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很正常!收入减少了,银行存款就必须减少?未必!

一季度存款增加8.07万亿!

银行存款不仅包括个人住户存款,还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国家财政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外币存款等,而这几类存款有增有减,分析一下具体数字和增减情况您就明白了!

首先我们先看3月末的存款数据:

本币存款余额206.42万亿(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00.99万亿,外币存款5.43万亿):

这其中:

  • 个人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

  •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
  • 国家和地方财政存款减少3143万亿;
  •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713万亿;

而外币存款减少223亿美元。

我们逐项分析各类存款为何增减不一:

一.个人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

个人住户存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1.投资渠道变窄(股市、楼市行情震荡,资金只能回笼)。

2.疫情阶段消费支出减少,更多的人秉持“现金为王”,资金进一步回笼。

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3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首次突破10%,达到了209万亿的供应,也就是说3月份更多的货币被投放市场,而最终这些资金以银行信贷的形式进入了企业贷款账号,企业对这部分贷款不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这些资金“躺在”企业账户上,企业存款自然就增加了。

三.国家和地方财政存款减少3143万亿:

国家和地方财政存款减少的主要原因:

这就很好理解了,一方面疫情期间国家给企业减税、减负,收入减少了;另一方面,抗击疫情期间国家用于“抗疫”的资金量非常之大,支出大规模增加。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713万亿: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减少的主要原因:

这个也好理解,比如保险行业就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疫情期间理赔金额上涨是造成存款减少的主要原因。

结语

所以,银行存款包括很多机构的存款,这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个人收入减少,银行存款整体就会减少这么简单。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疫情冲击经济,银行存款反而增加。根据人行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末银行存款总共增加8.07万元,其中住户部门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

这个数据我们既要看增幅,也要看构成。

首先,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07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为什么会增加?有两个原因:第一,年末是中国传统存款增长的季节。2019年一季度,我国存款的增加为6.31万亿元,同比多增1.24万亿元。2019和2020年一样,都是增长的。虽然有疫情,但是春节期间本来就是企业停产、员工拿年终奖的时期,存款增长不受影响。第二,今年贷款大幅增长,转化为派生存款。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由于疫情和节日的关系,企业投资或开工不足,导致新增贷款大部分趴在帐上。

其次,一季度新增存款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去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0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32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存款其实同比增幅不大,主要增长在于非金融企业存款。为什么呢?统计告诉我们:一季度各项贷款新增总量的85.1%投放给了企(事)业单位。这也证明了我们上述的判断,即新增贷款转化为存款增加。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数字的变化呢?笔者认为,居民存款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给金融企业存款的增长,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些钱躺在帐上,第一说明企业投资欲望不强,第二说明企业开工情况不佳。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针对疫情的发生,经济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银行存钱呢?我想应该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明白了金钱的重要的。具体的原因大家往下看: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广义货币增长10.1%,狭义货币增长5%,一季度最引人注目的人民币存款增长8.07万亿,外币存款增长76亿。

一是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

存款的构成主要包括:居民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在2020年一季度新增存款中,居民存款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居民存款增加6.0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328亿元。事实上,居民存款同比增速并不大,主要原因是非金融企业存款。从历年表现来看,每年一季度包括春节在内,都是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节点。由于一季度一般是各大企业合同之间企业结算和贷款资金回收的关键时点,导致市场企业存款大幅增加。

但是,金融企业存款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疫情造成的停产停业。因为这些钱都存在银行账户上,一是说明企业对后续复工持悲观态度,投资增产意愿很低,二是说明企业一季度的开工情况较差。

二是减少消费,增加现金储备应对风险。

在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中,消费和储蓄是相辅相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储蓄的增加也是消费不足的影响。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好,许多企业无法复工减产,导致破产、裁员和减薪。随着预期收入的下降,企业和个人都将减少消费,增加现金储备,应对未知时间的流行病。今年一季度,全国失业率已超过6%。

