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和个体户发展前景怎么样?
有人说经济生活中的三大骗局是“明天就还你钱”、“勤劳致富”、“旺铺招租”。确实,当下“旺铺”不再“旺”是困扰实体店、个体户的一大难题。
个体工商户单个规模虽小,但是总量和规模却很大,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为8261万户,带动了超过2亿人的就业群体,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7,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极端一点说,按照目前7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从事个体经营的数据来看,假设个体工商户全部消失或者亏损,那么这超过2亿人的就业问题将得不到保障,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福利保障问题将浮出水面。所以保护和激发个体工商户的活力对于经济、就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现实是目前工商户面临的发展问题很多,特别是在今年特殊情况下,一季度GDP大幅下滑、居民收入和消费双双降低,走在大街上明显能感受到冷冷清清的气息,很多沿街店铺或者没有顾客光临,或者挂出了“旺铺转租”的转租广告牌。小编最直观的感受是往年很多店铺都是带转让费转让,今年有些店铺已经0转让费转让了,只要能有人接手就行了,由此可以看出今年实体店、个体户之难。
造成实体店、个体户“举步维艰”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总体来说电商冲击、房租居高不下是影响实体店、个体户发展的主要障碍。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有数据显示,网上零售额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的占比持续升高,已经从2007年的0.06%增长到2017年的32.2%,10年间增长了500多倍。而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2017年时刘强东就曾预言十年后电商占中国销售市场40%的份额。
2018年6月底,我国网购用户的数量达到了5.69亿人,网购渗透率达到惊人的71%,平均每个家庭中就有1个是网购用户。目前的现状是除了汽车加油服务无法通过电商实现外,生活工作中用的每个商品和服务几乎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由此可见电商对于实体店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另外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也能体现出电商行业对于实体店的冲击,有数据显示10年前中国人人均每年使用快递不足2件、2016年人均每年使用快递23件、2019年人均每年使用快递45件,10年间快递使用增长22倍!快递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商行业的崛起和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商行业对于实体店的冲击。
我们不否定电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助力”,也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但是电商的渗透同时冲击了实体经济,对于没有能力、没有技术加入电商行业的实体经营者来说,销售额减少、顾客量减少是最直观的,同时对于其发展也是“灾难性”的。
另外,房租是实体店、工商户经营上的最大成本开支。房租连年上涨的根源其实还要归结于房价的普涨,房东购房成本上涨只能将成本转嫁给租房者,租房者又会因为高额租金而不盈利,被迫抬高商品售价、撤出租赁或者转租,但是抬高商品售价显然又无法与经营成本更低的电商竞争,由此又引发了客户流失、客流量下降等恶性循环。
实体户、个体户还能走多久?问题是存在的,影响个体户、实体店发展的障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个体户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不会也不允许完全退出市场,好在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从上到下都在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予个体户一定的扶持,帮助其克服发展障碍。
1.2020年“企业家座谈会”中要“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包括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都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其中一条就是“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2.税务总局回应个体户房租问题:多地均出台了针对出租方的减免优惠;
在今年三月份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王副司长指出:“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此外,相信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控和降温,未来实体店、工商户房租贵的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
此外,针对个体户、实体店经营遇到困难的问题,各地还采取了其他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无息贷款等等。
总体而言,目前个体户、实体店面临的经营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阵痛期”,相信随着国家和地方对个体户、实体店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政策倾斜,广大个体经营者必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实体店和个体户发展前景怎么样?
本人就是实体店主,同样也是平台店主
6年,那个时候逛街的人很多,商场里面的过道人挤人的,每家店铺都能盈利,所以我就在2013年初,干了一家实体店。
2014年,没什么变化。
2015年,人流减少1/10。
2016年,在去年的基础上,人流减少1/6。
2017年,在去年的基础上,人流减少1/6。
2018年,在去年的基础上,人流减少1/6。
2019年,在去年的基础上,人流减少1/6。
现在的商场,如果不是过年过节的日子,过道上基本没有什么人,有时候周末逛街的人都很少。
经济体是有连带关系的,兜里没有钱,就无法消费,无法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死循环,很多店铺整天不开张……实体店一家接一家的倒闭……
那么,钱都哪去了??
网络购物平台,全球性的购物平台,买家和卖家都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个国家。
当你花100元钱买下一件商品的时候,你的这100元就流动出去了,无法促进本市经济了,无论好与坏,只要你不退货,这些资金都和买家所在的城市没有关系了……每个城市有多少人在使用网络购物?一年有多少资金流动出去?本市又有多少卖家能够带动经济?
