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论一个吃货的日常……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同时又是一个红楼迷,您的问题我来回答。《红楼梦》中共有186道美食,不仅包括日常的生活饮食,还包括药膳等,接下来我将按照菜肴、主食、小食、汤类、饮品和茶饮六大类来略述一二。

一、菜肴类

《红楼梦》里的佳肴实在过于繁盛,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会对其中几道菜品印象深刻,尤其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真真让我们在笑破肚皮的同时,也从饭桌上看到了贾府的奢靡。

  • 1、糟鹅掌鸭信(第8回)

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到:“这个须得就酒才好。”

薛姨妈对宝玉的重视和偏爱,就在这一盘鹅掌鸭信中显露无疑,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回的重要情节埋下伏笔。

这一章第一次将薛宝钗的“金锁”拿到了台面上说开,薛家对宝玉的偏爱也就自然而然有了理由,这是为着“金锁”配“宝玉”而来的说辞。林黛玉的吃味和小性,恰恰也让宝玉看到了自己的真心。

所以,曹公笔下上的每一道菜即便没有深意,也是有独特故事背景的,这也是《红楼梦》经典之处。

  • 2、火腿炖肘子(第16回)

(凤姐)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这一回写到贾琏陪着林黛玉操持完了林如海的丧事后,刚刚抵达家中,且宫中传来喜讯,元春加封为贤德妃,对于贾府来说可谓喜事一桩。卸下一身疲惫的贾琏与王熙凤用膳时,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来了,王熙凤便让平儿将这一道火腿炖肘子拿与她吃。

惯会做人的王熙凤,用一道菜便暖了贾琏、平儿和赵嬷嬷的心。而这一段其实有个隐藏的故事,就是关于林如海遗产的管理问题,之前我有写过,这里不赘述了。

  • 3、茄鲞(第41回)

凤姐奉贾母之命,挟了些茄鲞给刘姥姥吃,刘姥姥吃了说:“别哄我,茄子跑出这味儿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了,只种茄子了。”

茄鲞出现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自从看了书中王熙凤对这道菜的描绘之后,我还做过一个简易版的,工序肯定没书中那样复杂,但是味道也是极好的。

这道菜虽说带个“茄”字,却已然跟茄子没有太大关系了,遂引得刘姥姥不信这是茄子做的。也难怪,令谁听过王熙凤的讲解后,也要感叹一下贵族生活的铺张浪费了。

因着我对这道菜的情有独钟,也请大家再重温下它的制作方法:把茄子皮去掉只取净肉,切碎还得用鸡油炸了。再加上切成丁的鸡脯子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等等配料,用鸡汤煨干后,装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最后一拌。

一个茄子竟能做出如此花样,工序复杂至此,足见贾府饮食的奢侈了。

  • 4、鸡髓笋(第75回)

鸳鸯又指那几样菜道:“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大老爷送来的。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

鸡髓笋可谓是一道珍品菜肴,不仅鲜而且脆嫩爽口,它以鸡腿肉为主材,点缀着鲜笋盘,营养极其丰富。

尽管如此,《红楼梦》到这一回,贾府落败的苗头已然初现,鸳鸯一句“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的”更是道尽了艰难。之后不久,也是同一章节便是中秋夜宴了,清冷的氛围更是为之后的衰败奠定了基调。

二、主食类

大观园的食物都很精致,无不例外地体现着富贵之家的讲究。

  • 1、豆腐皮包子(第8回)

(宝玉)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这道豆腐皮包子是晴雯最爱吃的食物,据说在清朝,这道佳肴也是宫廷御膳常见的美食。它的制作工艺也是不简单的,需将青菜、香菇、木耳和黄花菜等剁碎,然后混合猪肉、鸡肉、虾仁等调料,用豆腐皮包裹馅料而成。其外形似福袋,不仅有美好的寓意,也有爽口的味道,实在能满足味蕾的需要。

这一段的描写体现出了宝玉对晴雯的特殊关爱,同时,也是晴雯被撵出贾府后落魄模样的反衬,可见曹雪芹埋线之深。

  • 2、鸽子蛋(第40回)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糗样,在王熙凤的授意下,她为满园子留下了太多的欢声笑语。王熙凤当时一定没想到,日后刘姥姥竟然是她女儿巧姐的唯一依仗,这也算是机缘巧合吧!

