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跟慈禧太后先后都扶持过三任帝皇,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

孝庄皇太后是一位神奇的女人,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对她的评价,都是非常好,而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就是一边倒的唾骂。

孝庄皇太后先后扶植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位皇帝,满清刚刚入关,还未在中原站住脚,特别是皇太极死后,在皇储选择上,孝庄委身下嫁多尔衮扶植顺治上位,稳定朝纲,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功不可没;顺治年幼,多尔衮为摄政王但不称帝,大清能保住胜利果实,孝庄又立一功;孝庄皇后又帮助康熙剪除鳌拜,平定三藩,支持收复台湾,彻底完成统一,又是一大千古之功;孝庄能力强,高瞻远瞩,不同于吕后和武则天,她参政不专权,尽心辅佐幼君,才有了康乾盛世这一伟业,孝庄皇太后凭着这些丰功伟绩千古留名。

反观慈禧太后,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咸丰时期慈禧表现本本分分,咸丰死后,在同治和光绪年间大权在握,垂帘听政,思想禁锢,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期间她虽然也默许一系列变法图强和洋务运动,但是意志不坚定,朝秦暮楚,才有了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场;慈禧对内下手狠毒,对外软弱,特别是珍妃的死和光绪不明不白的死亡,又给慈禧增加了一层罪恶。

笔者认为,孝庄和慈禧太后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时代不同。西汉吕后,唐武则天所作所为比慈禧不知道狠毒多少,慈禧虽然功劳不大,却也没有大恶;是因为历史潮流让慈禧背上了这个黑锅,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就注定了中国要落后,发展了千年的封建制度具有强大的惯性,并不是慈禧能左右的,她即使想改革,不经过彻底的革命是无法办到的。

最为关键的是,慈禧太后时期,西方工业革命强大后,都开始群殴大清,面对坚船利炮,众敌入侵,慈禧失去判断力。孝庄太后时期面对的都是国内情况;即使把武则天放到晚清这个时代,不见得她能比慈禧做的更好,这跟慈禧专政不专政没有多大关系,中国的落后,领土的丢失必须有人来背黑锅,尽管慈禧支持左宗棠收复了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历史只记得库页岛、海参崴、远东百万领土。

孝庄皇太后跟慈禧太后先后都扶持过三任帝皇,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

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最大的区别是一个为公一个为私,一个利他一个利己,为公和利他展现的是高尚的品格,为私和利己体现的是低劣的品性。品格高尚者千古留名,品性低劣者只能遗臭万年。

顺治是孝庄的儿子,孝庄为了大清利益两次把自己的侄女嫁给顺治当皇后,这是政治婚姻,符合大清满蒙联姻的惯例。慈禧也把侄女嫁给光绪当皇后,不过她的侄女长得很丑,家族地位不高,一般人家都配不上,配皇帝就差得更多,慈禧为了提高自己娘家的地位,硬是把丑侄女变成了裕仁皇后。

顺治继位,年龄小,不能亲政,多尔衮当摄政王,随时可以废掉顺治自立。孝庄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不顾世俗的眼光,下嫁多尔衮,孝庄表现的是牺牲精神。慈禧完全不同,同治成年,她想法延迟大婚,推迟同治亲政时间。同治亲政了,他她还不想交权。同治驾崩,她不选同治的下一辈继承皇位,而是选与同治平辈的光绪继承皇位,光绪年幼,她好作为母亲垂帘听政。

孝庄培养顺治康熙是让他们成才,慈禧对同治和光绪不是培养,是让他们一边呆着,自己垂帘听政,不得已需要归政时,就让他们试试,不行正好自己接着来。孝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慈禧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孝庄生活简朴,不事奢华,平定三番时她把节省下来的钱拿去犒赏三军。每逢荒年,粮食歉收,她总是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赈济灾民。慈禧完全相反,她生活腐化奢靡,一年的花费能买下六七个海军舰队。慈禧为了修园子,不惜挪用海军经费,致使海军十年没有增添新装备。甲午战争爆发,正直慈禧要办六十大寿,她极尽铺张之能事,结果因为没钱买先进装备,甲午海战中国败北。

