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何说宋朝影响力更大?

作为以农耕文明著称的中国,即便是盛世,也都是相对的,经济总量有限。但宋朝是个例外,宋朝的经济发达程度到了现代人都难以理解的程度,宋朝并非大一统的王朝,即便是北宋时期,北有大辽,西有夏和吐蕃,西南有大理,地域非常有限,在古代的生产水平下,如果只靠农耕,经济发展的再快也不会比其他时代高很多。宋朝之所以把其他盛世远远抛在后面,靠的是完全开放的对外贸易和交流。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GDP超过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均GDP与我们现在差不太多。南宋偏居一隅,但在对外贸易上并不次于北宋,而且宋朝的对外贸易是技术输出型,出口的都是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商品,如陶瓷、丝绸、手工艺品等,而涌进来的都是黄金白银等资源型货物,贸易逆差大得惊人。宋朝的开放还是全面的,陆地上与周围国家设立榷场,全面开放海运,对外贸易采取政府鼓励的方式,以高额奖金鼓励大宋商人开辟海外市场,为来大宋的外国商人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奖励,国家全面负责近海的海运安全。这就是宋朝经济能够达到让人惊叹地步的主要原因。

清明上河图

宋朝的发达不仅限于经济,宋朝的文化和科技也都是十分发达的,随着贸易的全面展开,同时输出的还有文化和科技,特别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对周围其他国家的发展形成巨大影响力。这绝不是几个外交人物所能起及的高度。

唐朝也相对开放,但更多体现在陆地,面对西域各国,主要是开放性的自由贸易,完全没有达到宋朝那种由朝廷发起大力扶持的程度,其规模无法和宋朝相比。唐朝时期的航海技术还没有宋朝那么发达,鉴真东渡六次才成功抵达日本,海上对外贸易的辐射范围和影响也都有限。

鉴真东渡

明朝虽然有郑和下西洋,但是在几十年里只有有限的几次,规模看似宏大,但是与宋朝的全面开放根本不在一个体量上。明朝也是采取的封闭政策,因为倭寇的原因一直禁海,即便是在隆庆开关的时期,也不过是开放了月港一处,而且对出口货物和地区进行了限制。对出入港口的船只也进行了限制,海船出海手续十分繁琐,国外进入港口的船只限制的更严格。对外贸易的大门并未敞开,只是闪了一个小缝,即便是这样,开关期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涌入了大明王朝,为大明王朝积累了巨大财富。从开放程度非常有限的隆庆开关,我们就可以脑补一下,得到政府大力扶植全面开放的两宋海上贸易会是什么景象。也更能理解宋朝经济贸易为什么会那么的发达。

隆庆开关

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何说宋朝影响力更大?

明朝的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诸国,足迹从中国海到印度洋、波斯湾,直至非洲,开创了中国航运史上最远的航线,使海外各国争先来明朝交流访问。

唐朝玄奘,在唐太宗时期,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用了十七年的时间学习佛法。归来后,又把带回的许多珍贵经书,进行翻译工作。他是古代著名的佛学高僧,为佛教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作为《西游记》的原型人物,被广为人知。

鉴真和尚,也是唐代著名高僧,学识渊博,唐天宝年间,受日本天皇邀请,赴日本传道讲经,在前五次渡海失败的情况下,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居留日本十年,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以上三人出使外邦, 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深远。可毕竟是独立行为,规模较小,辐射范围有限,个人的作用终究不能无限放大。

而宋朝时期,是举国家之力,全面对外进行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的交流,当时,宋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国家,在诸多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

当时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宠大的通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及日本和朝鲜,开辟“海上陶瓷之路”,进出口的商品达三百余种,成为那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并且把宋朝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入所有到达的世界各地。

到了南宋时期,海外交流越发壮大,与中国通商的有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而朝廷为了方便外国商人,修建了供外商居住的“蕃坊”,为他们的子弟设立学校,善待他们的家属,这样做,也使国家的声誉,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

宋朝政府通过对外交流,获取了巨大资金,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密切了与各国间的联系,在当时的世界上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所以说宋朝的对外交流,是国家行为,与郑和、玄藏、鉴真三人出访的性质不同,所以影响力也当然不一样。

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何说宋朝影响力更大?

