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2月12日,一名9岁小男孩疑似狂犬病发作,不幸去世,疑因40天前曾被狗舔了一口。最后,经河南卫辉市疾控中心调查发现,男孩确实死于狂犬病。

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以前对于狂犬病我只是在课本还有电视上面了解过,现实生活中没有亲眼看见过。但是就在我大学准备毕业的时候,狂犬病在我身边发生了,现在想想都毛骨悚然。

当时我们家那里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只流浪狗,先后咬了五个人,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事后三个小孩和一个大人马上去打狂犬疫苗了,只有一位阿姨不当一回事,觉得没有什么,我也不记得过了多久就听见说她发病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发病时的样子,真的像狗叫,不敢喝汤及有水的东西,怕风吹,一直在那里乱叫,想咬人,结果没辙了她家人就把她关在这个密闭的房间里,三天后她就去世了,现在想想都怕…从此我们家那里的人对狂犬病提高了警惕。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指为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时常常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恐水症。

狂犬病的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平均39天,下肢咬伤潜伏期平均90天)、伤口深浅(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毒力强者潜伏期短)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题中小孩被狗舔了一口狂犬病发作,真的很不幸,最大的可能是他被带走狂犬病毒的狗舔了自己身上有伤口的地方,从而发病。狂犬病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发病起3~6日内均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近年来陆续有治愈数例的报道。因此,不慎被动物咬伤,为了安全起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据新闻报道,去年五六月份,9岁男孩小楠曾被小狗抓伤,由于害怕家人责骂,并没有告诉家人;2018年12月30日,小楠又一次和家里的小狗玩耍时被小狗舔了舔他的右手食指,而食指上刚好有个伤口,这次同样没有告诉家人。2019年2月12日小楠不幸去世...

小楠的遭遇确实令人痛心,小楠患上狂犬病原因有两种可能:第一次被狗抓伤,感染了狂犬病;伤口被疯狗舔舐,导致的狂犬病。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是现在已经无法证实是哪一次了。

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一级暴露:(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一级暴露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不会导致狂犬病。

二级暴露:(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二级暴露有可能导致狂犬病,需要清理伤口,并且注射狂犬病疫苗。

三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2)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3)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4)暴露于蝙蝠(当人与蝙蝠之间发生接触时应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伤、抓伤或粘膜的暴露)。

我们可以看到,破损的皮肤被舔舐属于三级暴露,也就是说,小楠的伤口被狗舔了,属于三级暴露,是有可能导致狂犬病的。三级暴露,需要立即处理伤口,除了注射狂犬病疫苗,还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狂犬病。

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感谢今日头条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认真的跟大家说一下,因为目前我所看到的很多“科普”和“答疑”虽然大多数内容基本正确,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此我也会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狂犬病和狂犬病的疫苗与免疫球蛋白接种的相关问题。

关于新闻说的这个情况

新闻描述是2018年5-6月被小狗抓伤2018年12月被小狗舔舐部位有伤口。

从新闻能看出,这个孩子实际上有两次感染病毒的机会,而考虑到时间问题,具体到哪次导致的狂犬病,从新闻上来看无法判断。

但是如果逆推十日观察法,了解两次相关的狗是否存活,也可以推断出到底是哪一次导致的孩子狂犬病发病,因为从新闻来看,舔舐伤口的小狗还未死亡,因此可以排除狂犬病的传染源,基本可以断定是第一次咬伤导致的(除非之后还有过其他暴露机会)。

并最最重要的是——家长不知情,也没有去狂犬病处置门诊进行处置,因此错过了最好的补救机会!!!

