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对于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呢之话题,我个人观点认为,目前,科学界对于所谓银河系的全貌图,都是运用想象假设的手段并通过3D三维立体状态描绘出来的,是电脑设计的产物。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人类在地表上通过各种观测器手段去观察宇宙空间,只能观测到宇宙太空可视见的有效范围,其实,所能观测到的区域,只是宇宙太空间客观存在的极少部分,是不可能观测到所谓银河系之全貌的现象。

由于目前科学界所认定的所谓银河系,是由上亿个恒星系所构成,其实质就是通过观测器可视见范围内的宇宙空间部分之银河画面,是上亿个恒星系之恒星闪闪发光、立体叠加的宇宙太空画面景象,也可称之为银河画面现象。也就是说,所谓的银河系不是宇宙之中的一个独立性层面运作的星系,而是一个可视见宇宙空间范围内的银河画面景象。

至于宇宙之中是否存在着“银河系"这一层面,应请相关科学家们重新考究。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对,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各位一起来讨论或发表己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不知道谁得到或绘制出银河系的全景了 ? 凭什么他说是银河系的全景图 ? 有谱吗 ? 银河系都用光年计算,也许有连光都照不到的地方,能有个大概的图形就很神奇了。

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我们在地球上是看不见银行系的全貌的,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所能看到的永远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只是浩瀚银河中的一个小小的灰尘。

(夜空中的银河)

1977年9月5日,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从地球出发,至今已经成为飞得最远的航天器,然而它飞了211亿公里的距离,至今还没飞出太阳系。没有人能跳出银河系向我们描绘银河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么,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银河系的图片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银河系图片)

这些图片都是画出来的。

当然它不是瞎画的,天文学家们已经证明了我们的银河系确实就是图片中的样子。它是一种在宇宙中常见的螺旋星系,它拥有巨大的核心和围绕核心旋转的巨大旋臂,我们的太阳系就处在其中的一条旋臂上。由于银河系太巨大,所以在这张图片上你很难找到太阳的具体位置,它已经被淹没在几千亿颗恒星的光芒之中了。

(太阳的位置)

天文学家们是怎么知道银河系的形状的呢?

波斯天文学家Nasir al-Din al-Tusi(1201-1274)在他的书Tadhkira中这样描写:“银河系,即The Milky Way,由大量小而紧密聚集的恒星组成,其中,考虑到它们的浓度和体积,似乎是阴天斑块。因此,它被比作牛奶的颜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埃德温·哈勃通过大量天文观测所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天空中的螺旋星云实际上是整个其他星系时,才知道我们银河系的真实形状。从那以后,天文学家开始明白银河系是一个螺旋星系。

(由全场红外测量探测器WISE观测到的银河系拼接图像)

加上对造父变星亮度与距离关系的计算结果,由此科学家们推测出银河是一个直径大约为10~12万光年,中心厚度超过1000光年的螺旋星系。在宇宙中类似的星系数以十亿计,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与银河系形状相仿的星系。

(螺旋星系NGC 4565星系照片,它被认为形状很接近银河系)

但对银河系最新的观测结果却显示,我们的银河系很可能不是这个样子,从侧面看它并不会像NGC 4565星系这样平整,而是呈现“S”形的波浪状。并且银河系的大小也并非此前天文学家所说的12万光年,它的直径有可能达到20万光年!

银河系一直在不停地兼并和吞没处于它周围的矮星系,这些星系大约有1亿到1000亿颗恒星。同时银河系自身也有被吞并的风险,因为在距离我们200万光年的地方,一个拥有1万亿颗恒星、直径超过22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正在以每秒超过200公里的速度向银河系靠近。

(正在向银河系快速靠近的仙女座星系)

预计再过大约30亿年,仙女座星系将与银河系发生碰撞;然后再过20亿年,银河系将完全与仙女座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更大的新的星系。

(银河系与仙女座的碰撞轨迹)

当然,50亿年之后,地球上的人类很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因为那时候太阳已经变成了一颗比今天直径大250倍的红巨星,届时地球即使侥幸不被太阳吞没,也会被烤焦。

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而太阳在银河系的边缘部分,银河系的中心部滿了炙热的的恒星,温度极高,这里不可能产生岀地球这样的生命。

就是由于地球处于银河系的边缘,这里没有强大的引力,只处于太阳的光照下,温暖适应,才能诞生出生命来。

人类在这个角度永远看不见银河系的原貌,只能看到银河系边缘的无数星星,这些星星,点点缀缀的镶在深黑的太空间,数也数不清。

但是在地球上能够看见遙远和银河系一样的巨大星云,它们在另一个宇宙中向我们眨眼睛。

那么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的全貎呢?这就是人类的物理思维能力,因为人类知道了引力和引力原理,能够推断出银河系的模样来。

因为一个星系最強大的在中心部分,没有这么大的引力,银河系绝对不能凑合在一团,而会向着引力最强的星系飞去。

宇宙中任何一个星云中心位置都有非常巨大的引力,不然不能聚集那么密集的星云来。

所以银河系是什么模样人类的推理就能够推出来。

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如果告诉各位银河系的全貌是人类一颗颗恒星数出来的,你们相信吗?有一句烂大街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非常贴切的形容人类的处境,那么在银河系中的人类就无法知道银河系的全貌了吗?未必,尽可能多的测定恒星的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建立一个数据库,当测定了位置的恒星越来越多时,最终将逐渐勾勒出整个银河系的全貌!这是上帝视角的银河系,当然我们是拍不到这个照片的,但人类并没有坐以待毙,一直在为地球位于银河系哪个角落里而努力,而早在上世纪中叶,人类就对银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我们处在一个银河系的盘面上,我们的星系是一个螺旋结构,距离中心大约数万光年!但这仅仅是一个大概的认识,比如要普查全国人口却只普查到每个省大概在哪个位置,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件人干的事,测量星星的方位,极其枯燥费力,天气不好还不行!

因此天文学家终于按耐不住在1989年8月8日发射了“伊巴谷”卫星,它的功能很伟大,普查银河系恒星的位置,建立银河系3D模型,但很可惜“伊巴谷”卫星并没有准确进入轨道,而是在一条更低的轨道上运行,这导致它寿命大减,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它取得大量的成果,它对118000颗恒星的位置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建立了依巴谷星表,有兴趣的各位可以了解下!

但科学家似乎并没有满足于此,在2014年12月升空的“盖亚”捡起了“依巴谷”卫星的棒,在更大的范围内对银河系里的11.4颗恒星位置进行了测量,建立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银河系恒星位置数据库!如果各位想查询,请前往ESO网站,直接拖动望远镜模拟即可放大缩小每一片天区你所能看到的天体,而且完全免费,很多做恒星研究或者银河系核球研究的都会利用这些资源!

想必在3D模型下各位应该找不到太阳系在哪了吧,这沙粒实在太多了,当然这并没有关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模型是怎么来的就行!

人类怎么知道银河系全貌的?

人类通过想象就可以知道银河系全貌,反正"正确”不"正确"也无所谓,还真相信人类要移居外太空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