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
【原创】对于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我国50年前发射的第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现在仍然在太空近地轨道上运行着,以现在中国太空的科技实力还是难于收回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设计正常运作寿命为30天,是能在太空的近地轨道上持续循环唱响东方红乐曲,因而,才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设计上没有设置返回功能,发射后只能作功30天时间,之后就会彻底失去了唱响东方红乐曲的能力。50年后的今天,东方红一号卫星仍然在太空近地轨道上运行,已成为了太空“垃圾”,是依靠于地球自转磁场中的磁力线圈形成近地轨道自然现象的应力作用,推动着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惯性的圆周循环运动。预计这种情况还可持续运行相当较长的时间。
至于以我国现代科技的实力是否可以收回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问题,我认为难度很大,一方面,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返回设置;二方面,返回时受地心磁性的吸引力作用,无法承受起地球大气层高速的摩擦力而变得粉碎;三方面,卫星返回的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收回卫星的必要性作用不大,没有必要。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看后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可阅读到我相关科学领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创答题,定能阅览到你感兴趣的前沿科学知识。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转发。)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
升空50年的东方红一号现在还在运行,能量早已耗尽,为何没有坠毁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自制的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发射升空,但火箭只飞行了8公里,当时,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了不起,八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八公里、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上去。”
十年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到达近地椭圆轨道,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同时还以20.009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音乐,地面接收站解码信号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送了来自中国的乐曲,也让宇宙第一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东方红一号是一颗直径一米的72面球体,重量达173千克,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设计的工作寿命是20天,实际上,东方红一号在太空中正常工作了28天的时间,这期间,它一直在以电波形式播放东方红乐曲,还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了地面,为我国后续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到1970年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停止了信号发射。
但是,到今天,东方红一号仍然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专家估计,不出意外的话,东方红一号至少还能运行上百年的时间。这是什么原理?既然东方红已经停止工作,为何没有坠毁呢?要知道,2016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都在2019年的7月受控坠入了大气层,在与大气层的摩擦中,天空二号大部分的结构被烧毁,只剩下少量残骸坠入到南太平洋的预定海域,从技术上来看,天宫二号的优势远超东方红一号卫星,将东方红一号比喻成天宫二号面前的小玩具也不过分,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已经没有动力的东方红一号依旧在太空中飞行呢?
还是拿天宫二号这个例子来看,我国之所以会让天宫二号坠入大气层中,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天宫二号发射后变轨进入到了高度约380千米的运行轨道,后来降到了200多千米,一般来说,地球的大气密度是随着高度的降低呈指数递增的,也就是说飞得越低,大气对卫星的影响就越大,对航天器来说,如果轨道高度低于300千米,就只有坠入大气层这一个结局。天空二号就因为这样的轨道高度,受到大气的阻力,机械能不断损失,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天宫二号的轨道高度还会不断降低,最终坠落到地球上,与其让天宫二号随机坠落,不如让它坠落到无人区。
回到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时,近地点的高度是439千米,远地点的高度是2384千米,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最低高度已经超过了400千米,所受到的大气影响几近全无,到现在,截至到2017年的数据,东方红一号的近地点高度变成了429千米,远地点高度变成了2036公里,按照这样的下降速度,你觉得它还能运作多久?按照东方红目前的运行状态,它可能会在地球的引力下和地球越靠越近,最后像天宫二号一样坠入大气层中销毁,也有可能因为速度太快而渐渐远离地球,进入到宇宙空间。不过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大多数都是坠入地球大气层中销毁,这也可能是东方红一号的最终结局。
东方红一号之所以能运行这么久,除了轨道高度的因素,也跟它所采用的电池有关。很多卫星是依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但东方红一号采用的是银锌电池,虽然银锌电池的电能储量有限,但它的面积小,不会像太阳能电池板一样,让卫星受到很大的迎风力。太阳能板加低轨道,是导致卫星坠毁的两个主要原因。而“东方红一号”躲过了这两个地方,不但发射的轨道高,而且还采用了银锌电池。
在外形上,东方红一号被设计成一个由72面体组成的球体,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大气带来的阻力。它采用的是自旋姿态稳定方式,所以当东方红一号转动时,就会产生一闪一闪的效果,这样一来,即便在地球上,也能看到这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之后,二号、三号相继升空,到2020年的1月份,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也成功发射,相比起半世纪以前的卫星,东方红系列的卫星轨道高度从几百公里上升到几万公里,重量也从原来的几百千克上升到几吨,我们的进步显而易见。现在,不光是卫星,我们的天宫空间站、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等,都在探索宇宙。如今取得的这些成就,也是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为我们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至于回收东方红一号,以现在的技术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它承载着中国航天最初的使命,让它在太空中继续飞行,不是更有意义么?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
