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许家印遇到困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许家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少有人帮忙是因为“没有朋友”还是因为债务总额过大?其实都不是,怪只怪“债不逢时”。

许家印有没有“朋友”?有没有人曾经帮助过他?

关键时候没人帮忙,是因为许家印“没朋友”吗?其实不然,许家印的朋友不仅不少,而且算得上“豪华”,在前几次恒大遇到危机时,不少人曾伸出援手。

其实恒大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细数历次伸出援手的大佬,至少包括香港商业巨贾刘銮雄、郑裕彤、前苏宁掌门人张近东等人。以郑裕彤、刘銮雄为例,2009年,恒大因受次贷危机影响,现金流吃紧,郑裕彤联手刘銮雄为恒大注资,并扫清了恒大在港交所上市的障碍。

刘銮雄病重退居二线后,其妻陈凯韵继续为恒大投资,今年1月份,陈凯韵同其他5名投资者与恒大汽车签订股份签订认购协议,共同为恒大汽车注资260亿港元。

另外,苏宁前掌门人曾注资200亿入股恒大地产,两人喝交杯酒的照片就足以见得两人情义之深厚。

除此之外,阿里拿出10亿注资恒大足球、腾讯与恒大共同成立恒腾网络,并在恒大现金流短缺的时候拿出32.5亿港元回购恒大11%的恒腾网络股份。

除此之外,红杉资本、云锋基金、滴滴出行、成宇控股、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刘明辉等都曾经投资过恒大旗下产业。

由此可见,恒大的朋友圈不仅广,而且质量也不错,如今的恒大没人帮忙不在于“没朋友”,而是另有他因。

怪就怪“债不逢时”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恒大面临的债务与当年万达面临的债务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有些人相帮也“爱莫能助”。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当年万达面临的债务总额是4000多亿,而恒大危机之初面临的债务近2万亿,是万达的5倍之多。但这只是表面原因,即便恒大面临2万亿债务,旗下产业众多,且资产高达2.38万亿,完全没有到资不抵债的地步。

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债不逢时”:

一方面,2017年和2021年房地产行业的大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

2016年国家定了“房住不炒”的基调,2017年万达债务危机崭露头角的时候正处在房地产行业黄金发展期的末期,此时市场上还是有不少房企愿意接手万达抛出的房产等重资产的,万达也正是利用政策转变的空隙把77家城市酒店卖给了富力、把13个文旅项目卖给了融创,以那个时候的眼光来看,万达巨亏,富力和融创在这笔交易中“赚了便宜”。

但是如今,方向标完全变了,2020年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三道红线”落地,监管要求房产企业降低负债,不得触碰任何一条红线,再加上房产行业黄金发展期已过,造成的结果有两方面,一是房企融资越来越困难,大家手里都没有余钱,能把自己手头的项目如期建设交付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余钱从其他房企手里购买土地、房产等重资产呢?另一方面,商业、写字楼、公寓甚至酒店的回报率已经大不如前,脱手都来不及,谁还会加大持有。

正是因为大环境的变化,恒大想要效仿当年的万达出售房产只能一再降价,即便这样也鲜有人愿意接盘,前段时间传言越秀地产接手恒大香港总部大楼而没谈拢就是例子,当年的优质资产在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已经不算是优质资产了,回报率上不去,市值也上不去。

另一方面,“债不逢时”还体现在恒大其他产业不盈利、不成熟上;

恒大是多元化发展的集团,除了地产作为主营业务外,还有金融、汽车、粮油、矿泉水、足球等项目,如果重资产没有人愿意接盘,变现这些副产不行吗?理论上是行得通的,比如当年的万达在变现重资产的时候也同时出售了万达百货、金融(所持百年人寿股权)、足球俱乐部、电影等板块的股权。但细数恒大的这些副产,或者处在亏损的边缘,比如足球、矿泉水,或者是烧钱的项目,比如粮油、汽车,或者说这些项目还不成熟,至少曾扬言对标特斯拉的恒大汽车还处在“概念”中,假设危机再爆发得晚一些,假设再给这些副产一些时间,说不定一个恒大汽车就能解恒大于水火。

而反观万达,副产或所持副产股权都是优质资产,或者说在危机爆发的时候这些副产都是成熟的,无论是谁接手,接手后就能获得回报,大家必然争先恐后。而恒大的这些副产呢?接手后还要接着“烧钱”,直至“烧”到项目成熟才能见到盈利。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恒大能拿得出手的只剩恒腾网络和恒大物业了,本来是助恒大一臂之力的恒大财富也在此次危机中爆了雷,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成了拖累,加剧了危机。

写在最后:综上来看,虽然境遇相同,但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恒大抛售的资产,有能力接盘的怕“跌”,已经完全不是2017年闭着眼买房就能坐等市值上涨的年代了。再就是恒大旗下其他板块的表现也不尽人意,除了亏损就是“烧钱”,不是成熟的项目、看不到未来,谁愿意接盘?“现金为王”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的,与其积极出击还不如按兵不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王健林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许家印遇到困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两者的困难程度其实不一样。目前恒大的负债情况是1.95万亿元,而当时的王健林只有一半不到。而且王健林遇到困难那会其他房地产商也没什么问题,整个行业也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再加上王健林是在困难刚出来时就想办法解决,所以就没有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而许家印不同,现在国家给房地产商画下了3道红线,踩中一条都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解决,哪有时间理许家印这位同行。而且许家印出现问题已经是很久之前,现在曝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属于“晚期”,难以拯救,窟窿越来越大。所以并不是没人来帮忙,而是大家都自身难保,而且深知恒大现在的局面难以拯救,都不想浪费精力。

王健林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许家印遇到困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都是顶尖企业家!

