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

高盛所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优胜劣汰,低需求下必将重新洗牌行业内的企业。

随着疫情持续在海外蔓延,全球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冲击,经济和消费均放缓,其中航空业、航空运输业、传统运输业等此类原油消耗高的行业对原油需求量同样下降,更悲观的预测是:航空业和全球通勤者的原油需求将永远不会回到疫情爆发前消耗量1600万桶/天的水平。

据有关机构预测,全球范围内4月份对原油的需求量会暴跌1870万桶/天,超过3月份暴跌1050万桶/天的数据;本周全球原油需求量将同比下降25%,下降2600万桶/天;原油期货指数方面,WIT本月累计跌幅50%、布伦特原油跌幅超过65%;并且新冠疫情已经造成全球万余人死亡,未来全球经济将处于“停滞”状态。

这意味着沙特和俄罗斯“自杀式”的原油扩产、降价越来越变的无关紧要,因为原油需求量骤降,再低的价格也没有“买主”。甚至各国原油储藏库的库容基本都已经“爆仓”了。

(图:历史上油价最大单日跌幅)

所以,高盛的第一层意思是,原油需求量暴跌,必将导致全球范围内原油开采企业、油品加工提炼企业、油品经销商重新洗牌。那些本身开采成本就高的企业因原油价格暴跌,无法覆盖成本而倒闭或被吞并,而需求量骤降也将使市场份额小的油品经销商陷入破产的边缘。

另一方面,倒闭的原油开采商、原油提炼商将会造成全球原油开采能力缩减。疫情以后,原油需求量重新回升之后,全球将面临因开采能力有限而造成原油供应能力不足的风险,从而推动原油价格上涨。

结语:总之,高盛想表达的意思是在此原油需求量低迷的形势下,原油周边企业将会出现重新洗牌的现象,优质企业会存活下来,整个行业的相关企业数量会减少。而当原油市场走出低迷时,可能面临原油开采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还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会推动原油价格上涨。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为什么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

确实是这个样子,几年前沙特为了打击美国的页岩油,把油价打到了30美元左右。但是因为需求端还很活跃,再加上沙特本身的财政无法支撑他这个计划,低油价一共也没持续去几个月。

这次疫情直接从需求端开了刀,石油需求可能一时半会上不来,因为疫情结束不知道2020年能不能完全过去。现在虽然欧美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高峰,但是有些国家我们还没有看到是什么样的情况,比如印度,未来会不会爆出更大的瓜?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2020年内石油的需求端都不会有明显的上涨,这确实改变了国际能源的格局。就拿美国的页岩油行业来说,这次疫情对他们来说将是一次大洗牌。现在小型的页岩油企业几乎都扛不住了。但这对于大的能源巨头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购并购机会。

当这些小的页岩油企业倒下时,有实力的大型能源企业会把这些倒下的企业收购,好的资产剥离,坏的资产扔掉。预计在2020年结束后,疫情结束后,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会出现新的能源巨头。

经过这一大轮大鱼吃小鱼后,美国的能源企业才具有了在能源行业跟沙特俄罗斯群雄逐鹿的实力。这时候才会有真正的三足鼎立的情形出现。在此之前美国虽然石油产量高,但是并没有集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定价权。在此之后,可能他们就有了。

对于能源需求过来说,疫情打压了油价,对他们好处十分明显。但是当疫情结束之后,等需求上来之后,美国的页岩油将成长为另一个巨头,能源市场又多了一个屠夫。

为什么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

高盛是一家美国的公司,石油行业对美国的重要性、对美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排名第一的大宗商品,石油其实就是美元结算的最重要的依仗。高盛这么说,可能有居安思危的意思在里面,但是这次疫情只会改变石油行业的内部结构,不会改变国际石油的整体格局。

随着海外疫情的不断爆发,世界经济可以说已经陷入停滞,需求锐减,原油价格一度跌破每桶20美元,因为需求的大量减少,石油价格将在低位运行保持很长时间,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生产成本比较高的石油公司,尤其是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就很有可能破产,因此这次疫情如果持续较长时间,那么会是石油行业一个大洗牌的机会,一些竞争力差的石油企业就会被淘汰,被收购兼并,这对石油行业来说,毫无疑问影响非常大,但是石油作为当前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其地位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动摇的,因此,这次疫情更多的是从产业内部影响,比如加速淘汰落后企业,实力强的企业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比如收购破产企业的油井和开采设备、吸纳优秀人才等等,但是国际石油格局是不会变化的,因为石油这种商品,只要资源在,主导企业就不会有问题,比如我们的三桶油就是这样,石油越跌三桶油反而会得利,但是就国际石油格局来说,将来还是美国、俄罗斯、中东这些产油大国说了算,所以说疫情改变的只是行业内部,国际石油格局不会变的。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为什么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