如果孩子能够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情况使用免疫球蛋白,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结痂伤口会感染狂犬病毒吗

我想说的是,对于结痂伤口,我们也不能大意。

对于伤口愈合过程,实际上分成3个期,我们用图片来表示就比较清楚了:

可以看出,在伤口彻底愈合成熟之前,结痂部位无论是血管(墙面)还是房顶(表皮)都是不完整的,而且在伤口结痂过程中,毛细血管也在声称,依旧会有血液供应,如果接触到狂犬病毒,依旧有可能进入血液,导致感染。

另外,结痂组织并不像皮肤一样非常坚固,如果未完全长好的伤口被动物舔舐,有可能脱落,成为新的伤口。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即便是风险再低,对于我国大陆地区这种被评为狂犬病【高风险】的地区,也应该考虑接种狂犬病疫苗,并配合十日观察法进行处置。

当然了,如果想赌一下,也没问题,反正赌的是自己的命。

什么是狂犬病

引起狂犬病的原因不是细菌,而是狂犬病毒,这种病毒除了感染猫、狗等家养动物,蝙蝠也是主要传染源之一。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啮齿类动物会传播狂犬病,所以自己在家养了仓鼠、兔子什么的咬了也不用担心,及时做好伤口处理即可。土拨鼠是个最有特色的例子,被发现过传播狂犬病,但不是给人,而是傻了吧唧的自己同类感染然后自己和同类一起挂了

这种病毒动物不会天生自然携带(极其罕见情况下有母婴传播可能),几乎所有的狂犬病病例无论是人和动物都是在出生后接触到狂犬病毒导致的。

狂犬病危险吗

狂犬病和其他的疾病不太一样,主要特点如下:

①潜伏期长短不一,长可长于一年,短则一周以内,一般是1-3个月;

②人类典型症状包括:恐水、怕风,也有畏光和对声音极其敏感的症状,动物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也有可能不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

③病死率几乎为100%,入院后抢救及时也就能活个2、3天(极其罕见有人存活,即便存活也有严重后遗症降低生存质量);

④很多人(尤其是中医)认为狂犬病可以依靠“土办法”治愈,实际上狂犬病的发病率并不算高,被咬了用“土办法”处理好了,那可以断言是没有被传染;

⑤狂犬病不发病不会传染。

如何预防狂犬病

很简单,捕杀流浪动物、给宠物接种疫苗、及时处理伤口。

现在总有“爱X人士”喜欢出来叫板,说捕杀流浪动物不人道,而且吃狗肉吃猫肉是不文明的行为……很显然,这些人不知道当年那些个发达国家(目前无风险或低风险地区)是如何依靠法律手段和“极其不人道”的行为管控流浪动物的。不要投喂,如果喜欢就抱回家,打疫苗,别留着当祸害!

对于宠物来说,一定要接种疫苗,既是为了保护宠物,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目前我们国内绝大多数狂犬病病例都是由家养动物导致,除了打疫苗之外,栓绳、嘴套(大型犬)、铲屎设备,都准备齐全。

对于人来说,受伤之后第一时间要对伤口进行清洗,大量的肥皂或清洁剂、水和/或消毒剂彻底的对伤口进行冲洗和清洗,之后立刻启动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清洗后涂抹稀碘伏或扎苯氯胺等)

疫苗什么时候怎么打

①未受伤(暴露前)免疫程序:

3针,第0、7、21天各接种一针,3个月内再次暴露无需疫苗,超过三个月参考③。

②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暴露后):

被哺乳动物(啮齿类除外)咬、挠出血、出现血痕、无伤痕酒精涂抹有刺痛感,需要狂犬病疫苗;出血、唾液接触伤口(结痂未脱落)、贯穿伤、多处伤口、眼部接触唾液等,这种黏膜污染的情况,需要免疫球蛋白;伤口较大,视情况使用破伤风疫苗和/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③以前接种过全程狂犬病疫苗(即:再次暴露):

无论是以前接种过暴露前免疫程序(3针)、2-1-1暴露后免疫程序(4针)、1-1-1-1-1暴露后免疫程序(5针),如果再次出现暴露风险,只需要接种2针,间隔3天。

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暴露前/暴露后),或是加强免疫(暴露后),绝对保护时间是3个月,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要重新进行加强免疫,再次暴露与上一次暴露任何时间间隔,只要大于三个月,无论多久都只需要再打2针,间隔3天!网上绝大多数科普都是错的!

