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多久打一次?打过就不会感染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小孩出生就要打乙肝疫苗,出生后1个月继续打乙肝疫苗,出生半年后仍然需要打乙肝疫苗。
为什么宝宝要在半年内频繁打乙肝的预防针?因为即使打了,也不一定会产生抗体。
所以说,并不是乙肝疫苗打一针就能管一辈子,而是要看身体有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
乙肝疫苗是没有毒性的乙肝病毒,打入身体后,首先会被身体识别出来。一般打乙肝疫苗后1-2周,最迟11-12周即可通过抽血检查到病毒,此时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可表现为“乙肝携带者”,但这种携带者是没有毒性的。
乙肝病毒进入身体后,因为其没有肝细胞毒性,可以长期与人共存,大约半年至1年的过程,灭活的疫苗病毒会持续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最后产生保护性抗体把免疫病毒杀灭清除。
但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人打了乙肝疫苗后要几个月才能检查出抗体,而少部分病例打了预防针后却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打乙肝疫苗后就能一劳永逸。
人体打了乙肝疫苗后,大概半年就可以复查乙肝两对半,如果没有产生抗体(乙肝表面抗体),则需要继续打;如果已经产生抗体,且抗体数值较高(大于200mIU/ml),就不用继续打了。
乙肝抗体是一种长记忆抗体,身体免疫系统对这种损伤的记忆可长达5-10年,甚至更久。
这期间如果和乙肝患者接触,被病毒入侵,则免疫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产生大量抗体去灭杀入侵的乙肝病毒,这一番“较量”后,身体会继续维持一个较高的抗体水平,也不用刻意去打预防针。
如果5-10年内都没有接触过乙肝患者,建议每3-5年检查一次乙肝两对半,如果发现抗体减少了,建议补打一针,让身体继续产生抗体。
当然,有极少数人如果抵抗力降低,还平凡接触乙肝患者(特别是大三阳患者),则有可能身体以前打预防针构建的防护线被攻破,继而有患乙肝可能。
总之:疾病重在预防,并不是打了乙肝疫苗就能一劳永逸,中途还需要注意复查,必要时补一针。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多久打一次?打过就不会感染吗?
- 乙肝疫苗打一次不能管一辈子。但是,多久打一次得根据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而定。打过乙肝疫苗的人,产生抗体的不会感染;而没有产生抗体的,依然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龙大夫接诊过一些打过一次乙肝疫苗而没有产生抗体的小孩,但是这种打了疫苗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低于5%。他们当中再次免疫接种的,有很多人最终也产生了抗体。
我们经常会看到打了疫苗没用的新闻,是因为接种失败的家长,更多的会在网上寻求帮助。这些接种失败的案例,会让人们误认为这种失败是很多的。而相反,绝大多数接种成功的人,压根就不关心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把接种成功的信息发布到网上。
为了了解小孩打过乙肝疫苗以后有没有抗体产生,建议在三针接种过两个月后检测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小孩,出现抗体的时间可能稍微晚一些,可以在小孩接种完成之后3~6个月检查乙肝表面抗体。
那么,对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的小孩,应该怎么办呢?目前,国内外推荐的建议是可以接受第2次3针的疫苗接种。这其中,有50~70%的人会接种成功。也就意味着,仍然有30~50%的人,即使再打一次也不会产生抗体。
对于这一部分两次乙肝疫苗接种仍然不会产生抗体的小孩。一个选择是再次接种或更换不同品牌的乙肝疫苗试试,另外一个选择是检测小孩的乙肝病毒DNA, 看看小孩没有有没有被感染。
注射乙肝疫苗,是模仿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一个过程。等乙肝表面抗体形成之后,抗体的滴度在早期会逐渐升高,但持续升高达到顶峰之后,有可能会逐渐降低。
首次注射疫苗就产生了足够抗体的人,抗体的保护时间可以长达30年,平均10~15年。所以,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并不是终身的。小孩进入学龄期、小学、中学、大学之后,可以分别检测一次抗体水平。
当小孩的乙肝表面抗体低度低于10的时候,可以加强注射一针,加强注射能够刺激抗体再次升高。
而对于打过多次疫苗依然产生不了抗体的小孩,也不要过于焦虑只有注意预防就可以了。乙肝主要通过性生活、血液和母婴传播,对于小孩来说主要是预防通过血液途径的传播。普通的生活接触不传染乙肝。
由于人在外面,难免接触他人,或者小孩要与其他人共同生活,但无法知道别人有没有乙肝。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孩的伤口要注意保护,以防止伤口与可疑的含有病毒的液体接触。一旦有暴露乙肝病毒的可能,需要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科普最用心,靠谱龙医生!欢迎留言、讨论、点赞、转发并关注!
