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

李自成打进北京是历史的必然。

李自成在襄阳决策的时候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先取关中,收取边兵壮大军力,然后攻山西,进北京。

后来李自成就是按照这个建议,先在郏县之战击败孙传庭,再占关中,出山西,兵分两路进攻北京城。

在进攻北京城的途中,在宁武遭受明军抵抗,伤亡万人,李自成还有所犹豫,是否进行下一步的进兵。但是明朝已经气数已尽,后面的军事重镇纷纷主动投降。使得李自成兵不血刃,一直打到北京城下。

明朝京营由于朝廷腐朽,冒饷严重,缺额很大,面对优势的李自成的军队军心动摇。内部人员献门,李自成随之占领了北京。

李自成打进北京,主要原因是因为明朝腐败败落,失去了民心军心,大势已去。从上到下都希望早日改朝换代,结束明朝的腐朽统治。这使得李自成轻易的就打入了北京城。

如果后期李自成措施得当,就不会有满清入关,中国就会有一个继续发展的阶段。

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

明朝能战的军队已经拼光了,后方也没了军队牵制,并且李自成的大顺军队,经过多次拼杀,已经都是老兵油子了,战力没的说,气势已经打出来了。所以北方各城顺风而下,最终北京城被陷,可怜的崇祯自缢亡国。

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

小编总结了下李自成经历

有头脑

起初他只是起义军中一个头目,领头的那个叫高迎祥,是他创立了大顺,李自成是他手下的一员大将,名号闯将。他当时给其余头目其除了一个战略方案,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这点说明他很有军事头脑。

性格坚韧,誓把起义进行到底

多次失败,多次被打散,但他就是不投降,他早期跟过好几波人,最后他们死的死,降的降,他呢一旦领导投降了,他就转投下一个起义军。比如起义早期的王左挂(降明),李自成转投奔张存孟,后来他也降明了。他又投奔了他的舅舅高迎祥。

后来高迎祥被杀后,他继位,这时候负责他这个片区的是孙传庭,这是个牛人(相较于王家帧,熊文灿),李自成被孙传庭在山西打的只剩下千百来号人物,最低谷时候就剩十八个人,可就是不投降,他往深山老林里一躲。

这点可以看出他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性格。

明军的地盘感强烈

上面说到李自成被打的躲进深山,其实跑到了四川。这时候孙传庭就没有乘胜追击把他杀死,我想他又几个顾虑:

  • 四川是洪承畴的底盘,我进去会不会引起误会。

  • 我要是在四川把李自成剿灭,会不会被倒打一耙。被参一本说我拥兵越界。

然后四川的洪承畴呢,把李自成追赶到甘肃后,他也不还追了。估计他也有跟孙传庭一样的顾虑。俗话说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啊。

明军善待俘虏

明军对自从大顺高迎祥死后,对其部众诏安比如张献忠,这个也可以但是没有打算他们编制。致使他们还有反抗力量。这点是最不可取的。招降可以,但是一定要收回他的军权啊。就这样明朝相当于在自掘坟墓。

天灾人祸

1640年,河南大旱,据史书上写的说是百年难遇的大旱,一句古语说的很贴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这样国家还要征税,没办法国家要打张献忠,要阻皇太极。就这样逼着百姓造反。这时候李自成冒出来了。说了句不纳税不交粮。迅速集结了大股部队。

然后上面说到明军招降的张献忠,他呢又反了,肯定反,已有反心,还不打乱他的军权,实在是一大败笔。

内忧外患

皇太极北方进攻,军队势力集中在山海关。国内对起义军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闯王宣扬的口号是不纳税,他的部队很庞大,这时候呢孙传庭还是那几万人军队,实力悬殊,再加上他瞧不起李自成,轻敌了,使得他中了埋伏被打败,李自成占领了西安。之后中原已经没有力量阻挡李自成了。所以他直接进军京师。毁了大明200多年的国祚。

小编认为明朝啊,完全可以先去跟清军义和,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呢我们大明皇帝坚持不割地不义和。这一点虽然没好处,但是确实正确的。人都需要有精神,况且大到一个国家。所以我觉得明朝是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

