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理论上来说股价或者说个股行情是背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反映,同样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好坏是影响个股涨跌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中盈利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吸引资金、建立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股民都会选择盈利能力大、年盈利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购买。但是在实际的分析中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个股行情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A股市场中就有很多盈利差甚至连年亏损的公司,但是其股票整体呈现上涨趋势,而一些披露了年报、半年报的上市公司,虽然其盈利能力得到了证明,但是股价却是走低行情,比如2018年的时候,贵州茅台披露了第三季度的季报,净利润增长23.77%,看起来如此高的盈利肯定能促使股价大涨,但是季报披露之后股票却出现了跌停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当年茅台前期披露的半年报的净利润增长是40.12%,虽然三季度净利润也是增长的,但是未能达到投资者预期的增长水平,因此个股出现跌停的现象:

(图:2018年茅台半年报净利润增长40.12%,三季度增长23.77%)

由上文中茅台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个股会在上市公司出现盈利的情况下也出现下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炒股炒的不是当下,而是炒的未来、炒的是预期,不管目前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如何,只要上市公司在未来能带给投资者回报那么就能建立投资信心,就能获得更多资金的关注,如此才推动了股价走出持续上涨行情;反之,上市公司虽然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但是本身行业受到政策或者行业周期的限制已经处于夕阳行业的范畴里,那么该类上市公司的股票大概率不会引起资金的关注,至少不会引起长线投资者的关注,因为未来的发展是受限的,预期是糟糕的。

那么除了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预期是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以外,还有哪些因素支撑着没有盈利或者亏损的公司,其股票依然能出现上涨行情呢,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注重分析:
  • 一,投资者看到的“亏损”并非真正的亏损,“亏损”是因为企业在做长期布局,这也是由其行业特点和所处的周期决定的,大部分的利润被用在打压对手和板块扩张之上,呈现在投资者面前的就像是在亏损。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家上市公司亏损其实并非真正的亏损,因为其行业特点决定其要想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就必须在前期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打压竞争对手、扩张版图、争夺市场用户,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烧钱”,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这种模式,比如之前的美团和大众点评,比如前几年的滴滴,再比如电商巨头,国外的亚马逊和国内的京东。

京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03年起步涉足电商的京东至今已经17年,上市是在2014年美股上市,而盈利却开始于2017年年初,但是在2014年上市到2017年实现盈利的这段时间里,虽然京东一直在亏损,但是并未影响其股价上涨,其亏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亏损,其进货成本低于卖货成本,平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卖家向京东缴纳“平台费”,所以京东怎么可能亏损呢?

(图:2014年上市以来,至2017年,京东虽亏损,但股价整体上涨)

主要原因在于电商的运营模式即是如此,部分利润被用来分摊运营成本,而剩余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了自己物流体系的建设、对竞争对手的打压、广告营销投入等等,所以如此算下了京东确实是小幅度亏损的。但是这种“亏损”非但没有引起股价下跌,反而股价整体处于上涨行情,因为它所做的投入是得到投资者认可的,很多地方跟之前已经成功的电商巨头亚马逊是很相似的,也是前期亏损后期盈利,在把竞争对手打压掉或者并购掉以后,自己坐上行业老大或者第二的宝座之后,盈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可以这么说,投资者看到的“亏损”有时候是“不真实”的,企业所处的行业运营模式支撑着企业必须要这么做,必须要作出巨大的前期投入,只要得到市场的认可、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其股票就能走出上涨行情。其实这一点跟风险投资很类似,很多初创企业前期亏损但是依然能得到风投的青睐,市场估值依然很高,这就是由本身的行业特点决定的。

  • 二,虽然业绩不佳,但是资本又找一个逐利的市场,只要资金量足够,很容易拉升股价,做到“低吸高抛”就可以获利,这是由资金的推动作用引起的。

股票能够走出上涨行情肯定是由资金推动的,有些“垃圾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长期处在“底部横盘”的行情,加上背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或者连年亏损,很难吸引到资金的关注。