简单的说,明朝下西洋和宋朝海外贸易不是一回事。

宋朝时,随着造船术和指南针的应用,海运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这种海运,主要是商业贸易,以繁荣商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所以,有宋一代,随着海运业的发展,宋朝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

而明朝郑和下西洋,虽然船队规模更庞大,但主要是官方。当时民间海运是禁止的。

同时,明朝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据史书记载,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而民间传说,是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下落。

所以,明朝虽然海洋事业发达,下西洋规模也很大,但对经济并无促进作用。史载,每次出使,都要装载大量的瓷器,丝织品。每到一国,都进行赏赐。即使有贸易,也是官方之间的小规模贸易,而且换回的物品也主要是带回皇宫使用。

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何说宋朝影响力更大?

首先,介绍一下唐玄奘西游和鉴真和尚东渡。

唐玄奘即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与《西游记》中所说不同,历史上真实的唐三藏并没有受到天子资助,而是在缺少通关文牒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经历了艰难险阻抵达了天竺。而当时的天竺佛教已经开始衰落,唐僧就把从中原带过去的经典翻译成梵文,在当地重新振兴了佛教,这让唐僧的名字越来越大,天子听说后,就把他召回来。这,即唐僧对外国的影响力。

而唐鉴真和尚则是受到了日本同行的邀请过去讲学,但是由于海途凶险,经历了20年未能抵达,甚至被一度被海浪吹到了今天的海南地区。但是已经六十多岁的鉴真并不气馁,终于抵达日本,传道十年后去世。鉴真的精神对日本人触动很大,影响也非常深远。

二人的影响力,也仅限于他们所在的领域,总体来说,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所影响的范围只是封闭的印度和岛国日本。

然后,说一下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至于郑和航行的目的,猜测非常多,一般认为是为了宣扬国威以及寻找建文帝,但总体来说,庞大的船队并不搞贸易,导致下西洋造成国库负担,并影响了航海活动的持续性。

郑和下西洋影响的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东非,这些地区在后来的人类历史中,普遍属于滞后发展,双方没有太多思想的交流。而且在郑和到东南亚的时候,当地还是佛教地区,后来随着历史发展完全改变了,如果说郑和当初还有一些影响,后来也完全消失了。

反观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虽然没有像玄奘、鉴真和郑和一样杰出的对外交流的名人,但是宋朝对外交流却是自下而上的,南宋政府甚至下令,以丝绸、瓷器交换外国的舶来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加之文明发展程度本身就高,对于东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甚至欧洲的影响都非常大。

宋朝的航海技术开始广泛使用指南针,欧洲开始仿造指南针。因为宋代指南针传入欧洲,欧洲人在这一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最终促成了航海事业大发展,并带人类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麦哲伦的环球旅行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起源学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北宋人毕昇发明了活版印刷术,而伙伴印刷术传入欧洲后,欧洲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后来德国人谷腾堡又在这一基础上发明了印刷机,大大降低了书本的成本,德国逐步开始实施基础的义务教育,并且在欧洲开始扩散。而这一发明,对于人类的改变是巨大的,更多的人开始接收到教育,人类的整体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很多艰深的问题被解决,最终促成了人类进入工业文明。

而且,蒙古帝国向世界扩张,他们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宋朝文明输入到了每一个角落,那些纺织、手工技术向世界传播,中国人的世界观也开始影响世界。欧洲的思想启蒙和宗教改革阶段,伏尔泰为首的欧洲思想家极力推崇东方文化,他所有所知内容大多都是宋朝和蒙古帝国的内容。

宋朝影响的本身巨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其对欧洲的影响超过了其他朝代,而欧洲作为工业文明的起源地,在最近几百年来对世界的影响显然是要比印度、日本等地大,宋朝影响欧洲程度更大,因此影响世界的程度也就更大。

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何说宋朝影响力更大?

因为宋朝是全面开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方位领先,经济体量占到整个世界的70%-80%,而且科技方面打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顶峰,尤其是四大发明影响深远,直到现在。宋朝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