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俄罗斯是能源大国,油、气储量位居全球前列,其中天然气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3。能源产业历来是俄罗斯第一大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约占25%;在全部出口商品中,能源类的产品占比60%,贡献了45%的财政收入。可以这么说,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撑起了俄罗斯的经济,举足轻重。
俄罗斯天然气最大客户是欧盟,且从过往数据来看,俄罗斯站在卖方市场,即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巨大,比如欧洲每年消费的天然气有5000亿立方米,而其中45%来自于俄罗斯供应。甚至诸如保加利亚和芬兰,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达到了近乎100%,同时法、德等工业大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也非常大。
在天然气出口这方面,俄和欧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俄从中赚取外汇和收入,而欧洲源源不断的进口俄天然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耗,互利互惠。
不过近段时间,俄罗斯一再降低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先是从每日1亿立方米降到6700万立方米,后又对北溪1号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年度例行维保,停气10天;刚刚恢复供气之后,俄又宣布27日起继续降低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从之前的6700万m³调到3300万m³,供应量减半。
俄罗斯一度降低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这让欧洲担忧不已,毕竟欧洲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太大,即便冲突后通过替代进口和减少消耗缓解了部分依赖,但长期形成的巨大依赖依然是很显著的。另一方面,俄天然气减少供应使得欧洲多国物价上涨、通胀严峻,也有影响到工业用气和取暖用气的苗头,俄算是掐住了欧洲的“脖子”。
但话说回来,虽然一度降低对欧天然气供应让欧洲“头疼不已”,但毕竟欧洲是俄天然气最大出口目的地,且天然气对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经济的贡献十分巨大,难道俄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就不怕就此损失掉欧洲这个大客户吗?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分析,俄降低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确实对双方都不利,对俄来说,这给了欧洲一个减少对俄天然气依赖的决心,并付诸实施;另外,供气量的减少意味着收入减少,前提投入建设的对欧输气管道也有利用不充分甚至闲置的风险。这对俄来说是双向的冲击,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俄既然敢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有其更深层次的考量,实际上降低供应对欧洲的冲击反而会更大:
一方面,整个欧洲较全球其他地区,工业水平较高,对天然气的消耗量也很大,同时也是重要消耗能源,一旦供给小于消耗,这对欧洲各国都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气这两方面。实际上前期俄降低供应后,欧洲出现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了,天然气价格高企、通胀、物价上涨、经济衰退概率提高,这些都与天然气供给减少有重要关联。
另一方面,面对欧美制裁,俄没有太多的反制裁措施,而能源是突破口之一。总不能在面对制裁的时候毫无招架之力、一味忍让吧?天然气反制就是很好的手段。比起天然气卖不出去的担忧,当下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强硬的一面,底牌此时不打更待何时?一些决策不应只考虑对发展、对经济的不利,还要宏观层面综合研判,让他也常常被制裁的滋味,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虽说对欧供气减少,但俄罗斯天然气收入仍然很高,这得益于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比如6月24日之前的一周,在输气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俄依然从对欧出口的天然气中赚取了超过1亿美元。正是得益于价格的上涨,据信今年天然气出口收入与去年是持平的。
第四,尽管目前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客户,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输送的天然气,也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比如今年6月5日,俄媒体就报道增加了对华天然气供应。目前俄还不是我们天然气最大供应商,但俄有意成为最大供应商,有意到2035年占我国天然气进口的1/4。我国有近一半的天然气依赖进口,同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提高,倘若俄能成为我国天然气最大供应商,那么天然气自然不愁卖。
综上,对于俄罗斯和欧洲而言,一方是另一方的最大客户、一方高度依赖另一方天然气供给,本应是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关系,但是基于一些分歧,俄不得不拿起能源武器予以反制,比起出口量下降、对俄天然气依赖度下降、能源经济蒙受损失来说,反制是更重要的考量,况且随着天然气等能源、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其实俄从天然气出口中获得收入也没比往年减少。
有句话叫“有货不愁贫,无货愁死人”,可以预见的是欧洲对天然气的消耗还非常巨大,暂时找不到替代能源和替代进口国,即便俄短期内会损失一些客户、减少一些出口,但只要不伤了国内天然气行业的根基,等风波过去,该出口多少还会出口多少,终会恢复到以往水平,这是基于各国对天然气的高需求,终归是“硬通货”不愁卖。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俄罗斯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你觉得中国的女人,和俄罗斯的天然气一样,有嫁不出去的吗?二婚都香!!俄罗斯的天然气就像中国的女人一样!!少
俄罗斯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短期战争打的是计谋和力量,长期战争打的是资源。
当年毛主席断定中国一定能够击败日本,就是因为中国是个大国,日本蕞尔小国断无灭我中华之理,所以写下了《论持久战》。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小日本无法比拟的,所以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现在俄罗斯的情形与此类似。虽然军事行动不是很顺利,但是有资源,可以长期支持战争。历史上的拿破仑、希特勒都横扫欧洲,唯独对俄罗斯无可奈何,就是明证。
天然气卖不出去,可以自己用,粮食卖不出去,可以自己吃。可以那些没有气没有粮食的国家,却要冻死人,饿死人了。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俄罗斯。
俄罗斯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天然气跟石油不同,石油是化石能源属于买方市场污染环境,天然气则是卖方市场,清洁能源缺口大,属于清洁能源!