但是凡事不绝对,市场上就有不少主力大资金会刻意的寻找一些盘子小、股价处于底部的个股进行炒作获利,特别是在大盘整体行情不好的时候,资金很难找到一个获利盘炒作,而盘子较大的个股又很难在资金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拉升,所以很多盘子小的“垃圾股”就成为主力资金炒作的对象。在主力资金介入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建仓、洗盘和拉升动作之后,股价被拉升到一个相对于业绩不匹配的高度,此时主力资金在高位出货获利,股价随之回落。

这种情况就属于上市公司基本面不好,全靠主力大资金炒作的情况,在很多时候会有主力进行轮番炒作,所以股价在起起伏伏的时候也会走出相对持续上涨的行情。

  • 三,赶上热点、风口、利好,或者在大盘行情向好的时候个股被大盘带动上涨

很多散户投资者在买卖股票选股的时候并不会对背后的上市公司做过多的基本面上的分析,很多投资者都是跟风买、跟风卖,追赶热点,追赶风口。所以在某一板块突然热起来的时候,很多板块中的个股,不管是“绩优股”还是“垃圾股”都会吸引大批的资金买入。比如年初的疫情,医疗板块、科技板块上不管上市公司业绩如何均出现了上涨、涨停甚至连扳的情况,很多根本与医疗无关的个股因为名字被误认为是医疗有关的也出现了上涨;再比如前段时间的新基建热、地摊经济热,与此类行业有关的板块中的个股也出现了上涨行情;另外,自月初以来的“牛市”,随着大盘指数的持续上涨,带动了一批个股的上涨,此时的上涨正是“全民炒股、无关业绩“所引起的。

(图:疫情刺激下,疫苗概念股涨停)

延伸阅读:投资者在面对该类股票的时候应该持有何种投资态度呢?

一只个股要想走出持续上涨的行情肯定是由其向好的基本面所推动的,在排除行业特点和行业周期导致的公司亏损、股票上涨外,其他情况下无一例外都是由资金炒作、利好、风口或者热点所带动起来的,这种情况下引起的股价上涨是很难持续的,特别是有主力资金介入的情况下,散户介入往往会成为接盘者,套在底部或者抄在半山腰上。所以该类股票风险性实际是很大的,除非是具有丰富经验的短线投资者,否则不建议介入该类股票的买卖。我们还是建议大家选择一些上市公司基本面不错,盈利能力较强的趋势股进行操作。

结语、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亏损的上市公司或者盈利能力不强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也能走出上涨行情,一部分原因是市场对其预期较好、看好该上市公司,炒作上市公司的未来;另外是我们看到的“亏损”也许不是真正的亏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的战略即是如此,由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剩余的原因大多来自资金炒作、热点带动、大盘带动等原因,对于此种情况下的上涨我们不建议散户介入,很容易被套牢,风险性极高。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未尽事宜,欢迎补充。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股票的中长期的投资者注重的是公司的价值,好的公司才能够获得好的投资回报,一家公司如果一直处于的亏损的状态,代表该公司的目前的每股价值是负数,按照正常的思路来分析这类个股应该要出现下跌的情况,即使不下跌也不应该出现明显的上涨,比如A股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贵州茅台,股价长期处于上涨阶段中,目前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也是A股历史上第一只突破千元的,支撑其股价长期出现上涨的还是其业绩,下面我们可以看下最近几年的年度业绩数据:

净利润在这几年一直出现明显的增长,但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公司的业绩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其股价却一直在上涨,大家在讨论可能A股的炒作性太大,价值投资者在A股行不通,但是在一些较为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和香港上市的企业也存在这类情况,比如美团和拼多多,在上市以来,公司就没出现过盈利,长期业绩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是股价的仍旧和坚挺,并且长期处于上涨的阶段,还有美国的科技巨头类公司亚马逊,公司也是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但股价仍旧长期处于上涨阶段,具体参考下图走势: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解下为什么有部分公司业绩长期亏损,股价就一直出现上涨,而一些业绩较差的公司的,并不能出现明显上涨,而是逐步走出下跌趋势,主要从公司的成长性和股市炒作逻辑、资金的预期等讨论这个问题。

