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封闭危险吗?
(2018年9月30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现在很多人都有关节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反复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疼痛。出现关节疼痛时,都是靠吃止痛药或者一些中医理疗治疗,但也都是缓解,并不能彻底治愈。而且长期吃止痛药,稍不注意还会有胃肠穿孔可能。
近几年,有些诊所流行给一些老人打封闭针治疗关节炎,初时效果明显,但也不能彻底治愈,要每两周或每个月注射一次。这时候疑问来了,有些老人长期打封闭针后,出现关节畸形,面部浮肿等症状,不禁怀疑这种治疗的弊端,也害怕成瘾了,要一直打下去……
什么是封闭针?封闭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封闭针,就是往关节腔、腱鞘、筋膜、神经根等地方注射药物,以达到快速缓解该处疼痛的效果。封闭针的主要成分是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曲安奈德)等。
打封闭针有什么危害?打封闭针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两方面:1)第一次封闭注射;2)长期大剂量药物注射。包括以下几点:
①疼痛:对于初始打封闭针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加重,这是由于局部压力高所导致,如果持续疼痛伴关节红肿,不排除有关节腔内感染的可能,需要提高警惕。
②过敏:有极少数人会对局麻药或皮质激素过敏,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影响全身器官功能,如大汗淋漓、心慌、胸闷等症状。一般注射后都需要观察15-20分钟。
③感染:一些没有资质的诊所,外科无菌技术不过关,往关节腔等地方注射药物时,把细菌带入体内,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化脓、坏疽等。
④激素副作用:激素是好东西,但也不能滥用。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会引起向心性肥胖、无菌性关节炎、胃粘膜萎缩、抵抗力降低、骨质疏松等,还有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
封闭治疗,给药直接,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价格低廉,很容易被人接受,但如果长期、大剂量注射会出现较多副作用。临床上一般只持续3-4次,每次间隔2周至一个月,甚至更长。有些人尝到甜头后,不再愿意忍受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长期封闭治疗,会有习惯性或依赖性,但不会成瘾。
PS:在医院做封闭治疗是很安全很便宜的,千万不要过多相信外面诊所的所谓“封闭神药”,价格昂贵,其实发挥作用的还是麻醉药和激素,小心别被骗了。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打封闭危险吗?
谢邀。
简单回答:不好。
但封闭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打进去,几分钟症状就能有效的缓解,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在药效没有消退前,都能保持良好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就是:困扰多时的问题好了!所以,很多患者在疼的难受时,都会主动要求医生,给打一针封闭,因为实在难受啊!
封闭通常有局部麻醉药(起到局部麻醉、止痛的效果)、消炎药(一般是激素类药物)。其作用非常的简单粗暴:用局部麻醉药阻断神经的传递,让痛感不能传递到大脑;消炎药起到局部的临时消炎效果。这就相当于把局部隔离、封闭起来(这就是封闭的由来了),让这个部位的一些信息不能送出去,尤其是疼痛信息。
激素是消炎效果是很好的,因为这些疼痛往往是属于无菌性炎症,是身体组织的性质的改变,并不是真的有细菌感染了,此时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是没有效果的。激素类药物消炎的效果虽然好,但其副作用同样是很明显的,经常的使用,会导致局部的组织脆性增加,反而会增加以后的受伤概率。
所以,封闭在运动员身上并不会经常使用,只有在面临重大比赛,必须要保持场上竞技水平的时候才会使用。比如今年CBA总决赛时,易建联就是打了封闭后上场的——这已经是赛季的最后、最重要的比赛了,此时不拼就没机会拼了!而且在打完比赛后,易建联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修复,缓解封闭带来的伤害。对于一般的人,如果不是实在疼痛的非常难受,还是不打封闭的好。
打封闭危险吗?
打封闭可以利用药物局部治疗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很多使用应用在运动损伤起效比较快,里面有时会添加激素药物,激素药物等同于一种调用自身潜能治疗的药物,会有一些反噬作用,要不要使用需要自己衡量。
另外,打封闭针在我们周边的很多社区和医院特别是中老年关节使用广泛,特别是社区,几乎80%都是老年人。但从我的医学知识来看,老年人的很多关节问题是退行性的病变,类似于机器使用久了,自然会有磨损,效率降低出现卡顿,我认为对于这些人群打封闭效果会有当时显现,过不久依然会不适。从保护关节治本的考虑应该大于治标的止痛。这也是需要去考量的地方。
打封闭会盛行的原因,一是会有一定当时效果显示的作用;二是操作时间短,医务工作者操作简单;三是直接使用西药,基本都是相似的,医生给病人诊断和处方的要求不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