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
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向外界证明什么,实际上和“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没什么关系,就是正常的危机公关手段而已,背后更是带着隐形的想影响舆论的目的,慢慢消除当前的品牌负面影响。
315晚会,将统一推向了风口浪尖曾几何时,统一旗下的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销量异常火爆,是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品类。不曾想,今年315晚会,一则对酸菜企业的曝光,看到他们的酸菜全部都采用土坑腌制,以及工作人员光着脚在上面走来走去时,真的非常令人惊讶。
特别是后来知道该酸菜企业直接对统一供货时,直接将统一和旗下的康师傅老坛酸菜推向了风口浪尖。
食品卫生安全向来为民众所关注,统一出了这样的问题,不用想都非常头疼,迎来了企业最大的危机。
尽管统一很快对外进行了道歉,但是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显然对于他们的道歉并不买帐,使得原本销量火爆的老坛酸菜方便面遭受了重挫,几乎到了垂死挣扎的地步,更是波及到了统一品牌自身。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估计这是统一所没有预料到的,不用想都会让他们头疼不已。
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工厂,是统一危机公关豪赌那么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将当前的影响降到最低,让这起负面事件慢慢散去呢?危机公关!最好是通过事件来为别人为自己的品牌说好话,慢慢达到可以影响舆论的目的!
于是便有了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工厂这件事,瞬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再次把统一推向了热搜。
从统一的这个危机公关手段来看,说明他们的市场公关部门很有经验,知道如何针对根本,规避某些风险。
统一非常清楚网友们愤怒的焦点集中在统一的康师傅老坛酸菜用料不卫生这件事。尤其是事件真相曝光后,更让人感觉很恶心,心理层面难以接受,才让这件事持续发酵,热度不减。
对于统一来说,这件事没办法地一步解释,不但难以洗白自己,还容易越描越黑。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首当其冲的是利用口碑慢慢降低负面影响。
如何让别人将自己的好口碑按照自己的计划散发出去?最好的办法肯定是针对问题根本,找一波人来参观酸菜工厂,当所有的人看到酸菜工厂环境和卫生条件均达标,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些,自然会慢慢改变当前对统一和涉事品牌康师傅老坛方面的印象。
千人参观酸菜工厂事件,隐藏着统一的精明算计,影响舆论走势是最大目的按照人正常的惯性思维来看,肯定认为315晚会上曝光的地腌酸菜是小概率事件,甚至还有可能会认为,如果像统一的康师傅老坛酸坛这么大的品牌都出现问题了,其他知名度不如统一的卫生问题可能更严重。那么慢慢地通过这种带有纠结性质的口碑传播开去,很快便达到了统一想要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可以瞬间扭转统一当前面临的不利舆论形势。只要1000个参观酸菜工厂的人中,哪怕最终只有1%的人认可酸菜工厂的卫生,认为经历了315酸菜事件风波之后,统一接下来会认真总结和改正,当前对统一的漫天舆论批评声浪,很快就会平息下去。
那么接下来,统一只要在公益方面有所发力和表现,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就算偶尔有网友旧事重提,也不会伤了统一的根本。
可以说,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这件事,背后的目的非常明确,更是经过了慎密的策划和布局,后面的每一步如何操作都计算得非常到位。
总结: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这件事和身正不怕影子斜或者所谓的“诈胡”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统一费这么大的劲整出千人参观酸菜工厂这件事,只是为了洗白自己,那么只能说他们的市场公关太没经验了,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更会把自己推向更大的危机旋涡之中,等于是没事找事。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统一想利用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这件事,让这些人在所能看到的事实情况之下,帮助统一进行有效的口碑传播,这样的危机公关更有效果,也不易引发更大的风波被抵制!
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
你看看一个个坛子多么光鲜,油锃瓦亮的,里面有没有酸菜昵?参观者能看到什么?不能白来领了个礼品吃人家嘴软能“胡说八道”吗?凡邀请我们参观自证清白,肯定要提前做好功课遮丑,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把好质量关才是正道。牵一发而动了全身,事已出了再回去就难了,我只能选择相信白象。
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
别太当真,只不过是玩了把作秀小游戏而已。而且,这小把戏玩得真不是很聪明,因为始作俑者忘了自己是食品加工厂。搞这么大规模的活动,可不是摸下脑袋就能做的。
1000人进厂参观,想一想,那得是多大规模的人流?卫生监管能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吗?就算是酸菜加工厂的车间,那也是食品加工厂,可不是谁都可以瞎逛的公园。按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这么多人涌进加工厂去溜达,好像也不符合相关卫生法规啊。
食品加工得从源头抓起,出了事情就用作秀来掩盖,这样的生产企业只能是更让人不敢放心。
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
统一邀请1000人到酸菜加工厂参观,针对315晚会的事情,这事到底孰是孰非,蜡烛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事无论如何都应该给消费者、观众和网民一个交待。如果是故意嫁祸于统一公司,那么嫁祸者就必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由此给公司造成的所有损失。
相反,如果统一公司非但不承认错误,不承认自己违反食品卫生法,反而利用网络舆论为自己洗白,那国家有关部门就应该对其加重处罚。
总之,这事不能不白不黑就这么完了,把全国人民当猴耍,那不行!