价值的提前挖掘(成长性和周期性)

我们采用股票投资者方法,其实注重的是公司未来的投资回报,而不是注重目前的价值的高与低,在这个信息完全对称的时代,有价值的股票或者业绩大幅度增长的公司肯定会受到资金的提前买入和关注,很多机构投资者会根据经济行业周期的变化,行业的发展方向,国家政策等综合因素分析后,得出很多业绩要大幅度增长或者大幅度扭亏为盈的公司,提前挖掘布局后,个股的开始出现明显上涨。当个股出现上涨后,上市公司公布业绩报告的时候,正如之前预期的一致业绩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典型的案例就是最近几年芯片相关个股的上涨,很多芯片概念的上市公司,在个股刚启动阶段,很多上市公司业绩一般,甚至还出现业绩亏损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相关资金的挖掘和炒作,很多个股趋势长期往上,相关个股也出现了好几倍的上涨幅度,目前很多芯片相关的上市公司业绩在逐步的兑现,具体我们参考下图案例:

上图案例中的公司,该公司业绩在18年和19年表现相当较差,并且在18年之前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旧较差,但芯片行业是我国目前重点扶持的行业,行业也处于快速成长期和发展期,在19年年度报告业绩中显示,该公司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业绩出现较大的改善,具体我们参考该股走势情况:

该股在18年年底业绩最差的阶段,个股开始在底部出现放量上涨的情况,之后趋势长期往上,目前业绩在逐步兑现,后期是否会再次上涨,关键还是分析该行业是否还处于快速发展期,业绩是否还能够再次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如果是这类个股还会再次出现大幅度上涨的。

所以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较差,并不代表未来业绩较差,可能目前处于发展的低谷期,市场上多种因素会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的情况,最为典型的就是几种情况:

第一,很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较大,把赚到的钱快速投入到研发中,但目前研发还没见效,公司业绩仍旧处于亏损的状态,但研发成功后一旦投入生产会促进业绩大幅度增长,典型的案例就是亚马逊,亚马逊的研发投入较多,涉及到多个科技领域,很长一段时间业绩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市场投资者看好其长期的发展认为该公司的总有一天会出现业绩增长的爆发,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后,目前亚马逊的业绩在逐步兑现,开始出现盈利的情况 ,但其仍旧处于高速发展期,后期的业绩会再次出现增长。

第二,很多上市公司的行业受到周期性的影响,行业周期处于衰退期和低谷期,对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行业周期拐点过后,行业会再次出现发展期,很多资金在业绩较差的阶段不愿意卖出股,并且很多投资者仍旧看好其后期的发展,也会选择继续买入,此时仍旧会推动股价的持续性上涨。

第三,商业模式处于发展期,但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很多一段时间很难出现盈利的情况,最为典型的就是互联网行业,很多公司在发展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打开市场很占有市场,需要不断的烧钱,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团,拼多多,滴滴等,为了能够保证行业的地位和对市场的占有率,前期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和推广,互联网是目前烧钱最厉害的行情,但目前的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位置,积累大量的客户资源后,后期的总有一天会实现盈利。

所以一些亏损的公司,只有亏损对公司生产经营不构成巨大影响,公司能够满足持续性经营的情况,亏损对公司股价不构成影响,并且很多公司属于该行情的龙头企业,但出现持续性的亏损或者大幅度亏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后,后期公司的存活都存在困难的情况,这类亏损的公司的才会出现股价下跌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小市值企业,没有资金的保障,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中,所以这类公司的股价才会出现下跌的情况,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上图案例的公司处于面临倒闭的边缘,具体我们参考下图股价走势:

