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工退休能拿多少钱啊?
无可否认的是“五七工”即便是在工龄与普通退休人员相等的前提下,其养老金待遇也比普通退休人员低,更有甚至根本就没有养老金,只象征性的按月领取生活补助。
什么是“五七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听说过“五七工”了,而实际上你的父辈或者祖父辈就有可能曾是“五七工”中的一员。
“五七工”的形成是历史原因造就的。现在我们无论是在企业任职还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任职,都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形成法律和实际上的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来说是双重保障,而且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以便劳动者退休后能享受到养老金待遇和医疗待遇。
但“五七工”不同,部分“五七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只存在实际劳动关系,而不具有法律上的劳动关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主抓生产、大力发展经济的年代,同时机械化水平较低,各行各业劳动力缺口较大。在此背景下,不少国企职工的家属走出家门,参与到劳动生产当中,涵盖石油、煤炭、化工、机械、纺织、农林水电等19个行业。这些参加劳动生产的国有职工的家属就是“五七工”,也叫“家属工”,他们普遍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1.已婚、2.女性、3、从事基层最基础最出力的工作。
“五七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工作,当年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样子,所以现在“五七工”退休人员大多在七八十岁左右。
“五七工”退休人员能拿多少养老金?我们都知道现在退休后能申领养老金有两个条件,一是在职时必须要缴纳养老保险,或者有国家承认的视同缴费年限;二是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申领养老金。
而按照以上条件,“五七工”严格意义上来讲在退休后是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因为他们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从事的工作属于“生产自救”,有点类似于“农民种地”的性质,不仅没有用人单位签发的劳动手续,而且无法获得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没有招工招工手续就无法认证工龄,没有工龄就不被承认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未参保就无法领取养老金。
当然,也有一部分“幸运”的“五七工”,有些“五七工”后期由劳动部门签发了被承认的用工手续,这部分人是可以被认证工龄的,退休后可以申领养老保险。
但毕竟“用工指标”有限,哪些没有被签发用工手续的“五七工”能领到养老金吗?他们退休后的生活如何保障?
虽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无法认证工龄,但相较而言他们还是幸运的,毕竟有划分的责任田可以作为养老保障,而上了年纪失去岗位的“五七工”则要难的多,如何保障他们的退休生活也成为国家和地方研究的重点。
各地在将“五七工”、“家属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拿呼和浩特为例:具有呼市城镇户籍,1995年年底之前工作满3年、未曾参加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且男性满60周岁或女性满55周岁(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前)的“五七工”,可以将其纳入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并遵循自愿的原则。
自愿参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补缴1996年1月1日起15年内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以上年度呼市社平工资为准。
虽然有些人符合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但实际上能领到的养老金还是比较低的,一方面的原因是缴费基数较低,养老金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储存额也就较低;另一方面是个人承担费用,相当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虽然有减免或补贴,但补缴年限只有15年,累计缴费年限较低。所以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就造成养老金发放水平较低,通常只有一两千元的水平。
但有总比没有强,相比之下还有一些人不符合“五七工”的范畴,比如农村户口的人;再就是自愿纳入城镇保险,但绝大部分补缴费用是需要自己承担的,所以有些经济条件达不到的“五七工”最终选择了放弃参保,或者选择缴费标准更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水平较低,或者实在生活困难的只能按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补贴。
对此,说一点老刘自己的看法:“五七工”是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虽然可能存在工龄无法被认证的情况,但他们年轻时确实也为经济发展和祖国建设出了力、做了贡献,退休后能领一份养老金作为生活保障是理所应当的。
另一方面,现在在世的“五七工”大多七八十岁甚至更大的年龄了,已经没有了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所以地方上应该加大对他们的养老保险补贴或减免,做到“应纳尽纳”,减轻参保缴费压力的同时适当提高养老金待遇,切实保障晚年生活。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五七工退休能拿多少钱啊?
五七工干没人干的活越脏越累还很多人都进不去。
可到办养老金时高兴至极党和国没忘我们千恩万谢。
好不容易办完了当时只有300多元经14连涨才到一千多一点这我们也欢喜快乐,虽然不多但这钱带着红色中国光辉味道挺拔自hao‘。
大可沒必要吹牛什么6000千2000都难找没必要给小小五工扯这些让我倒寒心我都8年才到一千元吹什么说谎也不看日子再说什么玩意?
五七工退休能拿多少钱啊?
我也是五七工一个月只有一仟四佰块钱、工作都有三十多年了、原因是我们是残疾人不太懂一些法律、也去西固劳动保障部和社保部去问了人家说我们厂里没有到劳动部备案、我想不明白、厂领导没有给我们办理劳动档案那也不是我们的错、在厂里工作累死累活的、到老了退休费只有一仟四佰块、现今这个社真没有残疾人说理的地方。
五七工退休能拿多少钱啊?
本人年龄不同,工资也有所不同。一般丰1500~1900元左右。如年龄80岁的老人工资为1745.70元。
五七家属工”养老金的调整如下
(一)“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110元。
(二)“五七家属工” 每人每月以本人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养老金。
(三)“五七家属工”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别再按以下标准增加养老金:其中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增加65元。
五七工退休能拿多少钱啊?