很多人喜欢刘姥姥的形象,的确,一个看似朴实的农村妇人,心里确实通透的很,她的大智若愚是非常值得后人研讨的。可以说,她是《红楼梦》里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三、小食类

《红楼梦》中鲜有蜜饯等贵族世家常见的小食,却都是制作精巧的各式风格的点心。

  • 1、枣泥山药糕(第11回)

(秦可卿)“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象克化的动似的。”

此物为秦可卿病中所服滋补品,因其易于消化,味道清甜,深受喜爱。然而每次读到这一段都不免心酸,秦可卿已是不久将离人世的了,从她出场到她薨逝也不过13回,但是她的身上背负的却是深沉的罪孽,又牵出了贾府数不清的肮胀之事。

秦可卿是可怜的且可悲的,她的人生就如这一盘枣泥山药糕,被黑了心的当作软柿子来捏,任人宰割。她的死亡是封建时代下的女性悲剧,更是十二钗应有的宿命。

  • 2、糖蒸酥酪(第19回)

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我不信,他这样坏了。且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贾元春回家省亲,她想考考贾府孩子们的功课,考试结束后元春对弟弟宝玉的进步非常满意,回宫之后便专门派人赏了糖蒸酥酪给他。

然而贾宝玉舍不得吃,便特意留给了袭人。后来李嬷嬷见盖里是酥酪,拿起汤匙就吃,便引起了一番口角。

据专家考证,《红楼梦》里出现的糖蒸酥酪,其实就是一种特制的酸奶,而且也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小吃。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看,宝玉待袭人自是不同的,有一种分析说辞是袭人后来嫁了蒋玉函,那么宝玉对袭人的千般万般好,最后都成为了打脸袭人的铁证。

在我看来,袭人就如这一碗的酸奶,看似纯净,其实内里善变的很,即便宝玉珍视着,也是被他人脏了,这也印证了她对蒋玉函的半推半就了。

  • 3、燕窝

《红楼梦》中写贾府吃燕窝也是连篇累牍的,第14回写秦可卿损亏吃燕窝,第45回写宝钗因黛玉多咳,便取自家的燕窝劝黛玉食冰糖燕窝粥,尤其可见,燕窝本身的营养价值极高。

秦可卿的燕窝,体现的是尤氏的“宽宏”和“体恤”,而宝钗黛玉的这一碗燕窝,可是让宝钗彻底地卸下了黛玉的心防,从此两姐妹亲和了许多,这就是宝钗的本事,更是黛玉心底纯良的体现了。

四、汤类

我们知道,汤是最滋补的,正所谓“一汤在桌,满实皆春”,《红楼梦》里的汤品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桂圆滋养汤(第6回)、酸笋鸡皮汤(第8回)、酸梅消渴汤(第34回)、建莲红枣汤(第52回)等等。

  • 1、野鸡崽子汤(第四十三回)

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

这一回是王熙凤生日的前夕,贾母最是喜爱热闹的,便出着主意让大家凑一桌酒席。一个小辈的生日却让老祖宗如此牢记,足见王熙凤在贾母心中的分量。

这一回还有个插曲,就是贾宝玉做了件不吉利的事,他出了城只为祭奠金钏儿,可见他这一颗心除了拴在姊姊妹妹身上,也再无其他了。

  • 2、火腿鲜笋汤(第58回)

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一面摆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却有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放在宝玉跟前。

这道火腿鲜笋汤曾经让生病刚好的宝玉馋得不行,它的主要食材除了火腿和鲜笋,还有猪骨、白醋和葱姜蒜等调料。经小火慢炖后鲜香美味,怪不得宝玉会这么喜爱。

这一回围着园子里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发生的几件小事说开,然而我始终印象深刻的便是宝黛相见时,见彼此清瘦许多,不禁四目落泪。不管宝玉心系着多少个女孩,那是他的本性,在他心中只有林黛玉是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这一碗碗的汤,熬的越久味越香。

五、饮品类

在第34回中出现的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隐藏着元春对宝玉的偏爱,《红楼梦》通过王夫人之口,点明两瓶“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原本是为了“进上”进献天子,贾府的荣华富贵就在这恩宠和效忠间绵延着。