直接答案:仍在椭圆轨道飞行,以我国目前技术可以实现回收。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直径约1米,重173公斤,绕地球飞行一周时间约两小时。是世界上继苏美日法后第五个依靠自主研发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当时我国核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技术还不成熟,这颗卫星采用化学电池供电,因此设计寿命仅有20天。
目前位置设计寿命指的是东方红一号可以向地球传输信号的工作时间,电池耗尽后东方号一号仍在依靠惯性在飞行,目前东方红一号的在近地点约437公里的位置,远地点为2057公里的椭圆轨道以117分钟为周期在绕地球旋转,仍可以被观察到。
依靠惯性飞行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高度为大气层的热层,在距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处大气就已经十分稀薄了,在400公里处已经极为稀薄,因此在这一轨道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将依靠惯性保持运动。
黑科技:在轨卫星捕获技术去年报道了我国是继美国以后第二个掌握在轨卫星捕获技术的国家,可以用来清理太空垃圾,原理类似渔网和鱼叉,即像渔网一样可以网住太空垃圾或者将带有牵引杆的捕捉器击中卫星拖回大气。
东方红一号作为“两弹一星”中的一星,其意义十分重大,即使现在拥有这项技术,也不会回收。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
回收东方红一号,技术上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由于是我国第一颗卫星,在太空飞行更有意义,再者将失控的卫星重新完好地带回地球,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东方红一号当年的轨道数据我国应该还是保存的有的,但是由于东方红一号近地点严格意义上将还处于大气层内,仍受到极微弱的大气阻力,经过近五十年的时间,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早就发生了变化,有朝一日它会坠落地球。但是目前它的轨道高度还足以维持它绕地运行的椭圆轨道,坠落地球还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如果现在还能监测到这颗卫星的运行数据,那就有办法将其带回地球。
我国早就进行过空间站和飞船交汇对接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是挺广的,空间站的建设、太空垃圾的清除等。东方红一号的轨道还算稳定,可以运动对接等技术,发射一颗新的飞船逐渐接近东方红一号,然后将其带回地球。只是没什么必要,它飞的好好的,虽然占了一条轨道,但是地球外的太空空间可大得很,一条轨道没什么。但如果未来它真的影响到了一些卫星的运行,或许还真的有可能费劲将其带回,或者直接摧毁。
我国的第一颗卫星,让它在太空飞行更符合它的使命,也更有意义。博物馆中也有东方红一号的一比一模型,可以供人参观。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
客观的说东方红一号现在已经变成了“太空垃圾”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设计寿命为20天在同年的5月14日停止向地球发射信号。至今已经过去了49年东方红一号依旧在太空飞行看着中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东方红一号对于中国的航空航天有着特殊的意义,据之前的数据显示东方红一号现在近地点440公里、远地点2075公里的轨道上运行,114分钟绕地球一圈。
由于东方红近地点较高,那里大气已经是极其稀薄了,所以不会用空气摩擦来减小东方红一号的运行速度,所以东方红一号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在太空中飞行。
东方红一号现在的位置以上图片中显示的是东方红一号此时此刻所处的位置,小红点是我现在的位置(猜猜是哪里?已经来两天了)
以上是东方红一号此时此刻的实时数据截图。(卫星实时网站n2yo,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看一下)
现在并不具备回收东方红一号的技术东方红一号对于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回收东方红一号目的是要让它完整的回来以作纪念。并不是想随便处理太空碎片一样,改变你它们的速度直接让它们坠入大气层燃烧。所以说我们现在并不会去回收东方红一号,可能让它待在太空比地球上更有意义。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现在在哪里?如果在太空中,以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可以收回吗?
说到“东方红一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的、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虽然“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只有20天,但作为“两弹一星”中的一星它的成功发射无疑意义非凡,它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技术参数为:直径约1m、重约173kg,它以68.4度的轨道倾斜角在近地点约437.7km、远地点 2057.6km的椭圆轨道以114分钟为周期运行。虽然“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但由于它的轨道位置较高,至今仍然在轨道上。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早在1966年中国便已开展返回式卫星的研发工作,且在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卫星,并于11月29日完成预定任务后成功返回。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除了返回式卫星研制和发射硕果累累,还掌握了一系列“黑科技”,比如对空间碎片(俗称“太空垃圾”)的清理和在轨卫星捕捉技术等,这也是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按照常理,“东方红一号”已经与地面失去联系,而且以现有的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回收,但由于它运行的轨道稳定且仍然能够被观测到,不构成对其他太空飞行器的威胁,故没有必要对其回收。
同时,“东方红一号”作为中国的首颗人造卫星,在中国的航天道路上一直充当着“灯塔”的角色,在几十年来一直引领和照耀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走向辉煌,它所折射出的精神价值远远大于回收价值。且在博物馆里有“东方红一号”1:1的模型工人们参观,故也没有必要对其回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