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切好了装盘吃不更好吗?

新年要到了,过年离不开吃肉,有很多小伙伴会产生疑问,同样是吃肉,为什么内蒙古人吃肉,不是切好了吃,而是一边吃、一边切呢?

作为一个内蒙古人,我认为对于这件事情,我拥有一定的发言权。首先,我承认我们家这边,虽然不是作为纯蒙古人那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但真的相比于其他省份,我们会吃更多的肉,喝很多的酒,所以,就引来了很多其他省份人民羡慕的目光。

很多人都存在疑惑,为什么内蒙古人吃肉的时候不慢条斯理的切好了再吃,而是非得要一边吃一边切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认同,吃肉的时候一定要一边吃一边切,因为这个样子肉才足够香。很多人不懂,认为把肉切好了,放在那一块块吃不好吗,其实真的把肉切好了,放在那反而不香了,非得你自己边吃别切肉才会香。

很多人不理解一边吃、一边切香在哪里,其实,这个道理和你嗑瓜子是一个样子的。如果瓜子什么的,都给你嗑好了放在那里,反而没有你自己一个一个去边吃边磕香。

只有这种一边吃、一边切才比较有感觉,就是你一边劳动一边有收获,所以说,你才会吃的比较开心。这个时候的不劳而获不会让你开心,反而会使你觉得不满足。一边吃一边切很有感觉,也更香。

在姥姥家吃肉的时候就是,姥姥将骨头上的肉切好放在那里,吃饭时,大家就吃不下去了,反而是将骨头连带着肉一起端上来,拿上一把刀,边吃边切,才有感觉。

其实,一边吃一边切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按照以前蒙古人吃饭的习俗,大多数蒙古人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经常搬家,居无定所,有时吃饭也不能吃个安宁。所以,蒙古人习惯将所有的肉一口气放到锅里,不是煮肉就是炖肉,蒙古人的饮食习惯也比较简单,

这种比较简单的烹饪方式,却可以保证肉外焦里嫩,肉质肥美。同时,一边吃一边切,可以让肉更入味,也更好吃。

蒙古人一般都是在外面进行烹饪食材,所以说,如果肉一片又一片的切好,不用说都切好吧,一会可能切到一半肉就都凉了。

蒙古人一边切肉一边吃可以保证肉是热乎的,这样对脾胃都比较好,也不会因为吃冷肉而坏肚子。至于炖肉和煮肉都需要大块进行烹饪,没有人习惯于将一片又一片的肉放进锅里煮,这样不利于肉质肥美,很有可能导致肉变老,变得不好吃。

因此,为了保证肉的新鲜程度,这样的烹饪方式也就要求大块煮肉,一边吃一边切肉。

作为一个内蒙古人,爱吃肉是真的,这么多年的饮食习惯也使得内蒙古人自己探索出来了不一样的饮食方式。对比于南方喜欢将肉切成小片一片片的吃,蒙古人性格比较粗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才是蒙古人的性格,所以说,他们喜欢将肉一边吃一边切。

跟蒙古人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蒙古人比较大方,性情粗犷,也很直爽;其实不仅蒙古人是这个样子的,和蒙古人生活在一起的汉族人也深受其影响,性格十分豪放,也比较直来直去。

将肉一起放到锅里煮,一边吃一边切,真的符合大家的心情。作为在内蒙古生活了这么久的汉族人,我们家的饮食方式也和蒙古人十分接近,很喜欢吃牛羊肉,即使吃猪肉也要连着骨头一起炖。

很多人可能有疑惑:猪肉连着骨头一起炖,是不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很不入味啊?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相反,因为将肉一起炖,才保证了肉里面的肥美,如果将肉一片又一片的下锅,可能导致肉来不及时吃而变老,这样就白瞎了肉的肥美,更吃不出肉的“鲜”。

这个时候的“肉”,只能用“柴”来形容了,真的一点也不好吃。我们家每一年吃肉的时候,就会连带着骨头一起炖肉,一边吃一边切肉,这样的肉既鲜美又不柴,还很入味。最重要的是,汤连带着骨头都能吃掉,一点也不浪费。吃上满满一锅的肉和骨头,别提有多美了。

当然,一边吃一边切肉也有他自己的道理,因为肉在锅里面煮非常费时,要想全部将肉煮熟真的可能要花费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但是一边吃一边切,就能保证这层肉一熟我们就吃了它,那层肉一熟我们也就吃了它,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很入味,当然也非常的好吃,汤汁进入到骨头和肉里面,肉的味道也融入到汤里面,这样的菜真的好肥美。

