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发现乙状结肠局部稍增厚就是肠癌吗?
CT检查可以发现结肠局部增厚、梗阻等,但不能用于确诊结/直肠癌。肠管是空腔器官,CT检查有其局限性。临床上对于肠癌,做CT或增强CT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评估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判断有无肝脏、头颅、肺部转移等。
如果CT发现乙状结肠局部稍增厚,也许是正常的肠管,也许是结肠炎症,也有可能是肠癌。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能确定。
临床上对于不能确定的肠道病变,首选肠镜检查。不仅能直观的看到肠道肿瘤,还能夹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比如我曾经遇到的一例患者(下图↓↓),80岁女性,因为大便不通、腹胀入院,做了CT检查可以明显看到扩张的肠管(肠梗阻),以及肠癌引起肠管狭窄位置,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因为做不了肠道准备,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是横结肠低分化腺癌,并有淋巴结转移,最后是做了肠造瘘。
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便血、排便不尽、肠胀气等,建议要做一做检查,排除有无肠癌可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CT发现乙状结肠局部稍增厚就是肠癌吗?
CT不是结肠癌的主要筛查手段。CT用作筛选结肠癌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在手术前对于结肠癌的分期,用于评估和分期复发疾病,以及用于检测远处转移的存在。CT发现乙状结肠局部稍增厚,远不足以判断是不是结肠癌。
结肠癌的确诊是依靠纤维结肠镜和活检。结肠镜是一个大约手指粗细的软性镜头,头端是一个轻巧的小型摄像机。结肠镜从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在显示器上观察整个结直肠的肠腔。如果发现肿瘤或者病变,可以将特殊器械通过结肠镜进行活组织检查。在显微镜下直接判断是属于恶性的结肠癌,或者是良性的疾病。
由于结肠是空腔脏器,而且走行迂曲,CT观察结直肠,有一定的局限性,收到的干扰因素很多。不过由于技术的进步,目前的一些好的CT加上电脑虚拟成像,也使得CT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的作用有所提升。对于筛查的病人,尤其是对于一些不能或不想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帮助。CT可以很快完成,不需要镇静。尽管该测试不像结肠镜检查那样具有侵入性,但是同样需要肠道准备。在直肠中还需要放置肛管,以便用空气填充结肠和直肠。如果在CT中看到息肉或其他可疑区域,仍然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才能确诊是不是结肠癌或者其他疾病。
所以,就算CT看到结肠里面有“肿瘤”,都不能确定是结肠癌,更不要说只是看到肠壁局限性稍增厚了,不管是炎性肠疾病还是其他各种良性的疾病,在CT中的表现都可以呈现为肠壁稍增厚。当然,如果本身是因为有症状,比如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原因去做的检查,最后发现肠壁稍增厚,那么说明还是有问题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尤其是做肠镜检查来确诊。
CT发现乙状结肠局部稍增厚就是肠癌吗?
如果腹部CT只是提供的信息乙状结肠局部稍增厚的话,一般不用过于担心。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1.可能什么都没有,就是正常的结肠壁。因为每个人的结肠壁厚度并不完全一致,存在个体差异。还有,结肠的肠脂垂大小也不同。
还有可能就是一般做腹部CT时并不要求清洁肠道,如果肠腔内有较多大便的话,也会影响CT上的观察效果。
2.结肠息肉或者腺瘤:有时结肠的小息肉或者腺瘤,尤其是扁平状的,在CT影像上就是肠壁的局部增厚。
3.结肠癌。不能完全除外结肠癌,尤其是癌变较小的时候,CT上显示局部增厚,如果增强扫描的话,可以看到黏膜的局部强化。
那么,如何才能明确到底是不是结肠癌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充分后,行结直肠镜检查,可以了解结肠的全部。重点看看CT怀疑的地方,看看黏膜有无隆起性肿物,如果黏膜光滑,那么就看看是否有黏膜下肿物。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