俄罗斯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俄罗斯天然气的唯一优势就是便宜,动不动就说欧洲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其实就是在说,欧洲舍不得离开俄罗斯“便宜”的天然气,而不是真的离不开俄罗斯天然气!清注意,“舍不得”这三个字。假如欧洲发现与“钱”相比,有更重要的事情存在时,当欧洲人“舍得”钱,去选择了更重要的东西时,俄罗斯“便宜”天然气也就可以放弃了。
目前,由于欧洲国家真的下定决心,准备“舍得”离开俄罗斯的便宜天然气后,无论俄罗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面临天然气卖不掉的问题了。此时,就算俄罗斯担心天然气卖不出去,又能如何?
天然气这种商品的特点就是难于存储,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使用多少,或者说是消费量决定生产量。在俄罗斯境内,根本就没有什么储气设施存在。只要没有了消费量,许多气田很快就要停产了。
而且更麻烦的是,气田一旦停产,想要再次启动生产就又是一笔额外开销。同时,即便气田停产了,为了日后还能顺利生产,所有围绕气田生产的辅助设备全部还是需要保养,比如输气管线需要保养,气田生产设备同样需要保养。也就是说,哪怕是不生产了,这些与天然气生产运输相关的成本一点都不会少。所以,你觉得俄罗斯会不发愁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但问题是,俄罗斯的天然气一直是往欧洲输送,突然出现问题,现在想要往亚洲输送时,用什么办法来输送呢?首先,输气管道的输气量是有限的,无法代替欧洲的消费量。其次,所有输气管线都要用到一个叫“涡轮机”的设备,这实际上就是一台航空发动机,但不是航空发动机就能当涡轮机来用,你看看全世界的“涡轮机”都是谁生产的。中国“西气东输”工程里用的涡轮机也全部都是美国通用和罗尔斯-罗伊斯的涡轮机。也就是说,当俄罗斯这些管线里面的涡轮机都需要检修的时候,向亚洲输气大概都无法实现了。
至此,你说俄罗斯能不发愁天然气的销售吗?但俄罗斯担心又能如何?俄罗斯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虽然吹得挺厉害,但却依旧无法解决输气管道里的“涡轮机”问题。所以,只要这个制裁时间稍微长一些,没有了涡轮机,俄罗斯什么气都输送不出去,甚至自己用都有麻烦,毕竟自己用也是管道来输气的。
所以,俄罗斯真的很发愁天然气生产和输送的问题,但却没有办法解决,就是束手无策!
俄罗斯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不怕天然气卖不出去吗?
俄罗斯近几个月来一直遭受欧美的制裁,而近日,俄罗斯开始反制,一再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这个应该是俄罗斯的一个对外战略,可能是想起到以下几个目的。
1、反制德国等国家近日以来,俄罗斯减少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就是想反制德国等国家。现在欧洲距离冬天还有三个月左右,如果德国等国家的储气库库容不足,那么到冬天就会非常难受。
而如果到了冬天,德国天然气严重不足,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甚至可能会给予俄罗斯更多优惠待遇,这个才是俄罗斯想要的了。
因此,近日以来,俄罗斯减少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可能是想反制德国,而这样才可能让德国等国家放松制裁。
2、逼着欧洲开通北溪二俄罗斯减少欧洲天然气供应,也是想逼着欧洲开通北溪二。北溪二号天然气管线实际上已经建成了,每年输气量可以达到550亿立方米以上,但是却被美国搅黄了,被关停,让俄罗斯损失惨重。
而现在俄罗斯减少欧洲天然气供应,也是想让欧洲天然气库存下滑,到了冬天,欧洲没有多少天然气库存了,那么就可能会逼着欧洲开通北溪二号,这样对俄罗斯显然有更大的好处。
北溪二号如果开通,每年又是550亿立方米,加上北溪1号每年输气量550亿立方米,这样俄罗斯每年就可能在欧洲获得更多的利益。
因此,俄罗斯现在减少欧洲天然气供气量,也是想逼着开通北溪二号。
3、俄罗斯也是想避免被制裁的更狠俄罗斯现在已经被制裁了,而且欧美等国家还在大声说着要制裁俄罗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怕不怕都没用了,当然要开始反制了。
既然欧美都已经制裁到头上了,怕也没有用,跑也跑不了,那么只有坚定信念开始反制了。这次俄罗斯减少欧洲天然气供气量,就是要坚决反制。
不然欧洲国家如果储备库库存很满,到了冬天还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那么可能还会坚决继续对俄罗斯制裁的,那么俄罗斯也将会非常难受。
因此,俄罗斯怕不怕都没用,现在俄罗斯必须反制了,否则欧洲国家过的好了,那么可能就会对俄罗斯制裁的更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