可能很多南方人或者其他省份的人,理解不了蒙古人的这种吃法,但是每个地方的人都有每个地方的人的饮食习惯,我们不能强求一致。

世界也正是因为各民族的多姿多彩而变得不同,如果每个民族的习俗都要保持一致的话,可能这个世界就会少了很多的乐趣,同时,正是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饮食习惯,我们才能区分各个民族的不同。

蒙古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地处北方,天气寒冷,蒙古人要吃肉来御寒。一块有一块的小口吃肉根本满足不了蒙古人的需要,只有一边吃肉一边切,自己想吃多少就切多少,才能既不浪费,又能使每个蒙古人吃的心满意足。

作为一个生活在内蒙古的汉族人,有幸在一年冬天来到一个纯蒙古族的亲戚家过年,在他们家我才正宗地感受到了蒙古人的热情。本来,平时和这些蒙古人打交道,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的豪放与大方,而这次来到这位蒙古族亲戚家过年,使我真的为蒙古族人民的饮食方式震撼,因为他们家年夜饭准备了一只烤全羊。

是的,一整只羊被架到架子上烤了,虽然在内蒙古生活了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有机会吃到烤全羊,这一年春节却感受到了大口吃羊肉的乐趣。

现在羊肉这么贵,很多人都会感觉吃不起,更别说烤全羊了。但是,这次有幸能品尝到,也是比较有福气了。

他们家从吃过午饭就开始生火,腌制羊肉,准备烤羊肉了,本以为整只羊放在上面烤会不好吃,没有味道。谁知道,腌制羊肉的时间足够久,羊肉也是自己家散养的羊,宰杀的,所以,整个烤全羊就十分鲜美。

作为蒙古族人,他们真的是边烤边吃,一边吃肉一边切肉,吃一块切一块,本来这么大只羊,我以为会吃不了,或者会剩下很多,结果真的没想到,一边吃饭,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居然整只羊就被我们两家子吃没了,整个过程也是比较享受的,因为羊肉一边吃一边切真的别有一番味道。

羊肉肥美被烤得滋滋冒油,这时切下来一块放进嘴里,然后再烤一烤再切再吃,真的特别享受,这都过去这么多了,直到现在,想起来和亲戚一起年夜饭吃的烤全羊还是十分怀念。在纯蒙古族亲戚家做客,终于体会到了一次吃烤全羊的乐趣。

所以说,内蒙古人吃肉不是切好了吃,而是,一边吃一边切,肯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我们应该接受每一个民族饮食习惯的不同,作为一个内蒙古人,我真心欢迎广大外省的朋友有机会来到我们内蒙古做客,真正的也体会一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乐趣,体会一下肉一边切一边吃,真的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

欢迎大家常来内蒙古做客,去蒙古族人民的家中坐一坐,说不定也有机会吃到烤全羊,感受一下羊肉的肥美。

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我的一个最好的同学找了内蒙通辽的媳妇,我跟着他去过好几次内蒙游玩,不光领略了内蒙的草原风光,印象最深的就是内蒙人待客的豪爽和大气。

同学的两个舅哥家里都有几百只羊,基本都是靠放牧牛羊为生,每次去草原玩到他们那里,肯定是要给杀上一头羊的。

内蒙人杀羊的水平跟我们常见的可不一样,专业的牧民杀羊都是在羊身上拉一个小口,然后把手伸进去掐断羊心脏上的动脉,这样宰杀出来的羊场面不是那么血腥,而且又快又利索。

内蒙人可以一天三顿的吃肉,早上起来就是一大块羊腿肉给你端到桌上,即使是再爱吃肉的人,去牧民家里做客估计几天以后都会受不了。还有内蒙人的羊尾巴油那是招待贵宾用的,把羊尾巴用小刀割成像面条一样的长短,客人要以示尊敬的把它整条吸进去,这个油香要不来口白酒压一下,还真有点挡不住。

都说东北的饭菜量大,那是你没有去到内蒙,内蒙的菜量要比东北还要量大,我去赤峰的平庄收购土豆的时候,点4个菜6个青壮年根本吃不完。

内蒙人吃牛羊肉基本都是大块的带骨头煮,在他们的认识当中,肉只有连着骨头一起烀才叫香。而且因为内蒙的牛羊肉本身就足够新鲜,因此他们烹调这些肉食很少会添加什么香料,大多都是类似白水煮的方式,然后用小刀割着蘸料汁食用,这样最能体现内蒙牛羊肉的鲜美,尤其是内蒙的韭花酱简直跟羊肉是绝配。

内蒙人吃肉为什么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1.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前内蒙人放牧都是逐草而居,基本烹制食物都是在室外,而且烹调的方法都很简单,除了烤就是煮。这两种烹调方法都讲究食材要大块,这样才能保证食材的外香里嫩,这样用刀割着一层一层的吃,可以保证食材一层层的成熟,加上室外气候恶劣,也不会变凉。