五七工确实很难,拿个一两千块钱就不错了!第一,为什么说五七工确实很难?
首先我们要明白五七工的来历,五七工是计划经济用工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是在实践中,他们却被边缘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五七工的绝大多数人有两大特征,“第一是女性,第二是已婚”。她们多是六七十年代走出家门的职工家属,没有劳动部门招工手续,而参加了工作。因为当时的计划用工制度很严格,原则上超过28周岁的,或者结婚了的一般不再招用用。而这些五七工多数都是职工家属,也就是说,都结过婚的人,他们多半是由于户口问题或者其他自身问题,没法办理正式招工手续。
而我们的企业领导又考虑到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等原因,需要为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又没法通过劳动部门审批,所以就成立相似于后来劳动服务公司的厂办小集体企业,当时的名字五花八门,有叫五七厂的,有叫家属工的,他们的工作多半是为企业搞服务配套。换句话说,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又不挣钱苦脏累险的活都是她们干。再后来,一些城镇待业青年充实进去,就改成劳动服务公司类型的集体起,为主办厂提供劳务,很多人成为混岗工人。
五七工里边也有有档案的,也有没有档案?但是所有的档案都没有通过劳动部门的招工手续。这种档案只是企业内部认同,有档案的到退休的时候,按最低标准给了点生活费,没有档案的,也就一次性给点补助回家了。但由于她们的主办单位都是国有企业,所以最后到了企业改制的时候,国家出台了一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时把这些厂办集体,并给五七工的人员有条件地给予纳入社会保障范畴。确认政策相对宽松,记得我经手的时候有十多条内容,包括只要你能拿出当年的任何一项证明,哪怕是你子女档案中提到母亲在某某五七厂工作过都算。
第二,为什么说五七工待遇很低?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计划经济时期的用工制度也分多少种,国家干部现在叫公务员也就不说了,企业里面又分国营、集体;国营里边又分固定工与国营合同;集体里边又分大集体和小集体。其次还有类似于临时工的发包工,亦工亦农、以及自采人员等。而这种五七工,就是家属走五七道路,属于企业自采人员范畴,她们纳入社保时,象征性的补交了一部分费用,因此她们的待遇在工人里面几乎也是最低的。
时至今日,所有五七工在同等工人退休类的里面工资或养老金也是最低的群体。如果你细心一点,就可以看到,每一次调整养老金,一般的省市区实施文件中多有五七工单独调整的办法,说明她们的待遇是有别于正式缴费的退休职工的。由于她们的年龄都比较大,现在一般都在70岁以上,而她们的养老收入基本都不超过2000元。我发现在回答问题中有人说7000元,那真成儿戏了,你问问那些正常退休的普通国企固定工,他们才能开多少?
综上,我可以肯定的说五七工是计划经济时期,企业自行采取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她们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确实没有劳动部门的招工手续,因为她们多数都是已经结了婚才工作的,其中很多人是农村户口,嫁给企业职工后,进入五七工行列的,因此她们的处境很尴尬,收入特别低。她们根本没有转正的机会,后来国家出台政策,充许她们按年龄补费纳入社保,但由于交费少等原因养老金非常低。
所以说题主问能拿多少钱?我可以告诉你,一般每月不超过2000元。而且她们的年龄都在七八十岁,根本就没有职工医保。因此说五七工是特定历史时期国有企业职工家属,为生产自救给企业提供辅助劳务的一种用工形式,他们没有招工手续,只在企业内部承认,直到七八十岁才被纳入社保,因此收入非常低。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五七工退休能拿多少钱啊?
所谓五七工、就是上世纪70年代之初,三线建设期间、中央直属企业的职工随队家属;
三线建设的工程与项目、都是备战备荒的战略需要,面对美国和原苏联对中国的围攻与包剿,形势非常险恶;三线建设非常艰难、非常辛苦,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参战的主力军是转业、退伍军人,东北及各工业基地的老工人、技术骨干,还有当地的基干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实行军事化管理、连以上的干部,80%是现役军官;
当时,住的是油毡纸盖的芦席棚、夏日暴坦冬季寒冷,吃的是河里和水塘的水,工人、家属一齐上,战天斗地,晴天雨天、夏天冬天、黑夜白天连轴转倒班转,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都创造出来啦;十年之内、基本完成了全国的工业体系的布局;
以大庆为主体的五七家属工,一开始没有纳入国家的招工范围,她们没有正式工作、绝大部分还没解决农转非;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解决参加三线建设、参加大会战职工家属的“农转非”和“五七家属工”的生活待遇;
五七家属工的“农转非”交费、:配偶4000元左右、子女2000元左右,而后参与福利分房;五七家属工的养老保险费用:20年前、年满50岁的职工原配家属,一次性交费5万元、当时的养老金是600多元,现在己经上涨到2000元左右,也有高于、或低于2000元的,是年龄之差、地区之差的区别与差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