海外疫情不断恶化,沙俄油价战毫无缓和迹象,国际油价持续保持在低位,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的话,世界石油市场就会重新洗牌,谁的开采成本高谁就会被最先淘汰出局。如果按这个逻辑推理的话,美国页岩油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因为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最高。但是,很多时候,现实和逻辑是不一样的,沙特想用油价把美国页岩油淘汰出石油供给市场,这可能吗?成功的概率很低。

首先,供需关系看

现在页岩油产量是世界第一,比沙特和俄罗斯还要高,没有了页岩油谁来填补这一块,前提还要把油价维持在低位,只要油价涨到50美元以上,页岩油就存在利润空间,就会死灰复燃。当前世界,欧美国家发展到了瓶颈,用多少油基本稳定了,可发展中国家的用油量还在上升,这也是一块缺口。因此,没有页岩油,只靠传统石油根本就填不上这个坑。

其次,美国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国家

美国是什么国家,是世界霸主,军事,经济、外交、金融无一不是,石油这样一个大市场想要把美国踢出去,可能吗?想想当年美国没有页岩油时,都会想办法控制石油,把美元和石油捆绑在一起,更不用说现在有了页岩油了。不要小看美国,有的是办法让油价恢复正常,只是现在被疫情和经济拖累而已,什么时间有余力了,有的是办法抢占石油市场。比如增加石油的进口关税,这样就可以保住本国的市场,日本国内宁愿吃着天价的大米,也不降低粮食关税,美国不会吗。还可以挑起战争,沙特不听话,在中东再扶持一个傀儡去搞沙特,或在沙特内部搞一场政变,这种事对美国来说手到擒来,只要有美元,总有势力会出头。

最后,疫情影响,经济危机只是暂时影响了石油需求,终究会恢复正常

现在石油需求因为疫情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下降,但这种情况终久不会持续,能持续多久不好说,美国页岩油企业在美联储背后支撑下如果挺过去也不是不可能,再说了,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国家,科技、石油、地产、服务业齐头并进,不向沙特和俄罗斯,国家收入太单一,最后谁先抗不住,真不好说。

总结,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但可能太小。如此大的一块肥肉放在美国的面前,美国会不动心才怪,何况美国已经尝过个中滋味,国家强大了,再加上不要脸的特性,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吗。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为什么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

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石油行业确实已经到了拐点,高油价早就不可持续了。并不是疫情让油价跌下来,而是疫情让人们看到了石油行业的供过于求。

由于页岩油的开采,全球石油早就供不应求了。当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等产油国还在妄图和以往一样,通过限制产量来维持市场价格时,美国的页岩油企业根本不管他们的产量如何,不断扩大页岩油在全球原油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俄罗斯之所以不再愿意限产,就是因为俄罗斯让出的市场份额都让美国人的页岩油占领了。而页岩油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越来越低。埃克森美孚的开采成本已经低到15美元一桶了。继续通过限产维持石油高价已经不太可能了。疫情使得消费突然消失,油价不得不大跌,但投资者看到了石油市场的结果性问题,油价一口气跌下20美元/桶。显然短期内不可能再涨回原有水平了。

而随着新能源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石油的需求早就过了高点,未来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结构下,油价很可能没有机会再涨到原有高价。石油行业或许已经被永远改变了。

为什么高盛说“疫情或将永远改变石油行业”?

疫情只是压倒石油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表面上看沙特与俄罗斯进一步提升原油出口量,压倒了国际原油价格,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砸至22.76美元,国际油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实则内因有两个:

1、国际石油持续衰退,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下降了43.5万桶/日,4月份,预计需求量将减少到1870万桶/日。原因一是疫情影响,其二是全球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国内,随着政策不断推进,新能源车占比将越来越大,纵观全球对于石油的消费呈减少趋势。

2、俄罗斯与沙特之间大打价格战,倍受伤害的是OPEC各成员国以及美国页岩油,虽然这场价格战是沙特与俄罗斯双方经济都造成了伤害,但为了杀敌一千而自损八百在所不惜。

俄罗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与美国页岩油拼价格战,沙特为了限制伊朗发展,也是大大出手,这也是俄罗斯与沙特联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大国之间的博弈并非一句两句能说清楚,这次价格战之后,双方一定还会重返谈判桌,来达到各自想要的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