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大家怎么看?
芝麻信用是2015年由蚂蚁金服推出的个人信用体系系统,芝麻信用采集的信息包括个人金融借款信息、公享单车雨伞充电宝信息、租房水电费信息、网购信息等,可以说芝麻信用对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进行了信息采集和评估,每个月6号定期更新信用分。
其实并不是最近芝麻信用才开始取消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早在2017年,蚂蚁金服就开始着手逐步解除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那么作为马云一手打造的信用系统,为什么不加以高度利用呢?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1.没有取得个人征信查询牌照
法律明确规定个人隐私收到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机构不能以任何理由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时候查询个人信用和个人信息。马云虽然打造芝麻信用已近5年的时间,但是并没有获得牌照,从一定角度上说没有牌照就开展查询业务是不合规不合法的。
2.金融机构良莠不齐
近年来乘着金融高速发展的东风,很多线上放款机构瞄上了功能强大的芝麻信用,很多放款机构将芝麻信用接入系统,作为审核贷款的重要标准,这也大大降低了审核的成本,提高了审核效率。
但是由于之前监管的缺失和利益的驱使,大批不合规放款机构进入行业,其中不乏有“七天贷”“套路贷”等。这些良莠不齐的放款机构也接入了芝麻信用,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相关部门大力打击不合规放款机构。
芝麻信用作为这些机构放款的评判标准,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帮凶”?这违背了马云创立芝麻信用的初衷,当然马云更不愿意承担“帮凶”的风险。
3.正常业务调整
阿里这个庞大的商业集团,自身业务加上后期不断的收购、入股,现在的业务已经涵盖了科技、金融、支付、酒店、外卖、汽车、物流、票物、娱乐等生活的各个领域。
芝麻信用只是阿里帝国一个小小的板块,不排除因为盈利与成本不成正比而裁撤的可能。
如果真的是正常的业务板块调整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乱猜测了。
总结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但也仅仅是猜测,具体的原因咱们很难知道。马云是个聪明人,相信他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中年老刘,关注老刘,投资不迷路。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大家怎么看?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止2019年末芝麻信用与最后一批合作金融机构解约后,芝麻信用将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会更聚焦在商业信用服务领域,对此很多朋友都表示挺惊讶的。
芝麻信用作为目前我国最有影响的第三方征信机构之一,很多金融机构都希望能够接入芝麻信用,因为芝麻信用上面所拥有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除了大家日常在阿里巴巴系统内的一些信息之外,还有很多机构信息也会接入到蚂蚁金服当中,所以芝麻信用在信贷审批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前很多信贷机构特别是那些网贷机构都希望能够接入芝麻信,而且确实是有不少机构成功接入了蚂蚁信用,并调用了用户的征信信息,当然这个前提是在用户授权这些信贷机构调用芝麻信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是最近几年时间我国的网贷发展非常迅猛,各种网贷平台野蛮生产,有正规的也有不正规的,这些网贷的野蛮发展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消息,特别是一些网贷平台的暴力催收更是成为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
过去几年因为借网贷还不起,而被网贷催收逼上绝路的不在少数,很多网贷平台打着借贷的名义,实际上干的就是高利贷的活,这些网贷平台年化收益率动不动就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百分之几千,很多用户最初只借几千块钱,但是因为逾期还不上之后,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滚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块钱,这是赤裸裸的金融敲诈。
在意识到网贷的不良影响之后,最近两年时间我国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网贷行业的整顿,最近两年时间有很多网贷平台都已经被关闭,相关责任人也被绳之以法,甚至有部分省份已经出台监管政策,要求停止p2p等网贷行业的发展,没有获得省级以上金融资质的金融机构不得开展网贷业务。
在这种背景之下,芝麻信用肯定是不敢把接口给一些信贷机构的,为了配合监管部门的整顿,芝麻信用主动停止跟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芝麻信用过去几年所合作的一些网贷平台当中,有不少平台都出现了问题,这些平台的利率都超过了最高法院所规定的高利贷红线,也就是36%,如果芝麻信用继续给这些网站机构提供征信接口,说不定最后也有可能被监管部门给处罚了。
在这个时候芝麻信用主动停止一切金融机构接入,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监管部门的监管,面对空前严厉的网贷整顿和监管,芝麻信用肯定是要明哲保身的。在严监管之下,蚂蚁金服只能舍弃一些利益,不可能所有利益都吃完,要不然将会影响大局的发展。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大家怎么看?
蚂蚁金服也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释,作为吃瓜群众也只能大致猜测一下。
芝麻信用在其它平台使用频率不高虽然蚂蚁一直在推广它的芝麻信用使用场景,但从实际生活使用来看,芝麻信用一般都是在商场里借借雨伞、充电宝之类的生活需求,和金融的应用场景相隔太远。蚂蚁金服定位毕竟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目标是要切入金融领域,切分最赚钱的蛋糕。如果公司主打产品芝麻信用一直应用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对公司的目标实现价值应该不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般都有自己的信用评价来源,不太会使用芝麻信用。
机构和个人金融服务使用央行的征信系统从金融市场到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消费等比较重要的金融应用场景,人民银行推出的征信系统仍然是最权威、最重要和唯一的信用来源。这块领域太重要了,放给谁来做估计都不放心,还是央行自己来做最可靠。
互联网金融可能是和芝麻信用应用联系最紧密的平台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可能是和芝麻信用使用最紧密的平台,但现在理财平台跑路、P2P倒闭、小额贷款暴力催收等曾出不穷的事件爆发使国家决定强力监管这个领域,管制很严。对于蚂蚁金服这么大的公司来说,如果为了这点利益和国家整治金融乱象的初心违背实在不明智,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权衡利弊之下,蚂蚁金服估计会逐渐与这些公司划清界限。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大家怎么看?
