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体检做B超,对于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及准确率接近100%。只要B超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着体位改变而活动、团块后伴声影即可诊断为胆囊结石。
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会发病,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积极治疗,可临床观察和随访即可。有些胆囊结石患者,一辈子不会发病,即使不处理也不要紧。
而少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在暴饮暴食、进食油腻食物、剧烈运动后可诱发急性胆囊炎发作。临床上以胆绞痛表现最为突出,主要是右上腹肋缘下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烧、畏寒、腰背部痛等感染及消化道刺激表现。所以胆囊结石患者,饮食上要格外注意。
体检发现怎么样的胆囊结石,需要及时处理?如果体检发现以下情况的胆囊结石,建议微创下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防病情加重而夺人性命。
①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且胆囊息肉的直径要大于1厘米;这样的胆囊结石合并有癌变可能的息肉,则需要手术治疗。
②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出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功能缺失,也需要手术治疗。
③有心肺功能障碍和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也建议及早手术治疗。但这个有一定争议。随人而定。就怕有一天结石发作,身体全线崩溃,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了。
④胆囊结石大于3厘米,且结石时间有十年以上,很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小崔医生告诉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很高,但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进行随诊,但是如果任凭胆囊结石进展的话,也会引起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下面小崔医生给大家讲一讲胆囊结石不治疗的话会造成哪些后果,以及出现哪些症状是需要治疗的,此外,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我再给大家讲一下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及都有哪些优缺点。此外,了解胆囊结石发生的原因也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
胆囊结石不治疗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呢不知道,你在体检后把体检报告交给医生的时候,医生有没有跟你说过这样的事。有没有告诉你胆囊结石与胆囊癌之间的关系,研究证实,胆囊癌患者中70%左右都与胆囊结石有关系,胆囊结石患者比无胆囊结石患者等待的发病率会增高十几倍,不仅如此,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来说,比结石较小的患者胆囊癌的发病率也会提高许多,这与胆囊结石产生慢性感染,以及长期刺激有关,但这并不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十几年以上。
而胆囊癌是一个预后很差的疾病,就算进行手术,生存期也会很短。因此,千万不要把胆囊结石不当回事,如果你的胆囊结石有以下特点,我建议还是提早进行胆囊切除:是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结石的直径大于三厘米。
此外,比较严重的后果还有胆源性胰腺炎。有的胆囊结石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进食后或者运动后,发生胆囊中的结石突然脱落到胆总管的情况,如果结石较小,顺利的通过胆总管下端进入到肠道,则一般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结石直径较大,卡在胆总管下端开口的话,很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会出现剧烈的上部疼痛,以及非常强烈的恶心、呕吐。病情进展后会出现发热,腹胀等不适。此外,如果诱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话,病人很可能发生休克,死亡率很高。而且急性胰腺炎一般会转为慢性胰腺炎,病情迁延不愈,经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如果有幸没有发生急性胰腺炎,但是当结石脱落到胆管,如果发生堵塞或嵌顿时也会诱发急性胆管炎的发生。急性胆管炎病情轻重不一,常会表现出急性的高热、寒战以及黄疸,甚至剧烈腹痛等表现。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也会发生精神及循环系统改变,如果不紧急治疗,也是有生命危险的。
急性及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结石常发生的改变。这与胆囊结石对胆囊的刺激、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口引发感染有关。有的人也会出现严重的上腹部疼痛以及发热等表现,严重时会出现胆囊的坏死、穿孔、腹膜炎表现。而在炎症消退后,经常会演变为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常会在进食油腻、或者其他刺激因素后出现复发,这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我一般都是推荐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当然也不是所有胆囊结石患者都可以行腹腔镜手术,对于那些胆囊结石造成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果炎症太重,组织粘连水肿明显,就不适合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因为这样会明显增加手术难度,此外,也会增加胆管损伤致胆漏以及血管损伤致大出血风险。但是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且腹部切口较小,基本不影响美观。但是腹腔镜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正触摸到脏器组织,对有疑惑的解剖很难下手。此外腹腔镜手术都存在中转开腹的可能。
对于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我保持中立意见,毕竟有许多胆囊结石患者都曾问过是否可以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支持进行保胆手术的人认为胆囊是人体的一部分,留着它肯定是有用的,他们用事实来证明就是:胆囊结石患者把胆囊切除后,很大一部分人会出现腹泻、厌食油腻、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紊乱,把这都归结于胆囊的切除。这也是有道理的。