有学者认为“木樨清露”暗示着袭人,“玫瑰清露”暗示着宝钗,我倒觉得,不如说只是单纯暗示元春自己,她的存在就是贾府兴盛的象征,而她的薨逝则是贾府衰败的初始。

六、茶饮类

自汉朝起,中国的茶文化开始盛行,将其纳为中华文明的国粹也不为过。《红楼梦》共120回,其中112回里都出现过“茶”的身影,让我们一起回顾下。

  • 1、千红一窟(第5回)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用“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的茶款待他,告诉他此茶名为“千红一窟”。

在脂批本中,旁边批注“隐哭字”,即表示“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结合这一场太虚幻境,原来所有人的结局早已注定,已然悲凉。

  • 2、暹罗茶(第25回)

凤姐问起:“尝了可还好不好?”宝钗说:“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凤姐说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

王熙凤打发丫头送茶叶给黛玉、宝玉和宝钗等,因此有了如上对话,这一段也无非是凸显贾府的富贵罢了。

3、六安茶、老君眉(第41回)

众人吃完饭后,贾母要喝茶,妙玉亲自捧茶给贾母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着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接了过来。

六安茶是一种著名的绿茶,清朝时为朝廷贡品。妙玉沏的茶竟有贡品,这里其实也是对妙玉身份的一种暗示了。一杯茶能喝出这么多学问,这就是《红楼梦》的深厚意义。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还有杏仁茶(第54回)、女儿茶(第63回)、枫露茶(第78回)和龙井茶(第82回)。除了这几样茶品外,曹公还细说了茶的功效、茶俗礼仪、茶艺、茶道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奢靡之家的精致和浮华。

以上我只列举了五类特色美食,还有诸如红菱鸡头、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第37回)、蒸螃蟹(第38回)、菱粉糕、鸡油卷儿(第39回)、炸鹌鹑(第46回)、烤鹿肉(第49回)、法制紫姜(第52回)、野鸡爪子(第53回)、鸭子肉粥(第54回)、牛奶茯苓霜(第60回)、油盐炒枸杞芽儿(第61回)、酒酿清蒸鸭子、虾丸鸡皮汤、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第62回)、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第76回)。

当然,还有第75回的风腌果子狸,当时看到这道菜的时候立刻就想起了“非典”,而《红楼梦》里多的是野味,比如第22回的板栗烧野鸡,以及第53回贾府庄园管理人乌庄头来交租送年货,物品之丰盛着实令人咂舌。

李商隐的一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可以算作“呼啦啦大厦将倾”的贾府衰败原因之一。贾府的奢靡于细节处则体现在吃穿用度上,从大观园的饮食文化就不难看出,如果说《红楼梦》是揭露封建奢靡消费的檄书,一点也不为过。

我是@雪忆柔 一个喜欢在书海和光影世界感知世间美好的文学爱好者,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击关注吧。

《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特别喜欢看红楼梦更喜欢其中的美食比如

桂圆汤

鹅掌鸭信

酸笋鸡皮汤、碧粳粥

山药糕

奶子糖粳米粥

火腿炖肘子

糖蒸酥酪

玫瑰卤子、木樨清露 、玫瑰清露、酸梅汤

叶汤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菱粉糕、鸡油卷儿

茄鲞

藕粉桂糖糕 、松穰鹅油卷

御田粳米 ,莲红枣儿汤 、法制紫姜

鸭子肉粥、 盐炒枸杞芽儿

虾丸鸡皮汤、 酒酿清蒸鸭子、 胭脂鹅脯 、奶油松瓤卷酥、 绿畦香稻粳米饭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

鸡髓笋 、红稻米粥

瓜仁油松穰月饼

蜜饯荔枝

火肉白菜汤、

《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究竟看到了啥?

