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要暴涨了吧?
暴涨谈不上,微涨才是大概率。
4月8日周三,受OPEC+会议召开在即的利好消息,加上美国原油产量下降,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弹,WTI涨1.46美元/桶,布伦特涨0.97美元/桶。
原定于4月6日举行的OPEC+会议将于今天举行,受利好消息的刺激,4月8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明显有所回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表示,沙特和俄罗斯已经分别同意减产1000-1500万桶,但是沙特和俄罗斯方面并未在公开场合前承认此数据的真实性,也未曾公布各国的减产配额是多少。之前沙特和俄罗斯就都表示,只有在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也同时加入减产行列的前提下才会同意大幅度减产。但是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未曾披露将会具体减产多少,因此此次OPEC+会议是否真的会如各方期待的那样,达成新的减产协议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有人可能会说,即使美国没有公开承诺将会减产,但是实际其国内的页岩油企业因为油价太低无法覆盖开采成本已经“被动减产”了,这完全能达到沙特和俄罗斯对于美国也应该加入减产行列的要求。但是俄罗斯却不这么看,俄罗斯想要的是美国真正的减产,正如其发言人说的那样:“这绝对是不同意义上的减产”。显然俄罗斯对美国因油价疲软而自然减产的“减产方式”并不认可。
由上述各方在OPEC+会议前的角逐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沙特和俄罗斯要求美国同时加入限产行列,而且不承认其“自然减产”或者“被动减产”的减产方式;另一方面,美国认为沙特和俄罗斯扩产是导致油价下跌的主因,只要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限产就行了,显然美国对沙特和俄罗斯提出的“单方面要求”不会被两国接受。
结语:一方面,OPEC+会议是否会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协议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原油需求量和消耗量大降,从“供需关系”上来说,油价暴涨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原油要暴涨了吧?
4月8日周三,NYMEX原油期货收涨10.62%报26.14美元/桶。布油收涨5.55%,报33.64美元/桶。石油价格在欧佩克+会议召开前再次大幅上升,原因是会前市场中传递出一些利多信息。
阿尔及利亚证实,欧佩克+会议前讨论了大幅度的原油减产措施,欧佩克+周四的紧急会议将讨论减产1000万桶/天;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已准备好减产160万桶/日;科威特油长表示:在与将参加欧佩克+会议的国家对话之后,目标是向着达成1000-1500万桶/日减产协议而努力;而在被问及原油供应问题时,周三美国的特先生表示,美国以市场为导向,已经减产了。另外,加拿大等产油国也都表达了减产的意愿,由于产油国多方开始释放缓解信号,这令周三国际油价大幅反弹。
本周四欧佩克+的谈判结果对美国来说非常重要,美国页岩油企业的命运、美国企债市场的安危都深陷其中,甚至华尔街当前的救市计划以及石油美元体系的安全等,也都与这次谈判关系紧密。预计美国会暂时做出妥协以赢得中期战略缓冲,如果这次谈判不成功,恐怕美国就会铤而走险,中东局势就会出现新动荡。
而沙特的财政来源主要就是石油与天然气,这场博弈若持续下去不仅财政损失惨重,还有可能招来地缘危机,面临危机重重的美国,沙特也只有适可而止,而俄罗斯也不想令矛盾彻底激化,以防止美国铤而走险。这样三方就存在了谈判基础,令市场对本次欧佩克+会议的减产有所预期,所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反弹。
美国德州最高能源监管机构铁路委员会专员瑞安·西顿周三表示:如果欧佩克和其他产油国不减产,原油库存可能在两个月内填满。美国油企可能在三个月内”有机“减产400万桶/日。他认为欧佩克和其他产油国需要减产2000万桶/日。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称,截至4月3日当周,美国国内原油日产量从接近历史最高纪录的1240万桶减少了60万桶。但EIA数据同时显示,美国国内原油库存连续第11周增加。这说明受卫安危机影响,全球的石油库存逐渐接近上限,到时各产油国不减产也要减产,与其被动减产还遭受低油价打击,不如各方及早妥协解决问题,然后集中处理卫安危机,不然油价问题也会给各国带来高度的经济与金融风险。
市场消息披露,俄罗斯和沙特在减产协议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俄罗斯与沙特,而在于美国的态度,美国态度当前明显缓和,这令欧佩克+的谈判提高了成功率。
目前来看本次欧佩克+会议减产的底线为1000万桶/日,但是这个减产额度恐怕无法支撑油价大幅上涨。根据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的估算: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减少790万桶/日;4月全球原油需求将减少2400万桶/日。因此国际原油不减产1500万~2000万桶/日的话,美原油价格很难恢复至35美元之上。
从全球的供需关系来看,欧佩克+减产1000万桶/日则国际油价会企稳适度反弹,若减产1500万/日则国际油价反弹至35美元左右的概率较大,若减产2000万桶/日的话,国际油价有短期暴涨的可能,但是由于受制于全球卫安危机的严重影响,预期油价还会中期维持相对的低位,不容易超过40美元,之后会根据卫安危机的深度而改变。
原油要暴涨了吧?