蚂蚁金服蚂蚁芝麻信用不再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
芝麻信用不再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芝麻信用它其实当时跟很多机构在合作,比如像那个百行信用,还有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就说是你如果要查信用的话,那意味着可以去在征信上去查芝麻的信用。
如果芝麻信用不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话,岂不意味着你的芝麻信用分,即使欠钱了,别人也不会查到吗?
我当时想着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当时马云建立芝麻信用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靠信用来生活,也就是说是大家即使没有钱也可以凭着信用去吃饭。
从这种逻辑角度来说,他们的信用肯定会跟其他各大金融机构都会合作,但是他说不合作了,所以我就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会不合作呢?
如果真的是走出来这种渠道的话,我认为蚂蚁信用在未来条件下可能就不值钱了。
另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在蚂蚁信用上很多人都有两个甚至三个以上的花呗,或戒备,是不是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信用出现了危机,所以保证自己客户的合理性,所以他不准备再放开信用呢。
这都是我自己的个人推测,但是我认为如果一旦蚂蚁信用不再被其他金融机构查询的话,那未来的蚂蚁信用就不再让别人认可了。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大家怎么看?
蚂蚁金服宣布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为明智之举。
这些年来,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使用场景的丰富,使得支付宝已经成为国民级的手机应用,而支付宝中的芝麻信用也日愈成熟,成为重要的第三方征信体系之一,但是芝麻信用其实是独立的征信系统,与人行的征信系统是没有互通的。
我们办理房贷等贷款的时候,金融机构会从人行征信系统调取用户的征信数据,根据征信数据来给出审批决定,而各类金融机构的各种信贷及逾期数据,都必须按期上报人行的征信系统,可以说近些年来,人行的征信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和庞大,个人信用已经越来越重要。
而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属于第三方征信,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来收集用户的相关信用情况,包括购物的频次、使用花呗、借呗、职业的情况等等,虽然说芝麻信用的数据很丰富,但它并不足于取代央行的征信数据,因为并不是所有金融机构数据都会接入芝麻信用,这会使得芝麻信用虽然丰富但不够精准。
如果金融机构以芝麻信用为依据进行金融服务,很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比如说有些人在银行有不少贷款,并且出现了逾期,但是他们在支付宝上的使用痕迹却良好,经常购物,经常使用花呗也没有逾期,还完善了很多个人及财产信息,使得芝麻信用分很高。
那么就会出现这个用户实际在央行征信数据并不好而芝麻信用分高的情况,假如与芝麻信用合作的金融机构依据芝麻信用数据来进行贷款,很可能会产生坏账,而这些金融业务办理的最初依据,就是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
因此,蚂蚁金服不再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是明智之举,可以减少未来风险的发生,然后利用自身的大数据技术优势,将芝麻信用全面应用于商业环节之中,真正发挥芝麻信用的作用。
现在支付宝上已经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说租车、租房、租物、购物、出国签证等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就可以很好的使用芝麻信用,此时芝麻信用只是个人信用的一种参考,让用户获得一些优惠,同时也可以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属于双赢的结果。
其实蚂蚁金服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早在2017年,芝麻信用就已经宣布和金融机构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只不过原来已经合作的金融机构需要分批进行解约,现在进展到最后一批合作机构解约阶段,之后芝麻信用会全力聚售在商业信用的服务领域中。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大家怎么看?
我认为芝麻信用不再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主要是由于用户隐私权限的问题。
用户隐私2019年最热门的就是用户隐私的保护,特别是大数据风控行业,2019年大数据公司数据魔盒、摩羯科技、新颜科技、存信数据、同盾科技等公司先后被调查,调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公司涉嫌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侵犯个人的隐私权限有关系,而这些公司大部分是给金融公司提供用户征信数据,这些用户数据大部分都涉及到用户的隐私,特别是一些小贷公司,利用这个数据做的事情,已经超过了用户授权的范围,而在我们地区最大的征信民营公司应该就是芝麻信用了,现在基本面上每一个人都有支付宝,每个人支付宝上基本都会给你一个信用分,这个信用分特别重要,这个关系到你能在支付宝上借多少钱,以前芝麻信用跟这些金融公司合作,可以共享用户的芝麻信用分,这个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芝麻信用上会记录了你购买了什么商品,你的购买力,你的收获地址,你给谁买过东西等等,这些信息如果被金融公司获取到了,就会造成很多悲剧的发生,特别是暴力催收等。
总结金融行业是非常敏感的行业,如果按照以前那种方式随时使用用户信息,那么就会让用户信息随意被别人所使用,行业就会越来越乱,如果蚂蚁金服不终止这种行为,那蚂蚁金服可能就会被查,那就得不偿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