作为美食兴趣爱好者,算不上是一个吃货,但却是一个对饮食颇为讲究的人,在《红楼梦》中,很多人看到了美食,那《红楼梦》中有哪些经典的美食呢?下面分享一二,以飨读者。【胭脂鹅脯】

第六十二回

胭脂鹅脯也是南方菜系,是一款以广东清远鹅为主要原料,红曲粉、蓑衣王瓜、苹果为主要配料,绍兴黄酒、蜂蜜、桂叶等作为主要调料的菜品,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

该款菜品具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等功效。

【茄鲞】

第四十一回:贾母叫凤姐夹了茄鲞喂刘姥姥。

“鲞”的意思指的是鱼干,普通只听说有鳗鲞、鳓鲞、白鲞(黄鱼干)等,这些东西是浙江沿海一带的产物,这个名词也只有南方人才使用,在北方绝少知之者。这道菜极为别致精巧。

【火腿炖肘子】

第十六回:火腿和肘子放一起,北方人一般不这么做。这道菜也应归属于南方菜谱中,“火腿炖肘子”也称“金银肘子”,又叫“罗汉跳墙”。更适合孩子和老人家吃一些。

【火腿鲜笋汤】

第五十八回

原文: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只四样小菜。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咸菜闹到多早晚?”

一面摆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却有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放在宝玉跟前。宝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说:“好烫!”

【枣泥馅的山药糕】

第十一回

原文:秦氏道:“……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的动的似的。”

【瓜仁油松瓤月饼】

第七十六回

原文: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

【莲叶羹】

这道菜颇为讲究,做法别致精巧,而且也是贵客享用。我推测这莲叶羹在大观园里的肴馔中应该是第一品。

从康熙几次南巡招待中,书中只说到“既而来至正殿,降谕受礼归坐,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捧羹把盏”,并没提到肴馔的名称。等到后来宝玉挨打养伤时,要吃莲叶羹,才提到这是省亲时筵宴里的一种。

它是用调好的面放在银模子里印成豆子大小的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花样,借点新荷叶的清香,仗着好汤做的。

除了上面列的几道菜肴和点心外,还有很多美食佳肴,诸如牛乳蒸羊羔、酒酿清蒸鸭子、虾丸鸡皮汤、藕粉桂花糖糕、奶油松瓤卷酥、绿畦香稻粳米饭等等。从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也可以看出《红楼梦》的高深莫测、博大精深,堪称四大经典之首,名不虚传。

《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红楼梦》展现了钟鸣鼎食之家饫甘餍肥的生活,可细细读来,书中人物常常为了吃喝較劲。在书中,食物不仅能够满足口腹之需,它是身份的象征。地位尊贵者有制定菜谱和赐予他人饮食的权力;食物也可以展现优越感,核心部门的员工会得到额外的享受;同时,食物是亲疏远近的风向标,从是否愿意分享食物中,冷暖亲疏可见一斑。站在权力顶端的贾母,“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带刘姥姥游大观园时,丫鬟们拿来点心,有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她也不喜欢,拣了一个卷子,只尝了一尝,剩的半个递与丫鬟了。贾母常把自己的菜分给别人吃,这是一种宠爱儿孙辈的方式。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几个是贾母心尖上的人,贾兰也偶尔被想起,才有了赏菜。而丫鬟若得到主子赏的菜,含义就更复杂些,那是一种荣耀,代表着上司的认同感。贾宝玉也常常给别人吃的,这是他讨好人的方式之一,亲测有效。金钏投井,宝玉对金钏的妹妹玉钏有愧,落实在行动上,就是非要她尝尝他点的小荷叶小莲蓬羹,哪怕骗着哄着也希望她尝一口。而吃了这口羹,玉钏也不好意思继续冷着脸了。对于怡红院的丫鬟,宝玉更是记着各人的喜好,把某种特定的吃食留给她们,一次给袭人留了蒸酥酪,一次给晴雯留了豆腐皮包子,说明这两人在宝玉心里的位置与众不同。不巧的是,两样都被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吃掉或拿走了。想来宝玉还在吃奶的时候,李嬷嬷很可能拥有对贾宝玉身边美食的支配权,一时间改不了这种“都是我的”心态;又或许儿时的宝玉跟奶妈很亲,会把好吃的主动留给李嬷嬷,她才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只是到了青春期,孩童式的亲密消失了,宝玉的好更愿意留给丫鬟们,李嬷嬷却不愿意接受被边缘化的现实。大观园的丫鬟各有可怜可爱之处,司棋和芳官比较不招读者待见,也许并不因为个性,而是因为糟蹋食物。司棋在大观园的小厨房点一碗嫩嫩的炖鸡蛋吃,不料受到柳嫂子埋怨“细米白饭,每日肥鸡大鸭子,将就些儿也罢了。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明明晴雯先前点过芦蒿炒面筋,柳嫂子生怕服务得不周到,这可是双重标准。司棋负气带人把厨房菜蔬乱翻乱掷,炖好的鸡蛋送来了,也泼在地上。痛苦来自比较之中,孤傲的司棋从不受懦弱的二小姐迎春的影响,跟谁打架都不怕。司棋的姥姥王善保家的跟晴雯结下梁子,没准是从晴雯点菜开始的。贾府之外的普通人家,对美食倒是有着正常的生理反应,刘姥姥在贾府吃饭吃得“舔嘴咂舌”,见到十几只鸡配的茄子不住念佛,给她吃的点心、茶、酒照单全收,直到吃坏了肚子,她因为家里没有食物过冬而出来打秋风,不曾见过这样的奢靡。《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宝玉在庄户人家见了锹、镢、锄、犁等物,感觉新奇,小厮解释一番后,宝玉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为此也。”他真的体会“粒粒皆辛苦”,恐怕是多年以后“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时候吧。