原油在短期内不会暴涨,因为全世界都疫情在大量的爆发,比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都在丰城,汽车轮船都在停用,对油价的上涨受到很大的影响,
原油要暴涨了吧?
众所周知,从2020年1月开始,受国际新冠疫情蔓延影响,国际原油需求出现下滑和萎缩,国际油价开始下行。3月上旬-4月中上旬,为实现争夺石油市场份额和争取利益最大化,沙特、俄罗斯和美国展开了石油价格战,OPEC+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之间的减产协议反复沟通迟迟没有达成,导致国际油价恐慌性下跌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截至4月16日,布伦特原油结算价收报28美元/桶,较年初跌幅超过50%。
我简单统计了2020年后国际油价走势情况,详见下图:
关于年后这一波国际油价的波动走势,我简单做了个统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入下行通道(1月1日-3月6日)。国际油价由2020年初68美元/桶,经过2个月时间缓慢下行,截至3月6日已下降至45美元/桶。第二阶段:快速断崖深跌(3月9日-3月30日)。在3月6日OPEC+的减产会议中,俄罗斯公开与沙特没有就延长减产协议达成一致,随即沙特发动了“降价+增产”的石油价格战,导致3月9日国际油价在短短数秒内闪崩下跌31%,3月30日布伦特原油结算价收报至本轮最低点22美元/桶。
第三阶段:底部博弈波动(3月31日至今)。国际油价下跌后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沙特、俄罗斯和美国积极沟通对话力图稳定油价。国际油价在底部开始整理波动。4月9日开始OPEC+紧急召开多轮会议讨论原油减产安排,于4月12月最终达成减产协议,约定自2020年5月1日开始减产970万桶/日,7月至年底减产770万桶/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达成了历史上减产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协议。
我认为,总体来说,虽然4月12日OPEC+紧急会议达成的初步减产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原油供应的过剩局面,在短期内对原油价格企稳起到了提振作用,但本次国际原油剧烈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疫情影响下石油需求下降和石油供给过剩之间的“供需不平衡”。OPEC预计全球原油需求在4月下滑2000万桶/日,远超本次减产力度,供给侧单方面减产并不能完全改变目前市场的供需矛盾。目前,国际主流能源机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很可能在40美元/桶以下波动,能否回升到50-60美元/桶的正常水平,仍需等待全球经济改善和石油消费需求回升。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原油减产协议已经达成,但是原油期货的价格仍然在下跌的原因。
以上是作者的个人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原油要暴涨了吧?
原油作为一种能源,历史上一直是涨涨跌跌的,但是最近的原油价格如此之低,纯属特殊情况,我估计不久沙特和俄罗斯就会达成一致,因为这两个国家太过依赖原油的出口,特别是沙特,除了卖油,其它基本都不会。
但是暴涨不一定会马上到来,首先事情不会一蹴而就,再者,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油价的重心肯定是向下运行的,因此不建议用原油的涨跌来做投机,原油只适合作为大宗商品来做配置。
原油要暴涨了吧?
这个真不一定,
特别是近期油价是否会暴涨,目前看还不具备行情发动条件。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谈判还在拉锯,本来原定昨天,因为一些原因有延迟到9日。
从消息层面来讲,双方都不想因为减产而丧失市场份额,沙特财大气粗,产油成本低,自然有底气。俄罗斯有国家主权基金,尚且能杠一杠,就看两者谁先服软了。
从沙特王储和普京的脾气来看,这两个政治人物可都是硬茬子,血雨腥风中滚过来的,真的说不好谁能服软。
从基本面来看,未来10年在没有新的科技引爆点来激发全球经济活力前,大宗商品的超大行情基本不会到来。
全球经济步入衰退,需求没有那么大,就算是达成协议,油价反弹也是超跌反弹,而不是因为全球需求暴增引起的供需失衡。
所以如果未来协议达成,涨到60、70美元已经挺不错了,像前几年动辄一桶上百美元以后很难出现。
现在买入如果未来挣钱,也挣的是超跌反弹的钱。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扩建油库,加强能源储备正逢其时。
以中国的建设速度,加大石油进口,为我国筑起能源安全壁垒势在必行。
或许未来中国的进口需求才能刺激石油价格涨一点点了,毕竟美国经过科技革命,已经变成石油出口国,向中国这种大买家可是可遇不可求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