终挥兵进攻成都,夺取全川。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经一系列攻战,刘备开始挥军围攻成都。刘璋知道无力抵御,守了十几天后,就献城投降了。于是刘备夺取了益州,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基本实现了一半。
到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又征讨张鲁。此时,孙权也向刘备索还荆州。荆州本来就不是孙权的。刘备借口取凉州后再还荆州。孙权大怒,派吕蒙率军进占了荆州东南部。当初刘备准备率军西取益州时,诸葛亮、关羽、 张飞、赵云等一大班人马本来都奉命留守荆州的。后来,刘备和刘璋闹掰并大打出手,诸葛亮率张飞、赵云溯江西援,只留关羽一个人率军守荆州。吴军南攻时 ,关羽带兵到益阳,刘备则率五万大军,从公安而下,打算联手进攻孙权。
此时张鲁降曹,曹操已攻取汉中,刘备于是和孙权和解, 以湘水为界,把荆州一分为二,江夏以南属孙权,南郡以南属刘备。刘备派关羽驻军江陵;孙权派陆逊屯扎陆口。这一次平分荆州,刘备是占了便宜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东吴大都督鲁肃病死了,由吕蒙继任。吕蒙的为人行事,和周瑜非常相似。他主张派一军驻扎江陵,另一支驻军白帝,再派一支水军沿江游弋机动,作为援军,而他自己则率吴军主力据守襄阳。他的计划若要落实,必须全取荆州才行。他认为,袭夺荆州,就能控制住长江,而吴军长于水战,更利于向南发展而不是向北。孙权听后认为很有道理,批准了他的献策。于是江东方面已经在制定全取荆州的计划了,只是在等待最佳时机;而刘备方面对此却一无所知。
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采纳法正的意见,率兵进攻汉中。曹操闻讯亦率军亲征,来到长安。
二十四年,刘备在沔县东南的定军山与曹军激战,老将黄忠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自领兵来攻,刘备收兵据险坚守,始终不出战。曹操无可奈何,加上将士疲惫,粮草将尽,只得怏怏退兵。于是刘备又夺取了汉中,势力达于鼎盛。
然而荆州方面,一场危机却即将袭来。原来,曹魏大将曹仁和刘备的荆州守将关羽对峙,魏军驻扎在樊城。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曹魏南阳守将候音投降关羽,曹仁闻讯立即率军围攻南阳,在二十四年正月里攻破南阳,擒杀叛将候音,而关羽也在这一年发动了襄樊战役。七月,曹操派于禁去支援困守樊城的曹仁。八月,天下大雨,经久不息,汉水猛涨,关羽乘势进兵,于水战中生擒于禁,俘斩庞德,并逼降了数万曹军。彼时,曹军主力尚在淮南、关中,再调兵救援,仓猝间不容易调集齐备。刘备使关羽出兵北攻,大概是让他牵制曹军的兵力,以配合自己从汉中进攻关中。此时的关羽,势如破竹,威震华夏,执意要攻取樊城,却没注意到孙权已经更换主将,把后方的兵力调到前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关羽虽勇冠三军,但却缺乏谨慎 ,甚至有点谋略不足了。
孙权既然下决心夺取荆州,此时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吕蒙和孙权密议,诈称回建业(今南京)养病,以麻痹关羽,还乘机秘密调兵遣将,把后方的军队调至前方。吕蒙还将年轻的陆逊举荐给孙权,说他“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是接替自己的不二人选。孙权同意了。陆逊到任后,写了封信给关羽,言辞非常谦卑。 关羽果然放下了心,把留守后方的兵力全部调至前线以围攻樊城。孙权大喜,亲自西行,派吕蒙做先锋,去袭夺荆州。
吕蒙偷偷到了九江,把精兵都隐藏在船舱里,装成商船的样子溯江西上。关羽在沿江的地方都筑有瞭望哨所,吕蒙派兵偷袭,将之一一拔除。所以孙吴军队的动向,关羽一无所知。而守江陵的糜芳,守公安的傅士仁,都和关羽有矛盾,一听说吴军杀到,都不战而降了。关羽被吕蒙抄了后路,只得退兵。吕蒙进入江陵后,严肃军纪,约束将士丝毫不得侵害民众。 那些跟随关羽出征部属的家眷,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尤其被吕蒙善待。关羽麾下将士听说后,军心顷刻间就涣散了,沿途相率逃跑者甚众,很快溃不成军。当关羽带着十几个亲信逃到当阳以东的麦城时,碰到孙权派来的招降使者,关羽诈降,随后又逃跑,在彰乡被孙权的伏兵擒杀。一同遇害的还有其子关平。
