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哪一句让你痴迷?

三个情景三种心境三句诗词。

民国弘一法师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下是三首诗词创作背景:

(一)1915年,回国后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是一片凄凉。“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了《送别》 。——韵味无限绵长,令人回味无穷。当时一定无限感慨切肤之痛才能写出如此有境界的诗词吧。

(二)王勃从陕西前往越南,路过今天的南昌。当时的南昌,名叫洪州。洪州的都督姓阎,阎都督久闻王勃大名,留王勃在南昌小住。阎都督为了帮女婿铺路,在滕王阁设宴,让才子们作《滕王阁序》。阎都督的意思,是让各位才子谦让,把出风头的事情,让给自家女婿。各路才子都比较识相,都不敢写作,都想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阎家女婿。笔墨纸砚递交到王勃手里,王勃不知谦让,写出了千古奇文《滕王阁序》。——可惜天才少年英年早逝,初唐四杰(跟另一个天才少年写鹅鹅鹅的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的首杰。

(三)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内心得到多大的悲凉,才能寥寥数语却道尽人间无限孤独。跟柳宗元《江雪》为天下最孤独的两首诗词了,没有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古诗词里,哪一句让你痴迷?

古诗里最让我痴迷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诗词里,哪一句让你痴迷?

我觉得,古诗词里有一句让我们痴迷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古诗词让我们痴迷[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古诗词里,哪一句让你痴迷?

大凡提到诗就会想到床前明月光不知道这算不算痴迷

古诗词里,哪一句让你痴迷?

对于爱诗词的人来说,喜欢的诗句自然很多,但若说到痴迷,于我来说,莫过于“淮海秦郎”秦观的这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词句出自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多么美的诗意啊:带着一丝丝的寒意,我独自登上了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窗外,自在的花儿如梦幻般的轻轻飞舞,淅沥的小雨如愁绪般漫无边际地飘洒飞扬,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地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他年少丧父,博览群书,抱负远大。

但他命运不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在王安石、苏轼两位文坛前辈的鼓励下,秦观继续积极应考,终于在他三十七岁时,考中了进士,授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三十九岁时,秦观被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之后,便接二连三地遭到政治迫害。四十三岁时,因苏轼回朝担任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秦观才升为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

但是,三年之后,宋哲宗亲政,“新党”还朝,作为“旧党”成员的秦观,与苏轼等人一同遭贬。秦观被一贬再贬,一路南迁,直至去世。他先后任杭州通判、处州监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

宋徽宗即位后,秦观终于被放还横州。途中经过广西藤县游览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当他人把水送到他面前时,秦观已经含笑去世。“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秦观一生,命途多舛,半世流离,所写的诗词,大都忧郁凄美,感人至深。

秦观的这首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了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词的下片,是对春愁的正面描写,他把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词人在这里,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飞花”“轻”“梦”、“丝雨”“细”“愁”

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词人将“梦”“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

“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反衬梦之有情有思。丝丝细雨,已足生愁,更何况,细雨无止无歇总是下个不停呢!体味这无边的飞花细雨,仿佛我们也感受到了那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拥有一份自己的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就会从你的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但古代的诗人们却能敏锐地感受这份闲愁,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并渗透进他们对时世、对人生的独特感受,给人以启迪。

古诗词里,哪一句让你痴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摘自陸游的《过山西村》。这一千古名句既朴实无华又符合事物的发展逻辑。从古至今,千百年来不知曾让多少仁人志士于困境中重新鼓起勇气,破除千难万险而最终取得胜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