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

传庭死,大明亡矣。

我们常常将明朝的灭亡与孙传庭没能击败李自成结合起来,实际上,在孙传庭复出以前,李自成的实力已经不是他三年前所见到的那样了。

1.李自成三围开封,战略上锁定了明朝的败局

首先来看看孙传庭复出时的景象,李自成、罗汝才部先后打赢项城战役、襄城战役、三围开封,用兵部右侍郎侯恂的话来说就是:李自成“一败汪乔年,再败傅宗龙,而天下之强兵劲马皆为贼有矣。贼骑数万为一队,飘忽若风雨,过无坚城,因资于兵。官军但尾其后问所向而已。”

李自成的兵力已有精锐步兵10万,铁甲骑兵3万,每一骑兵有马3匹,骑、步总人数号称百万。而大明最后的希望孙传庭,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受召见时,崇祯皇帝问他需要多少兵马?他居然随口回答有5千精兵就够了。此情此景,真的像极了号称“五年平辽”的袁崇焕啊!故事发展极其相似,孙传庭赴任陕西三边总督。发觉事态不太对,立即上疏说非练兵二万,饷百万不可。当年袁督师也这么干过,于是得到的只有崇祯帝的训斥“原议练兵五千可以破贼,何以取盈二万?且百万之饷安能即济?”

试想朱仙镇之战,明军“十八万人马,一齐溃散”,孙传庭的十万新兵,又能顶什么用呢?

李自成的战略是“据中原,夺天下”,开始在襄阳建立政权,利用流民攻城掠地,并对占领地区进行据守、恢复生产,以至于明王朝的地盘被压缩在黄河以北地区,最要命的是天下经济重心在南方,李自成横在中间,明朝中央越来越难获得南方的补给输血。

2.关外的“盟友”帮了大忙

就在李自成开始以“剿兵安民”为己任,部署灭明大业时,关外蠢蠢欲动的清朝又一次到中原秋游,进一步削弱了明朝的防御力量。

就在李自成郏县大胜孙传庭之际,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十六年(1643年),清兵再次越过长城,绕过京师南下,这次烽火及于直隶与山东两省88个州县,有36万男女被俘,明朝的北方基地一片狼藉。

此次清兵入关,明军损失两名总督,光守备以上将吏就损失百余人,在明末军队普遍私有化,朝廷无力组织像样的军队进行战斗,只能倚仗各地军阀。山东总兵刘泽清面对清军拥兵自重,不难想象李自成进军北京之时他会借口拒绝勤王。

3.明朝自身的腐败已经透顶了

河南战局糜烂,陕西连年大旱,遍地饥民,然而秦王府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生动演绎“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开封之战,明军不惜挖开黄河大堤水淹闯军,使得千古名邑顿时陷入汪洋之中,无数平民流离失所。崇祯帝却只关心宗室周王的死活,还下旨犒赏了毁堤护藩的官吏,使多少大明臣民寒心!以至于李自成与孙传庭的官军大战,许多农民自发为闯军带路,箪食壶浆。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啊!

1636年清军入寇,唐王朱聿键自募1000余人勤王,事后却被削去藩王爵位,废为庶人,对自己人尚且如此,也勿怪满朝文武对崇祯帝离心离德了。

李自成自身的发展壮大,清兵有意无意地帮助削弱明朝抵抗力量,明朝自身的腐败,多种因素促成了他在1644年的短暂胜利。但是他没有吸取当年宋太宗北伐的教训,仓促出战,结果在一片石彻底葬送他的好运。

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

李自成可以打入北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来分析一下吧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要知道,北京城城墙高大,曾经数次抵挡了蒙古铁骑的围攻。或许之前崇祯皇帝还幻想靠北京的城防可以抵挡一下。然而,历史总是残酷的,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上吊自缢。

而李自成可以攻入北京,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妨梳理几条:

1、官员百姓的人心向背问题

这世纪上是两部分,分为官员和百姓

  • 对于百姓来说:

