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死亡病例非常高,每年因肝癌死亡有12万人,是世界上肝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肝癌早期症状隐蔽,甚至中晚期症状也不明显,所以早期诊断非常大的困难,更多是依赖于体检。

肝癌的诊断非常简单,主要就是症状+检查,需要的检查是非常常用的,目前肝癌最常用的检查就是ABC检查原则。

1、AFP: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特异性高。AFP的正常水平是<25ug/L(25ng/mL)。如果:1、AFP>500μg/L,持续4周以上;2、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3、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则需要考虑肝癌。

2、B超检查: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B超直径约1cm的肿瘤,更小的肿瘤可能需要其他辅助检查,还可现实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有无门脉癌栓还可以协助进行穿刺活检。

3、CT检查:平扫或增强CT,对于完善发现早期肝癌,具有无可代替的地位,对于特别是高分辨率CT,对于小于1cm或者更小的肿瘤,诊断率高,同时还可以明确癌肿的部位,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对诊断、治疗价值意义非常大。

4、肝功能:更多是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使用。

5、对于ABC(AFP、B超、CT)三个检查都不能诊断出肝癌,还可以做腹水找癌细胞、肝穿刺活检、磁共振等。

如果ABC(AFP、B超、CT)三个检查都指向肝癌,那么基本能肯定是肝癌,当然最终需要病理学的诊断。肝癌的诊断并不困难,很关键的是在于如何早期发现肝癌,早期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肝癌是为数不多的肿瘤,可以临床诊断的癌症,临床诊断是什么意思,就是靠体检和辅助检查就可以确诊的。而大部分的肿瘤,都要靠病理诊断才能确诊,就是说要取组织送去病理科,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癌细胞才能确诊。肝癌的诊断措施有以下几个:

(1)抽血查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的英文名字叫AFP,是比较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如果AFP大于400,排除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等情况,那么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大。

(2)彩超检查

彩超可以发现1厘米左右的肝脏占位,肝癌在彩超下有自己的特征,彩超非常便宜,没有辐射,可以反复操作。

(3)肝脏CT检查

CT检查有辐射,但是可以和彩超互补,CT检查比较客观,还可以观察各个时期肝癌的血流情况。

(4)肝脏核磁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比彩超和CT检查分辨率更高,敏感性更好,如果彩超和CT没有明确诊断,可以做肝脏核磁共振检查。

(5)穿刺活检

除了影像学检查和抽血化验,还可以做肝脏穿刺活检,用一个长长的穿刺针,在彩超引导下,取一点肝脏组织,明确里面有没有癌细胞。

其实,肝癌的诊断并不负责,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抽血加上彩超或者CT,都可以明确诊断。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一些检查帮助确诊。这些检查分为两类,一类为血清学检查,另一类为影像学检查。

一﹒血清学检查:

①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甲胎蛋白,英文缩写:AFP):甲抬蛋白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妊娠妇女一般在妊娠后开始上升,胎龄16~20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胎儿娩出后1~5周完全消失。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常明显升高,超过350 ng/ml(放射免疫定量法),甚至达1000 ng/ml以上或呈进行性升高。因此,临床医生常把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的普查中,AFP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肝癌,使病人获得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②甲胎蛋白的异质体(AFP-L3):科学家发现,肝癌细胞产生的甲胎蛋白与肝细胞良性增生时产生的甲胎蛋白不同。肝癌细胞产生的甲胎蛋白与小扁豆凝集素有很强的结合力,如果检测到这种甲胎蛋白的异质体在甲胎蛋白中的比值升高(>10%),高度怀疑与肝细胞癌相关。

③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正常凝血酶原是在肝细胞微粒体内产生的。这些凝血酶原的产生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但是,癌变的肝细胞对维生素K的摄取和利用发生了障碍,产生了一种异常的凝血酶原,被称为“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或“脱γ羧基凝血酶原”。这种异常的凝血酶原还具有刺激肿瘤生长、转移和癌旁组织血管细胞增生的作用。血清中脱γ羧基凝血酶原阳性提示可能是肝细胞癌发生。