《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红楼梦里提到的美食有将近200种,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颇具江南风味。北方风味菜肴较少,主要是江南地区,淮扬、浙江风味居多。

从早点、正餐,下午茶、晚餐到宵夜,以及各种补品,可谓十分丰富。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令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

宝玉去看宝钗,宝玉提起贾珍府里吃的鹅掌鸭信味道很好,薛姨妈说自己也做了些,拿出来给宝玉吃,宝玉说这东西要下酒才好,于是薛姨妈又拿了最上等的酒来。鹅掌鸭信是什么呢,就是鹅掌和鸭舌头。这里的做法是糟醉,就是用酒糟来浸泡腌制。这是典型的江南风味了。

据说制作糟醉是源于战国时期,南宋尤盛。

家常的制作也很简单,比如糟醉鸡爪,把鸡爪洗干净,剪去脚趾,斩成小块,和着葱、姜等调料,少量盐,入锅煮到断生,然后捞起来过凉开水(有冰水更好),然后稍微晾开水气,浸泡到酒糟当中,一般泡到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这种糟醉吃起来有一种淡淡的酒香,非常解腻。

在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又提到糟鹌鹑。就是踏雪录可持续发展一节,大雪天姑娘们斗诗,午饭后贾母也来凑热闹赏梅花。看他们在吃糟鹌鹑,就让李纨给她也“撕一两点腿子来。”

第八回里还提到宝玉的一顿晚饭,我们来看他吃的什么。晚饭也是在薛姨妈家里吃的,黛玉也在,还喝了几口酒。“做了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饭、碧粳粥”。

第五十二回提到天未亮,宝玉醒来。麝月看天气阴阴的,怕是要下雪,给宝玉穿了厚点的衣服,早饭吃的什么呢?建莲红枣儿汤,还有一碟法制紫姜。

原文里说:“小丫头便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汤来,宝玉喝了两口。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

建莲是福建建宁的莲子,在清代,建莲是贡品,可见品质非常好。建莲配红枣,可以健脾,补血,养血。

而法制紫姜呢,就是用新鲜的嫩姜做的,鲜嫩的姜尖上是红紫色的,所以叫紫姜,其实也就是仔姜。冬天吃御风寒,防感冒。

秋天赏桂花吃螃蟹,也是非常典型的江南人家的风俗。在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里,湘云作东办诗会,宝钗送了几斤上好的螃蟹。大家一起吃酒赏花吃螃蟹。平儿剔了蟹黄给凤姐,凤姐说:“多倒些姜醋。”

再比如非常“江南风味”的还有荷叶莲蓬汤。在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众人来探望。王夫人问宝玉想吃什么,宝玉笑说,“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

总之,将近200道菜肴,细数起来也是很要费一番功夫的。

可能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属茄鲞,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夜宴上,凤姐绘声绘色地给刘姥姥描述了茄鲞的“复杂工艺”,着实把刘姥姥惊着了。

其实仔细想一想,如果真按凤姐所说的那样做出来,未必很好吃吧,毕竟用料太多,失了主次,会不会很难突出某一种味道了?

