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
【原创】对于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吗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5亿公里;太阳是一颗巨大质量和体积的恒星,不会发生一次性的大爆炸现象,这方面地球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依据相关科学家研究的数据表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太空间距离大约是1.521亿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已被天文界设定为一个固定的天文单位。因此,地球与太阳的太空间距离是1.5亿公里的常数。
此外,太阳是一颗巨大质量和体积的恒星,内部核能物质的密度极高,压强和压力较大,只能在太阳表面持续发生核聚变的燃烧现象,而这种核聚变燃烧现象的燃烧过程,是一种十分缓慢持久的状态表现,不会发生一次性的大爆炸现象。因而,在这方面不会对地球产生有任何威胁性的影响。
不知这样的回答读者看后是否清晰?!如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大家转发。)
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公里。如果坐飞机去太阳那得需要差不多19年的时间。如果你觉得太阳距离地球这么遥远,我们就可以在地球上安心地晒太阳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地球的处境很危险。遥远的太阳照样可以影响到地球。
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内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向太空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地球仅仅接收到了太阳释放出的能量总量的22亿分之一。但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太阳能量却推动着地球上的春夏秋冬,风起云涌的气候变化。
地球和太阳
目前太阳处在比较稳定的主序星阶段,但有时候也会发点小脾气。太阳的大气层中有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喷射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流携带着巨大的能量直扑地球而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可以算是太阳上的一些小规模的局部的爆炸。它们的速度可达到200公里~800公里/秒。这样太阳风暴从太阳表面出发大约需要2到3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地球。
这团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就像扑向地球的一团火,十分危险。好在地球有磁场的保护。不然地球的大气层会被它吹走。没有了大气层,我们想晒太阳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地球磁场的保护
在宇宙中一些年老的恒星会发生剧烈的爆炸。它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它们在这期间爆发出的电磁辐射甚至可以照亮整个星系。我们把恒星的这种猛烈爆炸称作超新星。发生超新星爆炸的恒星会把自己炸得粉碎。恒星自身大部分甚至是左右的物质都抛射到了宇宙中,抛射速度可达光速的十分之一。
所以要是太阳发生爆炸的话,地球就危险了。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它爆炸抛射出的碎片会在大约83分钟后抵达地球。爆炸的太阳就好像是地球身边的一颗大氢弹。地球顷刻之间就会炸得粉碎。
超新星爆炸
所以要是太阳爆炸了,地球到太阳的这1.496亿公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安全距离。目前科学家认为,距离地球100光年以内的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就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幸好,那些宇宙中这些危险的“恒星炸弹”都在100光年之外,太阳的质量太小也不会发生超新星爆炸。所以在太阳变成红巨星之前,地球会保护我们的。
欢迎关注兔斯基聊科学,一起聊聊有趣的科学话题。
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4960万公里,大约是1.5亿公里,这个距离也被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是太阳系内部唯一的一颗恒星,其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因此太阳系内的行星都会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
我们的地球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正圆形,实际上是一个椭圆形,太阳就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之上,这也说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其实是一直保持着变化的。
当地球距离太阳最远时,两者间的距离大约为1.521亿公里,此刻地球所处的位置被称为“远日点”。而当地球距离最近时,两者间的距离大约为1.471亿公里,此刻地球的位置又被称作是“近日点”。
最终经过测算的平均“日地距离”大约为1.496亿公里,科学家们最后也把这个距离定义成为了一个长度单位,也就是后来人们常用的“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的准确值为149597870700米。
之所以人们要定义这个“天文单位”,实际上也是因为人们在地球上常用的一些长度单位不太适用于宇宙间天体的距离测量,因此在宇宙距离的表述方面往往用到的都是“天文单位”、“光年”这一类的长度单位。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热核聚变”反应,但太阳并不会发生一次性的爆炸。太阳之所以能够持续的向外部释放太阳辐射,主要就是因为其内部由于高温高压的影响,一直在持续的发生“热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消耗太阳内部的氢原子。
好在太阳内部氢元素的占比高达75% 而且每天消耗的氢元素也极为有限,根据科学家的推算,一颗像太阳这个级别的黄矮星,从诞生之日起,大概可以累积“燃烧”100亿年,而目前太阳大概诞生了约46亿年,这也就说明太阳预计还可以持续燃烧50—60亿年的时间。
根据太阳的恒星级别,其在恒星周期的最后阶段会逐步变成一颗“红巨星”,届时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全部结束,太阳的表面也会大范围的膨胀,这种膨胀很可能会吞噬到地球和其它临近的行星,即便没有直接吞噬地球,过程中也会对地球产生致命的影响。
题目中所说的“太阳爆炸”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只有超大体积的恒星才可能会发生“超新星爆炸”,而我们的太阳显然不属于这样级别的恒星。进而也就不可能发生所谓的“爆炸”。
一般超新星爆炸的影响范围都是非常广阔的,普遍都会超过50光年,像我们的整个太阳系的直径也才不过1光年左右的距离,如果太阳发生超新星爆炸,那么太阳系可能整体上都会“灰飞烟灭”了。
实际上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炸是非常常见的,庆幸的所有的超新星爆炸都距离我们足够的遥远,即便其影响力有即使光年、甚至数百光年,但都没有影响到我们地球的正常运转。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
太阳是一颗炙热的大火球,它在不断的发光发热,每一缕阳光都在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从地球上呈现的生机勃勃景象,太阳的功劳最大。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的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内部正在持续性地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它是有寿命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不迟到,但有人就担心如果有一天太阳进入生命的后半段,我们该怎么办?
