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莫言,您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从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面说。莫言的作品两方面都有一定深度。虽然莫言的获奖不完全是其文学成就很高,但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其他原因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之上的。

莫言的作品能够获奖,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其表现的内容有一些是西方国家想看到的。因为莫言的很多作品反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以国人的眼光看,真实感很强,特别是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有非常强的代入感。

因为时代背景的局限,莫言作品里的底层人们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愚昧、落后、思想禁锢。再加上莫言本身就带有对人性和时代局限的批判,很少美化成分,莫言的作品中人物更复杂,让人看了即真实又恐惧,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让人们在反思吸取教训的同时,又能庆幸那已经不堪回首的时代成为往事,更加珍惜眼前。同时对人性的复杂性会有新的认识。

新时代的产生,就如同新生儿的诞生,需要经过阵痛,莫言把目光集中在阵痛中的挣扎,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痛苦的经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对比越强烈,越会珍惜当下。但是西方国家并不这么想,他们眼里的中国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的愚昧落后,他们对莫言作品的理解,那不是新生时期的阵痛,而是现在中国的现状,这正契合他们对现代中国人固有印象。莫言的作品被西方追捧,有一部分人是怀着恶毒心肠,想强化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错位理解,把愚昧和落后的固有印象留在人们的认知中。

这可能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多人不快的原因之一。

其他几位作家的作品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莫言的作品比较,文笔并不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心酸历程,也对一些社会问题、人性问题提出反思,但是他们的作品文学性更强,特别是对人性丑恶面的揭露程度上还有顾忌,修饰部分比莫言的作品相对多一些,特别是对相对正面的人物有美化的感觉,给读者的震撼力也低一些。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莫言,您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路遥的作品最好,其作品的文学艺术性、思想性俱佳。路遥可谓德艺双馨,是人民的作家。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莫言,您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不需多加思索,一句话:

就是路遥的作品最好!最

接地气,最具内涵,最启

人深思,发人深省!

令读者回味无穷……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莫言,您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莫言作品更好一些。

因为莫言的眼界更开阔一些,眼光更深邃一些,尤其写作手法更世界性一些。

莫言不断吸收世界文学的营养,在前三位作家坚持现实主义手法的时候,他依次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手法本土化,让表达更贴近我们的时代,让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对接。

如果说前三位作家着眼的是我们的民族,从而表达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探讨,那么莫言思考和表达的直接就是普遍的人性。

这不是说前三位作家的文学成就不及莫言,在他们的角度和表达,也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他们对文学的忠诚和奉献,更加可歌可泣。

陈忠实和路遥,可以说为文学为民族献出了生命,贾平凹写作的刻苦,作品的丰富,也是在用生命献身文学。

这四位作家,无高低可辨,只是风格不同。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莫言,您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说实话,这四位都是文坛大家,如果要说谁的作品最好,实在没有这个分辩能力。他们的代表作品都阅读过了,只能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我读了两遍。

原因是这样的,我是1974年的4月份下乡插队,在灵宝市阳平公社文西大队南寨子村,那里离陕西很近,当地的人的生活习惯,说话口语都更接近陕西。

我在文西插队当知青那会儿,经常看到的戏曲是陕西的秦腔,当地村民有自己的迷糊戏剧团,唱的剧目是《三月三》,里面的人物形象说的都是陕西方言,很招人喜欢。

三年的知青生活使我接上了地气,了解了农村,知道了农民,学会了农活,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劳动,知道了村里人的很多事情。

当我第一次读到陈忠实的《白鹿原》的时候,就好像感觉到了,他是在讲我们村里的故事一样,而且,就连说话的口气都是那么的亲切熟悉,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那么久了。

书里面的人物,我好像都能对号入座的找到一个原型,看的我入迷似的,很快读完了一遍。后来我还推荐给我的同学去读,他们也有同感。

再后来我就开始关注作者,知道了陈忠实是陕西作协主席,又得知了《白鹿原》的获奖消息,我就又读了一遍。

读完了第二遍以后,我更佩服陈忠实了,他是十分的深入生活之后,才能写出这样的好作品,才能打动读者的心,体会到他要传播的深意。

我想这也许是我能感同身受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陈忠实对于细节的描述,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只有读过的人,就知道啦!

我家里书架上存着的《白鹿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和朋友分享一下,说说心里话而已。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莫言,您觉得谁的作品最好?

贾平凹的作品读后能够使人有再读下去的欲望,我觉得相比较最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