关羽这个人,是威震三国的虎将,还是很有些本事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大意失荆州就看扁了他。为何说他有本领呢?关羽有独当一面的才能,自刘备起兵以来,他总是自领一军,在外单独指挥作战。北方人不善水战,而关羽一到荆州就能统领水军,可见他确实有军事才能。关羽不仅勇而且忠,当初他在下邳被迫投降曹操后,曹操非常看重他,待之甚厚,而他对故主刘备始终念念不忘,一有机会就弃曹而去;他虽离去,却又不肯辜负曹操的厚爱,一定要立些军功以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确实有几分大勇大忠的英雄气。可是人就有缺点,关羽久攻樊城而不克,可以看出他在军事谋略上的不足;关羽傲世轻物,“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糜芳、傅士仁在关键时刻背叛他,恐怕也是因为他的性格软肋所致。
关羽失荆州,兵败身死,对于刘备集团是一个致命伤。因为失去了荆州,后来蜀国北伐曹魏就只剩从益州经汉中进攻关中一条路可走了,而没有从荆州经南阳直捣洛阳那么便利的坦途捷径可走。从汉中攻关中,要翻越山高路险的秦岭,道路异常艰难;魏国的防守力量,从此可以专注于秦岭、汉中一面;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果,未必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关羽失荆州,对刘备集团的打击是致命的。即便关羽在失荆州后能活着逃回成都,因大势已去,他虽骁勇无敌,但性格刚愎自用,又很好大喜功,恐怕对蜀汉后期的发展也只能起局部作用,起不到力挽狂澜的作用。除非他凭借对荆州山川地理的熟悉程度,能率军复夺荆州,否则即便他丢荆州后仍活着,也是无补于后来蜀汉之大局的。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搬运必究】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能活着逃回成都,张飞便不会送命。刘备便不会发动对吴的夷陵之战,他也不会抑郁而终,蜀汉的享国可能会更长。
刘备进取西川后,东吴遣诸葛瑾入蜀讨要荆州全境。刘备对诸葛瑾言“待备夺取凉州便会归还荆州”,孙权知道刘备这是在拖延时间,心中非常愤恨,于是命吕蒙、鲁肃分兵谴将准备武力夺取荆州,两军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恰在此时曹操大军兵进汉中讨伐张鲁。刘备为免两线作战乃与孙权修和。两国协议平方荆州,以湘水为界,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刘备据有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继续由关羽都督荆州事(南三郡),蜀军在这里部署了3万兵力。
湘水划界暂时让孙刘两家歇兵言和,这样关羽孤身一人镇守荆州三郡,其肩上的胆子也越发重了。蜀汉在前方夺取汉中,而关羽仅3万人马镇守荆州三郡,既要防范曹操的进攻,又要严守东吴的偷袭。孙权攻打合肥之后,征南将军曹仁孤军深入救援合肥,襄阳、樊城空虚,关羽乘机引军来取。曹操遣于禁分兵七路救援襄樊,时连日大雨,汉水爆涨,关羽决江堤以引汉水水淹于禁七军,曹军大败,庞德被杀、于禁也兵败投降。关羽兵进樊城,将这座孤城围的如铁桶般。
关羽乘曹军后防空虚主动出击,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挑衅行为,这并不利于他能长久的镇守仅存的荆州三郡,甚至还有可能陷入曹操与东吴联合夺取南三郡的不利局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为消灭关羽这个对许昌威胁极大的势力,以将江淮(荆州全部)地区封给孙权为条件,诱时东吴出兵,并命徐晃、赵俨等出兵驰援樊城,关羽在外无援兵,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最终败走麦城,在离益州边境不过几十里地的临沮遭到吴军埋伏,关羽与长子关平在临沮遇害。
千百年来关于蜀汉为何迟迟没有出兵援救关羽一直众说纷纭,蜀汉是真的没有出兵吗?非也,早在关羽被曹操、东吴两军夹攻之时,刘备就命离荆州最近的据守上庸的刘封、孟达两人出兵相救,二人为保存实力没有出兵。但关羽败走麦城逃至临沮的时候,并没有蜀军接应,这确实是令人费解的事情。关羽之死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是导致蜀汉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那么,假设关羽最后从临沮平安脱险回到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什么程度呢?关羽若不死,蜀汉前景实际上一片看好。
