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是智慧还是奸诈?
刘备借荆州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所认为的借的全部荆州,而只是南郡一个郡。
在赤壁之战后,三家分割了荆州的几个郡。其中孙权占领江夏郡,周瑜追击曹操,夺取了南郡。刘备则南下占领荆州的南方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四郡。曹操占有南阳,襄阳郡。
后来,刘备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军队扩大很快。他以自己的人马众多,占据的土地不够供养,要借南郡。
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把南郡借给了刘备。此举一举两得。即可以让刘备在西线牵制曹操,自己也可以集中力量在东线与曹操争雄。
但这样一来,孙权只占一个郡,刘备却占了五个郡,分配过于不平衡。后来在刘备取了益州,孙权就要求重新分配荆州,遭到刘备拒绝。孙权就进兵荆州南部,和刘备关羽刀兵相见。后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平分南方四郡。
按理说,这时问题应该解决了。可孙权为了他全据长江的战略,要求刘备把南郡归还。刘备推脱说,等得了凉州再还。这引起孙权的不满,最终袭取了荆州,杀了关羽。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刘备只借了孙权一个南郡,但赤壁之战是两家联合打的,可占了便宜的倒是刘备一家。当然引起了孙权的不满。
在这段时间里,孙权出兵出粮出力,反倒白白给刘备打了个大工。刘备的手腕也是了得了。这也是后来孙权怒骂刘备滑虏挟诈的原因了。
刘备借荆州,是智慧还是奸诈?
我认为刘备借荆州是智慧,更是大智慧。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时,在隆中与诸葛亮纵论天下时局,诸葛亮就天下局势首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思,只有三分天下才能有一统天下,恢复汉室江山的可能。我们先看一下荆州的位置图。
诸葛亮出山以后先是夏侯惇后是曹仁统领曹兵进犯新野,让诸葛亮两把大火烧退。无奈曹操亲统大兵前来,这时诸葛亮就跟刘备说过,要拒曹兵成大事必须要有“根据地”。这时荆州为刘表占据,刘表对刘备不错,又同为汉室宗亲,直接争夺,名不正言不顺!孙刘赤壁破曹以后才“借”荆州,周瑜曾派鲁肃多次催讨荆州,但是都被挡了回去。为什么不还荆州,因为荆州这个地方太重要了。从当时的势力划分来看,北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南有孙权,承父兄之业,依长江天堑,在江东已经经营多年,十分稳固。依刘备当时的势力根本无法撼动。所以当时荆州这个地方就是十分的难得,只有以荆州为根据地才能屯兵积粮,厉兵秣马。荆州西连川蜀,可以看做是入川的跳板,所以这样重要的地方刘备集团是纳入战略规划的。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这是刘备在夺取西川而关羽失去荆州以后的图,也是蜀汉后来一直的疆域图。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经汉中出祁山,祁山地区群山连绵,行军困难,粮草运输困难,军事上易守难攻,这无形中给北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时最让人想起的就是荆州了,如果有荆州在出师伐魏就可以北出荆襄,这里是长江中游,多平原,无大的险隘关口,要比出祁山伐魏有利的多。这足见荆州即使在天下三分以后它的战略位置依然十分的重要。
刘备心怀天下,诸葛亮高瞻远瞩,荆州的战略作用他们肯定是十分的清楚。只有先据荆州,才能图西川,得西川后伐魏荆州的位置依然重要。得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讲不但是天下三分的需要,更是今后进一步一统天下的门户,所以说“借”据荆州就是战略智慧的体现!
刘备借荆州,是智慧还是奸诈?
应该是历史的计划更为贴切。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众多精彩片段令读者目不暇接、拍手叫绝。其中,刘备借荆州一节便是“亮点”之一。
创业初期,刘备可谓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被曹操打得狼狈不堪。但是,他凭借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全力打拼,特别是他借到荆州之后,依靠诸葛亮的计谋,一路厮杀进军西川,终于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按说,刘备找到落脚之地后应该归还荆州,可刘备找出一万个理由就是不还,惹得东吴与他翻脸。难怪民间有句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但此种一切,均是夺取天下的开端。谈不上奸诈二字。
刘备借荆州,是智慧还是奸诈?
刘备借荆州是夺取天下的第一步,与诸葛亮隆中对中早计划好的,必取之。按照这个计划,借荆州其实是无奈之举,只是安抚孙权方面的推托之计,我觉得并无智慧可言,更谈不上奸诈,因为复兴汉室,重振刘氏江山才是终极目标。
刘备借荆州,是智慧还是奸诈?
首先,从历史角度而言,刘备占领荆州,谈不上借,而是夺取,当然是趁乱夺取。在乱世,谁占领就是谁的,地盘的主权就归它所有。说是从孙权处借的,纯属无稽之谈。再者,夺取荆州是刘备集团的战略性决策,是早就规划好的,因此出手快而准,失败的曹操和善后的孙权是来不及做出处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