甲胎蛋白和脱γ羧基凝血酶原检测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造成误诊或漏诊。如果两者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对肝癌做出诊断,特异性可以达到96%以上,敏感性可达90%以上。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占位性病变和鉴别其性质,尤其是监测和诊断肝细胞癌。

①超声波检查:超声发现直径75px或以上的肝癌没有困难,检测小肝癌的敏感性比普通CT要高而与螺旋CT相当。如果超声波发现肝脏内出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则应警惕肝癌的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可显示癌肿周围有血管包绕,多为肝动脉血流或动静脉瘘,并常伴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超声对弥漫型肝细胞性肝癌(HCC)往往难以检出明确的肿瘤病灶,对转移性肝癌位于肝表面的小结节可能漏诊或术中探查到的结节数会比术前发现得多。

②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CT是运用X线设备结合高超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一个圆环状的仪器,为身体不同部位的横断切面拍摄的图像,根据不同器官的密度差异,对疾病做出诊断。它能使传统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显示成像,且图像逼真,解剖关系明确,从而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病变(尤其是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③核磁共振(MRI或MR):核磁共振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再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它不仅可以像CT一样对身体的横断面做出图像,还可以对身体的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做出图像,对病变的显示和分辨率优于CT。核磁共振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但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体内有某些金属异物植入的患者不能作核磁共振检查。

经过上述检查,可以准确地帮你确诊是否得了肝癌。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曾经写过很多很多篇关于慢性乙肝患者如何筛查肝癌的文章,很多朋友也留言问了,自己有慢性乙肝,以后要如何体检筛查早期肝癌?怀疑得了肝癌,要抽血做个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做超声或者CT检查肝脏,超声对于边缘的小病灶容易漏诊。如果超声发现肝占位,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做CT或者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如果影像检查高度怀疑肝癌,可以直接手术或者射频消融或者肝动脉栓塞,肝癌是唯一一个不需要病理就可以确诊的癌症。

怀疑得了肝癌,要做什么检查?

1.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属于肿瘤标志物的一种,一般要查AFP都是放在肿瘤标志物里作为一套来查。乙肝的朋友,如果AFP很高,那么要怀疑是不是得了肝癌。当然并不是所有AFP升高都是得了癌症,少数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升高,比如怀孕、等等。

查了如果AFP不高,也不能排除没有得肝癌。有些肝癌可以不引起AFP升高。所以无论AFP高不高,都还需要做下面的影像学检查。

2.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包括很多种检查,有超声、CT、磁共振、介入和PETCT检查等等,最常用来筛查肝癌的就是超声和CT。

超声肝胆胰脾是最基础用来检查上腹部器官,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没有辐射,所以怀疑肝癌的或者体检的,都要做一个肝脏的超声。但是超声对于边缘的小病灶容易漏诊。

CT检查,如果做了超声没事,那起码不会有太大的病灶。如果有乙肝、肝硬化的,建议直接做CT检查,并且还需要做增强。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并发的肝癌,如果只做一个CT平扫,很容易漏诊。如果你觉得超声不清楚,怀疑肝癌,想直接做CT,这样也可以,最好的就是平扫+增强一起做。当然,这个费用比超声的多很多,所以不是特殊情况下,不建议常规这样大手笔的体检。这就是一个CT上很典型的肝癌,看到肿块这样"快进快出"强化方式,诊断肝癌八九不离十了。

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很少用于早期肝癌的筛查,因为价格比CT的还要贵,磁共振没有辐射,对于小病灶的检出率比CT和超声都还要好。一般都是做了超声或者CT仍然无法定是不是肝癌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做磁共振检查。如果经济能力可以,不想接受辐射,想直接做磁共振筛查肝癌,也是可以的。