题材的炒作也会造成股价大幅度上涨

市场上一些消息刺激,特别是一些重大政策和消息,会受到市场的资金挖掘后大幅度炒作,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口罩概念股,当时很多口罩概念股,生产口罩原材料和口罩设备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基本上属于传统型的行业,很多公司业绩出现了较大亏损或者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但短期市场对于口罩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促进相关企业业绩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所以资金也是按照未来的业绩的预期开始大幅度炒作,相关个股在今年被市场资金反复挖掘和反复炒作,比如前段时间北京疫情的情况下,很多相关个股再次出现明显的上涨,但题材炒作后出现大幅度上涨的个股,跟资金预期成长性个股上涨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很多题材炒作仅仅就是炒作,很多个股的被炒作后,后期都会出现明显的下跌,因为的这部分个股业绩很难完成兑现,也就是说后期业绩很难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而成长性的个股的大部分个股会出现业绩兑现的情况,但题材性个股的炒作也是预期相关消息会促进业绩的大幅度增长,相关上市公司的会在该政策和消息下受益,个股股价上涨起来后,如果业绩无法兑现的情况,股票是可以运行下跌的,业绩兑现的个股股价上涨后也很难出现下跌。

并且对于一些成长性个股也是如此,肯定也存在部分个股业绩无法兑现的情况,比如18年市场开始挖掘芯片相关个股,当时市场出现关于芯片概念股的炒作,部分边缘化的个股也被市场大幅度炒作,但大幅度炒作后也会明显的回落,具体参下图:

该股属于芯片概念股,炒作后后期业绩并未出现上涨,甚至出现了巨大的亏损情况,具体参考下图业绩情况:

所以我们在实际过程中发现一些市值较大个股,公司业绩较差,反复受到资金的炒作后,出现大幅度上涨,这类个股我们要注意风险,大部分都属于纯题材炒作,很少有个股在业绩上会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

总结:上面我们重点从两个方面讲解为什么一些业绩亏损的个股会出现上涨的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市场资金的提前挖掘和提前价值的发现,认为这些公司业绩虽然出现亏损,但是生产经营上并不受影响,后期能够再出现大幅度盈利的情况,资金会选择大幅度买入的情况,而我们股票股价的上涨主要是对未来的预期,并且市场提成股炒作,也是对未来业绩,只是很多题材炒作个股业绩无法兑现罢了,而对于一些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度亏损或者持续性的亏损情况,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的影响,公司的很难在业务上出现逆转的情况,而且后期亏损幅度会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这类亏损的个股股价才会出现长期下跌和明显的下跌,一般在小市值公司中较为常见,所以我们在分析个股的时候,短期业绩亏损并不重要,而是未来业绩如何。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一直上涨,其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没有盈利的上市公司股价一直上涨更是如此。

从长期来说,股票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盈利水平,而不是当下的盈利水平

从股票本身的含义来说,股票是投资入股的证明并以此取得公司红利的凭证。当你持有了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后,你能够从这家公司身上得到的唯一的东西就是未来公司可能给股东发放的红利,而红利来自于公司为未来的收益,公司的收益又属于股东所有。评估股票的价值就是把公司未来能够获得到收益折算为现值。两者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公司的未来收益越大,其估值就越大。

简单来说,股票的价值大小取决于未来,而不是现在。如果投资者对某一只股票的估值大于其当前的价格,意味着这只股票当下有投资价值,于是买入者增加,股价上涨,即使当下这家公司并没有盈利。

即,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

从短期来看,没有盈利的公司股价上涨同样来自于对公司未来的预期

这儿的短期的意思是一家无盈利的公司的股价在比较短的时间有比较大的涨幅。

之所以会如此,同样来自于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但造成投资者有这样预期的就不一定是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评估了,可能来自于其他的方面。但这些因素形成的影响力时间较短,于是就造成了在短期内股价快速上涨的局面。

这些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大盘上涨的带动,相关政策的出台,行业发展的变化,公司突发性的利好等。

总之,一家公司股价一直上涨,其背后的推动力肯定是基本面的变化

作为投资者,想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所能做的只能是深入研究基本面的各方面信息,包括世界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市场状况、公司基本状况等,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即能够在众多的基本面信息中及时地抓住某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各因素之间可能的连锁反应。

这对于普通散户投资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有些投资者会模糊地认为,有盈利的公司就是有价值的公司,盈利越高价值就越高,不盈利的公司没有投资价值,有盈利的公司股价能够上涨,不盈利的公司股价会下跌。可是,当投资者真正买入一些盈利的公司后,股价长期都不能上涨,当初看不上的一些不盈利公司反而涨得很好,于是就有些想不通,甚至有些抓狂。