另外,也不要瞎打狂犬病疫苗浪费钱,具体如何判断要不要打疫苗可以参考上图。

小结

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传播“狂犬病可防可控”的概念,不断传递三级暴露的处置方法信息,也在努力推进文明养犬和最大力度处理流浪狗的进程,遗憾的是势单力薄,对于狂犬病防控,没有大方向引导,是不会有结果的。

继续努力吧,还是那句话——

“别不打疫苗,也别瞎打疫苗。”

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这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文明养狗!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国家没年生产的疫苗都是几千万支!这可以在侧面证明不文明养狗群体的庞大!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养狗人能文明养狗!现在多地相续出台新的管理条例!可是效果都不是太好!这跟惩罚力度不大有很大关系!所以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不能让一些极端的爱狗人士绑架!极端爱狗人士以失去人性!他们现在只关注狗的生存!不关心人的健康!所以对于这些人也要下大力度打击!另外加大养狗的成本也是对狗的负责任态度!比如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养狗条件可是为了新鲜也好赶时髦也好养了狗!可一毕业就把狗扔掉的占大多数!往往在网上装圣母的也是他们比较多!参考南京逼人事件!所以必须加大成本让没条件的人养不起!而且一但狗伤人他们也不具备赔偿能力!只会装可怜!让具备养狗条件的人养狗!而且就是他们不文明养狗到时候罚款他们也交的起!而且可以给国家争加税收!可以雇人专门罚他们!即争加工作岗位还能创收!因其有钱所以罚款可以5000起!当然如文明养狗当时是罚不到的!自己看着办吧!

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谢邀!

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根据公开的信息,我们简单捋一捋这个事件。

9岁男孩被小狗舔一口 40天后因狂犬病发病突然去世,诊断确定吗?

目前公开的信息主要是:

“2月12日,在河南卫辉市安都乡,9岁儿童小楠(化名)不幸身亡。事发后,卫辉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马上对小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孩子因狂犬病发病而死!

小楠的爷爷说,2018年5、6月份期间,小楠在曾祖父家逗小狗时曾被小狗抓伤,但这次没有告诉家人。

2018年12月30日,小楠在和另一条小狗玩耍时,小狗舔舐了他的手,而恰巧被舔舐的地方有一个伤口,这两次暴露家长均不知情,也没到疾控部门进行处置。

2月7日,小楠陆续出现怕风、怕水、怕光、怕声等症状。2月10日,孩子症状加重,出现双上肢麻木,伴有躁狂、兴奋、四肢痉挛。随后小楠被送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狂犬病。虽经全力抢救,但小楠还是在2月12日不幸身亡。”

目前看,男孩大半年内有两次暴露史,有比较典型的狂犬病发作表现,符合狂犬病的临床诊断。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需要符合下列任一项即可诊断:

A.典型的狂躁型狂犬病临床表现;

B.明确的动物致伤史+典型的麻痹型狂犬病临床表现。

如果最后确定诊断,需要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任何一项的病原学证据:

A.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患者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或用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

B.细胞培养方法:从患者唾液或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狂犬病病毒;

C.脑组织检测:尸检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出狂犬病病毒。

目前看,当地疾控部门似乎并没有提供病原学诊断证据,因而还不能说完全确定诊断。

但是,如果目前公开的信息是真的,说小男孩死于狂犬病发作没有问题。

狂犬病的潜伏期

我们知道,传染病从接触到病原体(医学上称暴露)到发病,中间通常间隔一定时间,医学上称潜伏期。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不同。像常见的流感,潜伏期一般在1到3天。

而狂犬病的潜伏期要长得多,原因是,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像多数病原体一样通过血液输送,而是只能感染周围神经,沿着神经纤维向脑缓慢移动。

民间有传言说狂犬病潜伏期可以长达几十年,这一点并不属实。

目前的证据显示,狂犬病潜伏期一般在1~3个月,最短的5天,WHO提供的数据中最长的8年。

新闻中男孩的第二次暴露(被狗舔有伤口的手)在常规的潜伏期间期内。

即使是2018年5、6月份被小狗抓伤,也在潜伏期内。

因此,两次暴露都属于危险性暴露,都有可能引发感染。

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是不是只要接触狂犬病病毒携带的犬或其他动物就一定会感染狂犬病呢?