保胆取石手术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的讲就是在腹部开一个小口,将胆囊提出来,然后将胆囊内的结石取出,当然这个手术有很多种做法,经过胆道镜取石、腹腔镜下操作等,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保胆取石手术就没有缺点吗?当然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结石的复发,这是由于患者的胆囊本来就经过结石的刺激,导致胆囊功能发生一定改变,此外细小的附壁结石也不会被取干净,由此,还会诱发胆囊结石的发生。此外,由于胆囊切开的物理刺激,也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生风险。
此外药物溶石治疗我是不推荐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没有一点效果。毕竟这很符合那些不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心意。“吃点药就能融化并排出结石”,没有毒副作用。这样的话能信吗?如果药物溶石效果这么好,谁还会选择去做手术呢。
药物溶石一般应用的是熊脱氧胆酸或鹅脱氧胆酸,利用其可以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等作用来进行溶石。这里大家是不是看出点什么?这些药大部分就是针对胆固醇作用的,但是我们胆囊结石的类型有很多,并不只是胆固醇结石,对于高发的混合类结石效果很差。溶石只适用于颗粒较小的胆固醇结石的治疗。而且这是一个漫长过程,大概需要1-2年,如果运气好溶石成功,但你一旦停了药,不出半年,复发率可以达到50%。两年的药白用了,你说闹不闹心。因此我不建议药物溶石治疗。
而大家都知道肾结石可以通过体外碎石治疗,但你知道胆囊结石也可以体外碎石吗。但是你要问我效果怎么样,我只能说能一定程度把大结石变成小结石,但是想起到治疗胆囊结石的作用,我就不敢恭维了。毕竟胆囊结石的治疗是要把结石清除体外,这种体外碎石技术在将结石击碎的同时,要靠进一步吃药进行排石及溶石,才能将打碎的小结石排出胆囊,因为单纯靠胆囊自身收缩排石,成功率可能不到1%。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体外碎石后再进行药物溶石、排石,这需要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但是极有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排不干净结石。此外, 由于病理胆囊依然存在,复发是迟早的事。但是这还不算痛苦, 因为在体外碎石及碎石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胆绞痛,甚至一小部分人会发生胆源性胰腺炎,而胰腺炎严重的话是要命的。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胆囊结石的发生与日常生活的饮食及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平时经常进食富含胆固醇食物以及较为精细的食物,如精面、精制肉等,会明显增加该病的发病率。这是由于这类食物可以增加体内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进而使胆固醇洗出形成结石。
肥胖也是导致胆囊结石发生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肥胖的患者由于高脂饮食及运动过少,体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脂类增加,这导致胆汁内胆固醇增高,此外,胆汁酸的含量也较前增加,胆汁饱和后形成结石。
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说了你会惊讶,胆囊结石的发病与女性的妊娠还有关系。这是经过临床证实的。考虑造成胆囊结石高发的原因为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如雌激素水平增加会导致胆汁内胆固醇浓度改变,进而使胆固醇发生结晶,此外,孕妇空腹时胆囊体积会增大且会出现排空延迟。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胆囊结石患者一般都为女性,这即与妊娠有关,也与体内雌激素分泌使胆汁内溶质增加有关,此外女性激素的改变会导致胆囊排空障碍,进而出现胆汁淤积,加快胆囊结石的形成。
胆囊结石是一个高发疾病,许多人都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胆囊结石,许多人都没有症状,就没有在意,但是胆囊结石病情进展后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及早判断出现哪些表现需要进行治疗很关键,以免造成治疗的延误。而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有很多,要选择合适的治疗凡方式。此外,了解造成胆囊结石的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也很必要。
我是小崔医生,码字不易,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给我一个点赞与关注,谢谢大家,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跟我交流。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胆囊结石的形成。
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任何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导致胆囊结石形成。大部分时候,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习惯有关。
胆囊结石的治疗。少量的,泥沙样的结石通过规律、低胆固醇饮食及药物治疗,可能会消失。
大量的、长期的、或是已经成团的结石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手术选择首先推荐腹腔镜。优点是创伤相对小,恢复时间快,术后腹内粘连可能性低。
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一、胆囊结石淤积造成胆囊内黏膜炎性改变,长时间可能出现炎症加重、化脓、甚至穿孔。
二、胆囊结石的存在会反复刺激胆囊,使相临器官出现病变。比如胆源性胰腺炎、心脏病、肝病。
三、胆囊结石随胆汁返流,堵塞胆囊管、胆总管或肝内胆管。造成胆系感染而出现全身感染症状。
四、胆囊内黏膜因长期受到炎症刺激,黏膜及细胞会出现变异。出现胆囊息肉或使组织及粘膜恶变性。
胆囊结石患者的注意事项。发现胆囊结石一定要积极治疗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一定要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除此以外,对自己的胃好一点。不要吃辛辣刺激及难以消化的食物。
如因胆囊引起其它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情况允许,同时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完善的检查。做到诊断有证据,治疗有依据。最后,中药治疗轻度及少量的泥沙样胆囊结石有不错的效果,但也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健康观念逐步转变,健康体检成为一项自我预防保健行为,各种体检逐渐增多,自发体检、义诊体检、干部保健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指令性体检增多,体检中最常使用B超检查,所以很多人通过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目前大多数胆结石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B超是检查胆囊结石最简单办法,也是临床上诊断胆结石的金标准。
经常有亲戚或朋友问到:“你是医生,我这次体检发现胆囊有结石,平时也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怎么处理啊?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怎么处理啊?