根本就不用担心!

王健林现在过的相当好了。再过一段时间,许家印也会很好的。

王健林原来遭遇困难的时候,果断决策,逐渐开始走轻资产战略,逐渐把很多资产都卖出去了,这样一来回收了很多资金,然后逐渐开拓自己的轻资产战略,到现在万达集团负债率也降低下来了,而且轻资产战略也是比较成功,王健林个人财富也有增长。

9月1日,大连万达商管公司披露的2021年公司债券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收入226.8亿元,同比增长32.06%,毛利率达到了68.44%,业绩相当不错。而且,王健林个人财富也达到了1000多亿,中国首富2021年最新排行榜显示,王健林财富达到了146亿美元,而胡润富豪榜显示,王健林财富已经达到了1200亿元。

现在恒大虽然遇到了一些事情,但是这些事情也逐渐会处理好的。许家印也是大神,只是现在房产形势不算太好,再加上恒大新能源投资巨大,这两个因素叠加,也让恒大有些不如意。但是未来我国房产走势整体上也会保持比较平稳,这样一来,只要恒大未来多卖出去一些房产,平衡好现有现金流,地产这块也能够维持。而对于其他方面的产业,比如恒大新能源汽车等,这个未来想象空间很大,已经有消息出来,恒驰5和恒驰7的路试谍照已经出来了,如果能够迅速量产,未来新能源汽车订单多了,那么恒大新能源这块可能就一下子全盘活了。如果恒大,也在适当时候,卖出一些资产回收现金,再进行一些股权融资,那么恒大也可能很快翻身的。

综上所述,王健林是顶尖企业家,许家印也是顶尖企业家,根本就不用担心。现在王健林经过几年的战略调整,到现在万达负债比较少,资产状况已经是相当良好了。而现在恒大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未来调整好房产销售,平衡好现金流,然后恒大新能源也能够尽快推出新车,那么恒大可能也会很快翻身的。

王健林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许家印遇到困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时间节点进行分析:1、2017年的节点:2017年63岁的王健林和万达集团遭遇“海外投资监管”风波,使坐拥200个万达广场、十几个万达城、80家五星酒店、全球1300家影院的万达帝国陷入从未如此接近分崩离析的边缘,王健林果断与决绝地采取断臂求生之法。2017年7月19日融创、富力、万达在北京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融创以438.44亿元收购万达旗下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富力以199.06亿元收购万达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3个月后,腾迅、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在北京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以34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阿里巴巴斥资46.8迅亿元成为万达电影第二股东。至此,王健林和万达集团转危为安,过了经济关,另外以抛售海外资产的积极姿态过了更艰险的政治关。2、2021年时间节点:同样也是2017年,许家印身家膨胀2000亿元,以2900亿元超马化腾、马云首次登顶中国首富。许总俯视恒大帝国雄心勃勃加快多元化扩张步伐,全国范围疯狂拿地,给贾跃亭投8亿美元造车,许老板拉苏宁张近东投200亿元一共投资474亿元造车。恒大造车可能是引发危机的导火索,高负债是导致恒大陷入绝境的助燃剂。

川普与中国打贸易战,新冠疫情等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三条红线”式的行业强监管,马云、马化腾遭遇了互联网监管风暴和民间反资本风潮,融创、富力等也因高负债陷入困境。2021年与2017年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当年帮王健林脱困的行业大佬此刻自顾尚且不暇。不是许家印人缘不如王健林,而是江湖烽烟四起英雄末路狂奔。

恒大面临空前危机,是在赌“大而不倒”等政府出手,还是祈祷上苍庇佑?我们只有拭目以待,希望恒大挺过难关吧。

王健林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许家印遇到困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为什么有人帮王健林而没人帮许家印呢?

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了,万达出事那会儿是2017年,那时候没有疫情,也没有房价暴跌的现象。

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是稳中有涨,是属于稳定的市场,那时候大家对于楼市都很有信心,融资也容易,所以那时候的万达出事接盘的融创和富力都还很有钱。

而且万达之所以出问题并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其他原因,所以才会有人接手。

当时的资本们只觉得摇摇欲坠的万达是一块肥肉。

而恒大如今所处的市场环境截然不同,现在什么情况?楼市在降价,房子不好卖,各大地产商都在去红线已经没钱没有余力再对许家印施以援手。

融创富力碧桂园等企业自己都过得不好,都有大把负债,所以如果把万达危机放到现在,那王健林也无力回天。

所以我的答案是: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愿意帮许家印,而是大家都已经自顾不暇了,且在这个阶段企业和银行们已经觉得房子不再是优质资产了,所以再想以房子去融资就不容易了。

如今许家印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看起来才比王健林看起来狼狈很多。

王健林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许家印遇到困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两者由于债务规模不同,危机程度不同,工程项目不同,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自然就不同。

债务规模大小不同。许家印债务总规模有1.9万亿之巨,王健林只有他的一半都不到,。

危机程度不同。许家印债务危机早已深淹其中,难于自拔。而王健林当时债务危机刚有苗头,就及时止损化解了。

工程项目不同。许家印除房地产,还有造汽车,恒大物业等等。尤其造车吸金巨大,难见成效,转让又无人接盘。王健林万达广场,酒店娱乐设施等均有接盘俠。

许家印债务巨大。中国当下再大的老板,拿出三四百亿资金救场,对恒大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王健林只要将部分万达广场,酒店和娱乐设施出手就有人出资购买,危机就能化解。

因此,这情况说明,“贵人相助”说法不妥。假设两人对换,王健林同样无法解决当前恒大债务难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