假如说,如果1个人有100元零花钱,60元网络购物,10元吃饭,10元买水买烟,5元路费,15元煤气水电费和电话费…………那么,100个人呢?100万人呢?500万人呢?钱都哪去了?为什么都没有钱呢?
工厂-代理商-经销商-各大网络平台-卖家-买家
买家-卖家-各大网络平台-经销商-代理商-工厂
你的钱在哪里??是否还能在城市里流动??一个城市整体都没有钱,那你还能有钱么??
实体店和个体户发展前景怎么样?
电商是不会持久的,低买高卖赚差价是千百年来一直维持的商业逻辑,现在电商的畸形发展,造成各行业价格透明,无利可言,为了生存,各厂家不得不出各种劣质低价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电商导致的是高失业率,大多实体由于电商劣质低价的不良性竞争而导致关店,一个实体店支撑着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而电商的野蛮发展让这一个个中产家庭全部沦落为贫困家庭,而资金却流向了少数平台大佬的手中,一个国家是由全国国民支撑起来的,而不是靠一两个富豪支撑的,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中,当社会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将波及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哪个行业和各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实体店和个体户发展前景怎么样?
我觉得要是国家不出手管管电商任尤其发展,实体店生存非常困难,以后消失也不无可能,现在其它行业都被电商打击的关店关的差不多,那么这些关店后的老板拖家带口,总要生存的吧,他们只能找一些没有被电商打击很厉害的行业做,现在以小县城为例只能开餐饮店,所以你们会发现周围餐饮店越来越多,特别是奶茶麻辣烫面馆,反正街上现在都是餐饮店了,大家都去做餐饮会有赚到钱吗?而且这些人做餐饮都不专业,肯定可想而知赚不到什么钱,你不做这个又能做什么呢,现在那个行业都不好做,都被电商影响太大,现在个体户的困难非常严重,国家应该引起重视,这些人做不了网店因为现在的网店已经成本非常高,也已经固化了,你想进去非常容易你想赚钱一般不可能,因为流量已经被大商家全部拿走,现在就是这样,这次国家叫停蚂蚁希望和我说的有关系,因为全国个体户几千万,这些人肯定要生活的,国家应该管一管,现在电商几个人就把一个行业都做完了,以前可以让几万个体户生存的行业,财富集中才几个人的手里,这样是不正常的,个人观点[酷拽]
实体店和个体户发展前景怎么样?
实体店和个体户未来能走多远,我有以下几个看法供参考:
1、实体店是永远不会消亡的,这个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因为人类不可能都在家里工作家里上班,大部分都需要出门工作,所以衣食住行都需要实体店来支撑,比如餐饮店、酒店、百货超市、理发店等等,这些都不可能在1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在家里解决。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杞人忧天,实体店不会被网店打垮,相反现在巨头都在布局线下市场,因为线上已经到天花板了,小米之家、苏宁易购、腾讯收购永辉超市,阿里收购大润发,都是走的新零售路线,把线上和线下深入结合,你还实体店会消亡么?所以说实体店可以永远存在,只要人类还能正常的生活。
2、个体户的未来在哪里呢,这个其实可以从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对比,比如我们老家湖北,到处都是个体户,一个小店养活一家人足矣,但是北上广深的个体户就少一些了,大城市更多的经济体都是以企业为主,个体户更多的都是一些低端的服务型行业,比如餐饮、理发电、便利店、水果店等等,所以大城市的个体户比小城市少,如果你在小城市,有这个担忧可以考虑把规模做大,个体户只有做大规模,才能占据市场份额,走得更远,否则会被慢慢淘汰,特别是小卖部这种。其实主要还是看你做什么行业,容易被垄断的行业,个体户生存会越来越艰难,不容易被垄断的行业,个体户日子好过点,但是个体户的服务和体验也是需要升级的,不然难以与对手竞争,除非你的生意都是靠熟人关系照顾。
实体店和个体户发展前景怎么样?
实体店正在大洗牌,数量要大量减少,位置不好的,房租高的,经营有问题的要出局,但是实体不会消失。
影响实体的有四个重要原因。
一.房租高(大街小巷门市闲置在不断增加房租也在降低)。
二.直插带货,电商平台(电商今年非常火热,来年还要火,平台卖货,有的定单到手不理想。和实体店亲眼见,亲手摸有区别,慢慢的平台也要降一点温度的)。
三.人口流失(大街小巷年轻人少,老年人多)。
四.经济不好(工资低,生活费慢慢升高,大部分年轻人都背着房贷车贷,没钱消费)。
剩下的店也要改变思路,和经营方法,能生存下去。想回到五年以前有点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