在明朝末年,中国发生大规模的极寒天气,即小冰期。因而粮食大量减产,民不聊生,各种起义已经在全国各地爆发。在加上明朝北部女真频繁入侵,明朝为了筹措军费,大肆搜刮民财,腐败的明朝官员趁机横征暴敛。百姓对明朝统治已经深恶痛绝,所以李自成所到之处受到了广大百姓的欢迎,有口号称: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 对于官员来说:

一般来说,官员应该是要维护王朝统治的,而实际上,在明朝末期,广大官员已经对崇祯皇帝心灰意冷,已经想着拥立新君了。这当中与崇祯皇帝本人不敢担当,随意处罚官员有很大关系。导致官员与崇祯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举个例子,在战事紧急,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崇祯皇帝恳求手下大臣出钱,用来充作军费。好多官员各种理由,百般推脱。而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却自愿献出大量钱财。令人唏嘘。

在整个李自成攻入北京的过程中,可以说所到之处,基本上是大开城门,不战而降。

农民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总兵不战而降;

南路军东出固关后,太守出降,大学士投降;

到广宁门时,守城太监打开城门,农民军顺利进入。

如此这般,难怪崇祯感叹:文臣个个可杀!

2、军队腐败严重,北京城中兵力空虚

在崇祯年间,精锐部队都已派往辽东,抵抗女真人的进攻。

其余部队在全国各地灭火剿匪,而留在北京的,只有不到十万人。而这十万人,又是有很多水分的。在明朝末年,军队腐败严重,虚报人数吃空饷的情况普遍,所以北京军队的人数还需要再打一个折扣。

最后被派到北京城墙上守卫的,大多是病弱之卒,另外还包括几千名太监。

北京的城墙一共长达五万四千四百丈,内外城墙上一共有十五万四千多个堞口,平均下来,大约两个堞口才有一人守卫,而他们又要守卫瞭望,又要放炮射箭,没有人可以替换。

更扯淡的事情是:军营中没有自己的炊具,没有做饭的伙夫。一开始竟然用太监做饭送饭,到最后送饭的人也没有了。

如此毫无斗志,毫无战斗力,怎能不败?!

3、鼠疫流行

从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七年,鼠疫流行了十余年。而且遍布大同、河北、北京等地。地方百姓死伤大半,人们互相杀食。

到了北京城破那一年,北京城每天因为鼠疫而死于的人员上万,饿殍遍地,哀鸿遍野。甚至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如此大规模的瘟疫,给人们心里也造成极大的恐慌,到了晚上都阴森恐怖。

整个北京城早已风雨飘摇,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然而,李自成攻入之后,迅速腐化堕落,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也让他的大顺江山,瞬间轰然倒塌。

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

大家好,我是湖水太凉钱谦益。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天灾人祸的帮助。李自成曾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只剩残部17人逃到商洛山。但短短两年出生后,又号称坐拥百万雄军。靠的就是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小冰期,吃不饱,明年还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是不造反也死,造反也死,还不如跟着闯王博一博。

2.满清的间接助力。每次在快要剿灭农民军的关键时刻,皇太极就大举进攻,吊打农民军的卢象升、洪承畴等就要立马被调到东北前线抗金,导致农民军死灰复燃。

3.崇祯能力不足:一是优柔寡断,政策摇摆,对农民军一下子剿一下抚,政策没延续性;二是对武将的滥杀滥罚,其实明末能打的武将很多,但都被崇祯坑死了,最后一个能打的孙传庭还被关监狱,出狱后给了几千老弱残兵,不能守,一定要他主动攻击数十万闯军,战死后还说孙传庭临阵脱逃,这种主公谁愿意卖命;三是文官的集体不作为,谁做事骂谁,谁干活整死谁,崇祯也驾驭不了。

4.偶然性:李自成被没有占据多少地盘,只是一路直袭北京,各地勤王军没赶到,也可能不敢感到,好比最后一支力量吴三桂,要是没崇祯手谕火速回京救驾即使灭了李自成,但要是后金趁虚而入丢了山海关一样人头落地。。。唐王朱聿键组织勤王军被崇祯废为庶人,关在凤阳皇室监狱。

所以说李自成为什么能打入北京,一是自己能力好运气好(天灾人祸),二是有别人后金帮助,最关键的是对手崇祯太S13。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