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
你好,不会去。大家都要上班,真没这么多时间去看你工厂的生产情况。而且就算去了又怎么样呢?会所有的生产车间都公开么?还是只给看实验车间或者模范车间?人家插旗也有正规工厂啊,都是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来的,只是工厂生产的产品不卖给国内消费者而已。
- 企业要自证清白很简单,除了邀请人去工厂,还可以公开这几年的产品检验检疫报告,政府机关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等。
就现在,让所有愿意配合检测的消费者,把手里之前买的老坛酸菜牛肉面里的酸菜包,寄去检验中心做检验。或者嫌麻烦,找个第三方集中收集,批量送检。
- 如果检测出来的卫生达标率超过98%,大概率就能证明你之前的产品也是干净的。如果不合格,那也别给我说什么以后。
这个成本也不高,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就是个邮费+检验费,比你出公关费请人参观厂子要少,更比你产品线全线崩溃的损失要小得多。
更何况很多恶心得被哇哇叫的消费者估计连检验费都愿意自己出。
- 如果你真的那么拍着胸脯说话的话,甚至可以找个第三方全程做记录,报告全公开,一波操作直接口碑翻盘,连之后的广告语我都给你想好了:
经得起考验的老坛酸菜,放心吃面才香!
连方案带公关带广告词,全都免费送,就看你敢不敢了。
二、说个冷知识:一般这样的企业都是有两手准备的至于什么参观工厂的虚招子,别逗了。我此刻看到的干净,能证明以前的也是干净么?我在这里看到的干净,能证明是生产出来给我吃的么?
- 大众的信任已然全面崩盘,这些人居然还想着让我们去相信你给出的解题答案,是不是根本没意识到啥叫“全面崩盘”啊?
全面崩盘的意思是,现在,过去,未来;你公司,你工厂,甚至是媒体说出来的一个字,消费者都不会再信。完了,懂了么?
根据我的观察,主动邀请消费者参观的企业,都是有做两手准备的,具体如下:
A准备是符合标准,甚至超过标准了,相当专业,相当规范,相当干净的车间和流程,但是这个A,不是时时刻刻启用的,是上面来检查得时候用的,说难听点是用来做样子的。
B标准是不达标的,恶劣的,恶心的,但是生产效率非常快的,B在行业里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是打不到国家标准,也不够专业规范。
然后平时生产用B车间,有人来检查了,把B车间一关,全体到A车间装装样子。
另外,检验部门不是一个月过来查一回的,他们有的是一年过来查一回,甚至两年过来查一回。
- 来检查了,有人通风报信了,就启动A车间,B车间关死,对外就说是废旧车间准备升级改造。而且,检验部门也不是非要亲自过来抽检,像这种企业,一般抽检都是企业自己送到检验部门检验。
所以有人就用A车间的产品去送检,合格之后拿着A的合格证去生产B车间的东西。
懂了吧?这和一鹿有车区长早年爆料的五星批发部是一个套路,五星批发部是车企自己选车去送检,那肯定合格得多。
三、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公关手段这种参观一般是选取一批媒体、各平台有影响力的人去参观一圈,好吃好喝好住,讲讲企业文化,给你看看生产过程,讲讲工艺,讲讲标准,有一些还会给些车马费。事后希望老师们发个稿,当然不强制。
- 影响产生了就是产生了,大众未来一段时间怕是会对所有老坛酸菜都有抵触。这品类估计会恶心人一段时间了。不管你是不是,想到了也会有一部分人恶心。这种操作如果故事讲得好,底子确实干净的话,可能会让一部分人对品牌多少还有些信心。这样再伴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的消减影响。
其实土坑腌酸菜这事,说实话不止方便面,不止四川酸菜,东北酸菜、咸菜疙瘩等等很多品类都有类似问题。市场上真的是良莠不齐,有问题的不光是烟头和脚这种卫生条件不合格的问题,还会涉及到苯甲酸钠(酸菜鲜)超标等问题。
所以如果贵司,当然也包括康师傅老坛,其它各个牌子的老坛酸菜品类,真的想挽回信任,那就交出话语权,让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去说话。
说真的,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口味的泡面,相信市场上对于这个味道喜欢的消费者也并不少,这个产品设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 但是偏偏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好好的东西硬是不好好做,就非得给你搞点事,糟蹋了自己恶心了别人,拉垮了行业还直接毁了一个好吃的品类,真的是垃圾到了极点!
但我依旧愿意相信在这场风波里有厂家是干干净净做事但是无辜遭殃的,也真心希望有厂家可以出来自证清白。
- 就这样,我们对食品工业多少还是保留一些期待的,希望能变得更好吧。
车撞树上拉你知道拐拉,汽车撞墙你知道拐了;股票涨起来你知道买了;犯错误判刑了你就知道悔改了;大鼻涕流到嘴里你想起来甩了啊。
315打假日之前,看的是成本,置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于不顾;315曝光以后,哭天抢地,扮无辜可真有你们的。何况消费者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够专业,很多东西看上去卫生,不代表它真的能达标。
- 虽然企业邀请人进工厂参观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企业的诚意,但是解决不了实质的问题,最终还是得靠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也许只有等到对内销产品的处罚和出口的产品一样严重的时候,企业才不会国内国外两幅面孔吧。
统一主动邀请1000人参观酸菜加工厂,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是诈胡?
这一波操作,卖坛子的乐坏了。
看那锃亮的大坛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越描越黑。要做样子也做得到位一些啊,坛子做旧一点。
参观有什么用,观众们看到的也只是你们想要观众看到的。看到的也只是现在参观的那一会儿,过去怎么样?将来怎么样谁能保证。有本事找个第三方拿泡面去做质检报告,抽查产品合格率,做公示,让大众吃得放心。
想想以前最喜欢到口味就是老坛酸菜,看完315晚会曝光,还好这几年没吃泡面了,平时泡菜也都自己做,不然要翻江倒海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