三是投资渠道变小。

在投资领域,婴儿用品的利率基本低于2%,相反,国内50万保本付息的存款利率较高。

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都是熊市。在美股四次融合后,国内P2P继续火爆,信托违约接二连三,房地产市场低迷。对于绝大多数散户和企业来说,观望他们的变化,倾向于保守风格,现金为王,不敢投资垫底,银行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

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是真事,根据央行4月1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8.07万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元,银行存款确实增加了。

那么为什么都说疫情冲击经济,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疫情期间人们消费减少、危机感增加

这次疫情,大部分人长时间都在家自我隔离呢,餐饮、电影院等消费场所也不开放,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消费减少了,钱就省下来了。

再者,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有了危机感,因为很多人疫情期间收入减少了,这让人们有了危机感,以前没想着存钱,现在普遍感觉还是要有一定的积蓄,遇到这样的危机才能更好的度过难关。

2.降息周期即将来临

你看美国已经基本上是零利率,欧洲早就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存钱不给利息还要收管理费),去年出台的LPR贷款利率,也是下降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降息马上要来临。

那么在降息来临之前,去银行办理中长期定期存款,提前锁定较高利率,早点存到期获得的利息也多,去银行存款的人很多都是这么想的,尤其是老年人,对利息的多少是很敏感的。

以上种种原因,我认为可以解释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受疫情影响大家都知道现金为王,尽量不进行任何投资,大家把钱放银行最安全,现在投资任何产业都有很大风险,今年疫情对各大行业冲击都很大,现金才是王道,大家现在宁愿把钱存银行也不愿任何投资,所以银行存款反而上升

疫情冲击经济,为何银行存款反倒增加了?

根据央行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居民存款余额达到87.8万亿元,居民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元。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很多人都没搞明白,因为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商业活动都受到影响,大家的工资收入水平也受到了影响,那为什么存款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呢?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春节影响因素的影响。

2020年第一季度也包含1月份,而1月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而从历年的表现来看,每年春节都是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一个节点,因为春节一般都是企业工资结算,发放奖金,及各大企业之间合同,还有居民之间借款之间回笼的关键时间点,所以导致市场存款大幅增加。

比如从2020年第一季度分月存款增量来看,1月份的存款增量达到4.24万亿元,这个占到一季度存款增量的70%以上,这也是直接导致2020年第一季度存款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第二、市场投资活动减少。

2020年2月份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基本上处于停工停业的状态,很多商业活动都处于停止,因此资金的流动也基本处于停止的状态,所以我们看到2月份存款增量实际上是减少的,同比减少1200亿。

但是到了3月份之后,全国各省陆续恢复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在当前经济总体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居民的投资活动也开始减少,再加上当前全球股市总体形势不太乐观,部分地区的楼市也表现不理想,所以大家投资会更加谨慎,那些手头有钱的人更愿意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而不是拿去做一些风险性投资,所以我们看到3月份居民存款增量达到了2.35万亿元。

第三、市场资金更加宽裕。

市场资金宽裕,貌似跟存款增加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实际上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关系的。

自2月份开始,央行就陆续推出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以此缓解市场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居民融资更容易,融资成本更低,很多人都愿意从银行借钱出来。

比如我认识深圳某个医院的一个朋友,深圳有一家银行就给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每个人最高50万的贷款额度,而且每年的利息只有1万块钱,相当于贷款利率只有2%,所以有很多医护人员都愿意把这个贷款借出来拿去做其他投资,有些人干脆把钱贷出来,然后转到亲戚朋友名下,然后再由他们拿去银行做存款进,而银行目前三年期的存款利率至少可以达到3.5%以上,倒手一下就赚了1.5%的利息。

我相信有类似操作的不仅仅是我提到这个医院,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包括企业也有可能从银行以较低的利率借到贷款,特别是那些政策性贷款,然后没地方投资了,就干脆把钱放在银行里面拿利息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