恒星为什么有寿命?夜晚仰望星空,我们可以看见点点繁星,它们大部分都是我们常说的恒星,在天空中它们会保持自己的位置几乎不变,主要还是因为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太短了。这些恒星和太阳系内的行星形成鲜明的对比,肉眼可见的星星少数几颗是太阳系内的行星,它们的位置是会变动的,因为八大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转轨道,不同时间段内它们在太空中所处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恒星和行星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单单指体积和质量的大,恒星内部会进行非常剧烈的核聚变反应。恒星主要有氢和氦构成,氢核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核聚变反应。核聚变的条件比较严苛,目前人类在地球上对于核聚变技术的应用只有氢弹爆炸,并且是完全不可控的。
核聚变的发生必须要有足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而恒星构成物质向内的引力塌陷恰巧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恒星内核处会有极致的高温和高压,这个环境会让氢核发生聚变反应,最终诞生氦,同时随着氦的增加聚集,它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会继续发生聚变反应,生成碳和氧等元素。
以太阳为例子,太阳内核每秒钟会有6亿吨氢核发生聚变反应,生成5.95亿吨氦,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500吨质量,这些质量都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转为光和热释放出去。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太阳的质量会逐渐减少,并且随着氢核占比越来越少核聚变将停止,恒星进入老年状态。
太阳进入生命末期会如何影响地球?恒星都会有寿命,并且质量越大的恒星,它们的寿命越短暂,因为质量大引力塌陷的作用力就越大,那么核聚变的速率也就越大,恒星“燃料”消耗的速度也就越快,恒星的寿命就越短暂。而像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也被称之为黄矮星,寿命大约是100亿年,目前太阳已经经历了50亿年,进入中年的状态。
恒星因为质量的不同,它们走向生命末年的结局也不同,大质量恒星演化到生命后期会经历超新星爆炸阶段,最终变成致密星黑洞或者中子星,而质量相对小一些的最终会变成白矮星,例如我们的太阳经过演化最终就变成白矮星。
大家应该都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由于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否则地球将经历太阳氦闪的过程,在这里的氦闪实际上就是太阳真实会经历的过程。前文提到随着太阳内核处核聚变的发生,氦的含量会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时候氦会发生核聚变反应,生成碳和氧。这个氦闪的过程如果真实发生,它将会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根据科学家的模型推测,释放的能量波会瞬间把四颗岩石行星烧毁化为灰烬,同时把四颗远日行星推离原来的轨道。更加可怕的是太阳将进入红巨星时代,届时它的外边缘将膨胀至火星轨道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地球即使熬过了氦闪,也将会被太阳吞进肚子里。
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如果按照光速来飞行,大约需要8分钟20秒。因此说我们看到的太阳八分半钟之前的太阳。如果太阳突然消失,我们会八分半钟之后知道这个结果并且脱离原来的轨道。如果太阳爆炸,同样是八分半钟之后地球上的人类会受到这场爆炸的影响。
当然太阳不会轻易的发生爆炸,它只会逐渐的老去,但留给人类文明的时间才是非常充裕的,还在三五十亿年之后。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
太阳距地球一点五亿千米,八分钟将危机地球人类。
地球和太阳有多远,太阳爆炸多久能影响到地球?
在太阳系里,太阳是中心,八大行星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是离太阳第三近的,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形天体,离太阳大约1.5亿公里,它的面积大概5亿平方公里,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6300多公里,周长大约40000多公里。
大约在46亿年以前,在太阳系形成了分子云,在重力的施压下开始高速旋转,后来形成了巨大的圆环状,再后来成了巨大的气体球,在经过剧烈压缩,促使原子产生核聚变从而加速了太阳的形成。
太阳是个特别活跃的天体,它的内部始终发生着剧烈的核反应,从中心到0.25太阳半径是太阳发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也称为核反应区。就是这里,太阳核心处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
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核聚变的爆炸,不断给太阳提供能量。 通过氢燃料的核聚变,也不停地给地球输送光和热,按现在太阳内部的氢含量以及内部核聚变的速度,太阳还可以继续燃烧大约50亿年,目前太阳还是壮年的时期。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被称为是一个天文单位 ,行星和太阳的距离可以用天文单位来计,光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爆炸产生的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8分钟左右就会影响到地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