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
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是为了省下养老金的发放吗?这个问题完全不存在,无论是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退休,退休后依法享有的养老金是由社保局统筹发放的,跟用人单位一点关系没有,也不用用人单位在职工退休后继续为其支付“工资”或者缴纳社保,所以不让员工退休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按照1976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办法”中规定,除特殊工种外,男性满6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或者女职工满50周岁即刻办理退休。且单位的人事部门需要协助年龄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办理退休,社保缴纳年限满15年的,在办理退休后的第二个月开始领取由社保局统筹发放的社保金,退休人员除非与用人单位存在返聘关系,否则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基本在退休后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但是在现实案例中我确实见过到了法定年龄而用人单位拒绝为其办理退休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因为用人单位在职工工作期间未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如果此时职工办理退休,而社保缴纳年限不足15年,那么退休人员就无法在退休后享受养老金的发放。即使缴纳满15年,那么也会影响员工养老金的发放水平。但是根据社保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用人期间必须为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所以一旦职工此时办理退休,则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的违规行为就会暴露,此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补缴养老保险,对于有些私营单位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可能会出现你说的用人单位“不让员工从私营单位”退休的情况。
假设是上文我们说的用人单位未给职工依法缴纳社保,为了避免“暴露”而拒绝其退休,那么职工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人事部门配合办理退休手续,并依法为其补缴社保。假设用人单位拒绝执行,还可以向当地法院依法提起诉讼。
除了用人单位未给职工缴纳社保的情况而拒绝职工退休外,还有一种原因也可能存在拒绝退休的情况,那就是面临退休的人员属于技术工种或者有经验的“老师傅”,私营单位为了避免人才流失而延缓其退休。如果是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返聘的方法使其继续留在单位工作,这样一来退休人员既可以享受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又能获得返聘工资。但是返聘仅仅是用人单位和退休人员都认可的情况下,且退休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都允许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可强制要求退休人员继续留下来工作。
总之,私营单位不让员工退休时违法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有依法办理退休的权利,养老金也是由社保局统筹发放的,无需用人单位承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有拖欠社保的情况下需要依法补缴,高端技术人员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后可以办理返聘手续,继续为用人单位发光发热。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吧。
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
人们总是把退休与领老金当作同一事物。
其实,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退休,就是从单位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从此不用上班,彻底休息了。
至于养老金,只要你参加了养老保险的缴纳,到了一定时间就可以从有关单位领取养老金。
为什么退休与养老金不能等同?
因为你即使退休了,如果没参加养老保险缴费,也无法领取养老金。
还有一些自己既是雇主,又是雇工的自主创业者,经营者,其退休时间也不受国家规意的年限,想什么时候退,就什么时候退。
所以,应该不存在到了退休时间而民营单位不让退的情况,如果有此情况,完全可以向有关机关投诉。
又因为你个人及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当地社保局统一收取,所以,劳动者从单位退休后,其养老金的发放与单位无关。
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
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这是一个伪命题。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我不知道你要表达意思是什么?我理解的从企业退休,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只要员工在企业工作时达到了法定的退休条件,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可以从企业退休的,而且退休手续基本上都是由用人单位协助办理。
由于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动比较大,有的在这个企业工作几年,又在那个企业工作几年,到了退休年龄时很多人变成了灵活就业人员,如果退休前离开用人单位的,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无法为其办理退休手续,也无法从单位办理退休。只要在达到退休条件时,比如年龄符合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都可以从民营企业办理退休。而且从民营企业办理退休的好处是,退休后如果属于公司有用处的人才,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可以继续进行返聘,对于精力旺盛,身体健康的工人也还可以继续在工厂里工作,但国有企业退休后一般都是不准返聘的。
由于现在我国的退休人员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符合社保法规定的条件以后才能办理退休,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时需要组织部门批准以外,企业的退休人员,除了国企领导干部以外,其他人员到了退休年龄,都是由人事部门直接帮助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后就属于社会退休人员,对单位的依存度基本消失,也就是退休后和原来的单位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以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于很多单位都有专门的退休人员管理机构,所以退休后组织关系在单位,人事档案在单位,单位还要组织一定的活动,要关心退休人员的生活,过年过节还要给退休人员发放一定福利,所以大家虽然退休了,但还是觉得生是单位的人,死是单位的鬼,对单位的依赖性比较强。
民营企业由于性质属于私营老板,私营老板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为员工按时发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的目的,就是通过享受保险待遇来规避私营企业的风险,即退休后的责任。比如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来负责计发,医疗保险是由医疗保险机构来负责。退休以后,退休人员和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已经终结。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的相关职能由相关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来承担,所以民营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再去过问退休职工的一切事务。
综上所述,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职工从企业退休,这个问题实际不属于问题,作为社会保险法规定的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职工在岗时通过缴纳社会保险来体现,这个责任和义务履行完毕以后,企业就没有责任和义务继续去为退休人员服务,取而代之的是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机构。
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
讲述一个实例与大家分享,我有一个同事(济南轻骑),2007买断工龄后去一家单位打工,2018年临近退休时(距离法定退休时间两个月)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然后去社区登记失业,剩余两个月,自己在社会缴纳养老保险,在社区办理社会退休。
据本人陈述,用人单位在他临近退休时辞退他,注意目的是逃避支付独生子女奖励金,(大概两万多一点)在社会退休就由社区(国家)支付这块奖励金,登记后排队领取,说到底,民营企业就是为了逃避社会责任,他们认为计划生育是国家政策,应有国家买单,不能有单位(老板)出钱买单。
同事退休后仍在那家单位上班,薪水不详。真人真事,不接受质疑,反驳。
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单位退休呢?这个问题你没有描述清楚。如果说你具备正常的法定退休条件,比如说你达到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并同时具备了养老保险的累积缴费年限达到15周年以上,那么就可以依法去申请办理退休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作为工作单位来讲,它是没有任何的理由,也是没有任何的资格来卡我们办理退休,或者说没有第一时间给我们办理退休的这样的一个问题。
因为如果说,你具备了法定退休条件,但由于工作单位的失误造成没有能够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那么因此而出现的后果应该由工作单位来承担,比如说他没有给你及时的办理退休,那么企业单位都应该依法来继续发放相应的工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应该按照现在的第一时间去给你办理退休事宜,所以说任何企业单位,他都没有任何理由去拖延给予员工办理退休的待遇。
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说有些工作单位他不想让自己的员工退休,那么他采取的这样的措施就是拖延,但是这样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他其实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正常的去给员工办理完成,退休再办理完成,退休之后可以继续返聘自己的员工,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让员工获得双份的经济收入,另外一方面作为用工单位来讲,他也可以减轻自身的这个用工成本,因为作为退休人员来说是不需要缴纳社保的,所以说用工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对于企业单位来说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让员工从企业退休?
首先必须更正你的这个问题,民营企业根本不存在你说的这个问题,而且现在办退休手续非常方便,不存在国企和民企的差别,本人就在民企工作,目送了很多同事,朋友从民营企业退休,而且退休福利都是一样,不存在差别,更不存在民营企业退休难的问题,所以不要道听途说。谢谢!明年我也要步入退休的行列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