依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的规定,狂犬病伤口暴露分为三级,具有不同的传染危险性,需要做不同的处置:

可见,如果单纯被携带病毒的动物舔到皮肤,只要被舔部位皮肤是完整的,没有伤口,那么属于一级暴露,并没有感染风险,则不需要特殊处理。

而新闻中的男孩,第二次暴露虽然仅仅被舔,被舔部位皮肤却恰恰有伤口,显属暴露等级最高的三级;即使是第一次暴露被狗抓伤,也属于有传染风险的二级暴露。

因此,男孩的两次暴露都是危险的,都应该按照规程进行严格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

尤其是第二次高危暴露,还应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目前的信息看,男孩的两次暴露都没有进行正规的处理,才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回到本问题,“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可见,是不是属于危险暴露,关键在于暴露部位皮肤有没有损伤,有没有病毒可以乘虚而入的“方便之门”。

最终会不会被感染,更关键的还在于正确判断暴露等级,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

如果你自己没有把握做出正确判断,最简单的办法是将“难题”交给专业人员——及时就医

如何看待「9岁男孩被狗舔一口之后狂犬病发作去世」?被狗舔也能感染狂犬病吗?

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悲剧,说明我们对于狂犬病这一发病后死亡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目前有5例狂犬病治愈的报道)的传染性疾病的宣传还不够。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狂犬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狂犬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不仅仅是狗,包括猫、蝙蝠、水獭、老鼠、狼、狐狸等动物都可以成为狂犬病病毒的传染源。

1.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动物的唾液中,因此,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主要是被这些动物咬伤。在我国,狂犬病主要是被狗咬伤,在美国,主要是被蝙蝠咬伤。

2.由于狗猫等动物有舔自己爪子的习惯,因此,它们的爪子上也可以带上病毒,如果被这些动物的爪子抓伤,且伤口有出血,就容易感染狂犬病病毒。

3.伤口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舔也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本次事件中的小男孩就是这样被感染的。

第二、如果被上述动物咬伤、抓伤或者伤口被舔后应该怎么办?

1.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15-20分钟,然后用酒精消毒

这一步骤简单,但却是保命的关键。根据WHO提出的狂犬病防治指南,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可以大量减少进入伤口的病毒量。

2.可以挤出血液,但是千万不能用嘴去吸。因为我们的舌头下有非常丰富的静脉丛,狂犬病病毒同样可以通过这里进入我们的体内。(被蛇咬伤以后同样不能用嘴吸)

在此之前,同样发生过一个悲剧,一个小男孩被咬伤后,他的父亲用嘴吸他的伤口。之后他送孩子注射了疫苗,但是自己没有接种疫苗。20天后,他因为狂犬病发病死亡。父爱很伟大,但是同样也让我们感到惋惜

3.立即注射疫苗。

虽然狂犬病病毒狠毒,一旦发病死亡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但是狂犬病疫苗却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疫苗之一,只要注射了,基本上不会发病。

另外,由于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之后,可以表现很正常,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不能说这条狗看上去行为正常就不会含有狂犬病病毒。

目前,世界上唯一对狂犬病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密尔沃基治疗法,治疗了24例狂犬病病人,但是仅有5例存活。因此目前还不能说这个方法有效。

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旦被这些动物咬伤、抓伤,甚至是伤口接触了这些动物,都还是尽量去找医生评估后接种疫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