一:关羽若不死,张飞也不会被杀。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张飞闻知二兄被害,报仇心切,乃从阆中出兵江州协助刘备伐吴,结果因为思兄郁结醺酒,酒后鞭挞张达、范僵(实为范强)二人,二人恐惧,深夜潜入帐中杀死张飞割其首级投降东吴。这一段张飞之死的描述总的来说是尊重史实的。张飞死的非常可惜,他没有战死沙场,却死于部下的谋逆,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关羽被杀,关羽若不死,张飞也不会被杀。
二:关羽若不死,便不会发生后来导致蜀汉迅速由盛转衰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发生于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即刘备称帝三个月后,这是蜀汉对东吴发起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蜀军以15万人,号称70万人顺长江而下兵进东吴,此战不为别的,正是为报汉寿亭侯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蜀军起初捷报频传,占领东吴众多城池,孙权为全力对付蜀军,乃结好曹魏,以年轻的陆逊为大都督,刘备轻敌冒进,至使陆逊火烧蜀军联营七百里,蜀军大败,折兵十万之众,刘备仅以身免逃至白帝城。夷陵之战蜀汉举倾国之兵来犯,一败则国力大损,蜀汉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夷陵之战的根源也是因为关羽被杀。
三:关羽若不死,刘备便不会那么早驾崩。夷陵之战让蜀汉大军惨败而归,也迅速摧毁了已经步入了老年的刘备的身心意志。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对夷陵之战惨败羞愤难当的刘备,同时也因为关、张二弟的离去,身体迅速恶化。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在位仅仅三年。如果没有关羽的被杀,便不会有后来的夷陵之战的惨败,更不存在白帝城的托孤,作为三国历史上最懂得养生的皇帝,刘备本可以活的更长。
四:关羽若不死,蜀汉可能享国更长。失去荆州三郡,蜀汉仅有益州和汉中,是三分天下中实力最弱的一国,但刘备非常体恤百姓,懂得与民休息,对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他会保持最大的克制。哪怕刘备多活七年,蜀汉对外歇兵,全力发展人口经济,如此下去,蜀汉必不至于成为三国中第一个亡国的国家。
真是成也关羽,败也关羽。关羽之死,深深的影响了整个蜀汉未来的命运,天命无算啊,倘使关羽父子当时顺利从临沮逃回成都,怎么会发生之后那么多决定蜀汉命运的事情?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如果关羽活着回来肯定羞于见人,不知怎样面对刘备诸葛亮等。他平时满脸的傲气已经荡然无存,余下的只有愧疚和沮丧。身边的人有同情和关心的,但也有幸灾乐祸的,关羽得罪的人不少,就等着看刘邦怎样处置。
记得张飞守徐州被吕布偷袭,张飞因酒醉不能应战败走,丢了徐州,刘备老婆都陷在城里没带出来。张飞回来见到刘备等人时被关羽一通大骂,张飞羞愧得要拔刀自尽,被刘备夺下刀哭着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说完又大哭。说明刘备把兄弟看得重,老婆看得要轻些,却没提丢失徐州半个字。关羽逃回可受到降职处分但不会重罚,同时关羽受此一挫,其孤傲性格有所收敛。
摆在面前的首先是荆州。过去是以"借”的形式占据荆州,逐步变成了一借不还,现在失去了当然不能再去"借"。关羽肯定负气要率兵征战,但诸葛亮不会同意,而且仍需和东吴搞好关系,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不能变,所以荆州一丢就不可回。如果刘备同意关羽强行率兵强夺,结果会如同夷陵之战一样,大败而归,甚至关羽可能战死,那比较之前失荆州只是晚死几年而已。
如果关羽活着回来,刘备张飞也不会死,关平或许也没死,刘封也不会杀头,孟达沒投魏,蜀国的力量更强大,三国鼎立的局面暂时会更平稳。
有一点有肯定,三国中最先亡的任然是蜀,但这都是在刘备诸葛亮死后的事。老一辈相继死去蜀国后继无人的这个局面不可改变,甚至更加严重。因为老的死得迟,新生力量上得更慢,后主刘禅身边无好的谋略家军事家,折腾不了多久。
对我们现在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少了一尊大神,那就是武圣关帝。
