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在了,存款到期了,怎么取?
该问题涉及存储款条例、继承法和公正,从涉及的部门和人员来说又涉及银行、医院、继承人、派出所,甚至还包括村委或社区。总体来说,老人去世后的继承关系越复杂、存款越保密,则后人越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办理更复杂的手续才能将存款取出。
情况一:老人户口尚未注销,身份证还在的情况下老人或者在家中自然去世,或者在医院因病去世,去世到火化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该时间段内老人的户口尚未注销,身份证还在,此时办理取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1.通过ATM自助取款
如果老人的存款是以银行卡为载体的,且当时办理的定存无到期转存协议,那么到期后的存款直接就到了卡里,此时家属知道密码的情况下,直接到银行ATM办理取款就可以了。如果数额比较大可以分多次取款。此种情况也适合老人的活期存款。
2.柜台代理取款
定存到期后是可以由代理人代为取款的,如果家属知道老人的存款密码,仅凭代理人的身份证、存折和密码就可以到柜台支取5万以下的存款;
对于存款5万元以上的,需要老人的身份证。我们上文说到在老人户口未注销的时间差内,老人的身份证还在,此时同时带着老人的身份证就可以进行柜台代取了。
对于家属不知道存款密码、老人身份证已注销的这两种情况下是无法代取款的,具体方法我们下文中再表。
3.直接线上转账
部分老人接受移动支付的能力较强,不少老人已经用上了智能手机,假设老人手机上有银行APP或者有电脑网银,那么知道密码的情况下直接将存款转到继承人账户中就可以了。
本章小结:上面讲述了三种较为简单的情况,此三种情况下代取款的流程并不复杂,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上述情况仅限于老人去世后继承关系清晰且无纠纷的情况下,且代取款人不存在故意转逆财产的行为。一旦继承人之间存在纠纷或者继承关系不明确,或有人故意转逆财产的行为,那么银行有权终止任何形式的代取款,直至继承关系捋顺为止。
情况二:老人户口已经注销,身份证已经销毁,兼存后人不知道密码的情况有些老人去世比较突然,可能没有告诉后人存款密码,或者存折银行卡已经消磁,或者没有留下有法律效力的遗嘱,或者继承人不明确,或者身份证已经注销或者到期,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出现都需要补充多个材料才能将存款取出。
一般说来,以上任何一个情况出现都需要医院或者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所有的继承人需要到公证处证明自己有继承权利,公正财产划分方案,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还需要出具放弃继承的书面说明。
等所有程序都办好之后,公正指定的代理取款人带着存折、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在继承有争议的情况下)等材料再到银行办理取款。
情况三:不知老人在哪家银行存款老人去世后,可能存在银行卡、存折丢失无损的情况,继承人无法得知老人名下到底有无存款或者存在哪家银行。为解决这种情况,司法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曾联合发过通知,规定继承人可以通过公证处出具的《存款查询函》到当地各家银行办理查询被继承人名下的存款。
结语总之,老人去世后之所以在有些情况下会“拒绝”代取款是因为这里面同时涉及继承的关系,银行为了避免日后卷入遗产纠纷肯定会在存储款条例和继承法的框架下要求有合法继承关系的人提供法律法规所要求的一切书面材料。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维护继承人利益的做法,互相理解就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老人不在了,存款到期了,怎么取?
现实当中,有很多老人去世之后都会留下一笔存款,至于这笔存款应该怎么取出来,要看具体情况,不同的情况能够采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情况、家属知道存款密码。如果家属知道老人的存款密码,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办,具体操作如下。
1、通过ATM取款。
如果老人在当初存款的时候选的是卡存,而且没有选择到期转存,那么存款到期之后就会变成活期,对这些活期存款,如果家属知道取款密码,只需要到ATM取款就可以,当然如果存款金额比较大,需要分多次分别取出来。
2、到柜台办理支取。
目前银行对于存款是可以代理支取的,如果家属知道老人的取款密码,小于5万的取款额度可以直接凭借存折、银行卡,还有代理人的身份证到银行取钱。
但是如果存款的额度超过5万块钱,那就需要提供老人的身份证原件,还有代理人身份的原件,如果老人身份证原件已经注销了,那就没法取出来了。
3、通过网银转账。
假如老人生前的存款使用卡存,而且已经开通了网上银行,而且家属也知道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和交易密码,那这种情况就很简单,大家只需要登录网上银行,然后把钱转到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就可以。
第2种情况,家属不知道存款密码。有些老人可能因为一些突发情况去世,结果没来得及告诉家属自身的财产以及存款密码,这种情况下家属想要把存款取出来,相对来说是比较麻烦的。
按照目前各大银行的规定,如果家属不知道存款密码,那光凭银行卡存折以及身份证去银行取钱,银行是不会给你支取出来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遗产公正的方式来取走存款,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到当地的派出所办理死亡手续,以及到社区或者派出所办理家属关系证明。
2、携带死亡证明以及亲属关系证明,再到当地的公证处进行遗产继承公证。
但在进行遗产继承公证的时候,所有继承权的人都必须到场签字,如果继承人不能到场或者放弃继承权了,必须提供经公证处公证过的委托书或者放弃遗产的声明。
3、由其中一个家属携带遗产公证证明、本人的身份证原件,以及死亡证明到当地的银行办理存款支取手续。
当然假如老人生前已经立下了遗嘱,而且这个遗嘱是经公证处公证过的有效遗嘱,那家属就不需要再进行遗产公证,只需要拿老人的遗嘱到银行办理存款支取手续就可以。
第3种情况、家属不知道老人在哪些银行有存款。如果老人在去世之前没有告诉家属在哪些银行存款,而且家属也找不到存折,那就不知道他在哪些银行有存款。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到当地的公证处办理一个存款查询函公证,然后拿着这个存款查询函到当地的一些银行一一查询,如果在某个银行查询到老人有存款了,那由银行开出存款证明,再拿这些存款证明,按照遗产公证的程序办理遗产公证,然后再把钱取出来。
老人不在了,存款到期了,怎么取?