2.节约时间:牛羊肉的烹制时间都比较长,大块的牛羊肉要想全部都成熟,那么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熟一层吃一层可以缩短烹调时间,也是内蒙牧民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3.性格的原因:跟内蒙人打过交道的都知道,内蒙人特别的直爽和粗犷。大块吃肉和大碗喝酒是他们的标配,大块的肉才显出他们的豪爽,而且这肉是没有掺假的。

不过现在在内蒙吃饭,除非是在牧区的牧民家中,在饭店里吃基本都会应顾客要求给切成你需要的形状。不过在内蒙吃烤羊腿,一人发一把小刀,边烤边吃确实别有风味。

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因为刚煮好或者烤好的羊肉温度比较高,如果全部切开水分很快就蒸发,羊肉不但冷了而且变干变柴不好吃。边切边吃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羊肉的鲜嫩度,你可以自己去买一大块任何肉炖一下或者烤一下吃就知道了。

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你对内蒙人的饮食习惯,可能有点误解,内蒙很大,民族也多,饮食习惯也是多样化的,只有蒙族人才习惯吃手把肉,喝奶茶,这与蒙古族的生活习性有关,其它的内蒙人,还是与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不同的。

我是内蒙人,但不是蒙古族,虽然生活在内蒙古,不过平时的饮食习惯与东北人还是很接近的,吃炖菜炒菜,也喜欢吃蒙餐。对于我们平时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在吃,我来告诉你原因吧。

在内蒙,只有吃手把肉时,才会用刀切着吃

手把肉,并非单指吃羊肉,水煮的牛肉也是属于手把肉的。在内蒙草原地区,手把肉虽然是一道特色美食,但它也是蒙古族人民的日常饮食,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属于游牧民族,虽然现在很多蒙古族人民都已经住进了城市,但他们的饮食习惯还是比较传统,平时多以牛羊肉为主,一日三餐离不开奶茶,而手把肉就是他们的最爱。

顾名思义,手把肉就是用手拿着吃的,而不是切成小块吃的,蒙族人吃肉是不用了筷子的,都是将新鲜的大块牛羊肉,放在锅中清水煮熟,然后用刀剔着吃,这样才能吃出牛羊肉的本质味道,如果把肉切碎吃的话,那就没意义了。这与蒙古族人的豪放性格没啥关系,完全就是多年形成的饮食习惯而已。

既然手把肉是蒙古族美食,那么我们在吃手把肉的时候,也要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感受到手把肉的魅力,但在吃其它肉的时候,也就不全是这种吃法了,所以不是所有的内蒙人都会这样吃肉,只是单指其中的几种肉类而已。

其实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制作方法和饮食习惯,都有很大的区别,就好比新疆手抓饭,不也是用手抓着吃吗?其实也可以用筷子吃的,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最后总结:关于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切一边吃?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我是明泽美食,感谢大家阅读本文,如有不足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互动,谢谢!

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内蒙不是一边切一边吃,其实是一边煮一边切一边吃,煮熟一层吃一层!其实最原始的手把肉就是从锅里边切的!肉要想煮熟是非常慢的,游牧民主时间有很多不确定性,要一边放牧一边吃肉。比如赶上刮风下雨,煮了半锅,又没法弄,所以弄个锅就地生把火,也不用其他餐具,带一把刀子。那块熟了,拿起来把表皮熟了的部分割下来吃了,生的扔进去,继续吃下一块,如此循环!第一,能够有效的利用时间,第二,这样吃起来比较嫩美味!每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其实和它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是有相当大的关联性的。

内蒙人吃肉为什么不切好了吃,而是要一边吃一边切?

我是内蒙人到现在也喜欢吃手扒肉由其喜欢吃八分熟的瘦肉,蘸蒜酱吃或者是用葱花香菜沫再放点干辣椒搁点盐味精用煮肉的汤调蘸料。

在内蒙我不光有蒙古族朋友也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还有达斡尔族朋友他们也都是喜欢吃手扒肉,杀羊时基本上把羊切成大块白水烀,灌羊血肠肚包肉特别好吃。

要说为什么我觉得没有为什么,一,他们以放牧为主牛羊多舍得吃。也是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在草原冬季漫长也很少有青菜养成了大块吃肉的习惯。

二,像鄂伦春,鄂温克,达幹尔人喜欢打猎,打来的野物都喜欢大块煮了手撕着蘸蒜酱吃。

再一个我和少数民族一起生活20多年觉得他们比汉族人实在,豪爽,只要认为是朋友他们舍得给吃,其他的没什么为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