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每到7月,原油进入需求旺季;今年为何需求不振,油价下跌?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这对各商品都适用,对原油自然也适用。
站在原油消耗的角度来讲,全球消耗原油最大的几个国家或地区中,居于前几位的中美俄印日以及欧盟,都是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是原油需求和消耗“大户”,而无一例外都位于北半球;
相较于南半球,北半球对原油的消耗量和需求量更大,这是事实。如果从淡旺季上来分析,每年的7-9月份,北半球即将进入到传统需求旺季,这里面既有储存过冬的需要,也有下半年出行、工业生产旺盛的需要。
按道理讲,现在北半球已经进入到传统需求旺季,然而纵观当前油价,自6月份开始连续下跌,国内油价也有望迎来三连跌。很明显,传统消费旺季并未带动油价上涨,这是为何呢?
首先,无可否认的是,需求确实对油价有一定的关联作用,比如上半年,尤其是2022年年初,受冲突影响,美、欧盟对俄罗斯采取了包括原油禁运在内的一些制裁手段,市场担心国际原油供给不足,于是上半年原油价格一扬再扬,长期处于高位。这就是需求和供给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冲突还在继续、制裁仍未解除,按道理讲,再叠加北半球陆续进入需求旺季,油价应该继续上涨才对,但市场却在此时调头,旺季来临前,从6月份开始,高企的油价开始松动,且有继续下探的空间。
“旺季不旺”,价格不涨反跌,难道需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消失了吗?油价还能指望谁?
其实不是需求对油价的影响作用消失了,而是大家对下半年北半球原油的需求量不再抱有前期那么大的乐观态度了;甚至数据已经显示,下半年北半球传统需求旺季以及不及往年:
首先,为什么大家对下半年原油需求的预期不那么大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加息影响首当其冲,今年上半年年,美联储陆续加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6,持续走强;同时,欧盟11年来也首次加息。
加息看上去是金融层面的政策,其实不然,加息带来的后果是国际流资向美国本土回流,同时信贷政策收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生产上收窄,对原油的需求预期自然就没那么大了;本土之外,随着美元流向美国本土,流动性紧张,对其他国家工业生产等层面都是一个冲击,原油需求的预期自然也降低了。
或者更简单明了地说,美联储加息,不利于生产等实体经济复苏、恢复、走强,原油需求降低。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已经表达了考虑继续加息的可能性,无疑雪上加霜。
除了加息的影响,疫情是另一方面,正如前两年疫情刚爆发之时,全球对原油的需求量骤降,原油因此跌到20美元/桶的低价。一样的道理,过去的一段时间,全球疫情有所抬头,单日新增从50万涨到100万,更重要的是前段时间世卫组织已经提醒这个冬天要警惕疫情卷土重来。
加息、疫情,这两方的原因,导致市场对未来原油需求量的预期大降,信心不再,油价怎会涨上去?需求对原油价格的推动作用,被削弱了。
以上是基于加息、疫情对需求影响的合理推测,如果从数据上来证实,也能印证上述观点:
比如,历年,美国从7月份进入汽油消费旺季,而今年情况则大不相同,汽油消费指数非但不及往年,甚至是断崖式的下跌,需求预期增长从之前的360万桶/天,下调到了如今的220万桶/天,近乎减少了1/3。
所以,不是高需求对油价驱动力削弱了,而是本应到来的需求旺季,因为上半年的加息和疫情抬头,而搁浅了,油价自然也就涨不上去;尽管供给端也受冲突的影响,但需求端受到的影响无疑更大,实际还是供大于需。
油价还能指望谁?可能谁也指望不上。
我国是原油第二大消耗国,而且经济恢复得不错,上半年还实现了贸易顺差,特殊情况下承担起来“世界工厂”的作用,生产有序。按说,每每遇到问题,也许就能从我们这里找到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但这次,很有可能会落空了。为什么落空?7月份,我国原油加工量,也低于往年同期。而且,今年比较特殊,我们已经在世界经济论坛上阐明,要淡化年初GDP实现5.5%增长的目标,把目标放在抑制通胀和保障就业上。
意思表达得很明显了吧?别指望我们加大原油需求了,我们今年的目标也很明确,不一定非要追求经济、GDP的高增长,我们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对油品市场的需求也会有所抑制。
所以我才说,油价可能谁也指望不上,要跌,就让他去跌吧,反正我们高度依赖原油进口,价跌对于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今年没有迎来传统上的需求旺季,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美联储的加息,美联储出于抑制国内高通胀的目的,不顾经济衰退而连续、大幅加息,应该很早就预料到下半年对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会降低,原油价格得不到支撑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