不过其实《红楼梦》里提到的美食,其实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都是可以复制出来的,在当时可能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得上的,而今都只是家常菜肴了。

《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别人看红楼梦,

可能更关注宝、黛、钗之间的感情。

可是吃君更在意的,

当然是红楼梦里的美食啊。

听说里面有多达186种食物,

(有谁仔细数过是不是这个数吗?)

而且许多人通过对红楼梦里的食谱研究,

还开辟了“红楼菜系”。

其中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茄鲞。

因为那一段实在是太精彩了,

刘姥姥吃后完全不相信,

茄子可以做到这么鲜。

王熙凤轻轻巧巧地报出茄鲞的做法,

让刘姥姥直呼:

“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所以茄鲞到底是什么味?

吃君很想知道啊。

不过说真的,

红楼梦好吃的又哪止茄鲞。

我们接着来聊聊大观园的寻常饭菜啊。

胭脂鹅脯

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胭脂指鹅皮呈红色,应该是红曲米染的色。红曲米是糯米蒸好后,接种红曲菌种,发酵成红曲糯米粉,捣碎了就是红曲粉。红色豆腐乳和广东烧腊也都是用红曲米,才有了那抹红色~~

因为鹅肉呈红色,所以明代称其为“胭脂鹅”或“杏花鹅”。这道菜是用整鹅做的,但是吃的时候,只取鹅的胸脯,真的好奢侈。

虾丸鸡皮汤

上文的摘抄段落里,还有红楼梦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两碗汤之一,虾丸鸡皮汤。鸡皮在当时,大概是因为收集不易,是名贵食材来的。用来煲汤可以增加香气和油花。

虾丸就是虾圆。做法和鱼丸相似,都是先用刀剁成泥,但是又不能弄太碎,会失了虾味。

剁到合适的大小后放到碗里,加些许盐、水和姜汁,仅用两根筷子就能搅打上劲。煮一锅开水,用汤匙舀入水中,就成了虾丸了。

最后用鸡汤煨之,芳官和宝玉都觉得香的虾丸鸡皮汤就成了。

糟鹅掌鸭信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到:“这个须得就酒才好。”

——节选自《红楼梦》第八回

糟菜其实挺神奇的,没有吃过的人,只要吃一次就会觉得,哇,好棒。口味讨喜而且很香。

糟菜最重要的是里面的糟卤。糟卤则是用酿酒的酒糟,加上香叶、白蔻等香料调制。更讲究的做法还会加上鸡骨或猪骨高汤,以盐调味,浸制一段时间后,过滤出清汤。

用这个卤水来浸食物,只要大概半天时间就能浸出自带发酵鲜味,又有复杂香料香气的冷菜,直接装盘,咸鲜又香,很适合当下酒菜。

火腿炖肘子

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子上自吃。凤姐又道:“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硌了他的牙。”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六回

火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浙江金华火腿就是从那时开始闻名的。

当时有一位名将在大战胜利后,从家乡金华义乌带了几块家乡腌制的猪腿,

给宋钦宗品尝。这咸猪腿色、香、味通通齐全,而且颜色红彤彤的,宋钦宗就赐名为“火腿”了,从此成为贡品。

而火腿炖肘子呢,就是把火腿脚踵和鲜猪蹄一起炖,加冰糖、绍酒把汤汁炖得鲜香浓厚,最后再加点老抽上色。两种食材都被炖到酥烂,咸鲜浓香,把他们间色摆盘,就是一道硬菜了。

豆腐皮包子

宝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八回

制豆腐时表面会凝结一层薄膜,揭下晾干,就得到金黄色如透明蝉翼一般的豆腐皮。在南方称为“豆腐衣”,北方人则称它为“油豆皮。

全国好多地方都有拿豆腐皮做成很好吃的菜。宁波菜里有腐皮包黄鱼,川菜有腐皮虾仁,

潮汕有卤腐皮。还有些地方把豆腐皮炸了直接吃,因为炸后的豆腐皮非常薄脆,单吃就足够美味了。

而中原文化里的豆腐皮包子,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像包春卷一样,在腐皮放上馅后,四角内折成方形,以蛋清糊口,上笼蒸熟。

还有一种是将豆腐皮裁成小片,包馅成兜子,用细线收口,蒸熟成形。称为“石榴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