如果关羽丢了荆州以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后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发生了众多的波折。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刘备政权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三国时期鼎立相持的一个标杆。那么如果关羽在丢失荆州后活着逃回成都,蜀汉局面是否会好一点,蜀汉后期又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了解下荆州的重要性。关羽在失去荆州后其实蜀汉就失去了地理上的优势,荆州地处中国中部,是南北相通的四战之地,在古时候这叫“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三国时期荆州地大物博,粮食产量丰富、物资丰富、道路相通、易守难攻,有很高的战略意义。 占据荆州之地北可进攻曹魏,西可通达蜀汉,东可依靠顺流取江东。可以说当时的荆州是个在谁手上谁就占据了大局上的优势的地方,但是最后却因为关羽的大意失去了这块荆州宝地。
同时,刘备的蜀汉政权不仅丢失了荆州,连虎将关羽也一同被擒杀害,关羽的如此结局一直是后世所惋惜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荆州之战的另外一种结局呢,就是关羽并没有死,并且成功的回到了成都,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对蜀汉会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大胆猜测一下。
如果关羽幸存逃回成都活下来对蜀汉后期发展当然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当然了,历史上关羽并没有活下来,这些只能说是个人假设。
我们首先得谈谈关羽的个人价值,关羽这个人重情重义,武力值极高,有勇有谋,从其被后世界尊为武圣就可以看出,关羽在历史上是有很大的人格魅力的。在当时的蜀汉乃至三国都是是比较强的武将,如果关羽活下来的话最起码在蜀汉中后期不会没有沦落到无将可用的局面。
再一个因为关羽的死,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张飞为了帮关羽报仇,整日酗酒,毒打手下,最后被手下偷袭杀死。这也导致了蜀汉与东吴的直接翻脸,而后刘备率大军征讨东吴但是却被陆逊“火烧连营”,最后大败而归,就连刘备自己也在白帝城亡故。而这些就导致了蜀国“存地失人”和“存人失地”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刘备一死,诸葛亮每天辛苦操劳,任劳任怨,这也间接的加快了诸葛亮的死亡。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关羽没死,首先张飞也不一定会因为殴打手下而被杀,那么张飞不死,以当时的刘备的年龄,只要不出现大问题,刘备还可以活个二三十年,诸葛亮就不需要像辅佐刘禅那样点灯熬油,可以活的更久以帮助蜀汉做进一步的布局谋划。而刘禅可以再接受几年教育,进一步成长,也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再从地理上分析,虽然失去了荆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蜀汉手中依旧有西川汉中之地,如果退守西川汉中,依靠蜀地天险,曹魏,东吴都不一定能攻的进来,毕竟西川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再加上刘备在西川的多年经营,有西川民众的支持完全可以东山再起。而荆州一地,有着诸葛亮等名士的谋划说不定也可以再拿回来。
而关羽的死亡,再加上荆州的丢失,最后也刘关张接连身死,导致了后来诸葛亮北伐无将可用的局面。而如果关羽等人活着,后面的北伐也好,东进也罢,都可以有更好的一个局面,不说一统天下,做个守成之主显然是没问题的。
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毕竟是东吴率先偷袭荆州,而当时蜀汉与东吴也是同盟关系,于大义上是说不过去的,如果当时只要关羽、张飞活着,而刘备这边只需要摆出姿态说“东吴背信弃义”,再联合曹操进攻东吴的话,东吴势必服软将荆州归还,毕竟当时如果刘备与曹操结盟的话,(这里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很快的集结兵力对东吴采取武力措施,而东吴不见得有多大的兵力去抵挡,当然刘备不会真的与曹魏结盟,毕竟东吴一灭,唇亡齿寒,刘备离被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是这边只要摆足姿态,那么只要与东吴有些许的谈判,孙权就会做出些许让步甚至归还荆州也未可知,这样又会回到三国鼎立的阶段,所以孙权做出的让步也只会给出不会伤筋动骨并削弱蜀汉的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