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多久打一次?打过就不会感染吗?
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按照0-1-6原则打完一轮乙肝疫苗,就可以产生针对乙肝的免疫力了,而且有效率高达99%。因此,在乙肝防治指南里面就有明确建议:一般人群无需进行抗-HBs 监测或加强免疫。
或许,你还会追问:谁是一般人,谁是特殊人呢?特殊人得咋办才安全呢?
其实从理论上说,只有免疫力低下的人才是真正的特殊人(比如: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他们才有可能会因为全身免疫力的极度低下而导致针对乙肝的免疫功能丧失,需要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及时加强注射乙肝疫苗。
另外,乙肝防治指南里面还对可能接触乙肝病毒几率较大的人群进行了描述,认为这些人也是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比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 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输血或血液 制品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 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我个人认为,这些人如果免疫力健全的话,一生接种一轮乙肝疫苗,而且在接种后复查一次,如果确定以及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就不需要再复查了,也不需要再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了。
不过,在乙肝防治指南里面,把上面两种“特殊人“都称为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 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输血或血液 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 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以下是指南里面对对这些高危人群的管理方法,也抄录在此,供参考:
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 监测,如抗-HBs < 10 mIU/ mL,可给予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多久打一次?打过就不会感染吗?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总感染率高达60%,而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控制乙肝的方法。
其目的是产生保护性抗体,抗体水平(抗-HBs)达10mIU/ml为预防感染的最低水平!
那现在,我们就来一一回答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这几个问题。
1、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部分人群可以管一辈子,但不是全部人群。
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是在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后接种第2针,6个月后接种第3针,这里主要强调提高首针及时接种和全程免疫接种率。
如果以上条件都达到,那90%正常成人可以产生免疫力,但是抗体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
科学调查显示,15到59岁人群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仅47.38%,没有抗体的这部份人群就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2、多久打一次?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一般是0-1-6个月,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全程接种3针后可产生较高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并获得最佳的长期性保护效果。
研究提示,第2和第3针间隔6个月,其产生抗体水平高于间隔2或3个月者!
3、打过就不会感染了吗?这个要根据你体内产生抗体的水平来看,如果抗体水平低于10 mIU/ml,或者完全就没有抗体产生,那自然就会有感染的风险!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大多数接种者体内可产生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
4、如何解决无抗体产生问题?如果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其他原因,少数接种者对疫苗接种无应答,就是体内没有产生抗体。那对这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人群,建议增加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
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另外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到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体,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针60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多久打一次?打过就不会感染吗?
这些天疫苗问题又闹的沸沸扬扬,大家在经历了假疫苗,过期疫苗之后,对于疫苗这两个字,很多人都流露出了一丝怀疑的眼神。今天我们来谈谈,乙肝疫苗打一次能够管多久,需不需要再接种。
乙肝疫苗属于甲类疫苗,国家免费强制接种,很多父母都知道,上学读书之前,要看你的疫苗本。对于婴幼儿,乙肝疫苗在出生24小时内就要接种,然后第1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一次。根据我国在2015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南指出,接种乙肝疫苗之后,未感染乙肝的 期限可长达50年。
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高危人群包括以下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如果没有产生抗体怎么办所以,如果是普通的大众,我建议在接种了疫苗之后,1至2个月之后,去验血查一个乙肝五项,如果有抗体了,那就可以不用管了,如果抗-HBs<10mIU/mL,那就属于免疫无应答,就需要重新接种,按照指南的建议如下: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至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常规剂量是20μg)。
打字不易,如果你觉得好,请点个赞,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辈子吗?多久打一次?打过就不会感染吗?
这个问题问的挺好,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我们也一个一个来回答吧。
首先,乙肝疫苗可定不是打一次的,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我们需要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一次乙肝疫苗,然后在出生后1个月、6个月分别再注射一次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经过三针疫苗注射绝大部分人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
但是并非注射乙肝疫苗后就“一劳永逸”,一方面,少部分人对乙肝疫苗“不敏感”,不能产生抗体,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和个人体质、遗传有关;另一方面,据统计,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抗体能够维持十余年,然后抗体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如果检测体内乙肝表面抗体数量<10mIU/ml可以考虑注射加强针。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是“考虑”,不是必要,加强针的注射主要针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医务人员,接触血液、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等。
那么体内有抗体就一定不会感染吗?答案是不一定,这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如果数量低,抗体可以顺利清除入侵的病毒,反之若病毒数量过大,体内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也是会感染的,只是抗体数量越多相对越安全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