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当年如果仅仅凭借岳家军是难以击灭金军的。

岳家军在郾城颍昌之战中,重创了兀术所率的金军主力,以少胜多。而且创造了以骑兵对骑兵,在野战中战胜金军的战例。金军不得不感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当时兀术已经丧失胜利信心,准备渡河北上,有汉奸拦住他,说自古未有权臣在朝,大将能立功于外的。这才打消了撤退的念头。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岳家军这次不是专门的北伐,而只是对金军败盟的反击,根本没有做好胜利后的打算。

因此,岳飞的胜利反而成了岳飞的困难。随着占领地域越来越大,岳家军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岳飞上书朝廷,要求速派援军 ,可盼来的是撤退的命令。

当时岳飞的左右两翼军队都撤退了,岳飞孤军深入 最后也不得不撤退。

至于说对金军的打击,金军在岳家军撤退后不久就再次南下,直打到淮南。这说明金军还有很强的军事潜力。能够很快恢复战斗力。

在朝廷不支持的情况下,光靠岳家军是不可能北伐成功的。这也是岳家军最后被迫撤军的根本原因。

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谢小蜜邀

漫谈……金国的处境

绍兴八年宋金第一次议和时胡铨乞斩秦桧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揭穿了金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或谓金主初立,尼玛哈已死,亲族离叛,契丹复振,方务自保,畏我加兵,故欲释憾解仇,以免南顾之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3

我们知道,胡铨只是当时众多持同样看法的南宋士大夫中的一个,但是胡铨的言辞最激烈,所以流传也最广

及金得副本,为之动色,益知本朝之有人,由是和议坚矣。~《四朝闻见录》甲集

换个角度看,宋金议和并不完全是秦相公跪成的。金国国力在逐步衰弱之中这件事本来是一个秘密,却被胡铨闹得人尽皆知

宗望、粘罕、挞懒等人死后,金国拿得出手的统帅还有两位,沈王宗弼(兀朮)和啼哭郎君撒离合。只听外号就知道撒离合不是什么勇士,略过;宗弼也从最初狂热的灭宋派慢慢变成了保证既得利益以武促和的主和派,使宗弼发生这种转变的不是赵构那一封接一封的求和书而是战争,例如:

宗弼自江南北还,宗翰将入朝,再议以伐宋事。宗翰坚执以为可伐。宗弼曰:“江南卑湿,今士马困惫,粮储未丰足,恐无成功。”宗翰曰:“都监务偷安尔。”~《金史》卷77.刘豫传

建炎三年至建炎四年春,宗弼率两万精锐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逃到海上没捉到,但宗弼部发了一笔横财。美中不足的是在发财过程中一直受到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抵抗力量的骚扰,在镇江又被韩世忠的水军围攻差点就回不去,好不容易在建康打败了老韩,又被岳飞尾随追击,连为秋季再次南下打造的前进基地建康都丢掉了

所以粘罕兴冲冲地约宗弼再次南下发财时,宗弼委婉地拒绝了,他怕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估计是有命抢没命花

相关问题和宋金战争已经写过太多,这篇答案再从金国的周边形势进行分析

绍兴十一年底宋金达成和议,绍兴十二年南宋递交誓书接受册封,完成了“称臣、割地、岁贡、遣返归正人、遣送降官家属”的义务,金国也把赵构的妈妈韦太后和徽宗等人的棺材还给了赵构

绍兴十三年,宗弼就率领金军开始了与蒙古部落的战争

(绍兴十三年四月)是月,蒙古复叛,金主亶命将讨之。初,鲁国王昌既诛,其子萨罕图郎君者率其父故部曲以叛,与蒙古通。蒙古由是强取二十余团寨,金人不能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8

金国国内的安全形势很恶劣,绍兴十年岳飞北伐、川陕吴璘反攻,陕西、河南民众箪食壶浆,河朔义军纷纷响应。除义军外,金国境内还有规模庞大的红巾(祆)军和数不清的盗贼团伙,契丹和汉人起义此起彼伏。除了这些外,被诛杀的女真贵族的部曲反叛事件对本民族人口本就很少的女真统治基础更是直接削弱

完颜昌被杀后,他的儿子领着部曲联合蒙古人对金国采取报复行动,抢了金国的地盘

金蒙战争持续到绍兴十七年三月

是月,金人与蒙古始和,岁遗牛、羊、米、豆、绵、绢之属甚厚。于是蒙酋鄂伦贝勒乃自称祖元皇帝,改元天兴。金人用兵连年,卒不能讨,但遣精兵分据要害而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6