这个问题包含很多可能性,在银行工作中,关于储户去世,有很多不同的情况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解决。
有老人去世,家属不知道其具体存款情况的;家属找到了银行卡、存折、存单知道密码,有没有超过5万元处理方式也不同;有找到了存单、银行卡不知道密码的等等。下面就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大家说下处理方式:
一、有存款账户和密码,资金少于5万。
这种情况是最简单的,直接拿着老人的账户到银行代理取款就可以了。如果是存单,无论到期还是未到期,拿着老人的身份证原件(大多数情况在老人户口被注销前,拿着身份证去银行办理。不要被销户后,身份证被派出所销毁后才去办理)、存单和取款人的身份证原件就可以取款了。
二、有存款账户和密码,资金大于等于5万。
这个情况和上面那种情况只是资金5万临界点的问题,很多银行将五万取款设定为大额取款,需要取款人的身份证原件。如果是卡、存折可以分次支取;如果是存单必须要存单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就需要在老人身份证被销毁前办理。
三、不知道老人银行存款信息。
这个情况是最复杂的情况,属于“三无”情况。不知道在哪家银行有存款,不知道存款性质,不知道取款密码。
这时候就需要家人一起去公证处先开具“存款查询函”,现在好像已经取消了公证处查询的步骤,直接到银行带上有效身份证件和关系证明证件就可以要求银行查询。
查询到存款情况后,再依据金额大小去公证处做公证,拿着公证书到银行办理账户挂失、密码挂失和取款业务。
四、找到了银行账户,不知道密码
这个情况类似于第三种,但是比第三种情况明了一些。
家人可以带上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去银行支取,不知道密码的情况可以在银行空闲时和柜员协商一下,试几次密码。很多老年人密码的设置比较简单,一连串的简单的数字组合、生日、手机号、身份证号相关的组合等。
如果可以试出密码更好,试不出来密码就还是要到公证处去办理公证手续,继承人都到场委托一个人代理办理密码挂失和取款业务。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存款人去世,其在银行的存款产品就属于遗产的范畴。在没有账户信息、没有账户实体、不知道取款密码的特殊情况下,如果家人想代理取走老人的银行存款的话,必须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这个账户余额多少没有关系,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防止引起家庭因遗产分配不均产生的纠纷继而影响到银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必要行为。
老人不在了,存款到期了,怎么取?
