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两桶油”一季度共亏350多亿元,国外五大油气巨头合计亏18亿元。差距怎么如此大?
如果非要给这种结果一个解释,那只能说“亏损”充分体现了两桶油的“国企责任”!
一定意义上来说,两桶油作为准垄断企业,按理来说应该赚的“盆满钵满”才对。但是在当下原油价格只有20美元/桶的时候,两桶油却在第一季度亏损350亿元,究竟为何?其一,两桶油虽然为自负盈亏的“盈利性”企业,但是其作为国企,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
第一季度我国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全国各类行业、各个企业均采取了限产、停产等措施,还有企业以裁员、关闭门店的形式来缩减开支以期度过难关,按理说在全国拥有众多加油站点的两桶油也开始“关门了之”,至少可以削减人员开支,但是为了给抗疫创造便利条件,全国无一加油站关门歇业,这是“国企责任”的体现。
其二,同样出于“国企责任”,两桶油的经营版块并不是都是“赚钱的业务”。
比如,我国众多的油气田都是由两桶油来勘探、运营的,一般我国油田的开采成本在70美元/桶,这相对于原油20美元/桶的进口价显然要高的多。按正常思维来说,两桶油完全可以放弃国内油田不予开采,直接进口原油成本要低的多,但是考虑到油田一旦限产或者停产会严重破坏地下油路,损害开采设备,但是两桶油考虑到“国企责任”,又不能舍弃这些不赚钱的版块。
其三,也许是发改委对于“地板价”40美元/桶的设定太低不足以保护两桶油的利益吧
发改委对原油进口价实施40美元/桶的保护价,也就是说不管两桶油从海外进口的原油是20美元/桶还是2美元/桶,拉倒国内就默认成本价是40美元/桶,按说这已经极大保护了两桶油的利润空间。
但是原油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人员开支并不随着原油价格降低而下跌多少,加上国内原油70美元/桶的成本价本身就远高于40美元/桶的保护价,算上30%的原油是国产的,因此这30%的部分实际还是亏本的(亏30美元/桶),所以40美元/桶的保护价可能还是设置的相对过低了吧。
结语所以综上而言,假设两桶油是简单的准垄断私企,在经营中并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企业责任”的话,我相信两桶油是非常赚钱的。
最近原油价格有抬头之势,希望两桶油在高原油价格下能盈利吧。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