金蒙战争打了整整四年,最后以金国认怂结束,承认蒙古占领地归属蒙古、蒙古鄂伦部落酋长称帝,金国予蒙古岁赠而结束。

我们知道,金蒙战争后期,南宋卧底宇文虚中联络了一大批契丹和汉族官兵,准备趁金军主力被牵制在金蒙前线时拿下金熙宗完颜亶,再与南宋军队呼应,一举复国。只是当宇文虚中把计划密呈南宋后被秦桧秦相公火速通报给了完颜宗弼,宗弼迅速回朝逮捕宇文虚中,这次未遂兵变以宇文虚中全族被杀而告终

若不是秦桧与完颜宗弼密切配合,金国能不能在蒙古和宇文虚中手上撑过绍兴十七年都是一个未知数

金国灭辽没有灭干净,耶律大石率部在西域、中亚一带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西辽。西辽至少发动过两次东征,金国至少先后派尹都(余睹)和粘罕发起过两次西征,只是双方隔着大漠,往往还没见到敌人的影子自己人就饿死、渴死一大半,所以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对双方注意力、国力的消耗却不小

金国灭辽后接收了辽国的两个小弟——西夏和高丽,后来再加上南宋,形成了金国的藩属体制。除了忠心耿耿的南宋,其它两位小弟对金国的感情如何呢?

女真完颜部本来依附于高丽,高丽是辽国的小弟,金国灭辽,取代辽国成为了高丽的大哥。看到曾经在自己手下讨饭吃的人成为赏自己饭吃的人,任何人心里都有一道槛,高丽也不例外,背地里给金国使坏这事高丽人没少干,例如:

金太祖阿骨打收国二年(1116年)金军从辽国手上抢占了保州,高丽立马提出了对保州的主权和人口要求,直到金天会八年(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太宗最后全盘接受了高丽的主张,“太宗从之,自是保州封域始定。”~《金史》外国二.高丽

这个世界上暂时还没有出现可以喂饱后加以感化的政权。金正隆六年(大定元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完颜亮大举南侵灭宋被部下杀了,女真贵族拥立葛王完颜雍继位,即为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四年(1164年)对高丽边境进行了一次巡查,发现问题不少,[鸭绿江堡戍颇被侵越焚毁。]第二年正月完颜雍很温和地要求高丽使者对侵界一事给个说法,[谕之曰:“边境小小不虞,尔主使然邪?疆吏为之邪?若果疆吏为之,尔主亦当惩戒之也。”]~《金史》外国二.高丽

完颜亮注意力刚转向南边,高丽人就迫不及待地在背后捅起了刀子。高丽人知道宋金有不可戴天之仇,他们其实最初打算联合南宋一起捅

从南宋初到绍兴六年,高丽屡次向南宋派出使节朝贡,赵构一面摆出一幅天朝上国的架势,态度倨傲;一面顾虑重重,[惧其为金间也。]~《宋史》外国三.高丽

赵构的顾虑和态度挫败了高丽人联宋攻金的阴谋

打败了支援宗主国辽国的三万西夏军后,金国对西夏诱之以利,说服西夏反戈,加入了伐辽阵营。让西夏人感觉吐血的是,凭本事从辽国手上抢来的地盘又被金国抢走了,虽然后来金国对西夏进行了补偿,但面对把出尔反尔当喝稀饭的金国,西夏人不禁深情地缅怀起了又是送钱又是送地的北宋。当然南宋部分有见识的大臣也没有忘记西夏这个老冤家

建炎二年,东京留守宗泽想让南宋朝廷出面与西夏、高丽联合出兵伐金,赵构没有搭理他。

建炎三~四年,知枢密院事张浚派人成功与西夏取得联系,西夏采取观望态度,虽然没有给出承诺,但富平之战时西夏也没有捅刀子,只接受了南宋叛将慕洧

绍兴元年八月,赵构下诏:“夏本敌国,毋复班历日。”

赵构的诏书让西夏很伤心,但与西夏沟通联络是利是弊,大臣们比赵构清楚。

绍兴元年十一月,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也与西夏取得了联系

绍兴二年九月,宰相吕颐浩对赵构说:“闻金、夏交恶,夏国屡遣人来吴玠、关师古军中,宜令张浚通问,以撢其情。”没有下文。

绍兴四年十二月,[吴玠奏夏国数通书,有不忘本朝意。]

~《宋史》外国三.夏国下

因为朝廷层面的态度,绍兴十一年以前西夏没有直接出兵伐金,与南宋关系也逐渐冷淡,偶尔还会向南宋捅刀。

西夏死心踏地做了金国的小弟吗?这个问题我们在《金史》找到了答案

正隆末伐宋,宋人入秦、陇,夏亦乘隙攻取荡羌、通峡、九羊、会川等城寨。

西夏人以为完颜亮南侵会彻底打醒赵构,宋军一转入反攻,西夏立马对金国亮了刀子,没想到完颜亮一死,宋金很快就又讲和了。这就太踏马尴尬了

惊闻宋金复和,西夏赶紧向金国表白忠心,送还了抢占的金国地盘,再以宋军反攻时抢了西夏的地盘为借口,转过头来对南宋宣战

世宗即位,夏人复以城寨来归,且乞兵复宋侵地,诏书嘉奖。

~《金史》外国上.西夏

为什么西夏和高丽都是在绍兴三十一年才向金国捅刀子呢?