它的处理因人而异,有症状胆囊结石,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对于没有症状的胆结石,可以定期观察,如定期做B超检查。胆囊手术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较好的方法,腹腔镜微创手术非常成熟,愈合效果挺好的。还有部分医院开展保胆取石手术方法,由于保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较大,所以患者需要自己斟酌。
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这个很难说,可以引起急性胆囊炎,疼痛厉害,小的胆结石可以卡在胆管,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这时候就比较严重了,厉害的情况甚至可以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直接能要命。还有小的结石,堵塞胰腺口,可能会导致胆源性胰腺炎,也是非常危险。一旦引起急性胆囊炎,胆囊炎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胆囊坏肿、穿孔。长期的胆囊结石的患者,胆囊结石引起的慢性胆囊炎,这个基础上胆囊壁局限增厚,可以增加胆囊的癌变概率。经常慢性胆囊炎症,经常腹部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当胆囊内生成了结石,那么则意味着它很可能会跟随你一辈子,很多人在体检中做腹部超声发现胆囊结石,但却完全没有症状,那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呢?其实这也是需要掌握适应症的。
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若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那么还是需要进行治疗的,如结石直径大于3cm;超过10年的胆囊结石;患有糖尿病及心肺疾病的老年病人;胆囊壁增厚、钙化或出现瓷化胆囊;胆囊息肉呈进行性增大;儿童胆囊结石;行上腹部或其他择期手术的患者;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居民。
若病人不符合以上种种条件,且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那么此时需要定期复查,暂时不需要采取治疗。
胆囊结石可并发急性胆囊炎,严重者可引起胆囊壁坏死、坏疽,对于反复发作或伴有胆囊结石的胆囊炎,那么应该考虑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现阶段各大医院均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痛快少,住院时间短,疤痕小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体检发现胆囊结石,不处理的话,以后会怎么样?
【@刘永毅医生 编号WD540】
体检时发现胆囊结石应该是没有什么症状,如果有进食后上腹饱胀、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就不是体检时才发现问题的,这也就是无症状胆囊结石。如果不处理,以后会怎么样呢?
胆囊内的结石如果直径大于2cm,在胆囊内的活动度会变小,这样结石会对胆囊壁某一处长时间的刺激,有癌变的可能。目前资料显示胆囊癌大约有90%左右的患者合并有结石,而患胆囊结石癌变率在1%左右。充满型胆囊结石(瓷化胆囊)基本上也是没有症状的,癌变原因同上,刺激胆囊壁。
胆囊癌恶性度很大,治疗方法不多、效果差,所以对于这两种情况,大家意见基本一致,手术。如果年龄超过80岁了,没有症状,权衡一下,就不一定做手术了。
大小2、3mm的胆囊结石最糟糕,漂游在胆囊内没有症状,如果往下“掉”是容易“卡”在胆囊管、或者下面十二指肠乳头处的,如果幸运逃跑到十二指肠、肠道,那就什么事也没有,一过性腹痛而已。如果“卡”在胆囊管那必定是胆囊炎、胆囊积液,是要急诊手术的,如果“卡”在十二指肠乳头,会影响到胰腺、胰液排出的,胆源性胰腺炎,情况就要复杂很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胆囊结石不进行“溶石”的原因。
较大而小于2cm的无症状胆囊结石大概会有两种结局发生,一是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终生“相安无事”,二是结石坎顿到胆囊颈部,多不会“掉”到胆总管,解痉止痛后又回到胆囊内,没事了,可能会反复发作,如果某次坎顿、不能缓解也就是胆囊炎、胆囊积液。这也是许多医生主张无症状胆囊切除的原因,因为无法预计结石会不会坎顿,是一个“隐患”,手术也存在很大争议。
胆囊结石是不会自己化掉的,也就是如果出现基本上就一直存在了。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