这事不复杂,简单来说有两种支取方式,一是按照正常程序支取,与平时取款几乎没有区别;二是按照法定程序支取。
根据题主描述,老人存款到期了,表明该存款属于定期存款,且已经到期,现在老人走了如何支取?那么我们就按照这种情况作一个详细讲解。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正常支取?根据国家颁布的《储蓄管理条例》、个人账户实名制以及反洗钱等制度规定,只要代理取款人能够按照银行要求,提供存款凭证(卡折单)和密码,且一次性性或当日累计取款金额不超过5万的,银行不得拒绝办理。因此,只要满足以上条件,老人走了以后,家属是可以像平时取款一样,正常支取的。
但对于一次性过当日累计取款达到或超过5万的,或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又自动转存的,按照反洗钱个人身份识别要求,就需要同时出示代理人和存款人(老人)有效身份证原件。而在现实中,很多时候人走了,家属马上就注销户口和身份证件,所以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原件,被银行拒绝受理。这时,如果刚到期,没有自动转存,就可以分次取款,每次不超过5万。但如果是自动转存了,无论金额大小,都无法支取,需要走法律程序。
什么情况是必须走法律程序支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存款凭证或忘记密码的。比如家属只知道有这笔存款,但没有找到存款凭证(遗失),或者有凭证却不知道密码,这时就需要凭证挂失补办,以及密码重置,但因为这两种业务均被银行列入高风险业务,所以都是属于不能代理的面对面业务,而存款人现在又走了,所以无法按照正常流程支取,需要按照继承法规定支取。
第二种情况就是上述的,虽然有凭证和密码,但却没有存款人身份证原件的,或身份证被注销的情况。
家属怎么走法律程序支取老人存款呢?根据具体情况,有三种途径:
一是按照遗嘱继承存款。即如果已故人员在身前立下有效遗嘱,指定了存款继承人,这时有且只有合法继承人可以凭遗嘱到银行办理支取手续,无论金额大小,随时可以办理(一般是开户行)。
二是公证继承支取。即已故人生前没有遗嘱的,按照继承法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他们都有合法继承权,至于具体分配比例如何,法律并未强制规定,所以需要继承人之间自己协商,协商一致后,公证处就会出具“银行存款继承公证书”,凭此到银行办理即可。
三是走民事诉讼程序支取。即当各继承人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分配意见时,需要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判决继承。法院受理后,一般先行民事调解,达成一致时下达民事调解书;无法调解的,则进入审判程序,最终判决执行,并下达判决书和裁定书。因此,民事调解书、判决书和裁定书都具有同等效力,继承可以凭借其中任何一种法律文书,到银行办理支取或过户手续,银行不得拒绝受理。
当然,从成本效率考虑,公证和判决继承支取都要花费一定费用和精力,最好的是同时拥有凭证、密码和身份证,其次遗嘱继承也是非常经济实用的。
老人不在了,存款到期了,怎么取?
如果储户去世后,家人知道有一笔银行存款存在的话,只要是有银行卡和密码的情况下,那就可以去银行取出来。这是完全可以的,最怕的是不知情的情况下,那就只能任由这笔钱继续“趴在”银行的负债端账户里,银行则是拿着这笔钱继续经营并获取收益。但该本金及利息收入则永远归储户或者继承人所有。
我想您之所以这么提问,应该是明知道有这笔钱存在,但很可能不知道账户密码,因而无法从银行取出来吧?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下,那就只能去当地公证处办理相关公证手续,然后在拿着公证处开具的证明材料去银行柜台办理取款业务。
说实话,一旦是这种情况可能就要费些周折,通常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搞定啦。但毕竟是通过这个渠道可以解决,而且是目前唯一可行并有效的渠道。毕竟国内尚未制定有关储户去世后的银行存款如何取款的法律。
但庆幸的是,不久前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银保监会会同司法部发布了《关于简化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该《通知》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47号)的精神,立足减证便民、优化服务,便利群众办理存款继承。
按照《通知》来看,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凭已故存款人死亡证明、可表明亲属关系的文件(如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证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公证遗嘱指定继承人、公证遗嘱受益人凭已故存款人死亡证明、公证遗嘱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单独或共同向开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办理存款等查询业务,无需办理公证机关出具的《存款查询函》。
很明显,这确实是大大简化了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公证遗嘱指定继承人、公证遗嘱受益人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等余额的手续,为办理存款继承提供了便利。
但依旧是存款查询方面的便利向前一步,而在已故存款人存款余额取款方面还没有具体规则出台。不过银保监会已经表示,下一步将在取款方面做出进一步有利于群众的规定。我们拭目以待。
老人不在了,存款到期了,怎么取?
类似的问题,确实经常发生,虽然问题可以解决,但免不了要费些周折。所以,还是提醒大家,关于自己的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有价证券,一定要有自己最亲近的人有所交代。
再来看看具体情况,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果金额较小,是可以他人代取的这种情况我们平时遇到的很多,比如以丈夫的名字开的银行账户,如果妻子拿着存折去取钱,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他人代取,只不过要在代取人出签名备查。
所以,即使老人去世了,只要存单的金额数量不大(5万元),亲人完全可以代取。
代取时,要准备存款人身份证,代取人身份证。所以如果老人去世后,要在注销户口和身份证之前办理。
如果金额较大,就要走公证程序题主声明了是存款到期,那么一定是定期存款,而凭证要么是存折,要么是存单。
如果在数额比较大的情况下(超过5万),又不知道密码,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走公证程序。
即向公证部门证明,你是合法继承人,当然所以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要同意才行。
拿到公证书之后,就可以直接到银行取钱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小峰谈理财,一起剖析国际时事、解析财经新闻、学习理财知识!也祝您心想事成、多多发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