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长期吃止痛药,有无副作用?

止痛

(2018年9月25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西药,很多说明书上明明白白罗列着一大堆副作用。但和止痛效果比起来,这些副作用就需要往后靠了。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特别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更需要长时间定时定量用药。常用的止痛药包括:清热消炎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抗癫痫药。

一、清热消炎镇痛药

较常用的包括:扑热息痛、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这类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末梢神经对疼痛的感知觉。这类药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的效果较好,对内脏器管引起的疼痛效果不佳。长期服用该类药,容易引起胃粘膜损害,导致胃肠穿孔。

二、麻醉性镇痛药

常用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杜冷丁)、芬太尼、美沙酮、可待因、地佐辛等,这类药物有成瘾性,长期服用会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其次有呼吸抑制、便秘、出汗等副作用。一般用于急性剧痛和晚期癌症疼痛。

三、抗癫痫药

这类药主要包括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对三叉神经痛比较有效。长期吃这类药可以出现视力模糊、眼球震颤、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癌症的止痛,一般首选吗啡缓释片或吗啡控释片,其释放药物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止痛效果明显。一般按药物剂量长期服用,比较少出现不良的副作用。即使出现,也比较轻微,都在可耐受范围内。经年累月服用麻醉性镇痛药,会形成耐药性,当药效降低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加大剂量使用。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癌症病人长期吃止痛药,有无副作用?

早期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手术彻底治愈,即便癌症晚期,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术后的疼痛亦是短暂的,因此不会存在长期吃止痛药物来改善生活质量。一旦癌症病人需要长期吃止痛药,一定是癌症进入了晚期才会如此,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命应该是进入倒计时的,即便使用止痛药物很频繁,亦不会出现所谓的“长期”使用。

晚期癌症病人,如果频繁使用止痛药,使用的频率会逐渐加大,用量亦会逐步加大。病人往往距离死亡亦越来越近了。

如果单从药物本身来讲,所有应用于临床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西药因为是经过了科学的临床1-4期试验,其作用和副作用都是很明确的,在药物的说明书上便可以查到。而中成药在应用于病人身上时,缺乏科学的临床试验,说明书上往往在副作用一栏里写的是“副作用不明确”的字样。至于中草药,副作用便更是不得而知了。

因此,如果从药物的副作用角度来说,任何药物都具有副作用,如果从癌症病人使用止痛药物的角度来说,临床上不存在长期使用的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