赵构从来没有主动发起过国家层面的全面北伐,绍兴十年岳飞北伐实际上也是一次防守反击,五月金国撕毁第一次宋金和议,历经六月、闰六月、七月上中旬,大规模作战的时间仅仅三个月,其中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还是由金国在掌握主动权。留给西夏、高丽等小兄弟准备捅刀子的时间太短了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而两年前宋金便已经摩擦不断。除了赵构,每个人都知道宋金之间迟早会爆发全面战争。作为“有心人”,西夏和高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

当然,每个人到最后都发现自己高估了赵构的下限。

赵构和秦桧凭实力把大宋彻底建设成了“宋国”

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认为岳家军的反攻能够击灭金军,至少能够把金军赶出中原。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金军所占领的广大北方地区,人心还不稳,各种反抗此起彼伏。

除了南宋的官军以外,原北宋地区的义军也相当的多,其中以“八字军”尤为突出,反抗金朝的起义此起彼伏。

二、金军主力完败,正面与岳家军交锋已无胜算。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交战双方在关键在于双方的主力部队战斗力。以当时金朝的实力,可以组织百万大军作战,但是战争的主心骨永远是主力部队。主力部队的作战,决定着战争的走向,其他的部队战斗力与主力部队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可比性。一旦主力部队被打败,就意味着正面交锋几乎不可能,只能采取防守,这将会是相当被动的作战。在岳飞发动的一系列作战中,金军的主力一败再败,使主力部队受损严重,士气也严重打击,可以说,继续北进,金军只能放弃原北宋的地区,甚至要放弃长城以南的地区。

三、形势已经转向

当岳家军在郾城、颍昌之战中重创金军主力,就连金军的王牌部队——铁浮屠都遭遇了惨败,大大振奋了抗金军民的士气。当时,北方各地都有起义军的身影,他们随时会迎接北上的南宋部队。除了岳飞的岳家军外,还有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中兴四将,更有吴阶的西北军团,与岳飞齐名,且数次挫败金军,其部署的作战能力也不亚于岳家军。可以说当时在军事上,南宋名将云集,士气旺盛,百姓心向大宋,金朝在中原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军事上也丧失了信心,可以说,形势非常好,是一次难得的转折。

所以,根据以上三点来说,如果形势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至少收复北宋失地不成问题,至少也能够把金朝赶出中原,使其成为一个地区性的政权。灭亡金朝也并非不可能。

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南宋初期,如果举全国之力,收复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139年,南宋和金签订“天眷和议”,仅仅一年,金军就败盟南下,那么金国为何这么做呢?就是怕南宋恢复元气,收复河山,据《三朝北盟汇编》记载,金兀术说道:宋若败盟,任贤用众,大举北来,乘势撼中原人心,复故土如反掌,不为难矣。当时在中原到处流传着,“难望王师又一年,中原父老望旌旗”。这也是人心所向,如果此时宋高宗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命韩世忠、刘锜、张俊、等南宋将领积极配合,在加上中原百姓群起,收复中原,还我河山,一定能成功。

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岳飞若是不死,岳家军也灭不掉金国,这是因为南宋政权的基础很薄弱,如若和金国全面开战,国力必定不济。虽然有岳飞、韩世忠、张俊这样的名将,也不可能一口气就吃掉金国,这是因为南宋军队的武器装备非常差。鉴于五代十国纷争,北宋时期,全国的主要军械所都是集中在首都汴梁附近,而这些区域在靖康之变中都沦陷了,宋军的武器装备差到什么程度呢?一句谚语告诉你:“金有狼牙棒,宋有天灵盖”。而岳飞的岳家军的武器装备虽然勉强可以与金军一战,但宋军缺乏骑兵,在面对金军重装骑兵之下,也很难每次获胜,最后可能还会重蹈杨家将的后尘,岳飞只是太心急收发河山了,但这并不影响他千古流芳,只是遗憾了忠良早逝。

南宋初年岳家军的反攻真能击灭金军吗?

历史不能假设,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