如果能够仅仅通过看盈利与否就把股票炒好,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亏损了,至于为什么一些不盈利的公司能够上涨,数据方向提供一些思路以供参考。

1. 公司主动排雷

比如公司商誉减值、固定资产折旧等,其只是一个财务处理方法,并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如果好的股票因此下跌,也许是个不错的买入机会。

2. 牺牲短期盈利谋求长期发展

多发生于初创企业,资金很有限,又有太多地方要用钱,他们扩建扩产、进行市场推广、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短期没有盈利,为的是长期持续的发展。

3. 财务洗澡

多发生于公司管理者换届,新管理者要大展宏图,只有御下历史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公司短期不盈利甚至亏损,现在基数拉下来,明年的增长数据更好看。

4. 大水漫灌的普涨

市场里的股票不变,钱变多了,股票就会水涨船高。比如今年美国股灾后,美国各种放水,利率降至零、无限QE、大量印钞救市、进场买债券等等,短期内流动性无限宽松,其股市拾级而上,纳斯达克指数还创出了历史新高。

5. 概念炒作

比如早些时候受疫情影响大幅炒作的口罩股、医疗医药股,然后又开始担心食品供应而炒作农业股、食品股,再然后又开始炒作新基建,一直到现在的头条系、地摊概念股等。市场从未缺乏热点,每次新热点出现,都会有几只龙头率先涨停,带领其他相关股也都跟着一起鸡犬升天,这个时候往往不比谁的业绩好,而比谁的概念更纯正、谁更接近热点中心。

6. 对未来的预期

公司处在国家战略高度的行业里面,或者公司拥有同行无法企及的竞争优势,投资者预期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扭亏为盈,甚至持续高速成长,就会吸引资金买入,从而推高股价。

7. 行业触底反弹

比如前一段时间,原油期货价格跌到了-40美元/桶,有史以来第一次跌成负数,这种情况极不正常,以后可能都跌不到这里来了,疫情终会过去,需求也终会得到恢复,公司因为行业见底而亏损的,终会迎来修复性反弹。

数据方向,每天都会在微头条发布《市场资金流向》信息,欢迎同道中人关注、交流!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在上涨?

核心原因是:财务报表反映的上市公司是否盈利属于其过去的业绩,而股价反映的却是投资者(或者称之为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和预期。

比如有些高科技初创企业,它们手握独创性技术、核心专利,但是因为前期科研投入巨大,与此同时营销还未跟上,产品还未铺开,导致过去和现在的收入暂时无法弥补支出,财务报表显示为亏损(未盈利),但是它们的技术非常强劲,它们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它们非常有可能发展成为行业里面的“独角兽”,市场对它们的技术非常认可,投资者们相信它们会很快发展壮大,愿意给它们的股票高估值,正是因为市场对它们的发展有强烈的信心和高预期,因此导致其股价持续大幅上涨。

业绩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成就,而股价却能够反映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

当然,企业未来是否真的能够发展壮大、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投资者的期望,依然有不确定性,也就有是风险。如果企业未来确实能够发展得很好,达到预期,那么早期投资者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如果企业未来并没能发展起来,不及预期,那么早期投资者很有可能会亏损巨大。“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上市公司股价能够持续上涨,除开经济增长周期、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该上市公司是否具有独创性技术、是否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所以说,要想股价上涨,要想让投资者对公司有信心、愿意投资于公司的股票,那么上市公司最核心的要务是拥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股价能够持续上涨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属于新兴行业、高科技产业,这些行业属于行业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那些传统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因为所处的行业属于成熟期、衰退期,比如钢铁行业、汽车行业,行业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很难有挖潜的余地,因此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般变化并不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没有盈利而股价上涨的原因可能很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常来说,有可能会有这样几点原因:1.有重大利好消息;2.公司经营出现明显改善,公司未来盈利预期强烈,市场看好发展前景;3.大盘持续上涨,出现普涨行情,带动了此公司股价上涨;4.有游资或其他大资金炒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