这三种影像学检查,最常规的就是先做B超声,发现有问题,才进一步做CT或者磁共振。如果想直接做CT或者磁共振,也都是可以的。

肝癌的治疗

如果做了以上的影像学检查,看到有肿块,影像上是非常典型的肝癌,可以直接治疗。肝癌是唯一一个不需要病理就可以诊断的癌症,需要有AFP升高,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就可以诊断。

肝癌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对于早期肝癌,效果很好,主要有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和碘油肝动脉栓塞,部分可以完全治愈。但是对于肝硬化的朋友,治好了一个,其他的肝组织还有可能变成肝癌,就是多中心的肝癌。

对于中晚期的肝癌,要采用射频消融和碘油化疗药物直接栓塞联合治疗,前两天看到一个病例,半年前发现的时候,肝脏有好几个病灶,最大一个有10cm,经过半年综合治疗后,大部分癌肿被杀死或者栓塞死了,效果还是不错的。

慢性乙肝的朋友,尽可能的坚持半年到一年常规体检,做超声或者CT筛查早期肝癌。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得了肝癌,不知道怀疑的依据是什么?是有腹痛、腹胀、食欲差的症状呢,还是因为有肝癌家族史,或者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其实肝癌的诊断并不复杂,一旦怀疑得了肝癌,只要做一系列的检查就可以明确。

1.抽血查AFP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按照诊断标准AFP持续大于200ng/ml,超过8周,或者大于400ng/ml,超过4周,排除了其他病变,就可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不过有20-30%的肝癌病人AFP并不高。另外AFP升高还可见于绒癌、恶性畸胎瘤、睾丸癌等生殖细胞肿瘤,在部分胰腺癌、胃癌、胆囊癌、肠癌中也有一定程度升高,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中也会出现轻度升高。一般良性肝病AFP含量增多是一过性的,一般持续2-3周。而恶性肿瘤则持续性升高。因此,动态观察血清AFP含量既可鉴别良性和恶性肝病,又可早期诊断肝癌。

2.B超 B超在肝癌的筛查中作为首选检查手段,无创,简单方便,无辐射,价格低,容易普及。B超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不过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影响。较小的肿瘤或者位置隐蔽的肿瘤容易被漏诊。

3.腹部CT检查 一般需要行平扫加增强扫描,观察动脉期和门脉期的情况,CT分辨率高于超声。CT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能够判断肝硬化程度及观察是否有腹水。CT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方法,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显著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4.腹部磁共振 MRI具有很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特点,而且无辐射,但价格略贵,检查时间略长。应用肝脏特异性MRI造影剂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亦有较大帮助。

5.肝穿刺活检 对于AFP不高,CT及磁共振检查仍然无法明确的肝脏肿瘤,可以行B超或者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个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性检查。

应该说肝癌的诊断并不难,它可以不依据病理,而根据肿瘤标记物和影像学进行判断,如果通过一系列检查仍无法明确者,可以考虑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我国占其中45%,肝癌多见于中年男性,男女之比为5:1。

怀疑得了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肝癌的检查项目分为三大块,下面分别说明。

一,肝癌标记物检测

1,甲胎蛋白(AFP) 是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标志物,阳性率约70%,现已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的指标,AFP>400ng/ml为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

2,其他肝癌标志物 血清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异常凝血酶原(APT)、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Ⅰ)等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US) 是目前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无创等优点,能检出肝内直径>1cm的占位性病变,并可引导肝穿刺活检。

2,增强CT/MRI 可以客观及敏感的显示肝癌,1cm左右肝癌的检出率可达80%,是诊断及确定治疗策略的重要手段,MRI为非放射性检出,可短期内重复进行。

3,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当增强CT/MRI对可疑肝癌的小病灶难以确诊时,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肝癌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对直径1-2cm的小肝癌,肝动脉造影可以更精确的做出诊断,正确率>90%。

三,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行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肝癌的最可靠方法,但是属于创伤性检查,并且有出血或针道转移的风险,因此,在以上检查未能确诊者,可视情况考虑选择肝穿刺检查。

推广医学科普,剖析医患关系,讲述医患故事,请大家关注:麻醉超人钢铁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