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是为他人谋利益,为大众谋利益,孝庄有这种品质,她是当之无愧的女政治家,慈禧没有这样的品质,她是自私自利者的化身,她充其量能称之为政客。孝庄千古留名,慈禧遗臭万年,这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这就是利他和利己的区别。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孝庄皇太后跟慈禧太后先后都扶持过三任帝皇,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

孝庄和慈禧的区别。一个台前,一个幕后。一个为公,一个为私,孝庄太后一直是在顾问的位置上。慈禧确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孝庄皇太后跟慈禧太后先后都扶持过三任帝皇,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

孝庄与慈禧的最大区别就是孝庄是扶持,慈禧是把持。

孝庄的扶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是满清刚入关,政局尚未平稳,只能做保持上层稳定的事,当时名正言顺是稳定的不二之选;其次,封建社会到满清初年,固有体制已然成型,男尊女卑,三纲五常深入人心,女性摆弄朝政不得人心,如果那样,必然导致朝局动荡,社会动荡;第三,孝庄本身十二岁出嫁皇太极,身处高层几十年,经历丰富,冷静观察,体验到权利争夺的惨烈,已没有政治野心。

反观慈禧,权欲熏心,把持朝政,野心勃勃,名不正言不顺,在上层引起争斗,导致社会的失序,民间时有非议。两者对比,慈禧被“遗臭”是很正常的事情。

孝庄皇太后跟慈禧太后先后都扶持过三任帝皇,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

简单明了:孝庄建国!慈禧败国

孝庄皇太后跟慈禧太后先后都扶持过三任帝皇,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

提到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的女人,很多人都会想到武则天,毕竟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其实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两个女人对中国的历史也有重要的影响,她们就是孝庄太后和慈禧天后。

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母亲,在清朝拥有很高的地位。那孝庄太后有哪些功劳呢?很多人都知道康熙在位时,清朝面临着很多的威胁,来自鳌拜和三番的,还有来自沙俄的,当时的形势可谓内忧外患,但是由于有孝庄太后的震慑,才使得这些虎视眈眈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康熙继位很早,七岁就开始执掌朝政,但年少的康熙几乎什么都不懂,此时就全靠孝庄太后的帮助。在孝庄的培养下,康熙终于成长为一位能担起国家重任的明君,而孝庄也成为了康熙最尊敬的人。

同样是清朝的天后,孝庄太后成为了流芳百世的女人,甚至被后世誉为清朝第一女政治家。但慈禧却是遗臭万年,这究竟是为何?

在光绪年间,慈禧废除了恭亲王,独揽大权。几乎每一次上朝的时候,慈禧都要垂帘听政,致使光绪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很多人都说,慈禧的行为给了西方列强打开清朝大门的机会,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孝庄在康熙年幼时也拥有很高的权利,但孝庄却从来不会越雷池半步,始终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身份。如果孝庄有慈禧哪样的野心,那完全可以将康熙取而代之。但她没有,只是一心一意的帮助和培养康熙,这种精神品质是相当的可贵。

如果从能力上来说,慈禧和孝庄都是十分干练的女人,也很有手腕。完全不亚于很多男子,但唯一不同的就是两人的性格和人品,慈禧热衷于权势,一心想推翻当时的皇帝成为最高的统治者,这一点倒是和武则天很相似。反而孝庄却不会如此,正是由于孝庄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让她成为了很多女性心中的典范,楷模。

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曾鼎盛一时的清朝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回顾当时,还是会觉得那段历史十分精彩,十分迷人 。无论是康熙的雄才大略还是孝庄的忠义都让人感叹,都值得人学习。

没一段历史都会给后人很多的教训,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会给后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由于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不会重蹈覆辙,这就历史的迷人之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