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王室如果要攻打晋国,晋国会怎样应对?
这个问题可以参照当年周室进攻郑国的战例来对照。
周朝进入春秋时代,势力在不断的缩小。在刚开始还有一定的势力。周平王时,周王和郑庄公发生了矛盾,最后周平王率领几个诸侯国的军队去讨伐郑国,结果被郑国打败,周王肩膀上还中了一箭。郑公在战后慰问周王,双方停战。此战成为周朝衰落的标志。最后,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只是个标志,没有实力。
晋国是个比郑国还要大的多的国家,周室根本没有实力去讨伐它。如果一定要讨伐它,那必须要联合其他的强大的诸侯国才行。但以周室的实力,很难。所以周室实际上是对它无可奈何的。
晋国有两个应对的办法,武力对抗或者卑辞认错。如同郑公一样,武力对抗到最后也是要给周室个面子,向周室说好话下台阶,和平解决争端。归根结底 ,周室是天下共主,成为天下公敌对自己也不利。
你说呢?你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春秋时期,周王室如果要攻打晋国,晋国会怎样应对?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哪怕是一家人也是如此。
周朝自东迁以来,开始进入了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基本上就成了配角了,先是齐恒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后来又是秦、楚、韩、齐、魏、赵等战国七雄,这些君主和国家一时间你争我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留下了很多历史的印记。相反,周王朝基本沦落的已经没有人记起了,很多时候都成了摆设,只是偶尔还有人想起来,充个门面,撑个场子罢了。
我们先看看周王室与晋国的关系。晋国最初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初封在唐,后改封晋。也就是说,晋国是周王室的族亲,是同姓诸侯。
在平王东迁之时,晋国和郑国、秦国一样还是出了不少力的,是晋国帮周平王杀死了二王并立的周携王,从而使周平王得到了一个合法的王位。而周平王自然对晋国的晋文侯充满了感激,还赏赐了很多的土地与城池。在此期间,王室与晋国也保持了较好的关系。所以,周王室基本没有理由与晋国发生冲突。
周王室由于东迁洛邑以后,王室控制的土地与人口非常小,方圆不达二百里。周平王用郑庄公等为卿,权力很大,为了制约郑庄公就想启用虢公,从而引起了郑国的不满。有一年夏天郑国割了周王朝的的麦子,秋天又收了宗周的谷子,引起了周恒王的强烈不满,于是就发生了战争,结果宗周战败,周恒王还被射中了肩膀,从此更加不受诸候重视了。
其实无论是晋国也好,还是郑国也好,都是周的近亲,但到了利益面前,哪里还有这些家族观念,哪里还有什么尊上思想。不管你是谁,只要不合我意,就会大大出手,而这完全丧失了周王朝最初时的价值观,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缘由。
由此,可见周王朝军力非常的薄弱,其军力也就是看家护院的水平,对郑国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也是不堪一击的。同样对于晋国也是一样,如果周王室与晋国发生战争,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鸡蛋碰石头,也只会自取其辱。
所以历史告诉我们,谁有都不如自己有,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